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八段锦联合刮痧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9-28 07:42李五妹曹鲁梅卞恒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八段锦刮痧功能障碍

李五妹,曹鲁梅,卞恒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中颈型颈椎病最多见,约占颈椎病的40%。颈椎病是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其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颈型颈椎病(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的早期病变,主要表现为颈项部、肩背部等出现疼痛不适和活动受限,甚者颈部屈曲、旋转功能受限,日渐影响到其精神状态、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2],已成为当今多发病、高危病之一,居疑难杂症第二位[3-4]。颈型颈椎病是各种类型颈椎病发病的早期,该时期是治疗颈椎病的最佳时期,早期采取及时有效方法治疗是保证患者恢复的关键[5]。然而在颈椎病治疗过程中,西医治疗存在诸多弊端,且疗效一般[6]。有文献证实,中医刮痧可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症状,颈椎病作为一种行为方式疾病,复发率极高[7-9]。而八段锦功法对于颈椎病有良好的临床效用,但尚存在动作复杂、难以完成标准动作、失访率高等不足[10-11]。因此,本课题组进行常规刮痧联合八段锦改良动作训练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5 月在我院骨伤科门诊、刮痧门诊颈型颈椎病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具体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保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f,±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f,± s)

注:组间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0 40性别男20 19女20 21年龄(岁)41.15±9.78 42.75±10.4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高中 大学及以上10 12 11 9 20 19医保类型医保 公费医疗 其他31 29 78 43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12]中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颈部或颈肩部胀痛;②颈肌痉挛,压痛明显,局部肤温可增高,颈部活动功能一侧或双侧受限;③X 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变直或反弓),侧位片可见椎体后缘部分重影,侧位动力性片可见颈椎椎间关节失稳。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18~60 岁;②四肢无残疾,认知能力无损害,能独自完成八段锦锻炼;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认知能力良好,能正确理解并在培训下完成八段锦练习,配合研究人员按期参加复检;④知情同意,志愿受试。获得知情同意书过程应符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规定。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参加本组临床对照研究。

1.3.2 排除标准①有颈部外伤、骨折或手术史,神经功能缺损(如肌无力或脊髓神经反射检查异常),颈椎、颈部软组织和颈髓的其他疾患,先天脊椎异常,系统性骨或关节疾病者;②1 个月内接受过颈椎病专科治疗者;③患严重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重症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以及刮痧部位皮肤有破损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及月经期不能接受刮痧治疗的妇女。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刮痧手法干预:①刮痧流程、处方、选穴原则参照我院《中医护理技术手册》[13]:面刮督脉经(风府至身柱)、足少阳胆经(双侧风池至肩井)、足太阳膀胱经(双侧天柱至大杼);背部采用面刮及手法点按手太阳小肠经(双侧天宗),同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②注意事项:刮痧操作者均需经过统一培训,以保证治疗手法的一致性;刮痧过程中,要与患者保持交流沟通,观察其反应,防止晕痧;刮痧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不强求出痧;刮痧结束后予患者一杯温开水,嘱其注意保暖,4h 后再洗澡。③每周刮痧1次,2次为1个疗程,共刮痧2次。

1.4.2 观察组 在刮痧治疗基础上增加八段锦改良动作训练。①运动标准:参照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制作的八段锦为标准,在此基础上由全国武术冠军、中国武术队运动员徐勰老师针对颈型颈椎病的防治进行动作改良。整套改良动作训练共六式,顶天立地、左顾右盼、藏头缩项、饿虎扑食、事必躬亲、左右逢源。②运动处方:患者在初诊时,嘱其关注微信公众号,学会查看功法视频,运动方案、要领、注意事项材料与改良八段锦光盘一并交予患者。在观察第1 周内,每天17:00 签到,17:00~18:00 集体在江苏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1 楼现场学习护颈八段锦;规定时间内未能到达,不能现场学习的受试者可通过功法视频形式自行习练,并需上传练功视频进行打卡。1 周后仍可选择来院习练,现场打卡,或在家、单位习练者,必须上传练功视频进行群内打卡,整个疗程12 周。每周进行1 次电话随访,并对随访情况进行记录。③出勤率控制:为了保证患者的依从性,每位受试者均由资深教练员亲自指导,所有研究项目涉及视频、课件、健康宣教资料均免费赠送;微信公众号有专人维护,在线解疑答惑,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每周锻炼不少于5 天,每日2 次,每次15~20min;1周后可在家习练,整个疗程12周。

1.5 观察指标①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14]:每项分值从0 分(无障碍)到5分(完全障碍),总分越高,表示颈椎功能越差,最高分为50 分。通常将总分双倍,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颈椎功能受损指数(%)=(每个项目得分的总和×受试对象完成的项目数/5)×100%。评分结果判断等级为:0~20为正常,21~40为轻度功能障碍,41~60为中度功能障碍,61~80为重度功能障碍,81~100为完全功能障碍或应详细检查受试对象有无夸大症状。②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15]:采用20 分法,分别从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体征、上肢功能四个大项进行观察,分数越高表示功能恢复越好。③以上指标均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及干预3个月后进行评价记录。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方差齐时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部功能障碍指数 干预前,两组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 个月后两组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均显著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后,两组患者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均继续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颈部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s,n=40)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颈部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s,n=40)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干预1个月后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比较,③P<0.05

干预3个月后12.53±4.57②③17.38±7.14②组别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前28.95±9.66 28.75±9.43干预1个月后23.10±8.31①24.15±7.88①

2.2 田中靖久症状量表 干预前,两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 个月后两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均显著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均继续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比较(± s,n=40)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比较(± s,n=40)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干预1个月后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比较,③P<0.05

干预3个月后17.08±2.25②③19.50±3.86②组别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前13.48±3.12 13.93±3.34干预1个月后15.80±3.22①15.28±2.70①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当属于祖国医学“项痹”、“项背痛”、“颈强痛”、“失枕”等范畴,《诸病源候论》云“由体虚膳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可见其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外邪侵袭、正气虚衰、跌仆损伤等,总属本虚标实,本虚即是肝脾肾脏腑亏虚,标实即是感受风寒湿邪气。故治疗当补益正气、祛除外邪,标本兼顾。关于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目前普遍认为是颈椎不断承受各种负荷、劳损,导致椎间张力下降致松动不稳,椎关节的失稳可直接使颈部各肌群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引起肌肉的防御性痉挛;另一方面,椎关节的失稳会引起椎间充血水肿,直接刺激分布于椎间周围的窦椎神经末梢,使颈部出现酸、胀、疼痛等临床症状。

刮痧疗法是一种自然、绿色、健康的疗法,兼有保健和治疗双重作用,可以调动全身脏腑功能,从而开腠理、行气血、通经络、散邪毒,在治疗颈肩腰背痛及其他慢性软组织损伤方面有独特疗效。但该治疗方式只能在医院进行,且过程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不适、花费大或交通不便等影响。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颈型颈椎病作为一种行为方式疾病,在其康复过程中坚持颈肩部功能锻炼是消除病因、缩短病程、减少复发,获得长期疗效的重要手段[16]。八段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属于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其将呼吸运动、形体活动和意识调节融成一体,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筋壮骨之功效,此功法具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合,气寓其中”的特点,从中医角度注重脏腑的调和,内外兼治,可有效改善全身及颈椎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进一步促进颈椎的稳定,预防颈椎病的复发及其进展[17-18]。

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八段锦依从性差、失访率高、动作复杂、难以完成标准动作等特点,将八段锦中对颈部疾患具有针对性的前四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进行改良训练[19],使受累的组织得以修复,减轻肌肉痉挛,消除疼痛,加强颈椎的稳定性,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对纠正不良姿势、减少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符合中医“治未病”理论[2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颈椎功能障碍程度、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干预前相比,干预1 个月和3 个月后,两组颈椎功能障碍均降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均有所提高,表明单独常规刮痧与八段锦改良动作训练联合刮痧均可缓解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肌肉压痛等症状,改善颈部功能。但干预1 个月后两组在两项结局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在远期疗效方面,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各项分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八段锦改良动作训练在治疗颈肩腰背痛方面有独特的长期疗效。

由此可见,改良八段锦动作训练能够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巩固了颈椎刮痧治疗效果,同时可增加颈部前、侧、后部肌肉群的肌力及颈椎的灵活性,有效预防颈椎病进展及维持颈椎病刮痧治疗的远期疗效。八段锦改良动作训练共有6节,即“顶天立地”、“藏头缩项”、“左顾右盼”、“饿虎扑食”、“事必躬亲”、“左右逢源”,具体分述如下:①顶天立地,来源于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此动作通过双手的上提和下按,引导全身气机的出入升降;同时依靠两手上撑、目光平视、顶头收颌的动作来拔升锻炼脊柱。②左顾右盼,来源于八段锦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此动作中头部的左右转动可以刺激颈后的大椎穴与百劳穴,起到通阳及振奋精神的作用,并能牵拉和锻炼肩颈部的肌群与韧带;而手臂的前后旋转可以刺激手三阳三阴经,提高上肢各关节的灵活度。③藏头缩项,其重在缩项,《医宗金鉴》言“前颈后项”,缩项动作可以刺激项后的督脉及华佗夹脊穴;随后出爪亮翅,五指撑开,掌根用力,颈项伸直、百会上顶,可以全面地牵拉和锻炼颈项肩背的韧带和肌肉。④饿虎扑食,配合呼吸引导,吸气时随着膝、髋、腰、胸、颈逐一的柔性屈伸,使身体如波浪般涌动,引导气机上升;呼气时,力达爪端,整个躯干硬似平板前倾扑出,犹如猛虎下山。在一柔一硬、一呼一吸之间,锻炼和刺激核心肌群,增强关节间的稳定。⑤事必躬亲,来源于八段锦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此动作两手下落至胸前,吸气翻掌、扩胸、展肩、背穿;呼气时循足太阳膀胱经路线向下直至踝关节;两手置于足背,吸气前伸抬头,使手臂与躯干呈一平面,平行起身。如此,可以牵拉腿部后侧的韧带,并增强腰背部各肌群的力量。⑥左右逢源,此动作运用颈、胸、腰部肌群,使脊柱进行左右侧屈,在锻炼一侧肌群力量的同时,牵拉和刺激对侧深层的肌群和韧带,一收一缩,一松一弛,能显著强化脊柱各部位力量、增强小关节稳定型、提高韧带柔性、缓解肌肉疲劳。改良八段锦动作训练动作简练,歌诀明快,易懂易学,运动量可大可小,男女老少皆宜,既可单练,也可集体练,不受气候、季节、场地、器材的限制,是值得在临床推荐的颈型颈椎病的预防、治疗方案,也为改良八段锦在颈型颈椎病康复中的推广及运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另外,本研究发现刮痧联合改良八段锦动作训练更能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病情状况,此前也有相关研究表明,中医理疗结合功法锻炼较单一疗法具有显著优势[21-22]。

同时,本研究也存在样本量较小等不足,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今后还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致力于干预各个关节肌肉方面的研究进行提升,将其评价指标从生物力学向病理学和组织学进行拓展,从而为改良八段锦训练运用于临床治疗颈椎病作进一步的补充。

猜你喜欢
八段锦刮痧功能障碍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勤习八段锦,促进心理健康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选择刮痧板有诀窍
ED治疗不能光靠补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
刮痧疗法适合所有人吗?
八段锦源流考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