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3-08-29 15:11孙杰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责任感教师应

孙杰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提出政治学科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重点,教师应结合学生升学测评具体要求设计教学方法。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素养,其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深入分析和领悟新课程精髓,站在学科和学生长期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设计和改进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标。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基于心理地对他人的关怀和义务,其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的促进行为。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科价值的拓展,而且也能提升教学质量。高中学生思想意识正处于走向成熟的阶段,对其开展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学校教育入手,通过系统化和人性化的理论教学,强化学生思想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学生、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更好地设计教学。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服务意识

社会责任感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主要包括且不限于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想法或行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应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学生能够形成服务社会的思想。传统的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知识讲解,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为课堂,缺少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入,因此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应设计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也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教师结合学生的心得体会分析和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在教学《家庭》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师帮助学生调解家庭矛盾,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家庭矛盾问题,通过第三方的介入使家庭矛盾的双方可以冷静,站在家庭整体发展角度解决矛盾。很多家庭矛盾都是由于“不平等”导致的,让学生在处理具体的矛盾过程中正确地认识“平等”与“不平等”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使其树立一种平等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平等待人的思想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总结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就特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作为实践角色参与其中,这对于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服务他人,也能使学生树立一种良好的服务意识,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减少对学生行为的束缚,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尊重,让学生能够切实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很多事物的实际情况与理论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影响学生认知的重要因素。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对社会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使学生产生自主服务社会的思想,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学生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后可以带着社会责任感进行学习,这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教师应不断地拓展和延伸社会实践活动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多良好的社会服务。

二、强化责任思想宣传,提高学生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通过多种宣传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理论宣传是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方法或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理论宣传方面,教师应发挥多种宣传方法的核心作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强化学生的责任素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这种教育理念无法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消减,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将社会责任思想与教学活动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将社会责任意识秉持下去。

在教学《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可以通过宣传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教师为学生播宣传片,介绍中国近年来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激发学生民族思想。在观影的过程中学生不自主地产生一种服务社会,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思想,这种思想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并将爱国主义思想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可以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接受系统化教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除了播放宣传片之外,还可以将新闻事件与教学活动相融合,通过新闻事件激发学生思考热情,在思考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宣传是树立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逻辑关系强化人的思想认知。宣传方法多种多样,但是针对性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获得教师想要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宣传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户外教学活动、举办知识竞赛活动或联欢晚会的方法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方法的针对性存在差异,获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这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重点内容设计宣传方法,并将社会责任感理念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责任理念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此外,在宣传的过程中应发挥信息技术的渠道拓展作用,如将网络正能量视频推荐给学生,通过正能量视频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服务社会和为社会作贡献。

三、拓展课堂教学资源,创建良好课堂环境

社会责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和复杂的过程,教师应站在学生身心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也能推动课堂教学活动高效进行。拓展教学资源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互联网挖掘教学资源,选择与教学内容存在联系的素材,通过课外素材与课内教学的融合構建良好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标。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资源,并借助于这些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主动地为社会发展而学习。此外,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沟通和交流中掌握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成长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教师可以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入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人类文明发展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对人类社会产生更深的认识,树立一种长远发展的观念。影片资源可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如工业文明的崛起、工业发展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人们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因此采取了諸多措施。结合这些内容进行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看待发展与环境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思想认知,使其产生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产生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这种思想也是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强化,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拓展课堂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考案例,学生结合这些案例进行学习,可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借助于大量的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在拓展案例时,教师应重点关注针对性案例的研究,思考如何将这些案例更好地与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融合,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这些案例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拓展案例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学生广泛接受的内容,这些内容应在学生思想认知范围之内,这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此外,为了强化学生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将会产生更大的作用。

四、更新社会责任理念,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社会责任理念是影响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因素,要树立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应不断地更新社会责任理念。社会责任理念包括的范围相对较广,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这一理念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与学科有关的思想引导学生,使其形成独特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实现强化学生政治素养的目标。教师应对社会责任理念进行更新,使其满足学生社会责任感成长的需求,在强化学生思想意识的同时,达成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标。此外,教师也应在更新社会责任理念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通过理念更新和方法创新,能够改进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进而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在教学《就业与创业》时,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对就业问题进行思考,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创业能够提供社会岗位和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创业素养。教师可以借助于网络媒体平台进行授课,如在网络中搜集合适的教学案例,将这些案例应用于知识点的讲解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章知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高效进行,教师应深化社会责任理念更新,结合学科特点设计更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时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产生积极影响。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是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方式之一,借助于网络资源可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服务意识。更新社会责任意识也非常关键,这是提高教学方法针对性的重要方法,其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优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社会责任意识的更新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思想支持,而且也能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创新的参考,其对于课堂教学的长远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政治教学理念或方法改革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责任意识。政治教师应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除了更新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之外,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将社会责任作为自身的一种美好品质,并将这种品质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进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责任感教师应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