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生长理念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2023-02-23 08:23徐晗
求知导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小学音乐

摘 要:教育领域的发展促生新的理念,如生本理念、自然生长理念等。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教师应与时俱进,以自然生长理念为指导开展大单元教学。具体可从多角度入手解读自然生长理念,准确把握自然生长理念的内涵特质,奠定大单元教学的整体基调;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制订科学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保证自然生长理念的有效渗透;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实现自然生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然生长;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

作者简介:徐晗(1995—),女,江苏省张家港市世茂小学。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音乐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难以在课堂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入研究自然生长理念和大单元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更具有吸引力的音乐课堂。

一、自然生长与大单元教学的概念

(一)自然生长的概念

自然生长理念倡导教师尊重、了解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学习和探究的机会,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从多角度入手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该理念不仅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还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从本质来看,自然生长理念就是要促使学生实现自由发展。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出可落实育人目标的高效课堂,利用多层面、多元化、多维度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二)自然生长课堂的内涵特质

要想充分发挥自然生长理念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深入探究、准确把握其内涵特质。具体来说,自然生长课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情境性。教师应结合音乐教学的内容,构建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情境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第二,实践性。教师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科的实践活动。第三,完整性。教师需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掌握音乐知识,帮助其构建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第四,關联性。教师需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串联起来,降低新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学生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第五,交互性。教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构建互动性音乐课堂。第六,生长性。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多角度、多方式促进学生的自然生长和全面发展。

(三)大单元教学的概念

大单元教学就是以大概念为基础,将学习的内容、目标、结果、过程等融合,构建出一个有机整体,开展长程式、连贯性的教学,促使学生综合理解、整体认知、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与单课教学相比,大单元教学拥有更广的视域、更高的高度,能够改变过去碎片化、简单重复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大单元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较丰富的教学内容。大单元的核心就是大概念,主要通过整合、拓展教材中的内容,如融入生活元素、课外资源等,构建出一个新旧知识、各学科知识相关联的有机体。第二,较长的学习过程。大单元教学是相对连贯的教学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知识构建,还要进行实践探索,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反思交流、迁移运用过程中理解音乐知识。第三,较高的育人价值。大单元教学强调整合单元概念,开展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关注学生实际运用的情况。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各项能力能够得到明显提高,这能为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二、自然生长理念下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研究自然生长理念,把握理念精髓

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在课堂中实现自然生长[1]。教育是一项培养优秀人才的活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强行灌输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自然生长理念与现代教育目标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将该理念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可有效促进教育改革的落实,同时能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和更人性化,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入手深入解读自然生长理念,将大单元音乐教学与自然生长理念融合起来,遵从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未来的成长,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育的效果。

(二)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

要想在自然生长理念下提高大单元音乐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教材内容,在探究大单元概念、自然生长理念的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具体而言,教师应抓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成长规律、身心发展特点等,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调整、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自然生长和全面发展。在具体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关注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艺术理解能力的发展[2]。

例如,在教学“鼓乐传情”单元时,教师需要从新课程标准、自然生长理念的角度入手,制订可促进学生发展的大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佤族的木鼓;(2)熟练掌握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3)在学习、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感知佤族的文化内涵与风土人情,感知佤族的独特魅力与音乐风格;(4)准确把握佤族音乐的情感基调;(5)准确把握歌曲的音准,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方式;(6)全面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承担起传播、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在以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从教材内容出发增加一些有趣的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使学生真正掌握佤族歌曲的音乐风格与演唱方式,实现审美能力、艺术理解能力的同步提高。

(三)系统推进教学,渗透自然生长理念

1.明确单元主题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先提炼单元的核心概念,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再系统整合课内外资源,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3]。例如,在教学“舞起来”“金孔雀轻轻跳”“动感拉丁舞”等单元时,教师可将舞蹈作为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年级调整教学内容,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发现舞蹈和音乐之间的关联。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应根据教材内容,明确本单元“音乐表演”的教学主题;之后,根据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等筛选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拓展教学内容,遵从承上启下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逐步实现自然生长的目标。

2.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其学习热情,使其充分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4]。音乐本身就拥有多样化的情感氛围,因此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音乐作品的背景、内容等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例如,在教学“赶花会”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从听觉、视觉角度入手刺激学生,带领学生全方位了解花会这种内涵丰富的民俗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花相关的视频,如《花开彩云南》《生命的力量》《园艺世界》《花开中国》等,创设“花会”的教学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播放教材中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以营造轻松、欢乐的花会氛围。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影响下,学生能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了解本单元的音乐作品。完成前期铺垫后,教师可以组织编花篮等活动,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稳步提高核心素养,实现自然生长。

3.开展互动活动

在自然生长理念下开展大单元教学,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5]。这样不仅能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还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成长情况,进而从自然生长理念角度入手針对性地调整大单元教学方案。在课堂中,教师可结合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等设计互动活动,拆分大单元概念,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的音乐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使其在学唱、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探究细节、掌握知识,实现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在分析音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渐理解单元中的知识,实现自然生长。

例如,在教学“好朋友”这一单元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喜好等设计互动活动以及不同类型的问题。首先,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开展“找朋友”游戏,认真讲解游戏规则,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可利用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今天,小象的朋友不见了,我们能不能帮帮它,找到它的朋友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入歌曲《大白象》《两只小象》《口哨与小狗》等,进一步丰富情境内容,让学生产生代入感。最后,教师再利用问题进行互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象的朋友是谁吗?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你为什么要选择跟他(她)交朋友呢?你跟好朋友是如何相处的呢?”为了进一步拉近师生关系,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讲述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故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借此引出本单元“团结友爱”的大概念。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主动参与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提高能力和素养。

(四)优化调整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在聆听同一首音乐时,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感受和体会。因此,教师应从自然生长、大单元的角度出发,优化评价的内容和方法[6]。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掌握、理解乐理知识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审美感知、创意实践等方面的素养发展情况。在完成大单元教学任务后,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要求各小组的学生在本单元内选择一个音乐作品进行演绎。在该活动中,学生能自主选择表演内容和形式,充分展现自己多个方面的能力。在各小组的学生完成活动准备后,教师应给予学生展示各自学习成果的机会,再利用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和赞扬,增强其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欢聚与期盼”时,教师就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形式,利用创意性的方式展现本单元的主题。如,有的学生选择演讲式的表现方式,围绕本单元的音乐作品《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等阐述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的学生选择诗朗诵的方式,在有感情地朗诵《爱的人间》歌词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还有的学生利用《春节序曲》作为背景音乐开展表演活动,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传统习俗等。

结语

总而言之,自然生长不仅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方式,还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入手解读自然生长理念、大单元概念,分析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成长规律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真正实现自然生长。

[参考文献]

[1]杨佩姗.论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3(12):10-12.

[2]郑倩倩.小学音乐大单元活动设计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6):104-106.

[3]杨晨迪.小学音乐课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J].读写算,2023(23):125-127.

[4]李卿.指向新课标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分析[J].教育界,2023(22):68-70.

[5]肖勰.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27):34-35.

[6]徐丽丽.浅析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性设计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7):43-45.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小学音乐
指向认知结构生长的大单元教学
学科融合,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加强对智障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