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提升思政教育话语育人成效研究

2021-12-29 01:58于强波于桂芬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话语育人思政

苏 丹,于强波,于桂芬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全媒体时代以微博、微信、短视频、论坛、朋友圈等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用精短的文章传递信息和时事,传播速度较快且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成为各媒体平台上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1]。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点明了信息媒体的全面发展态势,全媒体正在改变全民的生活,尤其影响并改变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话语特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运用全媒体平台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育人成效,成为当下思政教育必须重视的新课题。

一、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大学生话语主体意识增强

全媒体时代促成了大学生日常话语的新特征,主要表现是大学生话语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完全不是传统的我说你听的交流状态,大量的网络流行语盛行于大学生的日常交流平台。新闻、购物、游戏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青年大学生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青年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长大,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敢于去探索,更喜欢主动加入他们自己喜欢的话语圈,更倾向于在没有约束的空间里表达自我。

(二)大学生追求自由话语空间扩大

全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界限,形成信息平台上的自由交流空间,彼此可以随时接收和发放信息。大学生作为时代最年经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个性鲜明、兴趣爱好广泛、追求表达自我的愿望强烈,很容易自动组成指向性鲜明的话语圈,针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畅所欲言,互相切磋表达自我观点。

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主播开始在当代年轻人当中盛行,很多网络主播的直播内容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尤其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与网络主播或网红进行着积极的互动。还有不少大学生亲身投入到网络视频中,自己策划、编辑、录制、制作网络短视频,发布网友喜欢的内容,作为自己大学业余生活的调剂,他们在没有约束的自由空间里,在自己喜欢的话语圈里,表达自己的个性,秀出自己的生活态度。

(三)大学生图像话语需求意愿强烈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完全摒弃了文字和图片的传统线上交流模式,他们的话语形式追求新奇简短,热衷个性化碎片化表达,倾向使用形象直观的表情包、动图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这给大学生的网络话语表达带来视觉和听觉的最直观冲击。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育人成效的途径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特征深受其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应从全媒体时代特征出发,积极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感染力的途径。

(一)实现师生平等交流

全媒体时代改变了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传统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突破固定思维模式,切中大学生话语特征,与学生交朋友,实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教师要利用微信、微博、抖音、QQ等不同媒介平台与学生交流思想、解答专业疑惑,对学生给予生活上的关心与帮助,对于迷茫中的大生给予及时引导和提醒。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应更好把握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的运用,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或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答疑解惑,用真理和文化的力量感召学生,逐步教育和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探索出真理。教师要用开放交互式的对话与学生拉近距离,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的失实报道或谣传言论,让学生学会分辨、过滤和筛选正确的时事信息和报道,用积极向上的清新话语,用与时俱进的时事观点,引导学生的话语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有效提高思政教育话语育人的成效。

(二)构建校园媒体平台

全媒体时代传统的校报、广播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话语特征,教师应牢牢抓住学生强烈的猎奇心理,有效整合校报、广播、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论坛等资源,建成协同高效、功能齐全的校园媒体中心。如我院园林系已建成园林系官网、抖音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媒体平台,成功创办了园林文化、园林课堂、园林学风、图说思政、辅导员说、学子风采等多个系列栏目,由辅导员、学生共同策划、编辑、主持、录制,切中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价值观、就业、理想和未来等,主题内容和话语素材来源于学生,又传递给学生,收获与感受最终由学生话语反馈回来,形成了教育有效的良性循环。新冠疫情期间我系思政辅导员第一时间通过官微平台推送战疫时事政策等系列内容,实时传达疫情前线战况,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又给宅家停课不停学的学生极大鼓舞,充分发挥了全媒体高效的传播力、引导力,运用鲜活生动的话语,激发了学生严谨成熟的思考和睿智理性的表达,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话语育人的成效[3]。

(三)思政大课的云端开讲

3月9日,全国大学生同时在线的“思政大课”云端开讲,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四位顶级名师在战疫特殊时期云授课,通过充实的内容、丰富的案例、生动的讲述,与全国学子们探讨了没有硝烟却要直面生死的战疫场上青年人展现的责任与担当。全国的青年学子深受鼓舞,表示虽不能亲临战场,但能坚定信心、不负韶华,在未来人生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系列课的云端授课,让每一位中华学子乃至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深为之震撼与鼓舞,誓死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建设更强大的祖国,成为每一位学子的话语和心声。全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特点,使广大学子聆听了无双国士、教育名家、思想导师、各界楷模的谆谆教诲,激发了天下学子的爱国之心,对高职院校提升思政教育话语育人成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全媒体时代正以一种全新的颠覆式的方式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影响着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话语表达[4]。加强学生思政教育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主动适应信息化特点,主动学习和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新媒体的驾驭能力,充分探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多种途径[5],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感染力。

猜你喜欢
话语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