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于青年博士教师就业的机遇

2022-05-18 02:26李翛廖宇马铭惠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

李翛 廖宇 马铭惠

摘要:“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開始引进青年博士教师。本文分别从青年博士的就业现状、高职院校对于青年博士的就业机遇、高职院校引进青年博士教师的必要性和青年博士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分析了“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于青年博士教师就业的机遇。

Abstract: Under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Double High Plan”, more and mor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begun to introduce young doctoral teach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of young doctoral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the "Double High Plan" from four aspects: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young doctors,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young doct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necessity of introducing young doctoral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young doct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青年博士教师;就业机遇

Key words: “Double High Pl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oung doctoral teachers; dilemma countermeasure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是党和国家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的重大建设工程。《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院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培育引进一批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并明确要求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引进指明了方向。

一.青年博士的就业现状

2017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加强博士专业学位的论证和设置工作。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指出: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由于博士生的培养规模在扩大,每年博士毕业人数在增多,尤其是海归博士回国的越来越多,挤压了本土博士的“生存空间”。同时高校对新招聘教师的把关越来越严格,人才引进标准在不断抬升。很多高校不再引进国内高校培养的博士,所以本土博士毕业后想要进入高校工作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本科高校采用“非升即走”的聘用制,即使博士进了高校也可能没有编制,淘汰比例高。这也让很多刚入职的“青椒”们倍感压力。博士毕业如果去企业,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跨专业意味着重新学。另外真正需要博士的企业并不多,很多企业只需要招收硕士就可以了。目前市场上做研发的太少,博士生缺少施展能力的平台。即使有的企业招聘博士,但是这些岗位也是做工程应用的,不需要太多创新。另外在企业体系里面,博士生的发展空间小。

二.高职院校对于青年博士的就业机遇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从国家层次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定位。高职院校作为事业单位稳定、福利待遇也不错、压力相较于中学和本科高校没那么大、时间相较于私企宽松自由等等。内卷之下,这些因素在不断地吸引着年轻人想要入职高职院校。尤其是在“双高计划”出台并落实后,职业院校在教育部利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将取得飞速的进步和发展。“双高院校”作为职业院校中的“双一流”,在师资、科研、教学等方便具备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也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不可否认双高院校的综合实力远胜于部分本科院校。另外,职业院校为了吸引博士,对引进博士提供比较丰厚的福利待遇,包括编制、安家费、科研经费、安排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多个方面,足以体现出职业院校诚意纳才之心,对引进博士的重视以及发展自身的决心。在高职院校的这些利好条件下,不少博士,甚至一些冷门专业的985院校博士都选择了入职高职院校。无容置疑,这些博士的加入,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会带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引进青年博士教师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如何在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前提下,组建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自身师资队伍的优势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大量引进拥有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根据相关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数据,2020年某双高院校A招聘教师78名,其中博士教师57名,占总人数的73%;某双高院校B招聘教师31名,其中博士教师23名,占总人数的74%。通过对高水平的国家示范、骨干校的青年博士教师规模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青年博士教师群体在高职院校已经悄然崛起,部分高职院校的青年博士教师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比例,比如深圳某双高院校C的青年博士教师人数占其专任教师的比例超过了30%。而2021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关于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求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15%,目前大部分双高院校的青年博士教师占比远远超过了这一比例。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就是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而引进拥有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则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四.青年博士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大,职业教育体系也将越来越完善,发展的道路也会越来越好。从2019年开始,国家围绕职业教育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尤其是教育部等提出的“双高计划”使的职业教育一跃成为热议话题。

现在高职学院在积极与引领行业发展、把握行业话语权的智慧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搭建合作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校企协同、工学结合,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如院校与企业开启科技攻关项目模式,即高校和企业联合进行国家或者地方产学研项目的攻关。青年博士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参与企业工作,形成校企双融双促双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在高职院校在和本科院校展开积极合作,这可以弥补高职院校科研平台差的部分,博士青年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合作平台开展自己的科研工作,发权威文章。另外,因为高职科研竞争相对小,青年教师可以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交流与学习。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技能大赛是师生锤炼技能的大舞台,青年博士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完成赛项任务书来拓宽知识视野,更多的是与行业前沿接轨。

自2019年“双高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对高职院校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提升职业教育。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给职业教育发展投入资金。青年博士教师可以抓住机遇,在高职院校里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貢献。

参考文献:

[1]鲁娥,吴梦倩,刘丽娟,户克玲.高职院校博士青年教师的发展困境与机遇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3):187-189.

[2]伍红军.优秀高职院校博士教师规模分布的实证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11-15.

[3]朱艳.“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0,8(4):33-36.

作者简介:李翛(1988-),女,1988年7月生,山西省兴县人,汉族,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材料和计算机

基金项目: 2020年度院级课题“高职院校青年博士教师职业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YJ-SK2010)。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
再论“双高计划”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怎么看、如何干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