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探究

2023-02-11 18:44刘华菁郑景云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育人思政

刘华菁 郑景云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命题,深刻阐述了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方向[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时代新人的培育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并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解决“培养什么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指明方向。

1 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底蕴

培养“时代新人”育人体系的思想底蕴,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的理论与实践的回答。它随着时代发展内涵不断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时代反映。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把握时代脉搏,在时代洪流中奋发有为、勇毅前进,需要时代新人恪守职责和主动担当。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都特别重视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凝聚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伟大力量。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曙光,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广大青年应自觉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挖掘奋进潜力。从党的百年奋斗史来看,无数青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前赴后继,努力拼搏,在奋斗中勇于担当,在选择中升华人生。

1.1 培养时代新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反映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人的本质论,同时也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这种对人的本质与发展的创新研究,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看到人的终极发展和人得以彻底解放的思想前提。如果从理论溯源来看,培育时代新人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反映。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和社会需要,最大限度地、自由地发挥人的潜力,这既是人的本质追求,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指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与坚定实践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理论武器,并继承与创新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现阶段,我国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1.2 培养时代新人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守正创新

我们党向来重视人才培养,培养时代新人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守正创新。毛泽东强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提出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江泽民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提出希望广大青年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深入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到新高度,这代表着我们党对时代新人培养的认识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1.3 培养时代新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0多年来,一代代青年为找寻民族复兴的前途而上下求索,前赴后继,付出艰辛努力,推动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现在复兴伟业进入了关键阶段,需要立场坚定、心怀“国之大者”、有大局战略思维的时代新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对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向英雄学习、向榜样学习,在迈向伟大梦想的征程中需要核心价值的引领。培养时代新人重在调整人的精神状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与巩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培养时代新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日常行为遵循,以常态化的体制机制浸润人心,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1.4 培养时代新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时代新人的育人作用,在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塑造中国文化磁场,持续增强文化自信,让中华文明的魅力永续。时代新人应心怀梦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参与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做一个富有梦想的,有民族底气、骨气和志气的时代新人,在漫长征途上脚踏实地,发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青春本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服务。

2 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内涵

新时代是追梦、奋进的时代。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时代新人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圆梦的奋斗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2],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有为、善为,做最美的奋斗者。

2.1 历史的需要: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

通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砥砺奋进,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时代青年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华儿女应该把握机遇,迎难而上,以更自信的姿态主动担当作为。中华儿女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筑梦新时代,凝心聚力追逐青春理想,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历史的接力棒传入新一代手中,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把准时代脉搏,才能勇立时代潮头。越接近目标,越需要具有崭新面貌、过硬素质的时代新人奋发向上,坚持向美向上的价值追求,立正心、明大德、行大道,崇德向善、奉献社会,共筑美好梦想,同心协力奔赴新征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2.2 时代的需求:责任意识与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2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展示了中国青年的行动倡议,为国家发展进步奋斗担当,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要靠人才。时代新人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质,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用理论指导实践,认识世界并融入世界,在披荆斩棘中积极进取,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时代新人要知行合一,通过加强自身学习,求真务实,勇攀科学高峰,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中国青年应用新时代青年的朝气蓬勃展现风貌,自信自强,昂扬向上,不断提升自我,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成就自己,积极主动聆听世界声音,勇于担当,养成战略思维,涵养阳光心态,在新时代砥砺前行中成就出彩人生,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

2.3 世界的要求:与世界发展同频共振

时代新人应具备世界大格局,既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文关怀,同时还要发扬中华民族崇尚的和衷共济、天下为公的精神,积极利用国内外有利机遇成长成才,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增强担负时代使命的胜任力,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同舟共济,谋求世界大同。大格局才有大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大势,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携手共进,一起走向未来,让和平、合作、共赢理念照亮前路。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培养引领未来的时代新人,需担负起时代使命,奋力前行,为人民福祉注入新的动力,促进共同发展,弘扬公平正义,捍卫民主自由,为建设繁荣美好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共创美好家园。

3 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

高校必须以《决议》的精神要求为根本遵循,将时代新人的培育工作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来系统谋划,以大思政格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共同体”,创新培养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文化方向引领,构筑起育人体系的思想基底,从高校大思政体系构筑育人体系的实践机制,激励学生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始终铭记“我们是答卷人”。学生应志存高远,与时俱进,强化使命担当。培育时代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应从思想引领、课程体系、党史学习教育“三位一体”构筑育人体系。

3.1 思想铸魂:理想信念贯穿时代新人的价值观塑造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4]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经常自省修炼。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我们是新时代的筑梦者,也是圆梦人,将个人“小我”升华到祖国“大我”,乘风破浪、放飞梦想,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在奋进新征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发扬建党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保持对理想情操的笃定坚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从塑造价值观着手,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终极目标。

3.2 思政铸基: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思政课是高校育人之关键课程,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的思政课不是简单的公共理论课,要通过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来推动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有广而大的思政视野,融合联动各部门,成为思政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功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增强育人实效。

首先,思政育人要注重“合力”。一是构建和完善“育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通过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教学,可以依托教师与榜样的力量,带给学生正面积极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的思想认知,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更好达到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二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党委成员带队推进思政课建设,在实践中构建思政合力,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温度,塑造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注重知行合一,有效提升育人实效。

其次,思政育人要注重“效力”。一是要构建理论学习平台。让高校学生能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为世界谋大同的大国担当。二是要丰富社会实践育人平台。以榜样影响青年,让新思想滋润心田。三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依托校训、校园人文氛围、网络文化等途径为大学生提供鲜活且有温度的素材,与时代中国同呼吸、共发展,以中国精神的生动课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

最后,思政育人要注重“活力”。重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高校教师要重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青年学生的“拔节孕穗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及凝聚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好中国法治声音,使学生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认同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自信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感,以达到“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

3.3 学史铸心:在历史长河中涵育时代新人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对“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内容厚重,是鲜活的育人教材,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需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读原著学党史,用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伟大实践鼓舞和激励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学精神、悟思想、担使命、践行动,要把历史长河的丰厚故事融入思政课堂,融入对青年学子的培养中,引导学生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讲好中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师者应不忘信仰之心,对教育事业负责任,铭记红色历史,永葆家国情怀。

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胸怀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构筑高校时代新人育人体系,应树立“使命共同体”理念,协同思想引领、思政课程体系构建、党史学习教育“三位一体”推进路径,让时代新人在实践中升华情感,强化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在百年征程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既是筑梦者、追梦者,更是圆梦者,保持精气神,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勇担时代重任[5]。新时代中,我们要勇于作为,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把握思想之舵,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勇毅前行,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