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宁夏佑啟堂藏西夏文《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片考

2022-11-21 16:31陆韦志
西夏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残片译本嘉兴

□陆韦志

瑜伽焰口是中国汉传佛教中一项重要的法事活动,唐时传入中国,日渐与中国社会交融,逐渐成为一种荐亡祭祖仪式。瑜伽焰口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更替而产生了较多的演变,见于史料的瑜伽焰口仪式文本有以下几部。一是唐实叉难陀译《佛说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咒经》,见《大正新修大藏经》①第二十一册第1314号;二是唐不空译《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见《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第1319号;三是唐不空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见《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第1318号;四为唐不空译《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见《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第1315号;五为唐跋驮木阿译《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见《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第1321号;六为元代译本《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见《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第1320号;七是与西夏文残片最为接近的《明嘉兴楞严寺方册本大藏经》②中的《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三部《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学界多认为此经并不是唐时不空所译[1]。杨秋悦在《瑜伽焰口仪式文本研究》一文中仔细比较了现存焰口文本的异同,发现实叉难陀所译《佛说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和不空所译的《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在经文内容、焰口仪轨仪式等方面都没有很大的差异,应同为唐时译作,而《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却已经具有了细致完整的仪式程序,且与元代《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中记录的仪式程序已经十分接近。这可以说明《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并不是唐时译作,应是后世假托不空之名的译经。

本文所译释的西夏文焰口轨仪残页,记录的焰口仪式复杂完整,与《嘉兴藏》中的《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唐不空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元译本《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虽并不能完全匹配,但重合度很高,似是由其他版本翻译而来。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宁夏佑啟堂藏西夏文献文物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如段玉泉在整理这批文献时发现了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残页5件,补充了俄藏、中藏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中所缺的卷中部分[2];吴雪梅、于光建通过翻译3件西夏文印本《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金刚经》)残片,发现了3种新的西夏文《金刚经》版本,具有重要的文献学和版本学价值[3]。2017年以来,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联合佑啟堂整理其所藏文献文物,在所藏的西夏文文献中,有5件残片是西夏文《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编号分别是No.14、15、21、35、36。其中编号No.35、36的经折装西夏文刻本残页二折,与北京啟石2016年首届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佛光普照”专场中被定名“西夏文金刚经”的第0545号、第0546号拍品从内容和版式上相同。此外,2017年北京百衲秋季拍卖会“法宝圆通——佛经、道书等宗教文献”专场上出现的第1002号拍品西夏文刻本“焰口”与佑啟堂藏No.35的内容、字体和版式完全相同,不过此场拍卖会出现的这一折保存较宁夏佑啟堂所藏更为完整清晰。

关于西夏文《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学界研究较少,仅有黄延军对内蒙古博物馆所藏的1页西夏文《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片进行了研究,内容为:

承斯善利。地狱受苦有情者。刀山剑树变化皆成如意树。火团铁丸变成莲华而为宝吉祥。地狱解脱而能成正觉。承斯善利。饿鬼受苦有情者。口中烟焰烧身速愿得清凉。观音手内甘露。自然长饱满吉祥。饿鬼解脱而能成正觉。承斯善利。畜生受苦有情者。杀害烧煮楚毒等苦皆远离。远离乘骑愚痴。速得大智慧吉祥。畜生解脱而能成正觉。承斯善利。人间受苦有情者。生时犹如摩那右胁而降诞。愿具六根永离八难修福慧吉祥。人间解脱而能成正觉。承斯善利。修罗受苦有情者。我慢癫狂拙朴。速疾令柔善恶心嫉妒懊惠斗战。自调伏吉祥。修罗解脱而能成正觉。承斯善利。天中受乐有情者。欲乐策恕速发广大菩提心。天中受尽忧苦自然生欢悦吉祥。天中解脱而能成正觉。[4]125-126

此外,近年来高山杉先生关注于国内拍卖会上的西夏文文献,他曾对2014年韦力先生从德宝古籍拍卖会上购回芷兰斋的两折西夏文残页进行研究,将这两折残片定为《瑜伽焰口》。这两折残片在字体和版式上与佑啟堂藏的5件残片完全相同,且No.35残片右侧折缝处保留有的汉字书名简称“焰口”两字的左半以及汉字版数“八”字的左半,证明佑啟堂藏的5件残片也是《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无疑[5]。将目前拍卖会、佑啟堂和内蒙古博物馆所藏的西夏文《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比较,内蒙古博物馆藏的1页残片,字体版式都与上述不同。

目前学术界还未就佑啟堂所藏此文献做全面解读,笔者不揣浅陋,尝试对此文献予以译释,并在此基础上试探讨相关问题。

二、录文及译释

录文依据原文献版面逐行抄录,并逐字对译,□表示所缺字,【】中内容为原文献中为双行小字,∕表示双行小字分行。

No.36《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页

纸质,印本,经折装,页面残高28.6厘米、宽11厘米,上下双栏,栏距22.8厘米。

对译:

1.□□□□舊弛羈逗急莊燃癐

□□□□汝等尘劳业火皆尽

2.□秲□竟

□绝□谷

3.羖备絻翫禨竀紴

南无愿离怖畏如来

4.目萇籐兽冠菤藹冠粧兽落藹

那谟毗隅怛断耶怛答纳达耶

5.礠緽竛池蔲絾翫禨竀紴谍

诸佛子等若离怖畏如来之

6.疥脼蕽窾舊弛絣眣疤笍□

名号闻则汝等常安乐清净□

意译(部分):

能令汝等尘劳业火悉皆消灭。南无离怖畏如来。(右羽胸前竖。忍禅指相捻,掌覆指垂下。左掌向上振)那谟微葛怛得啰纳耶答塔葛达耶。诸佛子等。若闻离怖畏如来名号。能令汝等常得安乐。永离惊怖清净快乐。③

这一折文字内容与《嘉兴蔵》(万历版大藏经第173帙第4册)、元代译本《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见《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第1320号)大致相同。西夏文残片这一折左上、右上(残)均刻有金刚结印图,图的上方从左往右有汉文音译的梵字“哑唵吽”(读序应是“唵哑吽”),《嘉兴藏》和元译本金刚结印图上方写有梵文咒语,并未翻译。

3个版本的金刚结印图不同,西夏文残片本和《嘉兴藏》更接近,都是左手作捻、右手呈掌,不同的是残片中是以左手食指作捻的,而《嘉兴藏》和《大藏经》中的元代译本都是以左手中指作捻。除此之外,残片和《嘉兴藏》中的结印图均以左手作捻、右手呈掌,这与经文中关于该结印手法的文字描述不符,此印“右羽胸前竖、忍禅指相捻、左掌向上振”,也就是说结印时应是右手作捻、左手呈掌状向上,《大藏经》中的元译本结印图较前两本而言与经文记载更为符合。

No.21《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页

纸质,印本,经折装,页面高22.5厘米、宽10.6厘米,存1面6行,行18字。

对译:

1.□□絥聝篟搓氦落菞紹箾笍膳萂竖竃絧竖

□□阻碍不有五者大坚牢得智慧光明身心明

2.□緝错讲堡礠緽竛弛蘦蒤竀紴萮镁两瞭罈

□琉璃珠如诸佛子等此七如来誓愿力依有

3.□境谁逗窗禨戊履膁蛜眣八絁疤挨活疥

□拔济永离三涂苦恼解脱安稳常乐一遍名

4.□遍砈蛜禨籄较癝螑舊弛谍戊拓瞭廊【□□】

□千生苦无上道证汝等之三宝皈依【□□】

5.□□舮袭构緽谍瞭廊晾禨袭构矖谍无

□□足中尊佛之皈依欲离中尊法之诸

6.□篿袭构谍瞭廊舊弛緽竛緽瞭廊蜶

□集中尊之皈依汝等佛子佛皈依极

意译:

似鸟飞空而无阻碍。五者得大坚固智慧光明。身心明澈如琉璃珠。诸佛子等。此七如来以誓愿力。拔济众生永离烦恼。脱三涂苦安隐常乐。一称其名千生离苦证无上道。次与汝等归命三宝。

归依佛两足尊 归依法离欲尊 归依僧众中尊

汝等佛子,皈依佛竟……

汝等佛子。[6]471中栏

这一折文字内容与唐不空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更为相似。比较《嘉兴藏》译本发现,西夏文本在“次与汝等归命三宝”一句后并没有如何结印的仔细描述,《嘉兴藏》本则详细介绍了“即以二手虚心合掌。意想佛前作礼受戒云”的结印方式。

No.35《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页

纸质,印本,经折装,页面残高23.2厘米、宽11.1厘米,存6行,部分经文有大小字。

对译:

1.视絅筙斌祤瞭亡蘀絧癏禑始戊活务嘻舊弛

节缘不察言诸种菩提心起真言三匝诵以汝等

2.谍亡絧妹竃科紹纚緽氨毋維兵孤篟搓罏

之菩提心法身内坚往佛成于至悔失不有今

3.舊弛谍亡蘀絧癏丑汕缾絧廊萝籃

汝等菩提心起使人有心归所闻

4.虃亡蘀絧螙膇【舉聜蘹稉属∕勿镁键菺眥

次菩提心印结【二手合掌∕忍愿花叶华

5.絧碟城城】禑始落

心上敬时】真言曰

6.碝粚泪况冠紬【笋】翬沏藹

唵冒地唧多毋【地】巴娜野

意译(部分):

如法坚护持。次为汝等发菩提心。汝等谛次结菩提心印。二手金刚掌。忍愿如莲华。以印于心上。真言曰:唵冒地唧多毋怛跛娜野弭。

西夏文这一折残片与现存版本均无法对应,应该是源于一个散失的本子。

残片与《嘉兴藏》和元译本一样,左上刻有金刚结印图,文字内容似仅有4、5、6三列可以对应“二手金刚掌。忍愿如莲华。以印于心上。真言曰:唵冒地唧多毋怛跛娜野弭”部分内容,前3列并不能对应。

《嘉兴藏》和元译本,在经文“以印于心上”与真言“唵冒地唧多毋怛跛娜野弭”之间还有一部分经文记载,西夏文残片则和唐不空译的《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相同,在“以印于心上”[6]471中栏后直接真言部分。

但是仔细比较残片内容和唐不空译本,发现二者依然存在不同,残片第4列“虃亡蘀絧螙膇【舉聜蘹稉属∕勿镁键菺眥”对应汉文应是“次菩提心印结【二手合掌∕忍愿花叶华”。唐不空译本是“作金刚掌,忍愿如莲叶。以印心上。真言曰”[6]471中栏,《嘉兴藏》则是“二手金刚掌。忍愿如莲华。以印于心上”,不难看出,残片中此句西夏文经文明显与《嘉兴藏》更加相似。

除此之外,如果仅看4、5、6三行,则可以与高山杉先生翻译的韦力先生从德宝古籍拍卖会上购回芷兰斋西夏文残书第二片内容相连。芷兰斋残片的金刚结印图与佑啟堂藏No.35佛经残页的金刚结印图相连,似也可以证明两页残片连续。

No.14《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页

纸质,印本,经折装,页面残高22.5厘米、宽11.2厘米,存6行。

对译:

1.舊弛谍焦紻礠緽驳堡亡蘀絧妹栏丑荺□

你等之于过诸佛数犹菩提心戒承使强□

2.緽竛弛亡蘀絧落菞稌瞭癏緽氨唐翖竀紴

佛子等菩提心者大悲以起佛成于因如来

3.□膳谍礌臷簧苔哗疾阶逗店履急嘻虁蜟籃

□智之根本成明无染能烦恼恶业以坏脏所

4.□罦緂籃

□全知所

5.□舊弛谍涅綖签妹来丑汕

□你等之三昧去戒受使人

6.□泪繫旺袭妹焊袭矤戊入矖瞭茅篔籒簧舮

□六度门中戒其中有三藏法因律法先是足

意译:

今为汝等发菩提心竟。诸佛子等当知菩提心者从大悲起。成佛正因智慧根本。能破无明烦恼恶业不被染坏。次为汝等受三昧耶戒。次结三昧耶戒印。

这一折文字内容与《嘉兴藏》中《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记载相同。

No.15《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页

纸质,印本,经折装,页面高28.7厘米、宽10.7厘米,上下双栏,栏距18.6厘米,存1面,面6行。

1.□谍镁薿丑蘦撬涸笍籃□萚燃癐矖揉聁

□之愿满所此施食得所□功德一切法界情

2.磋蔎辐谴□□□蔎镣蘦□瞭燃癐籄狡亡蘀

有同回去□□□共同此□依一切皆上菩提

3.癦癦箎箏□□谴箿④驾篟□絩緽蓽氨【戊活∕斗籃】

一切智慧□□去智果无□□急佛当成【三匝∕聚应】

4.虃蔷腗螙膇【舉柏瑞申∕□两舉商申∕□瞭□□籃】

次结奉送印【二羽金刚∕□力二钩∕□因□□所】

5.柏瑞粔膁禑始落

金刚解脱真言曰

6.碝 菤滴蚐

唵 斡资啰

意译:

满我所愿。以此施食所生功德。普将回施法界有情。共诸有情同将此福。尽皆回施无上菩提。一切智智勿招余果。愿速成佛。

次结奉送印。(二羽金刚拳。进力二相钩。随诵而掣开。)金刚解脱真言曰。

唵斡资啰……

这一折西夏文经文内容与《嘉兴藏》本、元译本记载相同。此折左上角的金刚结印图与元译本更为相似,《嘉兴藏》本与二者结印手势相同,但是手掌位置却有区别。残片与元译本均手势竖直结印,《嘉兴藏》中则是手掌平放。

三、西夏文本金刚结印图问题

宁夏佑啟堂藏西夏文《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片中金刚结印图的出现可以对《嘉兴藏》中《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和元译本中的结印图结印手势细节作出完善与补充。

佑啟堂西夏文残片与《嘉兴藏》、元代译本一样,都印有金刚结印图,可是三者结印图所取视角是不同的。佑啟堂西夏本和《嘉兴藏》本是以对面观看结印者的视角为基准绘刻的,而元代汉译文本则是以结金刚印的密宗修行者的视角。2014年韦力先生从德宝古籍拍卖会上购回芷兰斋的两折西夏文残页应与佑啟堂藏本为同一版本,其中结印图也是以观者的角度为基准绘刻的。

除此之外,西夏文残片(包括芷兰斋西夏文残页)中金刚结印图虽与《嘉兴藏》中《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结印图一样都是以观看结印者的视角绘制,但差异较大,其中No.36号残片手印与《嘉兴藏》中的记载也有不同。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的汉文译者史籍失载,至于本文讨论的西夏文本,其笔势带有元刻本特征,很有可能出自元代。日本善福寺藏元平江路碛砂延圣院刊《大宗地玄文本论》卷三后有当时松江府僧录管主八愿文“印造三十余藏及华严大经、梁皇宝忏、华严道场忏仪各百余部,焰口施食仪轨千有余部,施于宁夏、永昌等路寺院,永远流通”的记录。管主八印造的30余藏河西藏时间大略 定 为 大 德 六 年(1302)至 大 德 九 年(1305)间[7]99-104。其中,《焰口施食仪轨》就是《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佑啟堂的西夏文残页是否就是那“千有余部”的其中之一,尚需进一步研究。

(感谢段玉泉老师提供的宝贵资料和意见)

注释:

①即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修《大正新修大藏经》,大藏出版株式会出版。后文均简称《大藏经》。

②《明嘉兴楞严寺方册本大藏经》,是中国佛教经典中收编经卷最多的一部大藏经,其续藏、又续藏收录的中国佛教著述大部分是此前历部大藏经没有的,基本上囊括了明清以前中国本土佛教著述的代表性作品。后文均简称《嘉兴藏》。

③文中《嘉兴藏》汉译文出处是东京大学综合图书馆藏《明嘉兴楞严寺方册本大藏经》(万历版大藏经)第173帙,第4册。

④No.15《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页中第三行“箿”字应为“箎”。该句“箎驾”对应“智果”,与汉译佛经中“智勿招余果”吻合。“箿”“箎”二者字形相像,应为佛经印刷前选字错误所致。

猜你喜欢
残片译本嘉兴
李夏豪
嘉兴艾博不锈钢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我有一个梦寄存在老火车站
嘉兴融沪记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新性质及应用
古瓷残片是否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