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2-03-21 15:27雷小荣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图文连续性表格

雷小荣

摘 要:在课堂上,教师对统編版五下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实践与研究,根据图画类、表格图表类、图文组合类、纯文字类这四种不同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提炼出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多种策略。运用这些策略,围绕非连续文本的基本特点展开阅读训练,提升小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 小学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4.007

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是完全相反的文本表现方式,非连续性文本是在确保语句完整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内容采用表格、图片、广告等形式进行展示,让人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除文字以外的更多信息。《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中关于五语下册的阅读“具体评价标准”要求學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要提高小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就需要对不同的非连续性文本类型作出对应的阅读策略。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研究,教师应该根据图画类、图表表格类、图文组合类、纯文字类这四种不同类型文本的特点,提炼出不同阅读策略,让学生掌握阅读此类文本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一、“客主转换法”提高学生阅读图画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图画类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课本中最为常见,也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文本。所以,加强对这类文本的教学就很有必要。“客主转换法”指的是在图画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开展全面观察,实行整体渗透,进行客观信息与主观表达的转换训练。其操作步骤如图1。

以部编版五下语文第八单元的漫画习作指导课为例。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这类文本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标题、画面和文字。漫画也是非连续性文本中比较常见的文本,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对漫画深层意思的体悟能力。

[案例1]:

教学内容:漫画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仔细观察图意,思考画家用意,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第一步:组织学生全面观察漫画,说漫画内容

1.出示漫画图(如图2),观察漫画内容。

2.提问:

说说你从上图中观察到了哪些内容?

3.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观察,阅读图中的文字,对漫画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二步:组织学生思考分析漫画的细节

在观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对信息内容进行思考分析之后可获取出下图信息,如图3。

第三步:体会漫画寓意

1.提问:你认为这幅漫画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幅漫画给你带来的启示。

【案例分析】学生在“观察漫画——分析细节——思考启示——清晰表达”的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能运用“客主转换法”来阅读图画类非连续性文本。有效地提升了学生阅读图画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二、“三要素法”提高学生阅读表格图表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

表格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格图表名称、栏目、信息数据。在小学语文教材及阅读练习中,常见的这种文本基本上由统计图、折线图、扇形图和表格组成,用简单的表格向学生开形象地传达出其间数据信息的关系是这种非连续性文本的基本特点。表格图表类分图形表格和纯表格类两种,本文在对这类非连续文本的教学策略进行实践研究时,着重于从纯表格类文本进行。“三要素法”是指在阅读纯表格类文本时,抓住表题、栏目和数据三大要素来获取信息。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步骤如图4。

第一步,看表题,知道表格内容为市学生体质状况。

第二步,读项目,了解表格内容涉及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视力、跑步成绩共6个体质项目。

第三步,抓住六个体质项目的数据升降趋势,知道学生的胸围、体重和身高数据呈上升趋势,但学生的肺活量、视力、长跑成绩在下降。

第四步,根据提出的问题全面作答。

【案例分析】运用“三要素法”,学生在以上图表中比较容易获得前两个结论。对于答案3(呈下降趋势的体质),则需要学生仔细阅读相关文字,然后结合下表三要素之间的关联推测得出。

三、“一读二找三推法”提高学生阅读图文组合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一般是由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组合而成,这种文本在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测试中最为常见。对这类文本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运用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不同教学方法,结合两文体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解答。“一读二找三推法”就是先整体浏览,调动已有知识,开展挖掘隐含信息的阅读教学实践。其操作步骤如图5。

[案例3]:

教学内容:图文组合类文本练习册宣传标签

教学目标:运用“一读二找三推法”获取需要信息

教学过程:

首先,出示练习册标签,如图6。阅读图上所有内容。

这个练习册的名称是(         )?出版这个练习册的目的是什么?100分说明此书(      )?单元、期中、专项、期末及数字8、2、5、3等词语说明了(       )?

其次,通过讨论对比的方式找出关键词。

1.读完上图内容,找出图文中重要信息的关键词或数字。

2.综合讨论,师生共同板书关键词:“期末冲刺”“2020春”“100分”“68所助学图书”“专项突破”“复习巩固”“模拟冲刺”“提高”等。

再次,借助关键词,推测图文隐含信息来解题

1.说说这些关键词中隐含了那些信息。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及数字推测其隐含的信息,如表2。

表2练习册关键词及隐含义

【案例分析】教师指导解题的时候,先引导学生读这种图文类文本中的图形、数据及关键词语等基本信息,然后带着问题从文本中找出所出信息并对所需信息进行加工推测获取文本隐含的信息。“一读二找三推”法的运用,以上练习册的标签题也迎刃而解了。

四、“提比归解法”提高学生阅读纯文字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纯文字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就是由纯文字组成的文本,是在一个主题的影射下,选取多则相关的信息材料并对这些信息材料进行组合加工形成。所以,在对这类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教学的时候,遵循的步骤如图7。

[案例4]:

教学内容:纯文字类文本阅读材料,如图8

教学目标:运用“提比归解法”回答问题

教学過程:

第一步:阅读三则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材料一写的是我国吸烟人群队伍庞大,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很多。材料二写的则是吸烟会减短人的寿命。材料三提供是实际生活中的吸烟警示语。

第二步:分析比较以上三则材料,知晓三则材料隐含的规律和共同点。材料一、二呈现的是相关的数据信息,材料三是关于吸烟有害的警告语。材料一、二、三的共同点是吸烟对人的害处。

第三步:根据上面提出的问题进行答题?

1.从以材料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材料一告知我们在中国吸烟的人很多,并可致死的人也多,还减寿。

2.材料三的警告语没有力度,你能设计出一条更有警示力量的警告语吗?

根据对材料一、二的分析,材料一、二告知吸烟对人的身体的健康有害外,隐含意思就是让我们不要吸烟。整合材料,这样类似的警示语可引导写出:吸烟就是慢性自杀。

【案例分析】在“读材料,提信息——比较归纳信息异同——回答问题”三大环节学习之后,学生能运用“提比归解法”法来阅读纯文字类文本阅读材料,解题清晰且有条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此类文本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五语下册教学实践中,运用“客主转换法、三要素法、一读二找三推法、提比归解法”四大阅读策略来指导学生阅读图画类、图表表格类、图文组合类、纯文字类这四种不同类型文本,确实有效提高了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顾榕《低年段非连续文本教学初探》,《教育观察》2019年第12期。

[2]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吴金方《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宁波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3663500589213

猜你喜欢
图文连续性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画与理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统计表格的要求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本刊表格的要求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