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的思考

2022-06-08 19:37曹英娟
成长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曹英娟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深入化,已逐渐变成小学语文教师整合德育观念的首要任务,在学生的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和文化素养。小学语文的教科书中有许多内容,直观展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就将从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的方向开展讨论分析,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计划。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活动化 学习思考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德育与智力教育之间的联系变得十分紧密。小学语文是语言类的基础学科,不但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汉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继承和宣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其变成新时期社会主义构建和发展的后继者。在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的学习,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是小学生积累和提高自身道德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文学经典、书画艺术都是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新星。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再只是一味的关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处理开放性和多样性文化对小学生思维的影响,应该以语文教学教室为主体,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发扬中国深厚的传统艺术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料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还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在改进教学内容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开展和学习传统文化活动可以卓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欣赏中国古典文化之美,建立正确的文化艺术欣赏观念。总体而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化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价值。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应首先考虑道德教育,强化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重视智力教育,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 “三部曲”融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2.1 融入文化,强调真理

想要很好的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中,首先,要进行文化活动化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并知道什么是好是坏。其次,还要让学生时刻保持一颗“现实”的心,敢于展现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感,不受伪善和做作情感的影响,要让他们的内心充满真实的情感,让其在参加文化活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明白做人行事的道理,进而更加积极的学习和生活。

2.2 渗透文化,强调善良

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善”这个词。什么是善的?善是善良的善,就是可以善待自己和生活,并能公平、和諧地对待他人和事物。小学生还很小,精神纯正,给其渗透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可以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增添一抹温暖的色彩。

2.3 渗透文化,强调美

美是指世界上所有美丽的事物,主要包含两种含义:首先是外在美,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工作要注意培育小学生对美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艺术美感。其次,是内在美,也就是说,小学语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工作还要注意构造学生的内在世界,让他们能够实现真实的美。只有这么做,才能让其弘扬文化道德,让学生构成爱美求美的内心。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的积极影响

3.1 为学生的语言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是最关键的交流方式,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阶段,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工作,应着重于培育学生的基本素养。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的载体,也是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才可以很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着重加强对学生语言基础的培育,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首先,应该先教学生正确的读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中有很多生僻字,可以让小学生运用查找字典的方式来知道它们正确的读音。其次,就是识别一定数量的文字。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中,有很多古今词不是同义的词。要掌握这个古代词对应的现代词的意思,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古代散文。最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例如:谚语、俗语和成语。这些都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2 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给学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经典作品,它们或简短而精致,或者漫长而易懂,或者晦涩难懂。就像在海上航行一样,并非所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都适合小学,选取适合小学生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是非常重要。因此,在开始选择书籍时,教师应该格外小心。选择的书籍,不仅应让学生产生对阅读传统优秀文化经典的兴趣,书籍还应包含一些浅显易懂的人生哲理。例如:在一年级时,让学生学习《三字经》。在二年级,让学生学习《百家姓》。三年级时,让学生学习《千字文》。四年级时,让学生学习《弟子规》,并从《古诗三百首》中选取10让学生背诵。五年级的时候,让学生学习《孝经》,并背诵古诗20首。六年级时,让学生学习《增广贤文》,并背诵故事20首古诗。《老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中的经典之一,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老子》在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中都扮演着不可估量的角色,对启发学生潜在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养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老子》这本书可以穿插于各个年级的教学中。

3.3 发展多元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形式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教育。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划分,可以通过游戏、教科书、戏剧、民谣、知识、音乐等各类形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教育工作。让小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活动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模范事例,以此来让小学生形成自我完善、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等行为习惯,利用榜样的力量来驱动学生,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同时,还可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教育与中国传统节日相融合。例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每个节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彰显了人们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收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歌和故事,并让学生阅读和理解,这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2D4158CE-F34A-4EE2-AEA7-3E1366F33F31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在带领学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时,教师应该按照从易到难,从少到多的行为准则逐步开展教学,让学生阅读、背诵和欣赏它们。

3.4 借用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体,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的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是把我国传统的文化作为基础的,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在阅读时会发现生僻词的现象,让学生难以理解整段话或者整篇文章的意思。如果处理不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下降。为了根除这类问题,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将传统的语文学习内容转换为孩子们喜欢看和听的短片或卡通片,并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全面调动学生们的多感官参与。为了培养孩子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效果。还可以以音乐的形式,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用节奏生动地再现古代诗歌和散文。这样不但减弱了诗歌阅读的沉闷感,而且还增加了语言的艺术美感。这是现代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一种创新。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当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时,可以会使课堂效率受到影响,难以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也应该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使课堂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使学生能够轻松的完成课堂任务。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时,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风俗习惯,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相关文化进行补充,再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能够在课堂教学当中,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以及背后的传承故事。

3.5 在文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汉字学习作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提升对于文字教学的重视,才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以便于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要对使传统文化渗透到汉字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能够在传统文化中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态度。新课标指出,只有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汉字,才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对于传统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只有在课堂教学当中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实现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的高效融合,才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提升语文教育水平,使小学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3.6 传统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由于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通过运用相关的表现手法,便能够描绘出生动具体的图像,不仅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在诗词中也能够透露出丰富的人生哲理。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教师必须要合理运用传统诗词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掌握,能够指引学生了解诗词中的深层含义,加深对于诗句的了解,使学生具备更强的文化素养。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诗句的意思,首先应该为学生进行系统的翻译,对每个字词进行斟酌,使学生能够明白这首诗的含义,了解亲情与友情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进行指导,才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3.7 传统节日中增强了解文化内涵

由于传统节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够体现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延续。只有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才能够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了解传统节日中亲情与友情的重要意义,使得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讲述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传统的节日通过生动的形式进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吸引到学生的注意,才能够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讲授时,应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春节背后故事,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通过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使学生能大体了解春节,随着视频播放完成之后,在为学生详细讲解春节背景,以便于丰富学生的认知,能够了解更多关于春节的文化。其次,教师再将学生引入到课本教学当中,使学生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才可以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丰富,学到传统文化的精华,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8 通过喻人手段理解为人之道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对于为人之道的理解,为了能够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通过传统文化活动进行故事讲解,合理运用故事情节来以物喻人。教师只有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讲故事背后的道理细心讲解给学生,才能够使学生明白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故事的学习过程中,也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经典的传世名句,并熟练运用到语文写作与生活当中。只有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才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准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能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與文化素养。除此之外,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故事讲述,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自由讨论,讲述故事的学生与其他学生都能够积极表达自身的想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与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更多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开展相关活动的时候,应以教材为基础,从实际中汲取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融入德育观念,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德育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艳文.浅谈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考试周刊,2021(32):51-52.

[2] 马李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价值分析[J].新课程,2021(15):235.

[3] 陈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观察,2021,10(11):114-116.

[4] 张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地生根[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3):88-90.

[5] 陈燕,徐华军.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10):31-35.2D4158CE-F34A-4EE2-AEA7-3E1366F33F3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