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一生物教学中物理模型建构实践研究

2022-02-22 07:04盘婷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核心素养

盘婷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一生物教学;物理模型建构;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6-

前言

物理模型实际的建设中,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可以达成高效满足,受某高中教育工作者研究后发现,学生生物学的现状是其中研究的重点。经实践调查可知,学生想象中的生物学科是具有一定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尤其是在面对大量复杂的问题,学生难以保持高质量的理解,这时教师需要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为学生解决并理解课堂中学习的相关知识,打下生物学基础的同时,为之后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提升作出准备。

一、物理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由于我国新课改推动时间较短,创新式教育课堂时間有限,相较于国外一系列创意教育课堂来说,我国的教育模式仍旧有待完善与发展[1]。西方国家相关的教育教学标准中,部分教育作者认为,模型与真实物体、单一事件或一类事物对应的且具有解释力的试探性体系或结构。我国高一生物课堂教学中,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本文主要针对物理模型展开研究。

物理模型的使用主要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表达相应对象的特征。因此,物理模型具备实物或是图画功能,可表达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因此,物理模型具备实物或图画的形态结构与真实事物相似、本质上相对接近,大小一般就是按照比例放大或是缩小[2]。

二、物理模型构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高一生物教学中,《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可以通过物理模型的建设展开教学[3]。

例: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虽然教材中含有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就刚接触高中知识的学生来说,其属于一个相对复杂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以及DNA数目的变化,学生通常会感觉到学习相对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的形式展开教学,通过分工的形式完成模型制作,例如细胞的模型制作、染色体模型制作、精子模型制作等,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展开,部分学生通过利用橡皮泥或是其他材料完成教学阐述,以方便学生理解[4]。

实际的生物教学而终,由于教材中对于知识讲解具有分散性,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内容学习逻辑难以建设,教师可以针对该部分内容展开系统化学习,利用物理模型构建的形式推动教学。为保证模型建设的全面性,教学实践中可以制作相关的生物知识表,具体如下表所示。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物理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知识学习方面内容展开研究,希望在满足学生学习理解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其中涉及到的各类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所学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学习展开思考,建立生物学逻辑体系,使学生在提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海荣.高中生物教学中物理模型建构的策略及案例分析[J].考试周刊,2021(85):139-141.

[2]徐旸.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1(18):30-31.

[3]张亚琼.模型构建在探究式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8):189+191.

[4]贾荣荣.基于模型建构的课外实践活动案例[J].中学课程资源,2019(09):67-68+26.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