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2022-04-23 22:24杨卓然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德育工作初中语文

杨卓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政课程的教育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这样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如何在具体课程中开展德育工作需要教师进一步的研究与提升。本文主要从初中语文教学的角度,研究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来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工作;德育渗透

一、前言

当前德育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以“立德树人”为根基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成效,是目前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目前的课程教学更加看重的是实效性的教育,而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德育课程,还要进一步开拓德育教育的渠道,从不同的角度来加强德育教育,强化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效果。事实上,不少学科本身都能够成为德育教育的渠道,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到德育教育。因此,课程教育应当成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渠道之一,其中,语文课程以文化教学为载体,是德育教育渗透的良好渠道。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问题,从初中语文的角度探究德育教育的渗透路径,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来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初中语文教育中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

德育工作是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下的重要教育过程,关注的是学生思想上的成长,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使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行为等能够得到有效的引导。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工作中,首要的任务是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的内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思政课程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有效路径,是引领学生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事业的重要途径。而初中语文课程作为核心课程之一,自身有着极为丰富的德育素材,应该更好地承担起思政课程的教育作用。初中语文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对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实现从语文课程学习到德育思考的过渡,实现德育成效。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一)结合课本进行德育渗透,提升学生德育水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是最为基本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课堂上的具体知识点,对德育内容进行有机渗透。语文课本中,相应的内容有着相应的德育核心,教师要关注如何对内在的德育内容进行转化与提取,为学生呈现出更加明确的德育过程。具体而言,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课本内容,依据课文中所表达的德育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德育强化。例如,教师在讲解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时,应当重点讲解课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顽强毅力,借此教导学生人生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进行锤炼,以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坚强的意志,为日后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二)优化教学课堂,实现德育和语文的互相促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重视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化,采用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实现德育教育与语文课程的互相促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的认知。例如在学习《白杨礼赞》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自主学习活动,搜集边疆故事进行分享;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模仿《白杨礼赞》的形式,创作一篇短篇散文。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对守卫祖国大好河山的战士们树立起敬佩之心,从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吕银梅.试析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39-40.

[2]夏安.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开展[J].学周刊,2019(28):100.

[3]孙迎福.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151.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德育工作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