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正音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2023-06-21 19:00吕婧宇唐悦王怡安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2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英语语音教学设计

吕婧宇 唐悦 王怡安

摘 要:英语正音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英语语音语调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口语能力的重要手段。部分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或自信不足,练习积极性较低。传统的英语正音课程教学以模仿练习为主,学生在课内外练习中能得到的针对性反馈较少,通过练习无法有效实现语音技能的强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尝试将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运用到英语正音课程教学中,尝试通过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创新来帮助学生由被动输入转为主动提高,在提升语音技能的同时提高口语表达自信心。

关键词:产出导向;英语正音;英语语音;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吕婧宇(1994.05-),女,浙江嘉兴人,嘉兴南湖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唐悦(1993.01-),女,浙江嘉兴人,嘉兴南湖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王怡安(1991.07-),女,浙江嘉兴人,嘉兴南湖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汉翻译。

目前,英语专业语音、正音类课程的教学以传统的模仿练习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产出自信不足,获得评价的形式较为单一。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本校英语专业语音课程教学的实际,本教学团队采用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几个环节的学与教,以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为驱动力,辅以自评和同伴互评,激发学生提高学习语音技能的动力,从而主动修正练习中产出内容的不足之处,在形成产出的过程中提高相应的语音技能。

一、当前英语正音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教学团队调研发现,本校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语音学习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学习动力不足。12.33%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从未有意识地练习过语音,大多数学生也基本未接受过系统的英语语音语调训练。第二,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生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省份,英语语音练习的时长和强度不同,受乡音的影响程度各异。第三,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强,展示语音时自信心不足,获得负面反馈后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73.97%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习惯于独自练习,很少得到他人的帮助。

结合上述学情及教学实践,现将英语正音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第一,语音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为教师授课示范、学生模仿,较为机械和枯燥。师生处于相对对立的关系,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驱动作用比较有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第二,课程的评价模式较单一,以教师对学生的发音进行纠音评价为主,缺少同伴互评,也缺乏语音练习产出的量化评估。第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被动接受输入为主,产出质量较低,产出形式也较为单一,缺乏对语音学习的自主思考和自我監督意识。如何提高学生对语音技能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有效反馈促使学生自主提高,促成高质量产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英语正音课程教学创新思路与实践方案

(一)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产出导向法是由我国学者文秋芳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包括三个教学理念,即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教学流程由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评价(assessing)三个阶段构成。学习中心说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产生;学用一体说主张输入性学习和产出一体,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全人教育说主张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产出导向法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评价在教学环节中的必要性,且评价必须伴有教师的专业指导。综上,产出导向法符合目前英语正音课程的教学实际,能有效改变以往学生被动输入的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产出导向法中的“产出”和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有所区别。所谓“任务”是为了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以接近实际使用的方式在真实世界中使用语言,具有较强的交际目的。而产出导向法中的“产出”是教学的起点,学生最初尝试产出是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输入性学习,以高质量完成最终的产出。

(二)课程创新思路

为改革英语正音课程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本教学团队针对当前英语正音课程教学中暴露出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模式枯燥及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驱动学生自主提高产出技能,课程创新思路可归纳如下。

1.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纠音点评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语音课堂教学模式。依据产出导向法,将课堂教学分为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并结合课前及课后活动。在驱动环节,教师布置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尝试产出练习,发现初步产出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在促成环节,教师通过知识讲授、练习等方式提供恰当的输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该环节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教师将检查学生的练习状况,针对暴露的不足进行讲解,让学生有所启发,促成最终的产出。在评价环节,以评促学,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输出质量并增强自主学习积极性。同时,设计课堂活动时,注重与其他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做到以听促说、以写促说、以说促听,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评价方式要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同伴互评与教师点评有机结合。通过同伴互评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形成良好的互助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专业点评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产出的不足,驱动解决方案的形成并提升再次产出的质量。此外,要注意课中即时评价与课后延时评价相结合。

3.产出导向法是以最后的产出为目标,采用多种形式驱动促成高质量输出。教师可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助力教学,借助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多个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布置、课堂教学的互动、资源数据的共享、课后作业的评价等。

(三)教学组织形式(以“连读”课教学为例)

下面以每节40分钟,两节共计80分钟的“连读”课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节课:

驱动环节(Motivating):在课前,围绕每单元的语音知识点,教师课前布置《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片段朗读任务:

1. Not as good as you.

2. Books and cleverness.

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尝试产出。

在课上,教师分发语音评价量表,并重新播放课前任务片段,请一组学生演示规则: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组内展示并互评,交换评价,最后教师回收量表并查看。在组内活动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在课前练习中有无遇到困难,对同伴的展示有何评价。这一环节,学生作为主体将主动输入单元的知识点,通过同伴互评能直观了解自己的原始水平和存在的不足,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也让后面的输入和促成更具有针对性。

输入促成环节(Enabling):1.概念引入及讲解。借助学生的反馈引入“连读”概念,并举例解释“连读”在语音中的必要性。随后介绍连读规则中的第一个重点——辅元连读。2.学生练习,判断跟读。教师播放第一遍练习录音,学生听音并在书上做标记;教师播放第二遍练习录音,学生跟读。

评价环节(Assessing):1.判断并跟读。选取《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片段中的三句:

·Not as good as you.

·There are more important things.

·And, Harry, just be careful.

让学生判断并标出句中是否存在辅元连读现象,若有(前两句)则进行原音跟读,在组内进行练习和互评。

2.造句并朗读。两人一组,学生造句(含有辅元连读)并互相交换朗读进行练习。学生造句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再邀请若干小组挑选一句进行分享并朗读。

课后,学生对课前布置的练习进行再次产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正,同时同伴将使用量表再次打分互评。最后教师根据前后对比对学生的产出质量进行评价,以此帮助学生完成对这一单元知识内容的强化。

第二节课:

驱动环节(Motivating):1.复习导入。复习第一节课内容,并以辅元连读练习中出现的句子为例引入辅辅连读。2.重难点解释。教师引入连读规则中的第二个重点——辅辅连读中的失爆,介绍相关规则,并请学生一起练习朗读例句。

输入促成环节:1. 听音填空。教师播放录音,请学生听录音并填出句中的连读部分:

·She bought a really nice red dress last week.

·He asked if he could stay.

·dark green

2.识别连读。教师再次播放课前作业中的四句话(原声慢速版),请学生跟读,再请学生在没有原声辅助的情况下尝试独立朗读。

·Books and cleverness.

·There are more important things.

·Friendship and bravery.

·And Harry, just be careful.

3. 非重点辅辅连读规则的介绍及齐读练习。

4. 教师创设人工智能机器由于说话人的连读导致识别出错的情境展示错误的句子,并随机邀请小组改错,最后教师进行讲解。

·Timer (Time and) time again I ask myself who I am.

·When did you pick cup (up) your English?

·Don't go out after rate (eight).

5.總结。

三、英语正音课程教学设计创新评述

这两节课各自包含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第一节课的顺利开展能为第二节课的初步产出提供驱动力。现将英语正音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具体评述如下:

1.通过产出导向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语音课堂上相对对立的师生关系,在每个环节,教师都以各种形式进行观察和引导。在驱动环节,课前任务的完成及评价能使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之间达到自然的过渡。在促成环节,教师布置多种产出任务,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在评价环节,通过再次产出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加深他们对于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并将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教学各个环节加入教师点评和同伴互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驱动环节布置的课前自学任务和同伴互评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发音方面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产出意愿。而在促成环节,教师布置若干练习,并在学生练习时给予专业指导。在再次产出后的评价环节,又将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贯穿教学始终,环环相扣,使学生能实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形成学习驱动力,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产出质量。

四、结语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正音课程教学,让语音课程变得更富有生机。通过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呼应,学生自觉形成了强化技能输出的内在驱动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模式,革新了英语正音课程的教学方式。本教学团队已在课堂上初步印证了该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基于此,本教学团队认为该教学方式适用于英语语音类课程的课堂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音产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640.

[2]文秋芳,毕争.产出导向法与任务教学法的异同评述[J].外语教学,2020(4):41-46.

[3]Ellis 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英语语音教学设计
“产出导向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少数民族预科英语语音课程建设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语音的语用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语音层面英语歧义及其消解浅析
产出导向:指向未来的数学核心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