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向下小升初英语阅读衔接教学探讨

2022-04-08 22:24高晓丽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升初阅读小学英语

摘 要: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英语阅读在多个方面发生较大变化。不少学生因缺少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而影响其英语阅读的质效,从而出现英语成绩下滑现象。对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升入初中后在英语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以素养和能力为教学重心,做好小升初英语阅读衔接教学工作。本文提出夯实语言基础、专项思维训练、注意拓展延伸及培养自主能力等策略,为小升初英语阅读衔接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升初;阅读;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高晓丽,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英语阅读在方式、难度、篇幅、数量等多方面发生较大变化,且在英语阅读教学指导理念和策略上,中小学英语教师也存在差异。不少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因缺少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而影响其英语阅读的质效,从而出现英语成绩下滑现象,这是中学生英语成绩出现显著分化现象的原因之一。小学英语教师应基于对学生成长负责的态度,针对学生升入初中后在英语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小学高年级带领学生做好小升初英语阅读衔接。

一、升入初中后学生英语阅读的主要困境

(一)词汇量不足

小學英语阅读语篇多是一些幽默故事或是介绍性的小短文,篇幅短且生词少,教师也会在课上带学生一起阅读,如出现生词,教师会及时进行讲解。但是进入中学,阅读篇幅明显变长,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独立自主阅读一些英语散文或较长篇的英语小说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大量生词及语法,并且需要独立解决(通过字典、工具书或网络),显然会影响阅读体验和阅读质量,学生也会产生抵触心理。

(二)解读能力差

小学英语阅读语篇的篇幅短,语义和语法比较简单,而且较少使用修饰性词汇,通常在教师点拨下学生可以完成相对独立的阅读。初中阅读语篇的篇幅变长,教师不太可能逐字、逐句解读,需要靠学生自己完成解读。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大量生词及语法,而影响阅读流畅度。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不断增加词汇积累,二是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意推断、猜测语义的能力。但因缺少这方面的专项训练,学生通常在解读方面欠缺相应素养。

(三)自主性较低

其实不仅是阅读,进入中学后,学生所学知识量比小学多很多,教师为保证教学进度,通常会采用教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策略。如教材中的单词,教师因学生已掌握了词汇学习和记忆方法,会安排学生在课前独立预先学习,留出时间在课上重点讲解语法。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的时间减少,更多的是安排学生在课下阅读,并独立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小学生因习惯性依赖教师,大多没有养成自主、自觉、自律的习惯,一旦缺少教师的监督,学生就会出现懒惰思想,如果在阅读中又遇到了生词,很有可能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放弃、跳过。

(四)语感比较弱

小学英语知识内容少并且简单,阅读语篇也如此。这样,学生的语感较难得以提升。语感弱会对英语独立阅读产生一些影响:第一,对发声的英语阅读来说,由于语感差导致出现语音生涩、迟滞现象。对听众不是一种良好体验,而对诵读者自身也是一种较差的阅读体验,会加重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抵触感。第二,初中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生词或语法,所以学生应具有通过上下文猜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除需要有较好的思维能力(推理思维、关联思维等)外,还对语感有要求。有较好语感时,一些生词不仅能顺畅读出来,且能瞬间理解其含义。在中文阅读中,大家多有此类体验,阅读中遇到生字、词并不影响阅读速度,甚至阅读者有时并没有意识到遇到了生词,这其实就是良好的汉语语感使然,阅读者在潜意识中能自动完成生词解析。如读《红楼梦》中“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一句,很多人不认识“靥”字,但通常都能马上解其意(虽不是精确解义,但大概能想到是指面部的特征)。英语解读也是如此,拥有良好语感的学生也可实现这样流畅的阅读,但小学生在语感方面通常较弱。

(五)知识面狭窄

初中英语阅读需要进行较多的猜读才能保证阅读流畅。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上面提到的思维能力和语感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知识面。学生知识面越宽,其猜出正确含义的几率越高。如初中英语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Li Hua wants to play in the next World Cup. I hope his dream comes true.”句中world和cup两个单词,学生都认识,但这两个单词组合在一起显然是专用词汇,解释成“世界的杯子”显然不通,而如果学生了解一些体育方面的知识,知道每四年会进行一次“世界足球锦标赛”,其奖杯被称为“世界杯”,了解足球知识的学生马上就能猜出句意,而小学生大多知识储备不足。

二、小升初英语阅读衔接教学策略

(一)夯实语言基础

小升初英语阅读教学衔接,首先应忌讳“拔苗助长”,不宜把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办成先修班、超前班,这种思想不仅与“双减”政策相左,且不符合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规律。中小学的英语阅读在内容、数量及方式上有明显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在合理衔接范围内的——阅读升级并没有超出学生可承受的范围,只不过是学生适应能力与升学情态变化不匹配,主要症结在于语言基础不扎实,如语感弱、词汇量不足等,只要学生能把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切实掌握到位,升入初中后的英语阅读是能得到基本保障的。但实际上,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把小学应学的内容学精。所以,小升初英语阅读衔接教学,第一步是夯实语言基础,可从两个方面着力。

第一,词汇的夯实训练。让学生把教材中所有需要掌握的单词、短语牢牢记住,且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至少可以避免对本来应知的陌生。这与一个生理学现象——“脸盲”非常相似。有些人存在这种现象:与一个陌生人相识后,经过几天再相遇,虽感觉似曾相识,但无法想起这个人的名字、身份等信息。英语的阅读也有类似现象,本来在小学学过的词汇,在中学阅读时感觉似曾相识,但就是不知其音、义,从而无法顺畅完成阅读。如初中生读到“I love sports, and I like basketball very much.”这句话,basketball在小学四年级已学过,而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教材和课外阅读中出现频率低,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出现遗忘,此时阅读就成了一个“生词”。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普遍,因而,进入六年级后,教师结合总复习可重点带学生对小学所学的词汇、短语进行整体温习、巩固,使学生至少能保证“温故而读新”。

第二,加强听说训练。听说训练看似与小升初英语阅读衔接关系不大,其实,听说训练不仅旨在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发展学生英语语感的主要途径。学生汉语语感为什么发展得好?主要原因是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不断地听与说,语感自然能得到有效发展。英语与汉语在语感的建立和发展规律方面是一致的,就是经过大量的听说训练促进语感。基于此,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大量诵读、情景对话及听力(除听英语短文外,还可增加英语歌曲、英语童谣等听力训练内容),在发展学生听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英语语感。

(二)专项思维训练

指向阅读的英语思维训练主要方法是阅读中的推理和猜意。即,教师开始尝试改变带领学生阅读并在学生阅读时直接帮助其释意的策略,而是有意给学生提供一些带有适当生词的短文,让其在课堂现场进行猜词义、句意的练习(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比一比谁猜得快、猜得正确)。文章内容可以由教師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创编,也可直接从初中英语阅读材料中选取。如“Look at the model. Here is my design for a shirt, a jacket, jeans and a pair of trainers. The shirt is white. I think white shirts look clean, and white matches any other colour...”这段话,大部分单词小学生都学过,有完成独立猜读的基础条件。学生利用已学词汇图片信息可以推测出model、tainers、match等单词的含义。经过多次这种专项训练,学生的猜读能力可得到迅速提升。

(三)注意拓展延伸

英语阅读拓展延伸的主要方向不是难度,而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但这会遇到一个难点,就是从哪里着力的问题。如果只是建议学生日常在课外多注意阅读或积累,因小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弱,通常不会有太明显的作用。所以,教师需要给学生指明拓展延伸的方向——结合阅读活动来实现。即,在阅读材料中找一个点,引导学生围绕这个点进行链接、拓展式学习。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6 “Story time”板块“You will find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in Australia...”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澳大利亚除了短文中提到的袋鼠、英式足球(文章中表述为‘澳式足球)、悉尼歌剧院等内容外,你还知道这个国家有哪些有特色的事物?你还对哪个国家感兴趣?请同学们课下通过网络查找你感兴趣的资料进行阅读,下节课大家来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以了解外国特色为主题展开拓展式学习,可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当然,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两点:第一,因以拓展为目标,所以鉴于小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可建议学生直接阅读中文材料,不必要求必读英文材料;第二,以比赛或分享的方式激励学生真正在课下进行独立的拓展学习。

(四)培养自主能力

就英语阅读衔接而言,小升初最大的变化,也是学生的短板,就是自主性和自主能力。一方面是学生习惯了在教师监督、指导、帮助下进行阅读,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发展观还没有真正形成,因而在进入中学后,若教师采取较开放的阅读教学策略,他们往往表现为自律性和自觉性比较低,这严重影响了阅读质效。所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能力和意识应成为小升初英语阅读教学衔接的一项重点工作。针对这一工作,教师应注意把握两个要点:第一,改变阅读教学策略,减少课堂上全程监督指导的阅读方式,多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自主的、课下的阅读活动,使其适应将来升学后阅读学习的情态。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宜采用强制的举措,以免学生产生负面心理,应采用一些激励手段,如前面提到的拓展学习分享活动,或是与阅读相关的知识竞赛、诵读比赛等。例如,阅读有关英国的短文时,教师有意安排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然后在下一节课专门组织与短文相关的知识竞赛活动,问题有“大本钟在哪个城市?”“伦敦眼是什么?”“英国的天气有什么特点?”等,给积极抢答并回答正确的学生以奖励。通过此类活动,不仅可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且能有效发展其自主阅读能力。

由上面的探讨可以看出,小升初英语阅读衔接教学的重心不是进行超前教学,而是主要解决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问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这四大素养恰恰是学生升入初中后在阅读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要问题。词汇量及语感与语言能力相关,解读能力与思维品质相关,知识面是文化意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自主性归属于学习能力。因而,小升初英语阅读衔接教学的核心思路是强化培养学生与英语阅读相关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兰建芳.小升初英语阅读衔接之我见[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36):13.

[2]王钦钦.小升初英语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学课程资源,2015(1):40-41.

[3]胡小利.小升初英语阅读素养的衔接[J].校园英语,2019(41):107.

[4]陈月红.小升初英语阅读理解的差异研究及解决对策[J].长江丛刊,2018(25):116.

[5]叶莲芳.浅谈影响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与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2(2):34-36.

猜你喜欢
小升初阅读小学英语
小升初就像一个五味瓶
“小升初”,不头疼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