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初衔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

2022-04-13 21:02李莉婷崔淮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核心素养

李莉婷 崔淮玲

摘要:随着我校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运行,教师日益感到小初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故将“着力小初衔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作为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课题研究的实施使得中小学数学教师突破情感和知识的藩篱,把“着力在衔接阶段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实在行动中。其中既有小学教师的有意渗透,更有初中教师的主动作为,让小学生从初中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及初中教师的教学风格诸多方面耳濡目染,力求小初衔接稳妥顺畅。

关键词:小初衔接  课程建设  核心素养

2014年4月我校经市政府批准升级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生毕业后直接升入本校的初中部,五年级至九年级学生都在同一校区,这使得我校具有探索和实践小初衔接课题的独特优势。初中的学习节奏、氛围和教师逐渐被小学生感知与熟悉,所以他们升入初中时感觉与往常相似,亲切自然。故我们将“着力小初衔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作为数学教师的研究课题,以此完善和发展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的提升。

一、小初衔接,相向而行

(一)课题研究促交流、达共识

上述的课题研究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互相交流,这使得原本如平行线般的两部分渐渐有了交集,产生了更多对话并逐步达成共识,大家形成合力推动课题研究向前发展。

(二)开发衔接课程,丰富学生体验

小学教师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多“送一程”,合理恰当地拓展一些初中浅显易懂的知识学习方法;初中教师则努力“迎一程”,主动加入六年级学生的学习阵营,二者相向而行,为学生顺利过渡保驾护航。

开发并实施六年级毕业班的暑假衔接课程。衔接课程的编写和教学工作都由初中教师承担,这一创新实践让小学生面对面、全方位感受初中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节奏,体会小学与初中课堂的差异,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

建设与完善六年级校本衔接课程。每周三下午第2节课是我校固定的校本课程时间,届时初中教师都会如约走进六年级班级精心授课。其中数学衔接课程分成“数的世界”和“图形王国”两个板块,尝试从“数”和“形”两方面去寻找小初知识间恰当的衔接点,让不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都能得到适度发展。校本衔接课程的教学专题由中小学教师共同商定,小学教师负责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初中教师承担授课。课后二者交流反馈学生学习状况,研讨今后的授课内容和形式,真正实现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衔接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帮助学生形成了“初中生活的印象”,让他们在心理、情感和学习方式上都有所储备,让小初衔接自然实现。

二、同课异构,欣赏借鉴

中小学教师的教学风格、课堂组织及教材处理的差别,都关系到能否实现小初的有效衔接,因此我们尝试通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一探究竟。下面以“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为例进行探讨。

(一)重视方程思想的培养

在教学中适当渗透方程思想,引导学生产生认知需求,有利于初中的后续学习。

(二)教学风格有差异

小学教师找准新知的生长点,层层递进,发现学生学习难点、痛点及时予以解决,学生学习效果普遍较好;初中教師更注重数学知识内核的关联,通过一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凸显方程思想与意义,但抽象性也随之增强,给人以曲高和寡之感,容易加剧两极分化。

(三)衔接要适度、得法

小学教师注重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励引导学生前进;初中教师更关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深度,常忽视学生注意力的组织和调配。

(四)利用学习任务单提高教学效益

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单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状况,调整教学预设,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习得方法,完善认知结构。这一做法能精准查找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上下求索,精准衔接

查找初中与小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初中学习夯实基础,助力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螺旋上升。

(一)代数式和方程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小学阶段也有所涉及,但小学与初中要求相距甚远。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编写了用代数式表示规律及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衔接内容,通过算术和方程两种解法的尝试对比,引导学生体会方程思想。

(二)尝试将两个学段相关联且易理解的图形概念下移,如在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同位角、同旁内角和内错角的概念;结合角的认识渗透初中对角的科学定义;在研究正方体涂色块数的问题上将三面涂色、一面涂色和不涂色的正方形规律与代数相结合……

通过知识点的重组,试图打通知识间的藩篱,让小初学习精准衔接。

四、几何直观,简单清晰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通过学习,我们有了“拨开云雾见月明”的顿悟,真切感受到几何直观无声却真实有力的作用。

(一)画图,让思路不言自明

如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8小时后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很多学生从字面上理解往往认为两车的路程差就是32千米,其次还有学生质疑题目的正确性。面对学生的困惑,用画图法直观呈现隐藏的数量关系,为学生找准解题路径,胜过千言万语。

(二)画图,让概念跃然纸上

大家熟悉的“2.5倍数的特征”这个知识点,更是可以借助百数表这一直观载体,明白清楚地把其特征展现出来。学生对规律的认知过程是生动丰满的,印象自然深刻。

(三)画图,让公式推导水到渠成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中,我们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观察(如右图):如果把这个图形看成一个大正方形,它的面积则是(a+b)2,如果把这个图形看作是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则它的面积是a×b×2+a2+b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a+b)2=a2+2ab+b2。

五、撰写论文,赋能创新

近年来,《安知期房光照足》《揭开“天价”矿泉水的面纱》《插上互联网翅膀的蚌埠公交》《盘山路的“转变角度”》《三角形之美对蚌埠公交站牌设计的改进》《由货币汇率发现“代购”的秘密》《存压岁钱 学理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思考》《小图表作用大》等一篇篇视角独特、内涵丰富、创新性强的小学生数学论文跃然纸上,其中多篇文章荣获安徽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省级奖项。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表达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了充分培养和升华。我们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组织学生阅读学习,既拓宽了学生视野,也启迪了学生思维。

用课题研究促进中小学教师相互学习借鉴;衔接课程建设缓解学生焦虑情绪;几何直观为学生思维插上智慧的翅膀;撰写数学论文点燃学生自我超越的热情……通过以上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力争多举措、稳衔接,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质赋能。

参考文献:

[1]顾沛.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如何落实[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1.

[2]郑毓信.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目标与重要内容(下)[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3:12.

[3]郑毓信.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核心素养[J].数学教育学报,2016(3).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