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2-03-01 19:44葛飞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葛飞

摘要:随着新时期以生为本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小学科学教学需要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小学科学在新时期更为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以及视野更为开阔,这也为学生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当前,在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新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应该注意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予以明确,促进课堂共同体成员的互相协作,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有更为积极的表现,使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更为理想。故本文主要从学习共同体出发,对小学科学教学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课堂学习共同体;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及方向之一,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这样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敏感程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更加有利于对小学生科学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以及提升。

1   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师生互动效果不理想

从现阶段我国小学科学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往往习惯于应用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在课堂上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往往对于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积累判断存在误差,这也使得一些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往往超出了当前小学生的理解以及探究范围,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往往感到手足无措,经常会出现无法找到问题切入点的现象。

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很容易对教师的问题过于重视,纠结自己不能回答的原因,处于不自信的心理状态。

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时,所提出的问题缺乏趣味性以及生动性,学生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如同嚼蜡,很难激发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这也直接导致师生互动效果不理想。这样,问题的出现不仅会极大地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探究式合作学习的应用流于形式

目前,部分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往往习惯于应用探究式合作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老师需要立足于学生当前阶段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情况,结合探究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选出能力和性格较为突出的学生成为组长,在探究的过程中监督各组员的进度,引导主题探究的节奏。

然而就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分老师在开展探究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主观引导意识较强,很多时候往往会对小组探究学习的环节步骤进行明确规划,使得小组探究学习严格按照教师的规定步骤来展开,这使合作探究的自由性受到了严重影响,进而使探究式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现象出现。这种小组活动形式主义太严重,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发挥的过程,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3课堂教学环境难以满足科学教学的实际需求

很多小学的科学实验室环境相对较差,并没有充足的设备支持科学实验的开展,虽然很多时候教师也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相应的课程学习,但是往往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或者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些最基本的科学实验操作,这使得实验教学的开展不够深入,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同时,小学科学课堂还存在着课堂生态环境不佳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很大一部分教师与课堂的融合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融合较为生硬,并且還有部分教师存在对教材内容把握不足、理解不透彻的现象,导致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这些都共同造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环境的学习氛围和理解氛围不佳,学生不能深入地进行交流和探究。

2   小学科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特征分析

目前来看,我国小学科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在展开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始强调课堂中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要保证个人有自己较为独特的思维方式,但是与此同时又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形成互助学习、合作学习的趋势,这样更加有利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当前,我国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小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课堂学习共同体成员往往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愿景具有高度一致性,共同的学习愿景会将共同体的成员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共同体获得更为强大的向心力,这样更加有利于促进成员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其次,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对于小学科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来说,其要在课堂中有效发挥作用,离不开周密的课堂部署,这就需要教师与共同体成员建设起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内部成员彼此了解,并且引导大家对当前课堂制度以及规范产生一致认可的态度。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课堂氛围会更加趋向于和谐,有利于搭建起民主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最后,是促进输出的共同体,知识的输出过程是学生学习的最终体验,也是学生从“学到”到“做到”的重要过程,教师强化输出,是完成学生深度学习的闭环工作,也能保证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以达到真正的教学本质,有利于学生个体和整体发展。因为一堂高质量的课程,只有达到了学生的知识复盘,促进了学生整体的基础发展以及个体的创新发展,才能算得上一堂有价值的课堂。

3   将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有效落实到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3.1优化利用交互式教学模式

教师在向学生进行科学课程教学的时候,想要使课堂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应有价值,就应该注意对交互式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此种教学方式在我国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的认可,在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之下应用交互式教学模式时,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借此创造对话机制。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有效把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有效激发。教师应该营造以互动为主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向学生讲解“空气也是生命之源”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教学来让学生意识到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并且要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污染之后对人们身体健康以及社会整体发展的负面影响,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要通过营造互动氛围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对话机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大家开展“憋气”活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向大家提问:“经过刚才的小活动,同学们意识到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了吗?”这时候学生便能够更为具体地回答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能更好地创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机制,使得学生更为清晰地意识到了“空气也是生命之源”这一概念。

其次,组织共同体对话,开展多维互动。教师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方法进行合理选择,这也是互动式学习模式得以有效落实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维拓展,结合多维互动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探究。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如何探究空气污染情况”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三面干净的小镜子和一瓶凡士林,在全员参与原则的指导下,让共同体成员内部探讨如何应用这些物品来对空气污染情况进行探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最终的探究结果。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

3.2优化利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现阶段,新课程标准已经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全面落实应用,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最为基本的教学理念之一,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加丰富。在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应用的时候,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学科内的探究式学习。目前,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最为主要的途径,在现阶段的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围绕观察、分类、实验、记录以及分析等几个环节来展开,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归纳总结中进一步拓宽思维路径,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在向学生讲解“不同的声音”一课时,应该注意为学生设定学科内的探究活动。如,可以让学生猜声音、认识音调的高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课堂上,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跟随老师的节奏,从而实现观察实践、推理分析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有利于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其次,学科间的探究式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基准,但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进行综合思考。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我眼中的生命世界”这一单元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科的角度思考生命的人文内涵,从艺术的角度发现生命的绚丽多姿。这样多角度地探究,帮助学生跳出了传统的形式主义探究学习框架,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让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扩展。

3.3利用高阶思维,增强学生有效互动

知识建构是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在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互动的环节,让学生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炼问题,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与生活现象对话,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知识的体系化和结构化。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动态性的问题,而这恰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关键。老师通过问题的纳入和问题串的设计,能够让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能力向高阶思维的层次发展。比如,在学习“推和拉”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喷气小车的制作,并提出问题:想要让小车动起来有什么办法?推到什么位置?我们怎么才能看到推的过程?这些问题串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提炼而成的,老师通过问题的提出和思考,能够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学生在动态化的问题设计中,能够获得的不仅仅是科学思维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充实,还能获得反思性思维的培养和批判性思维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思维的活跃过程中得到问题解决的自我满足感。

3.4优化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输出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学生认识科学的唯一途径。在刚开始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阶段,老师通过引入科学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让学生在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提升之余,长久维持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从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科学实验不仅十分有趣,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以科学实验为知识输出的媒介和因子,努力达成知识的多元化输出过程。老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之余,转变过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通过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完成生活作业的过程中,将科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延伸,明白科学知识背后的生活面貌,引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升华。比如,在学完“地球的表面”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里利用沙子和泥土制作出盆地、丘陵等不同类型的地形图。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從而在兴趣的驱动下获得理论知识的强化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对科学学科学习的兴趣长久维持下去。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脉络,实现知识的输出,不同的学生制作的地形图和思维导图会有很大的不同,老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规整,帮助学生回忆和整合固有的知识点。

4   结语

在当前的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交互式教学模式以及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今后,教师还应该深入发掘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堂学习共同体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暖,朱春莺.STEM课堂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路径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35):36-38.

[2]代景华,史云静,刘艳红.混合式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过程性评价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50):46-47.

[3]褚清源.寻变中的“课堂交响”[N].中国教师报,2021-12-08(004).

[4]陈昌芬,喻永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分析[N].贵州民族报,2021-12-16(A03).

[5]王智明.小学科学在线翻转教学的教学策略——以“在观察中比较”一课为例[J].中国教师,2021(12):66-70.

[6]许贤苏,李玲芬.AR技术支持下的小学科学沉浸式学习——以“月相变化”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12):49-51.

[7]杨佳佳.生活互动  兼容并蓄  优化促进——对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探究[J].新课程,2021(48):213.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