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3-02-23 14:46李娟
求知导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应注重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文章阐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探讨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李娟(1988—),女,甘肃省华亭市安口学区立新小学。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这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增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只有产生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小学数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如果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足,不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就难以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方式引入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1]。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开展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相关研究表明,数学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最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直观、具体的内容,而很难理解相对抽象的概念。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生活化处理,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选取生活素材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板书或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性知识,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信心,影响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创新,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深入理解相关知识。例如,在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的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如何确定方向与位置。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创设旅游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确定旅游的省份,了解旅游省份的位置,明确旅游省份所在的方向(以学校的位置为基础),并选择出行的方式。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交流,能对位置与方向的概念有相应的了解。教师围绕教材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能促使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学习情况,引入合适的生活素材,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小学数学教师将生活素材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能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生活素材进行探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百分数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超市打折的生活素材,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相应的概念。

(二)增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设计生活化作业

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增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利用生活元素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可结合生活元素进行课堂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周长与面积”这一课的教學时,教师可提前准备一张毛坯房的图片,并告知学生这是学校周围某处的房子,现在要进行装修,需要计算地板砖的用量。对此,学生会深入思考这一房子的面积和周长如何计算,从而能加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利用生活化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对此,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后作业,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作业的完成情况往往不够理想。为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教师可在作业中适当融入一些生活元素,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例如,在完成“100以内加减法”这一课的教学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零花钱使用情况。当父母给自己零花钱时,学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父母另给的零花钱,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计算出结果;当花了一部分零花钱后,学生要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计算自己剩下多少钱。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加减法运算的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金钱规划能力[3]。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对学生的思想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在进行“比”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要求学生调查自己一个星期内早上喝牛奶的次数、一个班成绩在90分以上的人数、学校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等,并运用比的相关知识来表示。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亲身实践,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概念进行深入理解,使其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数学的各类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据开展的,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离不开教材的相关内容。对此,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相关知识的挖掘,明确数学知识都源于现实生活,了解数学具有抽象性、概念性的特点,从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这样能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负数的相关知识时,由于此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因此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深挖教材,引入生活化的内容。如结合生活中的天气预报情况帮助学生理解“零上”和“零下”的概念,或结合生活中电梯的-1层和1层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教师深挖教材内容,结合相关内容融入生活中的场景,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明白相应的生活道理[4]。

(四)课外拓展延伸,提高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以此促使教学活动更加多样化,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了解数学学习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加减法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拓展,引导学生计算与家长去超市购物的总费用,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信心,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数学知识不是仅靠死记硬背就能够掌握的,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对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进行提问或布置课堂作业,以此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以此锻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进行“混合运算”一课的教学时,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如,教师可提出“学校的教学楼一共有5层,每层有10间教室,请问学校教学楼共有多少间教室?”“我校一年级有20名学生,二年级有30名学生,三年级有25名学生,请问一年级到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等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更新教学观念,开展实践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的观念,引导学生对与生活相关的现象进行观察,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和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喜欢向学生传授大量的应试技巧,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对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教师可在课上展示自己的生活作息表,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生活作息表对钟表进行观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

在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还要创新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买卖物品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通过买东西和卖东西帮助学生理解人民币的相关知識,让学生对元、角、分等有更全面的了解[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符合当前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规律,也符合当前教育领域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对生活的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对学生的后续生活和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秀艳.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131-133.

[2]刘东,靳莲春.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42):74-77.

[3]张兴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新课程,2021(43):100.

[4]王焕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1(16):161-162.

[5]白旭道.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26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