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及OMO教学实践启示

2023-08-21 11:02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

摘 要:在线学习作为OMO教学创新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后疫情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信管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托SOR理论、MOA理论以及TAM模型搭建研究分析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影响该群体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的多重因素。最后,结合研究结果,从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等提出推进OMO教学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在线学习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OMO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33

0 引言

后疫情时代,传统课堂教学正逐步向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转型,OMO教学模式正成为未来高等教育的新常态。所谓OMO教学模式,是指兼容线上线下活动交替的混合学习和技术支持等活动成分并存的混成学习,呈现线上线下无明显界限的混融共生关系。在线学习作为OMO教学的重要组成,其实施成效将直接决定OMO教学的创新实践动态,影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发展。在线学习具有突破时空限制、教育资源丰富、学习过程可回溯等优势,考虑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大学生是具有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其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教育信息化的认知等方面有着先天实践优势,鉴于此,选取信管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试图明确:(1)影响信管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的因素;(2)本研究对OMO教学实践的重要启示。

1 研究基础

1.1 理论模型

依托SOR模型搭建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信管大学生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刺激,机体感知到在线学习的便捷性和有用性,反应后产生在线学习行为意愿。在“S”部分,依据MOA理论选取影响因素;在“O”部分,参照TAM模型选取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因素;在“R”部分,设定为信管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由此形成图1的理论模型。

图1 理论研究模型

1.2 研究假设

1.2.1 动机因素

在线学习者的动机来源于兴趣、求知、社交等诸多方面,本质目的在于满足内在需求,尤其是对自身学有所获的期望。此期望是指个体对完成既定学习目标的期望,重视对学习目标达成的成就感,也是个体通过在线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所期望的情感归属和存在价值。由此形成研究假设:

H1:信管大学生的兴趣动机会正向影响其在线学习行为意愿。

H2:信管大学生的兴趣动机会正向影响其对在线学习的感知有用性。

H3:信管大学生的努力期望会正向影响其对在线学习的感知易用性。

H4:信管大学生的绩效期望会正向影响其对在线学习的感知易用性。

1.2.2 机会因素

机会是指影响在线学习的外部环境或情境因素。参照现有学者的研究,将机会因素设定为社会影响及学习风格两个指标。社会影响指个体行为的产生受周围群体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的影响,学习风格指个体在学习环境中对获得知识或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的方法,并形成研究假设:

H5:社会影响对信管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感知有用性会产生正向影响。

H6:学习风格对信管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感知有用性会产生正向影响。

1.2.3 能力因素

能力指在线学习者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以及信息素养来完成各类课程以及网络平台的操作,对自身效率或能力要有清醒的评估。由此形成研究假设:

H7:信管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会对在线学习的感知易用性产生正向影响。

H8:信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会对在线学习的感知易用性产生正向影响。

1.2.4 在线学习行为意愿

在SOR框架下,个体在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来判断自身是否采取具体行为。由此形成研究假设:

H9:信管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感知易用性会对感知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

H10:感知有用性会正向促进信管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的产生。

H11:感知易用性會正向促进信管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的产生。

2 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问卷设计与发放

问卷调查将在信管专业大学生中开展,内容包含参与问卷的学生基本信息,以及用于测量在线学习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各题项。问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预调查,先发布50份问卷,根据反馈结果对问卷题项进行调整及修正,直至形成正式版问卷;第二阶段为正式调查,调查时间为2022年10-11月,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01份,有效率60.2%。

2.2 数据分析

采用SPSS22.0和AMOS25.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见表1)。结果显示,问卷的信效度较好。

2.3 假设检验

2.3.1 假设检验结果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中的假设是否成立(见表2)。结果显示,假设H1,H3-H7,H9-H11成立,假设H2、H8不成立。

2.3.2 中介效应检验

采用Bootstrap方法,在反复抽取3000次的基础上检验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在各条路径上的中介效应(见表3)。可以看出,中介路径在95%置信水平的效应值是显著的,因此中介效应存在。

3 结论与启示

3.1 主要研究结论

3.1.1 信管专业大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意愿受多因素影响

在线学习行为意愿因兴趣动机、学习风格、社会影响等不同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而产生。在直接影响中,兴趣动机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学习风格、信息素养等,说明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的产生很大程度来源于个体的兴趣需求、学生对自身的学习风格、使用习慣等,再加上内在动力的激发和外部环境的驱动,使得学生乐意选择在线学习作为丰富自己的渠道;在间接影响中,不同因素会通过感知有用性或感知易用性来影响行为意愿,说明在具备内外在因素的同时,学生会关注在线学习对学习效果、能力提升等带来的实用性与便捷性。

3.1.2 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对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说明信管大学生在选择在线学习时,会考虑其有用性与便捷性,即对在线学习效果的认知会影响此行为意愿的出现。在线学习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可以通过重构学习内容、线上线下课程联动等途径,以提升学生对在线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促进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的产生。

3.2 OMO教学实践启示

3.2.1 对信管专业学生的启示

(1)提升在线学习认同感,激发在线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生会出于内在需求、求知期望或兴趣动机等动机因素选择进行在线学习,动机因素是激发在线学习行为意愿的关键。大学生应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分析自身学习情况来明确当前不足,把在线学习作为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只有意识到在线学习的重要价值,才能更高效地激发在线学习的自觉性。

(2)加强学生知识储备与信息素养,选择符合学生学习风格的在线学习方式。信息素养、自我效能等因素会对信管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操作在线学习平台、储备在线学习知识,并对自身学习能力要有正确判断和认知。学生可利用多种网络工具,检索海量学习资源,通过参与学习活动的同时,提高在线学习效果。

3.2.2 对专业教师的启示

(1)增强情感支持作用,激发学生进行在线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结合学生课堂学习特点以及在线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趋势,指导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的在线学习选择,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一方面在课程学习与在线学习建立对应关系,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建立多维度的学生评价体系,提升在线学习在教学设计中的比重。教师在起到引导示范作用的前提下,可以将在线学习纳入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重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等,实现线上线下课程的衔接与融合。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从量质结合视角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3.2.3 对OMO教学管理的启示

(1)丰富在线学习资源形式,确保学习信息的针对性。在线学习平台拥有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学生在传统教学之余非常重要的补充渠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了解信管大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态度与需求,便于不断更新在线学习内容获取清单。要注意在线学习内容的可靠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提供最有利于学习的网站课程、学习内容,淡化其对OMO教学的抵触感。

(2)设置个性化在线教学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网络平台使用率。对于部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一味地让其进行在线学习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可根据其实际打卡签到、学习时长、课程难易等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或通过增加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设置多样答疑、实时交流等环节拉近学生与平台间的疏离感,提升OMO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1]王超,顾小清.OMO教学的推进:以中小学生在线学习参与意愿为切入点突破在线教学困境—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02):7280.

[2]田爱丽,侯春笑.线上线下融合教育(OMO)发展的突破路径研究—基于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22,(01):7378+85.

[3]杨昕雅,胡鑫.基于MOA视角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喜马拉雅FM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9,(10):2936.

猜你喜欢
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
中国西部区域基础设施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改进ARMA模型参数估计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