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绘本阅读 培育核心素养

2023-01-14 23:04徐香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徐香

【摘要】在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仅围绕教材是不够的。立足单元主题,带领学生拓展阅读相关绘本,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绘本阅读的教学应以“培育核心素养”为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和文化品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主,但仅依靠教材,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英语阅读需要。因此,在学习教材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主题的绘本教学,既能让学生在阅读绘本中巩固已掌握的单元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眼界,是进行阅读教学的不二选择。在课堂中如何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绘本的兴趣,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能力、美感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所成长呢?基于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学习,笔者选取了Pigs Cant Fly!这一绘本进行拓展阅读。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时,笔者以“培育核心素养”为指导,一步步引导学生捕捉封面信息、解码故事逻辑、扮演故事角色、挖掘故事价值取向,让绘本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真实落地。

一、捕捉封面线索,提升学习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的开始应当源于思考,源于会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找到答案。绘本的封面往往包含了许多信息,也是让学生提出问题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在阅读前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图片,想象并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带着问题走进绘本故事,学会在阅读中搜集答案,提升学习能力。

在开始读绘本前,笔者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学生们观察很仔细:“I can see a pig/two wings/the title/ the writers name.”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联系封面图文,对绘本故事的内容进行猜测并提问。封面上的猪长着一对翅膀,好像在学习飞翔,而书名是:“Pigs Cant Fly!”插图与书名形成了一个矛盾对比。基于此,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Why does the pig have wings? ”“Why does the pig want to fly?”“Can the pig fly?”“What makes the pig want to fly?”……由此,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充满了期待,迫不及待地要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

二、解码故事逻辑,培养思维品质

解码能力指读者自上而下读取信息的能力,具体指向文本概念、因素意识、拼读能力和阅读流畅度。“对文本进行深入而多元的解读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在阅读绘本时,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信息,用心体会绘本故事主人公的所做、所思、所想,进而一步步设疑,引领学生细读绘本故事,思考故事留白,了解绘本故事的创作逻辑,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和逻辑性。

在解码第一幅图“小猪Billy很无聊”时,笔者问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 when youre bored?”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有的说“I usually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有的说:“I usually watch TV/read books/go to bed.”还有的甚至说:“I usually daydream.”此时,学生再来阅读Billy无聊时的想法,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过来了。

在解码第二幅图“Billy仰望长颈鹿”时,笔者问学生:“If you are Billy, what will you say?”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Billy的表情和动作,启发学生思考体会。通过图片,学生捕捉到了“Billy羡慕长颈鹿长得高”这一信息,回答也十分精彩:“Wow, the giraffe is so tall, thats cool! But Im so short. I want to be a giraffe.”

同樣,在理解“Billy 将自己刷成斑马的样子,遇到大象后又变回原样”时,笔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比较Billy 前后的变化,并想象回答:“What happened with them?”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给出了各有特色的答案。有的说:“是Billy羡慕大象的强壮和庞大,自己跳进身边的池塘清洗干净了。”有的说:“是大象嘲笑Billy,让Billy做回自己,吸了一鼻子水,把Billy身上的颜料洗干净了。”还有的说:“是Billy在大象面前显摆自己漂亮,大象气愤地用鼻子卷起Billy, 将他扔进了池塘。”……这些回答都是课堂上丰富的生成,是对实际生活的深层思考。

三、扮演故事角色,提升语言能力

在绘本阅读学习中,除了情境的渲染和情节的铺陈之外,真正确保学习者完全融入故事的是角色。鲜明的角色可以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从而领会故事角色的行动和意图。角色是故事的灵魂。学习者进入故事角色,也就进入了对故事的深层意义学习中,有助于学生将自我认知与故事进行整合。对于角色的模仿、体验,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塑造角色、体会角色,真正学会运用语言,把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

Pigs Cant Fly!这个绘本故事主要围绕一只总是羡慕其他动物的小猪Billy展开,他四处模仿那些动物的优点,但总是失败,最终学会了悦纳自己。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十分鲜明,而学生在学习完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以后,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单词,也学会了一些有关动物的表达,此时引导学生基于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对故事内容的了解,扮演故事中出现的动物角色,能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特点,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例如,有的学生扮演长颈鹿,就会把giraffe与tall,long neck和eating leaves联系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说出:“Im Giraffe. Im tall. I have a long neck. I like eating leaves.”有的学生扮演斑马,就会把zebra与forest和stripes联系在一起,并说:“Im Zebra. I live in the forest. I have stripes.”有的学生扮演大象,就会把elephant与long nose和big ears联系起来,并说:“Im Elephant. My nose is very long. I have two big ears.”……在扮演角色时,学生既明晰了绘本中小猪所羡慕的这些动物的特点,又复习了课文中所学的动物单词与相关表达,语言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四、挖掘价值取向,塑造文化品格

一些英语教师认为,带领学生探析故事背后的寓意不是英语教学的任务,所以对故事背后的寓意弃之不顾,或者在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内将寓意草草告诉学生,贴标签似的告诉学生一句“心灵鸡汤”。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故事的寓意应由学生自主发现,应由学生通过融入角色、进入情节自主感悟出来。要想真正发挥绘本的育人功能,教师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移情等活动与绘本中的角色进行心灵交流与情感对话,体会其中的哲理或寓意。在这样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价值观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

绘本Pigs Cant Fly!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只顾着羡慕别人的小猪,他每遇到一个动物朋友,就希望能成为这个动物,而后想尽办法去模仿,但每次的模仿都以失败告终。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故事的价值内涵,笔者在引导学生表演体验Billy角色时,会适时进行现场采访。如询问学生:“Are you happy now? Why? ”从而在每次模仿Billy失败后都让学生感受到“Billy is not happy to be a ... ”最后,当Billy不小心从树上掉落,摔进泥坑后,才发现原来在泥坑里打滚才是让他最开心的事情。这种代入故事角色,和角色一起成长,一步步发掘故事价值取向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领悟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做自己最快乐。”由此,激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学会欣赏自我,尽最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总之,绘本阅读教学不只是语言教学,还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对绘本的解读及阅读教学设计,决定了绘本阅读教学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对于绘本的理解与把握,教师的视野要基于并高于绘本,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讨论与思考活动,在绘本阅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绘本阅读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