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之“变”

2023-02-23 14:46张爱平
求知导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双减背景

摘 要:“双减”背景下,不仅是学生作业的数量与质量得到了优化,课堂教学要素中的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价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学习任务更加具有趣味性、层次性、探究性;学习方法增添了“在问中学”“在做中学”“在议中学”等;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标准更为细致,评价视角更为广阔以及评价方法更为有效。这些变化既是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推手,也是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动力。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之“变”。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化学;课堂之“变”

作者简介:张爱平(1979—),女,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中学。

“双减”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既要全面优化作业设计,也要着力构建高效课堂[1]。立足于高效课堂,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减轻课后学业负担。“双减”政策实施后的初中化学课堂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包括学习任务之“变”、学习方法之“变”以及教学评价之“變”。这些变化犹如无形的推手,将初中化学课堂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同时也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学习任务之“变”

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2]。如果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高,那么其学习任务的达成度也会变高,学习任务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就更为显著。“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课堂中,学习任务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趣味性、层次性以及探究性的增强。

(一)学习任务更具趣味性

相较于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富有趣味性的学习任务更具吸引力,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双减”背景下,为了让每位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态度参加学习,教师要在学习任务的内容、形式等方面下功夫,让学习任务更富有趣味性。

以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身边的化学”为例,教师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并总结生活中含有“化”字的词语,如化肥,总结的词语最多的小组获胜。以小组竞争的形式组织学习任务,增加了任务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在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总结了化纤、化工、化验、化疗、化妆品等词语。从这些含有“化”字的词语入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化学,感知化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这一学习任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

(二)学习任务更具层次性

为了循序渐进、卓有成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些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学习任务。在“双减”背景下,为了降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难度以及提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知识层次与学生层次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应该遵循认知规律,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精心设计一些由易到难的学习任务。以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组成”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1)研究“水的组成”,包括两项子任务:其一,通过氢气燃烧实验,研究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其二,通过电解水实验,研究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和实验结论。(2)研究“水的构成”,观看水分解动画视频,尝试从微观角度表达水分解的本质。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学情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分层设计的学习任务更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认知水平,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三)学习任务更具探究性

自主探究是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新知的主要方式。在“双减”背景下,为了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实效,教师要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如设置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相关知识。

以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些比较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1)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深入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基本原理;(2)从颜色、形态、气味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完成这两个任务,学生不仅可以发展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实践证明,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能使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细致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二、学习方法之“变”

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在“双减”背景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足、学好的目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优化,具体表现为“在问中学”“在做中学”“在议中学”。

(一)在问中学

疑问是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以自主解决问题为契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效果也会大幅提升。在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无法自行解决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介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以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为例,教师设计了一项学习任务,即让学生观察密闭容器中红磷燃烧的现象,并分析实验结论。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各种问题,其中,“在这个实验中,玻璃管的作用是什么?”这一问题难住了学生。他们进行了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但依旧无法确定答案。于是,教师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细致入微的启迪、点拨与引领,最终学生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提出了问题,表明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展现了自己的学习发展需求,而教师的适时点拨,有助于学生有效解决问题,能够引领学生深度理解相关知识。

(二)在做中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化学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做中知、在做中悟”。

以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溶解与乳化”为例,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能够引领学生深度理解溶解知识、乳化现象的操作性练习。如为验证温度、溶质颗粒和搅拌对溶解速度的影响,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操作活动: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凉水,然后在两者中加入数量相同且颗粒大小一致的溶质,以验证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或在两个烧杯中加入颗粒大小明显不同的食盐,验证溶质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验证搅拌对溶解速度的影响,并介绍有关乳化现象的知识。

操作性练习能为学生提供深入理解知识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实现“在做中学”。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具有逻辑性又富有趣味,能推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三)在议中学

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为提升整体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应创造更多讨论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议中学、在议中知”。

以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为例,为了让学生真切感知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教师设计了讨论与交流活动,让学生讨论金、银、铜、铁、铝等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理解它们存在形式的差异及原因。此外,在操作实验中,教师还可设计讨论交流环节,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细致地理解实验中蕴含的化学知识。

在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时,教师应该做一名忠实的听众,准确听辨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聚焦学生的问题,进行启迪、点拨与讲解,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

三、教学评价之“变”

“双减”背景下,为了调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教师应着眼于评价标准、评价视角和评价方法,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让评价标准更细致、评价视角更广阔、评价方法更有效[4]。

(一)评价标准更细致

为提升评价实效,教师需要紧密围绕学习目标和内容,制订科学、合理、细致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更为精准、有效的评价。

以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的反应”为例,教师设计了一项学习任务,即让学生用pH试纸测试稀盐酸、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围绕此项学习任务,教师设计了细致的评价标准,具体如下:(1)学生使用pH试纸的方法是否准确?(2)测试结果是否精确?(3)通过实验,学生是否能够对酸和碱的反应形成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对照上述评价标准,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精准评价。同时,因为评价标准较为细致,所以教学评价也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评价视角更广阔

评价主体不同,评价视角也会有所差异。基于不同的评价视角,评价主体可以做出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价。为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更为精准的评价,教師应该在评价体系中引入更多的评价主体,以拓展评价视角,提升评价实效。例如,在课堂中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时,应该让学生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既是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学生努力的方向。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应以评价标准要求和约束自己,同时还要观察同组成员的活动表现。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的结果,教师还应给出总体性评价。

“双减”背景下,让不同的评价主体明确评价标准,找准评价的“观测点”,可以使评价效果更显著。依托不同评价主体的有效评价,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评价,让评价视角更加广阔。

(三)评价方法更有效

有效的评价方法是提升评价效果的关键。“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依据课堂环境等因素,有的放矢地优化评价方法,提高评价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评价方法,让评价更有趣、更有效。利用智能教学评价软件,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每项学习任务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动态评价。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随机抽选学生,根据其回答问题和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若学生回答准确、表现优异,可以奖励其一定数量的积分。教师还可以利用摄像技术,将学生在操作实验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录制成微视频,之后,通过回放这些微视频,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

优化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创新评价方式,也可以提升评价效果。以有效的评价为推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任务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在学习任务、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化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有趣、高效。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效的课堂中能获得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谭龙真,赵彦宏.“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家长,2022(33):102-104.

[2]郑继润.“双减”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25):39-41.

[3]白玉红.基于“双减”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2(33):69-71.

[4]窦润江.“双减”视域下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2(7):16-18.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双减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