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2022-02-20 00:57邹萍
文理导航 2022年6期
关键词:数学作业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邹萍

【摘  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检验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即为数学作业,同时,教师可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为参考,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加以了解,并制定相应的强化对策,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着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数学作业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已成为一项必然的教学要求,成为为教师推动课堂教学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可同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创新原则完成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并着重于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作业创新设计原则

其一,兴趣优先原则。小学阶段的数学作业设计,教师需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数学作业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需重借助科学合理的手段,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设计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并应用数学知识,学生通过数学习题的训练,方可对数学原理、数学概念加以理解,教师对作业的科学合理设计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快速吸收。同时,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年龄特点,适当创设情境化问题,借此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降低学生做作业过程的枯燥感。

其二,学生主体原则。教师在数学作业布置时,应将学生作为主体,参考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数学作业。此外,教师在数学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应深入研究教辅资料、课后习题,历经层层筛选后,完成作业的布置。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仅将关注重点放在教学目标、教学效率上,在作业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其中,教师所发挥的主导性作用也尤为关键,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多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专业素养作为主要参考。为保障作业完成质量及作业有效性的发挥,教师需以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能力作为主要参考。除此之外,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还应重视合作探究类题型的设计,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策略

(一)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及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应参考学生的数学基础、教学目标、课程主要内容等,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在数学作业中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赋予数学作业更强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内容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了解小数的含义,对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式、基本算理等形成简单的理解,可在实践生活中应用已掌握的一位小数的运算方式,推动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层次的理解,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并增强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归纳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生动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借助情境向学生渗透小数加减法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可在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巩固基础知识,并实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如小王去超市购买文具,每支铅笔的价格为1.5元,每块橡皮的价格为1.5元,小王共有5元,打算购买2支铅笔,1块橡皮,请问收银员最后需要找给小王多少钱?针对此道基础题目,学生可应用自身已掌握的知识展开分析、计算,通过算式计算得出结果,1.5+1.5+1.5=4.5(元),5.0-4.5=0.5(元),随后,教师可在班级中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要求学生讲述计算原理、思考过程,使学生可扎实掌握此部分知识。

(二)培养运算能力

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可知,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及数据分析观念等内容均为数学素养的重要构成内容,学生上述能力及概念的形成,均与教师的正确指导密切相关,且通过相关训练及课堂学习方可获得。一般意义上,数学运算能力主要为学生应用运算法则、运算律展开运算并获取正确答案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使学生清晰地认知数学算理,借助灵活应用运算定理解决问题。为推动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数学教师还应将关注点放在对学生推理能力、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借此达成此课堂教育目标。教师还应将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渗透到数学作业设计中,提高数学作业设置的实效性。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探究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一项重要的教学要求即为学生借助自主思考及探究的方式理解长方形及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同时,可借助公式的正确应用解决正方形、长方形的实际问题,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学生在此学习活动中还有助于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自身团结互助意识的初步形成。此外,学生通过以往的数学学习,已具备了相应的数学知识经验,即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边长x边长(S=a×a)、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宽S=a×b)。教师可以此为基础,通过简单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展开练习、思考,如:现有1张长方形的木桌,此木桌30厘米宽,50厘米长,若需铺上尺寸相等的玻璃,则此块玻璃的面积至少应为多少?现有1块正方形的菜园,边长为12米,若想铺盖一层地膜,则地膜的面积至少应为多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上述问题,有效强化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能力。除此之外,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如引导学生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此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利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积,完成多边形面积推导模型的构建,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计算,由此完成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三)布置实践性作业

通过小学数学教材中所收录的数学知识可知,大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因此,教师在布置小学数学作业时,需重视实践性作业的融入,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使学生可通过亲身体验、动手实践的方式体验数学知识获取的过程,并将所掌握知识应用至实际生活中。同时,数学分析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予以足够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可引导学生由课堂内走向课堂外,借助实践作业的布置,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实践活动。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抽象、神秘,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时,应对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及数学实践作业二者有机融合予以足够的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并探究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扇形图此部分内容时,为实现对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在课后展开实践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扇形图相关知识。教师首先应制定作业计划,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调查班级学生运动爱好,结合所调查数据完成扇形图的制作,学生的体育爱好可为跑步、踢毽子、跳绳、篮球等,教师可向学生提供4-5个选项,让学生从中选择。教师还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调查研究,同时向学生提出要求,即学生需结合自己班级调查结果,对本校男生、男生运动爱好区别展开分析,以此帮助学生将所掌握知识应用于实践,还可使学生全面了解扇形图。教学过程中,布置实践性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扇形图形成深层次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也有重要作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设计趣味作业

对数学课堂知识的衍生、补充即为数学作业。因此,教学活动中,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将多元化设计理念应用至作业设计中,实现趣味性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可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巩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知识时,为帮助学生对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形成深刻的记忆,教师可借助如下几种作业设计方式,达成巩固数学知识的教学目的。

教师可先让学生从身边的资源着手,找寻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常见物品,以此帮助学生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随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利用木棒自行搭建平行四边形,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通过增加一根木棒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变成稳定的图形。学生通过上述两道题目的完成,可对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形成了解,并且学生可借助增加一根木棒的方式对三角形的稳定性形成深入的了解,以此实现知识结构的丰富。除此之外,分析小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特点为依据,设计趣味化数学作业,使学生可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完成作业,并探究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设计部分具备较强可操作性的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展开模型设计、模型制作活动,同时要求学生在搭建模型的过程中标注平面图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长度与重量此部分内容时,可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体重,这不仅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相契合,还可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郭宏园.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读写算,2019(02):143.

[2]高小彬.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原则[J].成长,2020(05):98-98.

[3]沙文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9(11):22-23.

[4]陈卫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与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9(16):201-201.

[5]王绍琴.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J].东西南北:教育,2020(06):39.

[6]方欢.探讨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2019(07):,68-69.

[7]杨月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思路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02):227.

[8]陈海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2020(17):2.

[9]钟雄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创意作业特点研究[J].华夏教师,2019(29):74-75.

猜你喜欢
数学作业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评语式批改在数学作业中的运用尝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