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路径探析

2022-05-09 08:04王欢元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

王欢元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特殊类型的文化,在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类型,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小学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为新一代的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革命精神,同时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将红色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相融合,具备深刻的教学研究及实践价值。故文章主要基于对红色文化的解读,探究小学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小学;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实施路径

紅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新民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革命理论,也是革命精神和革命经验凝聚而成的中国革命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少年智,故青少年理应承担起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责任。小学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建设是对当前立德树人,育人育德的理念的深刻落实。

1.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可以是物质形态的,也可以是非物质形态的。其中物质形态的是可见、可感知的,如革命旧址、革命遗迹、文献、文物、革命歌曲等,而非物质形态的就是以上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传递出来的红色精神,也是红色文化的精髓。红色文化都是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

2.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作用

2.1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生们基本上都不具备自我思想,他们只是按照父母或老师的想法去做事,但是正是由于处在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小学生们才需要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 。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们的心理认知特点,将红色教育资源渗透到小学生们的每日思想和行为当中,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意识。

2.2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感

小学生们的年龄普遍都比较小,生活经历和生活阅历都比较肤浅,加上现代环境几乎让他们很难感受到国家安定的重要性。以往课堂上教师只能通过自己的口头叙述让学生养成爱国情感,但是借助红色教育资源,学生们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感知到革命历史文化的相关内容,也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早期就形成一定的爱国意识,让学生们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祖国、懂得感恩。

2.3提升学生们的意志品质

当代小学生出生条件优越,相比于以往的学生群体在心理品质上明显要脆弱的多。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家中父母过于宠溺,不让孩子吃一点苦,甚至连简单的家务活都不舍得让孩子动手做,以至于学生们变得十分懒惰,不具备基本的吃苦精神。但是红色教育资源中含有很多红军长征的刻苦经历,能让学生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也能知道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不惧困难战胜敌人的优良精神,学生们能够从中获得启迪。

3.小学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路径

3.1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突出的学生主体地位

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领悟,课程中展现出的红色精神多半是精神体验,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引导学生通过红色文化中的人物进行直观体验,让红色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建主题班会的方式展开学习,如每一周选择一个主题,与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如为了开展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那么主题就必须与之相关,班主任可以为学生们确定主题:《如何成为一名爱国的小学生》,学生们需要事先准备好主题相关的内容,一般来说主题演讲的形式是比较可取的,如学生们需要课前写好一篇演讲稿,演讲稿的内容是学生们自己的理解,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解析,爱国主义行为的内容和爱国主义行为的形成方法。每周的主题班会负责班会的教师作为主导角色,同时至少邀请2名学生进行演讲分享,其他学生兼顾聆听和讨论交流。为了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纳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如视频、电影、纪录片等都可以作为教育素材。如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相关的战争电影,学生们的理解能力较弱,但是电影这种教育形式明显弱化了刻板的教学色彩,能够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就记住了相关的革命案例。尤其对于小学生们而言,都非常喜欢观看动画片,故教师可以特地筛选出优质的红色动漫,让学生们能够从鲜活的卡通人物中加深对革命人物的理解,以此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2多种教学方法融合

红色文化课程多以实践活动居多,前期经过系统知识的引导,又需要结合校外参观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红色文化。因此,充分利用各类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能够沐浴在红色文化海洋中,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2]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红色实践活动,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融合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到红色革命精神的内涵[3]。如可以带领学生们前往红军博物馆(结合本校实情,选择了平原县红四纪念馆)去参观革命战士们遗留下来的革命遗物,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这些遗迹,感受到革命烈士浴血奋战的勇猛情势,而且革命文物都是带有非常浓厚的历史气息的,学生们进入博物馆之后就能随着各种物品的陈列摆放和介绍,沉浸在氛围当中。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游历经历一般都会印象非常深刻的,对于学生们的今后人生也具备深刻的影响作用。或者也可以邀请革命老兵为学生们讲述红军故事,学生们可以通过近距离接触红色人物,感受老一辈人物身上的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以老人带动小孩的教育方式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

3.3协调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中提出:校本课程在九年总量中占10%--12%,校本课程每周约4学时。校本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课时协调,需要和学校对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重视地位确立。包括红色文化校本课程是应该安排在上午还是下午,前半周还是后半周都是值得考虑的。

4.结语

小学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要凸显出教育性、可行性、地方性,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综合设计,并采取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实施。

参考文献:

[1] 舒醒. 江西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与思考[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1,20(4):116-122,128.

[2] 金琳琳,郑雪松. 红色文化在中小学课程融合与开发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21,10(5):37-38,41.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