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写同发展,筑基共提升

2022-03-21 15:27王丽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写字书写汉字

王丽华

摘 要:书法是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大部分基层学校语文教师兼任书法教师的现状,让语文课堂成为书法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的书写水平成为书法教学成果的重要体现。在长期的一线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书写质量与个人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基本成正比。我认为将语文课堂的识字与书法整合教学,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筑牢书法长远发展的基石。故此,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写字教学现状及成因,在此基础上以一年级为例探讨书法写字教学与语文课堂的整合策略,后期教学中加以借鉴运用。

关键词:书法 语文课堂 整合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4.023

书法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大到书法创作、艺术鉴赏,小到平时的日常书写,无一不代表着个人精神风貌,体现着书法写字教学的成果。

一、书法写字教学在基层小学中的现状及成因

在长期担任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视:近年来,学生的书写质量每况愈下,字迹潦草,笔画扭曲,好多字写得难以辨认。即使部分书写工整的学生,写的字也仅仅能称之为“整齐”而已,笔画之间的呼应、间架结构的处理都毫无章法可言。教师的书写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多有下降,这种现象在年轻教师中尤为严重。

1.教师的书写基本功差

近年来,由于电子教案、电子备课的普及,教师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书写水平下降,部分教师本身缺乏系统的书法知识,“三字一画”的基本功不过关。因此,在课堂上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与有效的指导。而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非常强,我们常常发现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字体非常像,尤其是与语文教师的字体非常像。教师书写水平不高,无法有效示范与指导,学生写字不得要领,照猫画虎随便乱写,久而久之,字形定型,难以纠正。

2.书法教师多为兼课,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

由于师资紧缺,基层小学大多无法做到专科專带,大部分教师都是一人带多科的教学量,尤其是书法课,几乎没有专业教师,大多是语文教师兼任书法教师。即便部分学校有专门的书法教师,也大多数是非专业的,仅仅是教师中的书法爱好者,一人带全年级甚至全校的书法,工作量大,难以撑起书法教学大梁。

3.现有课程评价机制的制约,造成书法课地位不高

现有课堂评价机制下,书法教学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书法教学的成果大多体现在学生的各科卷面和日常书写中,而卷面以答案正确与否为评判标准,书写质量的要求,除在作文评分中有所体现外,几乎不占分值,这样就使书法成为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好多学校对书法教师的评价以学生参加各类书法竞赛的获奖情况为标准,但获奖学生的成就只能代表极小一部分学生的书写水平,甚至这些成就的获取大部分是该学生在校外发展特长的结果,根本无法代表全体学生的书法成就,更无法客观评价书法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书法写字教学与语文课堂整合的可行性研究

通过对目前基层小学书法课堂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基层学校的书法与语文课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具有广阔的可行性空间。

1.新《课标》将小学写字教学的地位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要求各小学要开设写字课,每天语文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十分钟的写字指导。从国家层面,我们看到了教育部要改变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差的现状的决心。因此,写字课得以开设,不会再被占用,写字课不再是空白,学校开设的十分钟写字活动,让写字课教学成为每日必练的常态,人们的思想意识得到了提升,书法教学的地位得以确立。

2.从学校层面来看,近年来对传统文化进校园非常重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平台。以书法为例,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每年都要举办师生书画作品展,展厅由最初的校园展览发展到当地博物馆展览。每学期都要邀请当地书画名人及文化馆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书画大家与师生零距离互动,现场挥毫创作,学校签约聘请他们为特邀书法教研员指导学校书法活动的开展。

3.从教师层面及目前书法课堂教学形式看,大部分基层学校的书法写字教学由语文教师兼任,而且教师也意识到书写水平对自身及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对书写质量越来越重视。语文课堂离不开识字写字的教学,在每日的潜移默化中渗透书法知识,无形中等于增加了书法教学的容量,使书法写字教学与语文课堂紧密融合,相辅相成。

三、书法写字教学与语文课堂整合的策略

1.正确的执笔与坐姿是写好字的关键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近年来执笔姿势错误的同学越来越多,顽固且难以纠正。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与全民普遍的教育焦虑有关。

近年来学龄前儿童参加美术培训的较多,幼儿园教学也有绘画课程,在画画的时候握笔一般没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油画棒涂色,为了让色彩更加饱满,好多幼儿使劲握着油画棒,歪着头全身用力。部分家长超前教育,提前让学龄前的孩子练习写字,孩子的手指肌肉与骨骼还没有力量,写字变成了画字。为了写出一个字,只好想尽办法紧握笔杆,造成部分学生在一年级就显示出比较顽固、难以纠正的执笔错误。如手腕内扣、掌心握实、用大拇指指根压紧笔杆、食指拇指悬空夹笔、握笔太低等。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高度集中,且腰背部肌肉力量不足,难以长久保持规范的坐姿。部分同学写字时不会用力,整个身体紧张僵硬,养成了耸肩用力、伏桌写字、歪头看笔尖等不良书写习惯。

这些错误的执笔姿势与坐姿一旦养成,形成习惯,往往很难纠正,不仅影响写字的速度和质量,还造成孩子脊柱发育变形、近视等一系列身体问题,影响其一生。在我执教的班级中,纠正这些同学的错误姿势,比教会完全不会握笔的孩子正确书写要困难得多,而且纠正后容易出现反复。因此,一年级书法教会学生正确的执笔与坐姿是写好字的关键。

2.汉字追根溯源,双线并行写好字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个个汉字就是一个个精灵。我常年任语文及书法教学,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汉字魅力的渗透教学,同时关注汉字的演变史与造字法,双线并行,穿插整合。

一条主线是汉字的演变史。汉字的书写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再到现在我们使用的规范用字。在语文课堂教学部分汉字时,我利用动画动态演示该汉字的演变历程,如“鸟”“车”“休”“家”等。在一个个鲜活的动画下,这些汉字似乎穿越历史,穿越古籍向我们走来。另一条主线是造字法。从低年级初学汉字始,我就时常以仓颉造字的典故启发学生:假如你是仓颉,能说说你是如何“创造”出这个汉字的吗?从最简单的象形,再逐步渗透到指事、会意、形声。比如:日、月、伞、上、下、旦、双、休、睛、情、晴……

在一次次的探索与渗透中,学生了解了造字法,但又不拘泥于造字法,充分展开想象,化身仓颉现身讲解,创造出了多种识字方法,如猜谜语、编故事、换偏旁等。如:“国”,美玉是国宝,所以要装在四四方方的盒子里保护起来;“飘”,风吹车票,车票飘走了;“冰”,水结冰了,被冻住了一点水,所以只有两点水……表面看,这是纯粹的识字教学,似乎与书法教学没有关系,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汉字书写教學,一切水到渠成,学生都希望将自己“创造”的汉字精灵写得漂漂亮亮,这是一种使命感,同时也是一种自豪感。

3.用好田字格,渗透书法用语培养兴趣

低年级写字离不开田字格,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认识田字格,熟练掌握横中线、竖中线、中心点、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四边框的名称。同时,在书写训练时要规范书法用语,渗透书法知识,在观察分析字形时,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如“土”,一笔短横的起笔稍顿在横中线,行笔时经中心点稍向右上倾斜,收笔稍顿在横中线上方,左右长度距竖中线对称相等。二笔竖在竖中线上,三笔长横与竖长度相等,笔势稍向右上倾斜,收笔时顿笔略下压,使字整体感觉平稳。

在教学中,我们不必担心一年级学生听不懂,长期的渗透与训练会让这些术语牢牢扎根在学生心中。大约一个学期后,大部分同学写字就能一板一眼、有模有样了,整个汉字结构与布局比较合理,明显看出练过硬笔书法的痕迹。在此基础上再讲授基本的硬笔书法行款要求,欣赏楷书作品,学生就能模仿创作简单的硬笔作品。在去年学校组织的低年级硬笔书法比赛中,我班三名参赛选手均获一等奖。荣誉是继续前行的动力,经过这次比赛,班级内学生的书写热情异常高涨,识字与书法得到了高效的融合。

4.基本笔画练习夯实基础,穿插渗透中兼学做人

要想写好字,基本的笔画训练必不可少。写字伊始,我特别注重对基本笔画的讲解与示范,从起笔、行笔到收笔,反复进行练习。虽然过程艰难,最初学生对顿笔按压的领悟非常懵懂,写出的笔画生硬、刻意,书写幅度大,横画左右各带一个“头尾”,竖画虚浮歪斜,撇捺无曲线,折笔成圆角或钝角脱节。但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对照最初的笔画书写,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

后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大量合体字开始出现,书写难度明显增加。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独体字与它作为合体字的偏旁时写法上的不同,了解汉字点画间的避让与穿插。如“笑”,在分析字形阶段,我让学生将独“竹”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发现,当“竹”字做偏旁时,竖和竖钩都变成了点。这时我告诉学生,之所以这样变化的原因,是因为“竹”非常谦虚又懂礼貌,他要给下边的“夭”字让出位置,因此,他收起了自己的双脚。左右结构的字大多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这也是一种谦让与平衡之美。随着汉字的识字量的增加,学生找到了越来越多礼貌谦虚的偏旁,如“、、”,在这种不断地寻找中,学生在书写中学习做人之道,践行书法艺术静心平气、修身养性的特点。

5.多活动勤展示,鞭策激励共同提升

一年级语文教学离不开各种活动的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能促进书写水平的提升。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定期举办古诗词诵读大赛,看似这个活动与书法毫无关联,其实不然。诗、书自古不分家,很多诗人本身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况且书法作品的内容大多都是古诗词。在积累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将古诗词以书法的形式呈现,将诗词与书法欣赏相结合,学生既识记了诗词,又懂得了书法的行款、布局、落款等知识,这样在举行书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做到格式规范,还能有物可写。

我还会针对阶段性的教学活动,组织制作手抄报、汉字听写、书法比赛等,经常举办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活动成果在教室墙壁上的展示栏展示,既起到装饰美化教室的作用,同时营造翰墨飘香的氛围。往往中选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书写工整、规范,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张贴展示在墙上,心中也充满自豪,今后会更加努力地提升书写水平。对于平时不注重书写的同学也是一种鞭策作用,每天都看到同伴的作品在教室展示,他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选中而努力。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不知不觉间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6.热情参与,言传身教师生共收获

教师在书写教学中,不仅是冷静的指导者,更应是热情的参与者,要让自身语言与板书都能体现浓厚的文学修养与书法功底,让学生心服口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与学生共同成长。在一年级写字教学中,要求会写的每一个生字我都要与学生一起分析字形、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同时亲自在田字格中做示范。示范过程中,学生最爱做的就是给我“找茬”,找出我所写的笔画在田字格中不规范的地方,而我也虚心接受,耐心改正。如果的确出现个人能力不足,对个别字掌握不准确,多次示范学生还不满意的情况,我常常会说的话是:“哎呀,看来这个字真是调皮,教师也管不了它。不过我相信你们比我厉害,比我看得更仔细,一定能让它听话,把它写好,超越教师。”听到教师这样说,学生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投入汉字的书写,从而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在学生的监督下,教师的书写水平也有了提高,教师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书写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总之,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的光芒要想永远绽放多彩的光芒,离不开一代一代的传承与发扬。一年级启蒙阶段的写字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中了解汉字的起源,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在书写中感悟书法艺术体现的做人道理,从多种活动中收获自信,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将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与书法教学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与书法艺术建立长久的紧密联系,将我们的书法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卢清《小学语文教学与书法教学相融合初探》,《课外语文》2019年第3期。

[2] 董恩喜《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年第2期。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书法教学中学生书写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181)

3083500589203

猜你喜欢
写字书写汉字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我学写字
学写字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