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差异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策略

2023-02-23 08:23陶思雨
求知导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摘 要: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分层教学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基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文章从教学的分层、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数学作业的分层以及教学评价的分层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旨在帮助教师突破教学困境,落实分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策略

作者简介:陶思雨(1998—),女,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北校区。

新课标提出要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这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小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做好班级学情监测和学生能力层次划分的工作,科学实施分层教学,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个性化问题。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体现目标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生应该发展的能力,对小学数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小学生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对象,其能力素养的差异性相对明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做好目标的层次化设计,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数学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依据教材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引导学生向更高能力层次发展[1]。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分与合”的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2~10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10各数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和兴趣。小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目标时可以进行以下层次化处理:对于能力层次较低的学生,以认识2~10各数字,能运用数字描述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为目标;对于能力层次中等的学生,以懂得如何对2~10各数字进行分与合为目标;对于能力层次较高的学生,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目标,教师可以引导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总之,通过科学设计教学目标、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体现内容的层次性

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层次化设计时,教师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层次性,落实教学目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导向作用,也要关注教学内容在难度上的层次性,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科学设计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性化需求[2]。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课“元、角、分”的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在观察人民币、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单位,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本课内容相对简单、趣味性强,小学生参与学习的意愿较高。但由于学生在运算水平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授课时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层次化设计,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比如:对能力层次较低的学生,教师在知识讲授和任务设计中,要突出元、角、分之间的换算,为学生进一步参与其他学习活动夯实基础;对能力层次中等的学生,教师要通过课堂互动和问题引导,考查学生对人民币运用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能力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则要关注他们能力素养的发展,引入课外数学资源,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时要注意与学生互动,给予学生积极反馈,鼓励学生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完成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

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辅助推进分层教学

(一)将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小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前的数学课堂存在缺乏生生互动氛围、分层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从小组合作与分层教学的融合入手,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开展深度学习的积极性[3]。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课“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学研究兴趣和信心,提高学生主动研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不同的小学生对图形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充分结合学生在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再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比如,教师可以将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组,使每个小组都包含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力中等的学生和能力较差的学生,以引导学生互帮互助。让能力较差的学生整合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让能力中等的学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图形设计,让能力较高的学生整理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形式。这样有助于全体学生通过交叉合作和科学分工,实现共同发展。

(二)将分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实践性课堂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广泛,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深入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数学氛围。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的教学为例,本课目标分为两方面:一是使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二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由于不同小学生在实践能力上有所差别,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充分结合学生兴趣和能力特点,将分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布置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图书类型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设计分类标准、撰写调查计划、收集数据和数据分析等环节中自主选择任务,共同完成活动,从而实现分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落实分层教学。

三、关注知识巩固,对课堂作业进行分层

(一)丰富作业层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创新作业设计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既是“双减”政策的要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以学生之间的差异为依据,丰富作业形式,既要关注基础性作业的设计,也要关注拓展性、探索性作业的布置,提高作业内容与学生能力水平之间的匹配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4]。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课“千克和克”一课的作业设计为例,本课以单位换算为主要内容,有两方面的教学目标:一是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二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称量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虽然千克和克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但不同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积累的生活经验有所差异,对此,教师可以对本课作业进行层次划分。对于生活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整理生活中常见的运用千克与克的场景,并在课堂上分享;对生活经验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查找教辅资料中与千克和克知识相关的内容;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教师则要关注其理论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简单了解需要对千克与克进行单位换算的场景。这样的数学作业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总之,作业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上具有积极作用,其不仅是学生巩固和复习课堂所学的工具,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二)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作业形式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对创新性数学作业的兴趣较高,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课“年、月、日”一课的作业设计为例,本课要求学生掌握年、月、日之间的换算,学会判断闰年的方法。小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较为熟悉,但是对相关的具体概念和知识运用缺乏了解,所以在设计本课的作业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新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比如,设计情境题、游戏题、探究题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和趣味性的情境中进行思考。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对应类型的作业,如为学生提供制作年、月、日主题的数学画报、完成课后拓展题、查阅和整合数学资料等作业选项,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空间,以个性化选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满足小学生在积累数学知识、开阔视野等方面的需求。

四、优化教学评价,对课堂评价进行分层

(一)实现教学评价标准的层次化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进度,以便进行个性化指导。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应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以评价标准的层次化实现科学评价,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身的学习问题,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5]。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评价为例,本课目标主要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策略探讨,从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更高的评价标准,以逻辑思维水平为导向,评价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反应速度;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较低的评价标准,侧重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这样的层次化评价标准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任务中获得合理的评价。此外,教师还需要在科学设计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反馈,根据学生的个别需求和问题,给出有針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二)实现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除了进行教学评价标准的层次化设计,教师还需要关注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交叉式的评价体系推进分层教学的开展,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寻找解决策略,从而构建环节完备、整体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课“运算律”第二课时的教学评价为例,本课时教学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小学生在运算能力和数学知识积累上会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可以基于交叉式评价的理念,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第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即结合课本知识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评价量表,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进行反思,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第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同伴互评,如通过交换课堂作业、互相批改课堂测验试卷、分享经验等方式,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学生通过评价其他同学的表现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结语

小学生处在积累数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的差异为基础,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既要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也要将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设计相融合;既要发挥作业的重要作用,也要重视教学评价,构建环节完整、内容丰富的层次化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向更高能力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阳.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4):62-66.

[2]袁比贵.分层教学共同进步: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析[J].情感读本,2023(27):172-174.

[3]罗彦林.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22(23):72-74.

[4]许冬祥.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11):127.

[5]孙伟伟.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2(20):127-129.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