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探析

2022-06-15 02:37白长城白长春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1期
关键词:鞘内美罗培南万古霉素

白长城,白长春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重庆 401331)

化脓性脑膜炎是指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菌包括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此病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此病患儿可出现惊厥、急性发热、颅内压异常升高、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起病急、进展速度快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死亡率最高可达到15%,且存活的患儿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患儿会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临床上在诊治此病的过程中,受血-脑脊液屏障、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此病患儿由普通的化脓性脑膜炎转变为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从而可增加其治疗的难度。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时,鞘内给药的疗效要优于静脉给药,原因是鞘内给药能大大提升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内的血药浓度[3]。本文主要是探讨静脉注射美罗培南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用其他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年龄介于1 ~7 岁之间。其排除标准是:患有真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在本研究开展前,已通过鞘内给药进行治疗;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休克或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临床资料缺失或中途退出本研究;同期参与其他临床试验或存在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因素。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模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患儿50 例。干预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3.46±0.53)岁;其中,男性、女性患儿分别有26 例(占52.0%)、24 例(占48.0%)。常模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3.42±0.51)岁;其中,男性、女性患儿分别有27 例(占54.0%)、23 例(占46.0%)。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儿家长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抗惊厥、控制颅内压、纠正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常模组患儿静脉注射美罗培南(生产厂家: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179)进行治疗,每次用药30 mg,每隔8 h 用药1 次,持续用药1 ~3 周。为干预组患儿静脉注射美罗培南(其药品信息及用法同上)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万古霉素(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269)和地塞米松(生产厂家: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4469)的用法是:对患儿进行腰椎穿刺,穿刺成功后将脑脊液缓慢放出3 ~4 mL 并送检,然后向蛛网膜下腔内注入10 mg 的万古霉素+2 mg的地塞米松+3 mL 的生理盐水,在此过程中一边注射药物一边抽取脑脊液,分5 ~6 次注射完毕。注射完毕后,协助患儿取去枕平卧位。4 ~6 h 后,对患儿脑脊液的情况进行监测,每1 ~2 d 用药1 次,持续治疗1 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其疗效。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的结果均正常。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的结果显示存在轻微异常。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得到改善,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的结果显示存在明显异常。(总例数- 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的时间、用药的时间、不良反应(如腹泻、肝转氨酶升高等)的发生率及后遗症(如偏瘫、语言障碍、癫痫等)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干预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常模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的时间及用药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干预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的时间和用药的时间均短于常模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的时间及用药时间的比较(d,±s)

表3 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的时间及用药时间的比较(d,±s)

组别 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 脑膜刺激征消失的时间 用药的时间干预组(n=50) 2.66±0.54 2.12±0.30 12.34±3.56常模组(n=50) 4.15±0.90 3.76±0.45 16.39±4.59 t 值 10.038 21.442 4.930 P 值 <0.001 <0.001 <0.001

2.3 治疗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各种化脓性细菌都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此病患儿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出现多种神经系统后遗症,部分病情严重者可直接死亡[4]。针对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需为其选择敏感性高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才能保证其治疗效果[5]。美罗培南是一种β 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其对革兰氏菌引起的混合型感染、重症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均有较好的疗效。美罗培南可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抗菌的作用。此药对头孢菌素酶、青霉素酶的水解作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通过血- 脑脊液屏障的难度较小,且其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没有交叉耐药性[6]。研究指出,用美罗培南对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进行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达到75% 以上[7]。颅内感染患儿经鞘内给药或脑室给药进行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经脑室给药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可能造成神经功能损伤,因此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较大[8]。鞘内给药是指腰椎穿刺后将药物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给药方式。万古霉素是临床上治疗耐药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其对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9]。此药能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抗菌的作用。万古霉素经鞘内给药,不会对血- 脑脊液屏障造成影响,可直达病灶。地塞米松是一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毒等作用,能有效抑制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在炎症区域聚集,并对引起炎症反应递质的合成及释放产生抑制[10]。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静脉注射美罗培南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儿病情好转的时间和用药的时间,提升其临床疗效,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鞘内美罗培南万古霉素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常规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影响因素
非重症感染患儿万古霉素初始稳态谷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美罗培南对小儿重症感染治疗效果及对PCT水平表达的影响
神经外科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
美罗培南骨水泥的体外释放研究Δ
美罗培南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及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Δ
抗生素鞘内给药治疗颅内感染的研究进展
局部应用硫酸钙+万古霉素预防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价值分析
鞘内注射罗哌卡因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日间手术的最佳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