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2-05-05 03:05梁静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梁静

摘 要:当前学校和社会都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采用情境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等新型教学方式,拟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渗透。但实践教学中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文化内容单一,实践教学浮于表面等问题。因此,本文从文化情感、内容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实现两者融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包括具有民族特征的语言和汉字,还包括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这些都是语文课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天然具有紧密的联系。

一、选择经典诵读,培养传统文化情感

当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普遍流于形式,教学效率不高。有的老师在教授语文课文时,采用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在课后时间内自主查找课文后提出的问题,再在课堂上集中解决多数学生提出的难点和重点,很少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因此,为帮助小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养成喜爱传统文化的情感,老师可以采用诵读经典的方式。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父爱之舟”为例,课文中作者细节描写了父亲带“我”逛庙会的场景,庙会中的事物让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可以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描写,集中向学生讲解我国传统节日中的风土民情,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再让学生在理解其中深意的基础上,带有感情的诵读这些课文。通过诵读的方式,既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还能培养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情感。

二、教學汉字文化,深化传统文化认识

汉字不仅自身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还是其他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可以从汉字教学开始。

以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课文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更多汉字的演变过程或者语言故事,由于古汉字多以会意文字和象形文字转变而来,与现代汉字相比,更具有直观性,既能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能让学生感受汉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例如,“稼”字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边部分是“禾”,代表禾苗的意思,右边部分是“家”,代表房屋的意思,结合两部分意思是房屋里面的禾苗,是根据我们祖先种植禾苗,获取谷物食材而来。这样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因此,老师需要有意识的选择文化寓意丰富的汉字,或者造字意图明显的汉字进行讲解。

三、挖掘风俗诗词,探索传统文化深度

小学语文课本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主要方式是课文中的风土民情和古诗词,但由于课堂时间和老师精力的有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普遍采用背诵、记忆和默写的方式,老师很少会深入讲解古诗词的背景,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因此,通过讲解古诗词,帮助小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的方式效果不佳,部分学生因为恐惧背诵古诗词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可见,老师在讲解关于传统节日和风俗的诗词时,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古诗词中的含义,还需要向学生介绍与古诗词中文化习俗相关的知识。以教学“清明”这首诗时,老师讲解课文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寒食节”的来历,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时间较接近,清明节逐渐演变为人们专门祭祀已经过世的亲人的节日。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具体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合理安排课后读物,扩宽传统文化广度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融入我们生活的各方面,而不仅仅体现在语文古诗词中。但小学语文老师普遍仅关注到教材里的内容,且缺乏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深意的意识。使得小学生接触的传统文化知识面比较狭窄,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古诗词就是传统文化。

因此,为让小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老师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布置课后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作业,拓宽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一方面,老师可以为学生列明课后要读的书籍目录,让家长与学生共同选择其中的部分作为课后阅读资料,并制定阅读计划和读书笔记;另一方面,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寻找其他相关的画、书法、音乐或者舞蹈等方式,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通过阅读书籍和其他文化表现方式,既能够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展现方式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增加关于传统文化内涵的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组织课堂活动,提高传统文化兴趣

传统文化的有多种表现形式,小学语文课本教学具有双重目标,分贝是教授语文基础知识和传承中华文化。为此,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形式单一、内容固定,能够有效实现教学效率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双重目标,但很难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和知识竞赛能够以更活泼、更生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组织这两种活动。具体而言,老师可以组织手抄报比赛,在植树节组织植树,端午节组织包粽子等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团结民族的重要精神意义。老师还可以组织知识竞赛,分别设置抢答诗词背景、字词来源等环节,这样竞赛的方式,一方面能让学生及时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结语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小学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对继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小学语文老师不仅需要转变语文教学方式,还要扩展讲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为他们之后的学习奠定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观察,2021,10(11):114-116.

[2]王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华夏教师,2020(17):21-22.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