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及有效策略探究

2022-03-21 15:27高朋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作文语文

高朋

摘 要:毋庸置疑,作文对学生语文学习非常重要,也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难题。小学生处于作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写作能力,对未来语文学习及写作能力的个性化发展有积极作用。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师愈加重视作文有效策略,这对提升教师作文教学效果和学生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有效策略的探究为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4.011

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重要基础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清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重要性。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中较为重要,这不仅关乎教师的整体教学成效,而且也关系到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发展。在现阶段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在发生着不同的改变,以适应学生的作文学习需求。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方式弊端凸显,教师们将更多的作文教学有效策略代之实践。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以学生为出发点,制定相关策略,以取得更理想的作文教学状态和效果。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于学生语文学习而言

作文写作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一部分,作文中涉及学生对语文字词语句的运用,涉及学生语言能力和情感的表达,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考查。脱离了作文的语文学习不仅缺乏质量,而且影响学生未来语文能力的发展。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活动,教会、教好小学生写作文,是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做铺垫。

2.于学生个性发展而言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个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是十分关键的。这种创新意识和能力主要展现为学生的个性方面。每位学生对于同一个作文题目的思考方式和作文呈现都是不一样的。当教师激发学生的思维后,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展现的个性化特点也会愈加明显。同时,学生具备较高的写作兴趣,习惯和能力也在朝较好的方向发展,这利于凸显学生的写作强项,或许会影响学生个人未来的专业个性化发展。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写作教学方法枯燥

教师的作文教法对整体作文质量和学生的写作效果有重要影响。部分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常常采用较为单一的作文教法,讲题目、重指导、学生独立写作、讲问题。这种教法忽略了学生在写作文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形式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也导致作文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2.与学生生活相分离

写作若是与生活脱离,那么作文中的情感与细节内容则会明显不真实。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意识不够强,过于注重书面形式上的作文教学内容,忽略了生活这一重要板块。这直接导致学生没有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还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学生写作问题过多

小学生初次接触写作,作文问题难免过多,而且问题类型不一。通篇泛谈、东拼西凑、缺乏思想情感等等,都让教师为之苦恼。但是,教师应当反思,学生的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自身的,也是教师自身教法有所影响的。教师的作文教法得当,那么学生的作文质量也会有明显改善。

4.作文评价主观单一

看作文、批改作文都需要大量时间,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效率,时常会采用单一的作文批改方式,以分数或是简单的评语作为批改结果。学生只凭分数看不出自己的写作水平,仅看评语也无法正确得知自己作文的好坏到底在哪,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法分析

1.创设宽松氛围,鼓励学生勇敢表达

要写作,就要从表达开始。会表达,写作思路和内容会更加清晰明了。而且,当学生能够自由表达的时候,学生表达内容的创意性会更强。宽松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会更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因而,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活跃课堂氛围,缓解学生上作文课、写作文的心理压力,在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并且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在学生畅所欲言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与拓展,利于教师更高效的开展作文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举例来说,教师开展《生活万花筒》作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说一说”的小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听过的、经历过的趣事,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学生的相互交流,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学生也更想去表达。最后,教师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无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教师都要予以一定的耐心和鼓励,不能打击学生的语言表达。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作文课堂的沉闷乏味一扫而光,为教师接下来的有效教学做好了基础工作。

2.适当放宽限制,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根据作文要求,要求学生去写什么类型的作文,雖然这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降低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每位学生的写作个性都不一样,擅长的作文类型也不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进行灵活教学,适当放宽写作的限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展现更多的创新内容,让学生更乐意参与写作活动,更愿意用写作展现自己。举例来说,教师开展《我的奇思妙想》作文教学活动。本次教学的重点在于一个“想”字,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本次的写作目标,然后,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什么。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要把自己发明的东西,以及它们的功能写清楚,而且介绍要有序、清晰。在教师指导后,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落实在书面上,不限制形式,只要能体现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即可。宽松的要求让学生的创造性愈发强烈,学生会更想用自己的想法去展现自己独一无二的发明,也让教师的有效教学目标更近了一步。

3.教师注重指导,丰富学生写作技能

教师的作文指导是学生写作能力前进的助力。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写作技巧,导致整篇作文的架构不理想,层次不清晰,表意不明确。小学生处于作文学习的基础阶段,缺乏写作经验和技巧。因而,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面对写作题目,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分析,指导学生写作流程和技巧,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技能。如此,学生才能更流畅的进行写作,写出来的内容质量才会更理想。举例来说,教师开展《缩写故事》的作文教学活动。教师先找出学生学过的一些课文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缩写故事?让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然后,教师为学生总结缩写故事的技巧,让学生保留故事主要内容,适当删减某些情节,要学会适当取舍。在学生基本掌握缩写故事方法的前提下,教师指定学生学过的几个段落,让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故事所写。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能掌握缩写故事的技能,利于学生以后写作能力的良好发展。

4.巧借循环日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循环日记是一种比较新颖的作文教学方式,其倡导学生自主写作,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自由的表达。循环日记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通过轮流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其中享受习作,乐于表达,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循环日记的方式减少了对学生思想、能力的束缚,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较强的写作兴趣,想去在循环日记中展现自己,表达自己。举例來说,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学习组合,用四个日记本进行循环日记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轮流写作,每位学生一天写一篇,不限制内容和体裁,看看哪个组写得好,写的质量高。因为循环日记有了一定的竞争因素,所以很多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写作创新能力,以希望展现最好的自己,展现本小组较高的写作水平。通过一段时间的日记记录,最后,教师公开评比学生的循环日记,表扬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循环日记的方法,学生能逐渐不再畏惧写作,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5.鼓励学生阅读,积累各种写作素材

阅读与写作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重点,而且二者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章与书籍中有多样的素材,将其积累下来,日后就是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作文教学中的阅读重要性,根据课文内容或是学生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书籍文章,使学生在拓展知识视野的同时,能积累各种写作素材,积累好词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考、多积累,如此,才能一步步丰富素材,才能发展写作能力。举例来说,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语文基础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五年级课文内容,拓展学生阅读学习资源,为学生推荐一些民间故事、四大名著精彩的情节,以及有关历史、亲情和写景的文章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自主选择,自主阅读,并且及时记录阅读内容和思想感受。教师可以不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让学生们分享自己阅读的文章和书籍,分享积累的写作素材。通过以上形式,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学生的阅读和积累素材意识能得到提升。

6.开展仿写实践,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仿写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好方法。让学生针对某一句或是某一段落进行仿写,能适当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降低学生的写作畏难心理,让学生有较高的写作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选取适合学生仿写的片段,在讲清楚片段写作手法的前提下,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针对片段开展仿写实践活动。举例来说,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后,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教师先针对文中的写景段落,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深度理解文中的写景手法,并且引导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将其写具体,写清楚。当学生对课文中的写景段落比较熟悉后,仿写的难度会适当降低,学生仿写的过程会更加顺利。通过对课文写景段落的仿写,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加深,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写景能力,一举两得。

7.结合学生生活,增强学生写作情感

生活是写作和个人情感感受的来源,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重要性逐渐被教师们所认识到。观察、体验、感受、灵感等等,都与生活无法分割。若是要改善学生作文内容缺乏情感的问题,那么结合生活进行作文教学更是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将生活与作文联系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以生活的融入为学生作文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生活,从而在写作中融入更为真实的情感。举例来说,教师开展《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深入情境,帮助学生打开成长的记忆之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成长中的一件深刻的事情,回想自己当时的思想情感,并引导学生要把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描写的具体。在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将生活化作文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并引导学生要注重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提取出最真实的感受,进而才能在写作中呈现出更强的情感。

8.注重写作评价,提高学生写作信心

写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作文的评改不是简单的分数记录,是教师通阅整体作文,发现学生的共性与个性作文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总结、反思、改进,同时,以客观公平的方式予以学生评语,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整体写作水平,明白自身写作的优缺点,如此才能发挥写作评价的价值。因而,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写作评价,而且要丰富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写作评价中,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更强的写作兴趣,逐渐提升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自信心。举例来说,在作文写作后,教师先从整体上观察学生的作文,提取学生写作中的亮点,总结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将学生的进步及时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讲评的时候,先让学生与同桌交换作文,再讲解学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位学生用公正的态度对同桌的作文进行批改。最后,针对写作进步的学生,作文有亮点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也要鼓励正在努力进步的学生,以此来帮助学生们提高写作信心。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分析与探究,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小学生是在不断成长发展的教育理念下,要想实现高效的作文教学状态,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创新与实践,采用更多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打开写作创新的大门,从小培养好学生的写作意识、兴趣和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写作道路和语文能力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锡《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新智慧》2020年第21期。

[2] 王花荣《作文教学方法中的创新探讨》,《好作文》2020年第11期。

[3] 王丽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如何生活化》《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年第11期。

[4] 刘运动《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外语文》2020年第33期。

[5] 卞汉凤《小学作文有效教学指导策略》,《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年第9期。

3232500589263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