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下的安徽县级媒体融合路径研究

2023-03-13 01:01刘罗玉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应急中心融合

刘罗玉

(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

当下中国的媒介形式不断产生巨大变革,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都在与网络融合,成为融媒体。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安徽模式”

(一)肥东:创新“三叶草”模式,打造县级融媒体样板

2019年3月,肥东县融媒体中心成立,设立融媒体中心党委,履行原新闻中心党委职责,形成“党委领导+媒体融合+文旅支撑”的“融媒体中心Plus”。经历自行探索、总结经验、对标规范,形成具有肥东特色的融媒体改革发展“三叶草”模式。

培植一根“主茎”:融媒体中心党委①。注重以党建领航、强管理、促发展,更好地强化了融媒体中心的“党”属性,确保融媒体中心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建设。

嫁接第一片“叶子”:内容生产平台①。肥东县融媒体中心统一调度媒介资源,“九大平台”各取所需,以用户为中心,侧重服务肥东本地群众,深度挖掘本地新闻。

嫁接第二片“叶子”:新媒体发布平台①。肥东融媒体坚持移动优先,实现肥东政务新媒体在主要社交平台全覆盖,让肥东声音走进各种终端。

嫁接第三片“叶子”:媒体经营平台①。成立合肥东部新城文旅传媒有限公司,在负责旅游开发、活动执行、媒体推广的同时,积极为媒体融合提供人才、资金支持。

三片“叶子”彼此依托、相互支撑。

(二)宁国:建成安徽省首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县级融媒体平台

宁国市融合多网络平台信息资源组建宁国市融媒体管理中心,囊括新闻信息综合频段(广播电视)、都市播报频段、《今日宁国》内刊、宁国传媒网、爱信宁国手机客户端、智能储物盒大屏等信息发布网络平台。

2018 年11 月,宁国融媒体管理中心的核心平台——新闻指挥中枢工程正式启用,整合了全县传媒资源,建立融合汇聚、内容资源共享、融入制造、融入发行、综合资讯业务、舆情数据分析、新闻宣传监管和行业经营管控等八个功能平台。同年12 月底,宁国市政府按照全面符合广电系统高清音视频采编发布标准要求兴建的宁国融传媒指挥中心投入使用,这是安徽省第一个达到国家标准的县级融合传媒平台。

(三)凤阳:融合多维媒体资源,展现“握指成拳”合力

凤阳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改革的基因深深熔铸在凤阳发展的血脉之中。在实践过程中,凤阳融媒体中心注重探索新媒体发展路径,尤其重视手机APP 这一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与发展。

2017 年4 月,凤阳传媒中心投资36 万元引入成熟的手机APP,这既节省了开发时间和财政资金,又实现了控股,凤阳传媒中心能够完全掌握公司运营,确保公司为凤阳的建设发展服务。合资运营还解决了中心软件、运营等方面的人才匮乏问题,同时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

2017 年5 月,凤阳官方手机APP“微凤阳”正式上线。“微凤阳”团队制定了“以地方特色文化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场直播为手段,以扩大知名度为目标”的宣传策略。“微凤阳”依托凤阳融媒中心资源,结合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积极筹划、主动承接各类传统文化及节日活动,同时开展现场直播,极大地提升了“微凤阳”的知名度、美誉度。

(四)濉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皖北样板

2018年10月,濉溪县融媒体中心挂牌运作。在“如何融”的问题上,濉溪县融媒体中心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路子。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整合机构平台。濉溪县的融媒体建设自筹备之初就受到了安徽省委宣传部和淮北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县委、县政府调研并制定了《有关加速推动濉溪县融媒体中心工程建设落实若干意见》,确定了“三个体制、六项职责功能、八大部室”的工程建设架构,从财政重点扶持的事业机构,逐步转为财政全额资助的事业单位。濉溪县委常委会还专门研究设立融媒影视文化传播公司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第二,抓好新闻业务,完善延伸功能。一是“新闻+政务”。将县域媒体资源对接地方党政机关信息技术平台,代运营全县乡和机关单位的政府新媒体,建设“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二是“新闻+服务”。服务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户,一类是政府、企业等。针对用户,整合公共信息资源,如市民的公共服务、交通出行、医疗等,一个平台可满足多样需求,从而提高用户黏性。针对政府机关、企业等,量身定做举办各类活动,促进媒体产业发展。

(五)四大模式的特点

1.融合力度大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成立之前,包括合肥市在内的安徽省县级媒体已进行了媒体融合,但是融合的力度不及本次融媒体中心建立与运行的力度大。从广度上讲,县级融媒体中心不是广播台、电视台两个台的相互融合,而是县域内所有媒体的融合,包括县域范围内的报纸(内部刊物)、县委县政府的新闻中心、广电台、网站、“两微一端”等所有新闻机构的整合;从深度上讲,县级媒体融合正在向纵深推进,2019 年国家广电总局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制定了更加具体的建设标准、运行规范,加快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程。

2.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安徽省县级融媒体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18 年5 月到10 月,为探索期,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始挂牌,摸索运行。第二个阶段从2018年11 月到12 月,为集中成立期,超过75%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此期间成立。挂牌成立仅是开始,并不代表实质上的运营。第三阶段为2019 年1 月以后,特别是2019 年3 月以后,包括合肥市在内的安徽县级融媒体中心真正步入运营期。

3.“安徽样板”初具示范引领效应

在融媒体建设实践中,“浙江长兴模式”等先进的改革范式陆续登场。安徽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进度稍显滞后,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肥东、宁国、凤阳、濉溪等四大模式可圈可点,具有示范意义。

二、县级融媒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县级“新媒体”,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不小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

(一)体制机制壁垒是核心问题

当前,安徽县级融媒体中心机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但是财政供给机制、经营机制、薪酬机制、人才机制等诸多方面都期待有关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和改革。财政上,先期有投入,有建设资金,但是后续的运营资金和建设资金存在缺口。在经营机制上,县级融媒体中心市场化运作存在体制壁垒,部分县级融媒体成立传媒公司,试图通过市场化运作反哺融媒体中心,但运营起来难度不小。第一,短期内传媒公司本身盈利能力还不够,自身运作与经营存在缺陷,不仅不能实现反哺效果还会拖累母体;第二,部分运作良好的传媒公司,因为地位强势,脱离了母体,让反哺成为空谈。在薪酬改革上,由于融媒体中心性质是事业单位,稿酬制度、加班费、劳务费等多项制度被认定不合规,形成了机制上的壁垒,“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

(二)平台内容建设不足是瓶颈问题

平台内容建设不足,表现在多个方面。第一,形式较为单一。县级客户端多为新闻平台,多选取党政机关新闻,这类内容权威性高、规范性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传播障碍。第二,后续内容建设存在短板。大数据时代,更需要海量的内容,量少质劣、平台内容缺乏吸引力,导致用户黏性减少。第三,“现象级”产品缺乏。对安徽县级融媒体而言,“现象级”产品缺乏,细究社会上的热点或“爆款”,它们“原始”的新闻内容不少来自县级融媒体,这暴露了县级融媒体内容建设的瓶颈。

(三)留住人才是关键问题

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新人难进来、进来留不住”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新闻业务是一项劳动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工作,特别是新媒体工作,采写编排需要多项技能与团队运作。目前虽然也提供编制或由政府购买服务类岗位,但是人数相当有限,没有实现人员科学合理的流入流出。

三、问题破解策略

(一)建设是基础,要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

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更高层级的设计,要围绕内容生产、薪酬改革、经营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生产关系的“大拆大建”。可以在县级融媒体中选择一到两家进行试点,给予县级融媒体党委组织更多权限,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分派方案和经营制度等,成功的试点可作为典型,进行政策与制度的推广。2020 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防疫宣传上及时、专业、接地气,尤其是应急宣传方面让群众印象深刻。

1.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主动作为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与相应的应急单位签约,建立应急联络人制度,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赋予应急报道部门更多权限,整合包括媒体应急报道在内的应急资源,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现有的规章制度有待修订和完善,应急资源、工作沟通协调机制也需要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再度整合,重新理顺工作流程,以期在县级融媒体内部建成高效的应急指挥平台。

2.将融媒体中心的应急物资建设列入新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中

传统的应急物资保障一般都针对灾害,互联网时代,突发的事件不仅包括灾害性突发事件,也包括突发的公共事件。媒体报道呈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因此物资设备价格高昂。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录设备、传输设备、编辑设备等都在走向大众化、便捷式、小型化、移动化,价格也走向了亲民,这让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应急物资纳入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成为可能。可以由具体的业务部门申报,由对应的县级宣传部审批,优先配备适合全媒体记者采编的装备。

3.建立以融媒体中心为主导的应急报道体系

在我国,有关电视媒体的应急建设大概分三个层次。(1)签约合作型。如央视与国家应急管理部门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河北广播电视台与河北应急管理部门也进行了签约合作。(2)建立电视应急频道。2011 年安徽省政府将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确定为安徽应急频道。2020 年国家广电总局将甘肃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调整为甘肃省公共应急频道。(3)合作办栏目。2019 年,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开播《应急时刻》栏目,这一栏目是国家应急管理部与央视联合推出的周日特别节目。在河南焦作市,焦作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在焦作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开办了以安全知识宣传为主题的《应急管理》栏目。

就县级融媒体中心而言,建议合作办栏目,如打造一档15 分钟的常态化应急新闻栏目,从长期看,这对各县在互联网时代应对突发事件有积极作用。

(二)人才是关键,积极推动人才制度改革

1.探索建立“业务双轨制”和“激励双轨制”

融媒体业务大体可以分为新闻业务和特别节目业务。融媒体中心可根据“业务双轨制”制定不同的激励机制:针对新闻业务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和项目激励机制,让优秀的新闻人才取得高收入;对特别节目而言,节目的创意、生产和销售,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让节目团队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整合所有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头部团队”,打造“现象级的产品”,这样才能赢得人们的认可与青睐。

2.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著名电视人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中写道:“正是这些‘临时’的‘打工者’们,用自己生命中最好的年华,为央视铸造了《东方时空》以及后来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这些品牌”[1]。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趁着融合发展的“东风”,促进内容生产,制定以提高影响力为目的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传媒产品社会效益为评价体系的新型人才制度。

3.确立“业务核心”原则

“业务核心”原则的确立就是要求县级融媒体根治“机关化、行政化、官本位”的顽疾,变所谓的“行政服务”为“大厅服务”或“一站式服务”。从单位制度上真正确立“业务核心”原则,必须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提升业务部门的地位和权利。

4.让招考成为常态工作机制

媒体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县级融媒体中心亟需吸引年轻人,注入新的血液,要让招考成为一种常态工作机制,通过年轻血液的注入,优化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此外,政府也要不拘一格多方吸引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人才是媒体竞争的核心要素,拥有一批真正热爱媒体事业的复合型现代传媒人才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三)创新是动力,加快促进内容生产与流程再造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需要鼓励基层创新,实事求是地解放生产力,对不合理的规则进行生产关系的改写。

1.媒介的融合与分工

融媒体中心集报刊、广播、电视与互联网为一身,新闻体裁需要深入发掘并逐步走向市民定制。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县级政府的喉舌,需要打通工作上“壁垒”,为县域内所有职能部门代言,报道内容与部门工作内容相融合,甚至可以开发专人对接、个性定制。新闻体裁在业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息,一类是深度报道。消息,特别是资讯类消息,因为受视频传播方式的影响,时效性往往落后于新媒介消息,其新闻价值也在下降,在新兴媒介点对点传递途径的冲击下,大众媒介的传播效应也大打折扣。但是,当一名记者或者编辑对热线电话、微博、微信或职能部门的个性定制等途径反馈来的资讯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时,这种个性化的操作手法便具有更大的传播价值。在现阶段,新媒介报道产业主要是快餐型的报道产品,对报道事实背后的纵深发掘普遍乏力,但视频新闻具有更强的权威感、现场感和真实感,在新媒介的融合中,可以将“短平快”的内容交给新媒体,将需要深度挖掘的内容和具有“现象级”担当的新闻产品交给音视频媒介。

2.资讯信息传播要更加重视和广大受众之间的交流

县级融媒体是典型的“一次性采访、多次制作”。在融媒体管理中心的内容生产上,“中央厨房”不但要对采编的报道进行加工处理,对报道采编的整个流程加以宣传,还可通过制造信息悬念与广大受众之间实现交互,从而提高服务性与用户的黏性,以此留住广大受众。

3.融媒体时代,呼唤全媒体记者和“大编辑”

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新闻媒体记者必须突破传统媒介的思路,拥有采、写、摄、录、编、网络技术使用及现代技术设备使用等多项才能。“中央厨房”的设置要求新闻记者必须在采写新闻报道出发前就开始做好传播工作,不但要撰写好自己的新闻报道作品,同时要把整个报道采编的过程用文本、图像和视听传达等方法表现出来,记者就是全媒体记者。而对融媒体中心编辑而言,当他们面临海量的互联网资讯时,必须敏锐地识别、快速地判断,并从中选取需要的资讯,形成个性的资讯生产,即“大编辑”。

四、结 语

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新兴媒介,要求从业人员在改革中拓展思维、寻找方向、不断创新与发展。新时代的安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仍处于艰难起步的阶段,业界需要探索,学界更要献计献策,促进其纵深建设。

注释:

①合肥市委宣传部《创新“三叶草”模式 打造县级融媒体样板》,2019年。

猜你喜欢
应急中心融合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融合》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