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的清香弥漫在课堂内外

2022-03-21 03:55汪虎周丽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课堂传统文化

汪虎 周丽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抓住育人契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笔者基于教育实践,主要从营造课堂育人氛围、指导诵读相关诗文、开展节日文化教育、重视书法艺术训练、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开展实践体验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方法和措施的探索与尝试,引导学生感悟其精神内涵,从而培养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 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活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有着丰富无比的宝贵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采。语文学科具有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功能,语文教师应抓住一切契机,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义不容辞地去弘扬传统文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粗浅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研读历史文化专著,完善知识结构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老师想要上好语文课,并在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传统文化,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素养、文化底蕴和知识结构。作为语文教师,唯有扎实地阅读研究相关专著,不断积累,才能完善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像四书五经、古典名著、唐诗宋词等均可成为枕边案头之书。另外,还要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同科目教师经过一番交流讨论后,既能吃透教材内容,又能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时,教师才能情绪高涨、全情流露,引领着学生们去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去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营造课堂育人氛围,接受文化熏陶

良好的文化氛围具有无声的感染功能,日常工作中,我校努力创建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班级和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随时随地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是校园环境。在教室留白处悬挂名言佳句,在楼梯廊道上张贴情境图文,在宣传橱窗里布展书画作品,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是语音渲染。根据文本内容,运用诗意语言,引用相关典故,选择恰当音乐,或婉转沉缓,或慷慨激昂,烘托汉语言文学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是影像意境。利用多媒体制作影像材料,学生如临现场,耳濡目染,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电子屏、黑板报等媒介,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适宜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指导诵读相关诗文,挖掘文化内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当前社会背景下,语文教师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在逐渐提高。学生們正在使用的统编版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教学时,我采用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表演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咀嚼体悟,引导学生品味其真正的内涵,无形中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汉乐府《长歌行》中让学生知道时间的珍贵,懂得惜时;《弟子规》中让学生明白仁孝是美德,懂得做人的道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使学生感受忠诚的可贵,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一篇篇经典就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学会谦卑、懂得仁孝、明白爱憎……

四、开展节日文化教育,继承民族精神

欢度佳节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节日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泱泱大国的思想情怀与文化血脉。语文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可以围绕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边学边做边玩中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清明时节,在祭扫英烈、祭拜长辈时,可以适机引导学生背诵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清明》等;端午节,在包粽子、吃粽子、吃绿豆糕和佩戴香囊的同时,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深入了解屈原和伍子胥的生平事迹;中秋佳节(又称团圆节),可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望月怀远的古诗,在语文课上进行交流分享,感受浓浓的思念之情;重阳节之际,可向学生介绍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习俗,并吟诵相关诗作……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特有而别样的风俗人情,这种形式的传承意义深远而长久。

五、重视书法艺术训练,培养审美素养

“用筷子吃饭,用毛笔写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的一种特有传统文化,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也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佳径。

为了提高全校师生的写字水平,让师生在练习过程中提升艺术修养,我校每周特开设两节书法课。在教学中,老师们认真教授正确要领,如握笔运笔姿势、书写坐站姿势、执笔调控等。要求学生牢记“三个一”标准,通过长期训练,掌握一定的书写要领。学校为发展学生艺术特长,坚持利用周一下午大课间1小时时间开展书法社团活动。各班主任宣传,各年级学生自愿报名,由书法班指导教师挑选出一批有特长、有兴趣、积极性高的学生,集中参训,集中练习,共同提高。教师们也鼓励学生们每天坚持练习一定量的书法作品,培养书写习惯,提高审美能力。与此同时,学校为中青年教师每人配备练字黑板、软硬笔和相关练习纸张,四十五周岁以下的教师统一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班书法社团活动,聘请在书法上有一定造诣的陈老师担任指导教师,每周集中打卡学习并提交书法作业,期末进行过关检测。这一举措使得教师们的写字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也提升了审美素质,陶冶了性格品行,启迪了聪明才智。

六、加强课外阅读积累,丰富文化底蕴

当前时期,语文教学任务甚是繁重,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较为全面的传统文化渗透。因而,我每天利用晨读课及下午课外阅读时间带领学生诵读经典,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文化熏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著并推荐学校校本教材《樟娃导读》和一些适合阅读的经典书籍,如四大名著、冰心作品、《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特别是教学中遇到相应的人物、作品,我更会不失时机地推荐和引用。学生们在文学的殿堂里遨游,不断积累知识,视野逐渐开阔起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

七、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弘扬民族文化

实践体验活动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之一。学生们深入自然天地中,深入名胜古迹中,感受到浓浓的历史韵味与文化氛围。他们受感染,受熏陶,心灵得到启蒙。学习之余,教师应鼓励学生们搜集相关资料,适时开展实地考察、实践宣传和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传统工艺、了解家乡习俗、了解文化形式,倡导他们在校内外进行宣讲,进行传播,进行表演。

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们的关注与努力,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逐渐渗透。当前,此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得还不够,还有许多方法和途径有待进一步探讨。作为有责任感的一线教师,必须顺应时代步伐,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为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刘玉婷.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知识文库,2018(18):112.

[2]梁卫南.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课程教学研究,2019(20):239-240.

[3]杨春华,王艺美.浅析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98-99.

责任编辑:黄大灿

3410501908222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语文课堂传统文化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