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2022-04-08 22:48汤超琳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2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教育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英语也逐渐走进了小学课堂,在对于学生的教育环节中,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谓核心素养并不是对于应试教育的应对,而是让学生把对知识的了解能够应用在实践当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这是核心素养的目的。在目前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中,学习内容都是拆分成一个个的单元,教材编写者的目的是希望教师能够在单元的形式下为学生建立知识架构,但在小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出于对教材体系的不完整理解,所讲述的内容比较琐碎,无法为学生建立整体学习思维,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开展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就十分必要,无论是对于应试教育的教学还是学生的整体提升,都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展开探究,首先其内涵进行阐述,然后总结其的意义,接着提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简介:汤超琳,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青垞小学。

引言

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英语是一种语言类学科,其要求构建整体的学习框架。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教育的方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在基于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于英语学科全面的学习,把方向偏向于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把握英语知识点,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对英语知识的全面掌握,使得英语技能的学习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对于外语的需要,为学生朝着国际化人才的方向发展都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

(一)对于国语与英语文化差异的理解

当前教育阶段不仅有汉语的学习也有英语的学习,对于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同时面对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同时学习。小学阶段是教育的最初阶段,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有限,对于汉语与英语的文化差异正确理解,并从中认识到学习和拓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英语是为了接触外来文化,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走向国际化社会奠定知识基础。对于汉语与英语的文化差异理解,也就成了学习英语的内涵之一,这也是英语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了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外来文化。

(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汉语的语言学习有着文化环境基础和实践环境,但对于英语的学习则没有这种文化环境基础和实践环境,因此对于英语这门语文的学习,我们只能借用与思维的工具。但是由于语种不同,其逻辑思维也不会不同,所组建的组织架构也不相同,国语和英语的差异在于,对于比国语的语言表达,英语的语言表达显得更加直接明了,因此对于英语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则要求学生建立整体单元知识框架,由此学生可以对于英语的学习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

(三)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从幼儿时期到青少年时期再到成年都要接受教育学习,学生需要有独立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阶段,对于自主学习的培养起着很关键的影响,学生如果从小培养起学习能力,那么对于中学以及高等教育的学习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学习能力的表现在于学生能否对于学习有着正确的求知态度,对于学习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如何将学习得以应用与各个环境中,这样学生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技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单元教学,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英语学习能够有所思考,同时将这种思考应用在其他学习上,从而得到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核心素养教育下,重视学生的素养教育成了教育的重点,在英语课程中,应把知识点得以连贯,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建立英语知识体系。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方向,注重知识体系建立。这样对于学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来说能够有完整系统上的认知,建立起了这样的完整系统上的知识架构,对于后续英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避开应试套路带来的局限性,全面掌握英语的知识,这样对于教育来说,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单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国际化的素养,这也是英语这门课程在教育中的目的,对于我国教育水平提升具有很明显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英语知识,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要不断发掘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语言类学习内容较为广泛,不单是针对知识点,需要教师不断去改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但是在课堂上要避免出现機械性的游戏活动,否则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培养。对于课堂的优化,应该要注重文化素养的渗透,要将传统文化作为重点。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中,教师根据单元文化中所体现的总目标,以及每个课时中的文化目标要深刻分析,理解其内涵。文化渗透的主体就是学生,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情感交流以及互动,才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同时也会引起共鸣。课堂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充分设计及组织,在活动中要为学生考虑,以学生为主体去设计。在课堂外也可以设计主题活动,但是要充分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不仅要展开语言教学,同时还要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只有充分与学生展开情感交流,才可以引导学生渐入佳境。核心素养对于单元整体教学来讲非常重要,也能够体现出教学中的优点,但目前在授课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需要教师不断发掘,摸索。单元整体授课形式需要教师去设计,通过教师设计的活动,能够体现出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与课本结合,在学习后会发现学生的文化素养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英语素养。

三、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色彩太过浓厚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英语教学被教师以应试的目的去对待和实践,在小学英语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考点的讲解教学,忽视非重点和非考点内容,教师只注重于学生对于英语的考点的把握,学生能否在于英语考试中获取高分成了教师对于学生英语水平判断的标准,对于英语知识教学内容的拓展,没有开展到位。虽然是基于单元教学,但是过分关注考点,对于考点的学习甚至出现了应试套路,没有纯粹的知识理论作为支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掌握只停留在了知识的表面,这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架构,掌握英语学习知识来说,有很大的困难,如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成了空谈。

(二)教师教学主体身份意识太强

在当前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对于英语这门外语的理解程度不足,加上语言上的障碍,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是比较迷茫的,这时候只能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听从于老师的教学,而教师又会因为应试教育的背景,出于应试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主体身份上的意识显得过于浓厚。在应试教学下,教师可能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应试逻辑去思考问题,这样只需要跟着老师即可解决当前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与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偏离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没有主体身份,就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过程,完全听从于老师的主体教学思路使得学生对于英语的思考,以及思维上的拓展停止不前,这样核心素养也就无从培养,只能应对一时的教学课程任务以及应试考试。

(三)理论化学习气氛过重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学习应表现在理解与应用上,然而在应试背景环境下,这些并没有直接体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甚至把英语当成一门理论课去进行教学,并把这些理论归结为应试套路,在单元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中,由于相关知识在单元总结中有了一定的整合,这个时候如果分析单元的知识重点以及对应的知识考点,的确是可以归纳出一些所谓的应试套路,但这并不代表学生能在这种理论的应试套路下的学习中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的素养能够有所提升,但在这种浓厚的理论化学习气氛中,没有情景上的感悟学习,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全面性很难有所把握,这样与核心素养教育下的英语要求也就偏离了。

四、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对应的策略

(一)改变应试教学思路

在培养学生核心文化素养的教育目的下,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应试教学思路,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育要求学生成长为全面知识型的国际化人才。那么教师应该相应改变教育思路,去适应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上不必过分投入应试教育的教学,而是对于单元整体知识进行疏导,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己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知识框架,然后再按照知识点的框架和逻辑顺序,开展教学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避免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弊端,让学生对于英语单元知识有整体性的把握情况下,再去面对应试,也会变得从容有力。然而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了学生能够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必要改变。以三年级的课本为例,Unit3和Unit4单元的主题分别为Numbers 和 Age and Phone Numbers,从这一层面来看,两个单元的知识点都围绕“numbers”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将两个单元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与学校活动相关的知识点。

(二)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学习是一件需要自己思考和反思的事,英语作为一门学科也是如此,以单元化的英语知识点来说,英语知识脉络是比较系统的,教师应抛弃传统的应试教学思路中的重点和考点学习思路造成的教师主体意识过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到的是引领的作用,对于课程学习整体知识框架有所把握、有所见解,在课堂上进行充分分析,让学生对于这一过程有一理解,然后把工作倾向与学生本身,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让学生能有主体意识,自己建立学习知识架构和脉络,对于知识点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形成对英语和思考。在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对整个单元有所感悟,同时能够与其他章节之间互相联系,触发联系与感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以五年级下册课本为例,Unit 8的主题为“My Friends”,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并在上课之前了解自己朋友的具体特点,通过这一方式,学生能够在课前完成预习活动,同时也能通过预习来形成自身的独特感悟。

(三)加强感性基础上的学习

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理论化学习英语,分析单元内的特点产生的理论化应试套路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无疑是枯燥的,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上,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目标则无法达到。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于英语感性上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感性上的学习,进行小组性学习,在生活的背景下让学生對于英语知识点得以应用,同时可以让学生对英语作品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英语,学习英语,在感受中得以回顾英语的知识点和拓展未涉及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全面地把握知识点,对于每一单元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感悟,也就顺应了核心素养下的教育要求。以五年级课本为例,Unit 2的主题为“A Visit to the Zoo”,在讲解这一课时,教师则可借助多媒体视频来展示与动物相关的单词或句型,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动物相关单词的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

结语

目前小学英语教材编写者已经对于英语教材知识内容进行了单元上的划分,为了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教师需要起到引领的作用,改善应试角度的弊病,在单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架构,这样有利于整体把握英语知识点,提升综合素养,为成为国际化人才奠基起到重要作用。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创新性发展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教育的目标来说,这也是英语教育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汤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校园英语,2021(31):181-182.

[2]刘珂羽.UbD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3 My School Calendar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Z2):53-56.

[3]黄平.小学英语学科“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之探索[J].新课程(中),2019(6):98.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