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探究

2023-04-24 11:48盛维刚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具体策略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盛维刚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选择最佳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继续深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对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养成意义是重大的。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开始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因此,需要教师更加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既要有好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目标,严格按照深度学习的目标进行授课,又要从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入手,试着为学生设置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此外,需要学生自行提出一些数学猜想,并对所提出猜想进行验证,进而让学生在亲自验证猜想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数学推理能力,真正意义上让深度学习策略下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5-0201-03

素质教育十分强调对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培养,而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想要将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学习,多尝试利用深度学习的策略指导课程教学工作的进行。然而,在传统课程教学思维的作用和影响下,深度学习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并不乐观,还是有着不少的问题影响着学科教学工作的进行。比如,教师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上更加在乎学生对教材上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否有深度,是否能够实现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培育则很少关注,也很少将其看作课程教学的重点,尝试为学生开发和设计一些更有深度的教学实践活动。另外,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过于浅显,对教材文本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很难深入进行学习与探究。对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为新时期小学数学课程的深度学习提供一些策略上的参考。

1.研读教学文本,确立课堂学习与探究目标

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学习更有意义,需要教师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学习标准,能够严格按照所明确的深度学习目标来安排和制订教学的计划。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上,很少有教师向明确课堂深度学习的目标,着重向学生讲述教材中哪些是需要学习的,哪些又是可以忽略的。导致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记忆混乱。对此,为了让班级内的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和探究文本知识内容,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设置明确的深度学习目标。

例如,教师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时,为了促进學生的深度自觉,需要教师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即让学生了解具体什么是小数以及如何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其次,需要学生熟练地对一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习题进行估算,并找出一些可行的估算方法。比如,在“1.2+2.4-3.2=?”这一道习题中,学生在估算时,可以先将整数部分相加减,然后再将小数部分相加减。最后,则要求学生系统性地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发现其规律性。比如,要求班级内学生利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求解“石头村和黄岗村两个乡村种植的玉米到了丰收的季节,其中,石头村所种植的玉米收获了32.4吨,而黄岗村种植玉米则收获了42.8吨,那么,石头村和黄岗村两个村子总共收获了多少吨玉米?黄岗村收获的玉米比石头村多了多少吨?”“小赵在某个商店内一共花费了4.8元购买了一块橡皮和一支圆珠笔,其中,圆珠笔的价格为3.2元,那么橡皮的价格是多少?”等习题,以此确保深度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

2.问题进行呈现,助学生形成一定符号意识

小学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符号意识的,关注和重视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养成教育,并将其看作整个数学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进行,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有意义。而一些数学问题的设置,不仅可以达到提醒学生注意的目的,还可以让班级内学生在求解数学问题中改变对课程知识学习的固有看法。可以说,其对学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对此,接下来的数学课上,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例如,教师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选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时,试着从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学习入手,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了“闯关我能行”的数学类游戏。在此次“闯关我能行”的数学类游戏中,教师向学生罗列和呈现了“小明学校在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其中一年级一共有3个班级参加了此次夏令营活动,其中一班的人数为42人,而二班的人数则是36人,三班的人数则比二班人数多了8人,请问,一年级三个班级当中一共有多少人?”“98-90+12=?14+16-22=?94+2-46=?”“小明现在身上有一堆糖果,其中,水果糖有20颗,而奶糖的数量比水果糖少5颗,请问,小明身上有奶糖多少颗?而软糖的数量比奶糖的数量多10颗,软糖的数量有多少颗?”等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并将这些数学问题难易程度的不同放置到不同的关卡当中,而学生则要以游戏闯关的方式完成对这些数学问题的回答,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在积极参与此次游戏活动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符号意识,当然,也是有助于课改理念的落实以及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的。

3.求证数学想法,助小学学生进行数学推理

为了让小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有深度,需要教师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与推理入手,在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基础上,试着指导班级内的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想,通过以合作的方式验证这些猜想,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在提出猜想和验证猜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推理能力的提升。对此,在课程教学阶段,需要教师正是学生推理能力的养成教育,并将其融入教学的各个阶段。

例如,教师在选择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时,在整个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指导班级内的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猜想。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角的个数、角的特征、边的个数、边的特征上如何,我们应该利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验证呢?同时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提出的一些猜想,要求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集中验证这些猜想,进而让学生在提出猜想和验证猜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推理能力的提升。比如,拿出所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并在学习小组内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看对边是不是相等、四个角是不是直角,通过学生进行折、量、比的活动,进而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特征,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深度性。

4.设置学习情境,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数感

小学数学课程的深度学习,其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好的学习表现,能够牢牢把握住数学的本质。而数学学习情境的设置,其不仅可以把学生更好地把学生吸引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还可以让学生在情境参与中养成好的数感。对此,在课程教学阶段,需要教师多尝试去发现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数学变式问题,多从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和中心点入手为学生设置一些具体的数学情境。

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数学数感的养成教育入手,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了“有效答疑”的学习情境。在此次“有效答疑”的学习情境中,教师为学生罗列和呈现了“小明打算利用暑假的时间来学习一些英语单词,现已知,小明每天可以学习和记忆148个英语词汇,那么,在30天的时间内,小明一共学习和记忆了多少个英语词汇?45天的时间内小明又可以记忆多少个词汇?”“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4年级的年级主任李老师打算为他们年级的学生每人购买一本数学练习册,其中一本的价格是15元,而他们班级的学生则有320人,请问,此次购买练习册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等质疑,并要求班级内学生利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列式和计算,进而在列式和计算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数学数感。

5.强调活动进行,着重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

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进行有效运算是教师指导学生课堂深度学习的基本要求。对此,为了将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就需要适时在课堂增设一定的计算环节,借此让学生在做题中有所收获。

为了更好地践行对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养成教育,教师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作为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了一次具体的做题解题活动。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直观地向学生出示了下面的几个问题:①现已知一个足球的价格为58元,某所小学打算购买14个足球供学生锻炼所用,那么,购买这些足球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②某个养殖场内饲养了一批肉猪,现已知,每只肉猪一个星期消耗的饲料为48千克,而该养殖场一共饲养了97只肉猪,那么,该养殖场一个星期消耗的饲料具体是多少?一个月消耗的饲料又是多少?③在一个汽车零件加工厂内正在加工一批零件,现已知,该工厂每天可以加工这种零件58个,而这批零件估计需要15天的时间加工完成,那么,在15天的时间内一共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这些题目都是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相关的数学应用题,并要求班级内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求解这些习题,进而在求解习惯的过程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运算能力。当然,在此期间,需要教师对学生做题解题环节遇到的一些高频错题进行统一化的整理,并通过建立错题集的方式有效避免学生出现更多的错误。而且,在这样的集中练习中学生也容易形成题干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为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和数学分析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6.布置课后作业,助学生形成一定模型思想

新时期的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教育,而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则需要教师从学生模型思维的形成入手,试着为学生设计和布置一些个性化的课后作业,进而让班级内的学生在高质量完成作业中提升其数学素养能力,有效改变以往小学数学教师不注重学生模型思维树立的局面。当然,这样的作业设计对“双减”政策的落实,对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目的都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和布置了以下的作业:①利用课下的时间归纳和总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利用图表的方式来直观地进行呈现和展示。②准备一些几何物体,并要求班级内的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圆柱与圆锥知识内容,试着对这些几何物体进行判断,准确找出是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并对所找出的圆柱和圆锥物体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成果。③思考并回答“如果把一个圆柱侧面沿着高剪開再展开,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所得到的图形的长和宽和圆柱体具体有什么关系?”的问题。④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试着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圆柱和圆锥,并将所制作的圆柱和圆锥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此次以图形几何为基础所设计和布置的课后作业,其不仅有效改变了以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以完成课后练习的局面,为学生更好地去完成课后作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让学生在高质量完成课后作业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型思想,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有深度。

总的来说,关注和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教育,并从学生在课堂上对深度学习入手,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指导数学课程教学工作的进行,其不仅有效满足了素质教育对学科教学的一般要求,大大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数学学习力。同时也为接下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深度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此,在课程教学阶段,既要求教师从学生数学数感的培养入手,试着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具体的数学学习情境。又要多组织展开一些具体的数学计算活动,通过班级内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而让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成为可能。此外,教师还需要从课程教学的提质与增效入手,试着为学生设计和布置一些更具个性化、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后作业,进而让学生在高质量完成课后作业中逐渐发现数学课程的奥秘所在,让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变得更有深度,有效改变以往小学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过于浅显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陈连添.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高学段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教育界,2021(49).

[2]张炜.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2021(32).

[3]史岩.借助深度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

[4]杨爱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研究,2021(32).

[5]张贵莲.小学数学说理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策略刍议[J].学苑教育,2021(32).

[6]毕钟.“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J].新课程,2022(28).

[7]刘志福.构建深度学习课堂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4).

[8]张滢.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有效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1(05).

猜你喜欢
具体策略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