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3-08-29 15:11丁韬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校验码摸球红球

丁韬

一直以来,我国都在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作为小学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平时教学活动中,积极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们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每节课的教学,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都需要紧紧围绕学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这一门课程,近年来“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这一理念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

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们一切的教学活动都需要紧紧围绕着学生们展开,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此,老师们一定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这样的学习模式可以产生非常多的好处:第一,学生们会更愿意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运用这一教学理念的同时,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学习需求,适当放手给学生们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们产生更多的收获感。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可以比以往的课堂体会到更多学习数学的乐趣,长此以往就会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知识,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消化透彻。第二,老师们应该跟随课改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再是老师们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点,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多留意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多了解學生们的内心感受,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长此以往,不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而且还能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地学习知识。这样的改变使得老师们的授课变得更加高效的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总之,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有很多的好处,教师们要充分地挖掘这一教学方法的价值和潜能。下面就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些尝试。

一、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此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并且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们学校持续推行“尝试反馈七步法”,以“尝试教学”思想为指南,教师科学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教学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了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时我总会鼓励学生们课前提前预习、课后自主复习,希望他们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动向。比如教学《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这一课时,前期鼓励学生们提前预习书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且课前还借助园区教育的“易加平台”发布微课程。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们基本都能在课堂中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尝试反馈法”的教学设计理念,清晰地呈现出了课堂教学结构,“预热训练”环节:根据课前抛硬币的结果,学生需要在尝试单上完成相应的填空,利用事件的不确定性自然而然引出新课。“讨论辨析”环节:学生带着思考,观察、参与摸球活动后,比较、分析事件结果。根据袋子中不同的装球情况,学生进一步展开讨论该如何描述事件的结果。并将得出的确定事件可以用“一定”“可能”来描述”“可能性有大小”等结论写在学思笔记上。“当堂检测”环节:学生继续感悟随机思想。这部分的练习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检测、及时反馈。课后鼓励学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或者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并记录在问题研究卡上。班级里有学生研究“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如何相互转化的?也有研究“如何利用可能性,公平设计游戏?”的,相信上完课的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研究,都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一节课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还让学生们将书本的知识实际运用到了生活中。

二、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敢于放手:课本敢于让学生自己看,问题敢于让学生自己提,资料敢于让学生自己查,难点敢于让学生自己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在《数字与信息》这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放手,将部分讲解的任务交予学生。这节课准备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不同的任务,要求一部分学生查找资料,一部分学生整理学习资料,最后还有一部分学生整合资料后作为小老师上台讲解,以下为本节课两个学生担任小老师完成的部分:

学生任务1:负责查找资料给大家准备阅读单,阅读材料如下:

(1)王刚今年买了110平方米的房子;

(2)李晓红全球马拉松比赛排名第110名;

小老师:看到这段阅读材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都有110。

小老师:是的,都有110这个三位数。

小老师:这两个110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意思不同,上面是表示房子面积的大小,它是一个数量。

小老师:再看这1条这里为什么不读一百一十了?它还表示数量和顺序吗?

结论:它是由数字变成的一个号码。

小老师:大家一看110,就知道是什么?(报警电话)你们还知道类似的什么样的号码?

生:119什么意思?120呢?12345这是关于什么的电话?(市民热线、咨询、投诉举报、建议……)

结论:数字组成数、组成号码都能表示信息。

学生任务2:收集身份证编码规则、讲解编码规则,阅读材料如下:

小老师:我将身份证号分成以下四段,分别为: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与校验码,说明如下:

1)号码的结构:

居民身份证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2)地址码:

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的规定执行。身份证号码的前两位表示的是省,第三到四位表示的是市,第五到六位表示的是区县。

3)出生日期码:

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规定执行,年、月、日代码之间不用分隔符。

4)顺序码:

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5)校验码:

根据一定公式计算出来。

以小老师身份证号为例:32050620120518

小老师:20120518是身份证的第7位到第14位,是出生日期码。5月要写05,写0是用来占位,要保证位数是相同。这说明我出生在2012年的5月18日。

出示学生搜集的地址码并由小老师说明江苏省的地址码320000,江苏省苏州市是32050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320506。

小老师:谁知道我的出生地是哪里?

生:你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师:身份证号码如果就只有前面14位行不行?我们在编码时还需要注意什么?

小老师:对同一地区并且同年同月同日的人编定不同的顺序号。

师:校验码是怎么来的?

小老师:身份证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校验码是判断一个身份证号码是否真实存在的重要依据。

这样的课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当小老师主动参与进课堂的教学中,老师给学生以足夠的时间去尝试、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发现,去研究。

三、尝试分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及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平等地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这样,老师就能够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或矫正,有利于班级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在《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这堂课中,我把学生们分为8个大组进行学习,并设计了以下两大小组合作的环节:

小组合作环节一:摸球游戏

出示不透明口袋,这里有2个球,它们的形状、大小、材质等都完全相同。至于什么颜色?你摸出来就知道了。怎么玩?具体看一下游戏规则:

(1)小组合作,组员从组长的口袋里任意摸出1球,摸后放回,共10次。

(2)每摸一次,在记录条上按顺序贴出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3)在小组里观察记录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这一环节得出8组摸球结果,黑板展示并观察思考发现了什么?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得出这8个袋子里的球可以分为3种情况:2红,2黄,1红1黄。通过观察摸球结果,再能给这3个袋子分类后,学生自然而然得出结论:这两个袋子里摸球,每一次摸出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像这样,事件的结果是确定的,我们就叫它“确定事件”,可以用“一定”来描述。

小组合作环节二:装球游戏

探究1:在袋子里装4个球,任意摸一个

(1)一定摸到红球怎么装?(只能放红球)

(2)不可能摸到红球怎么装?(不能放红球)

(3)可能摸到红球怎么装?(要放红球,也要放其他颜色的球)

一边游戏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只放红球和黄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摸到红球,一共有几种放法?哪个袋子更容易摸到红球,为什么?在这个袋子里摸球,一共有几种可能?可能摸出哪一个?摸之前能确定吗?

本环节学生自然而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任意摸一个,有4种可能。每个球都有可能摸到,所以在摸球之前不能确定。

探究2活动要求:

(1)小组合作,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摸后放回,再搅一搅闭上眼继续摸,一共摸20次;

(2)将每次摸出红球或黄球的次数,都记录在探究单上。

(3)观察记录的数据,有什么体会?

汇总各小组数据。问: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提问:有没有可能摸出黄球的次数比红球多呢?

反问:这个实验结果能说明“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吗?”老师还带来了另外三个班的实验数据,这些实验数据能不能直接说明“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

本环节,学生一边合作一边学习,同时得出“一般情况下,经过反复多次实验,实验结果摸到红球的次数多。如果任意摸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从以上游戏结果来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边玩边学,在小组合作的同时人人参与课堂,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摸球与装球的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中每一位学生都愿意主动学习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分工合作,完成小组合作中个人的任务,所有学生都融入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分子。

四、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平时的交流中我会经常询问学生的意见,时不时采纳他们对于班级、对于学习上的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想法。当学生发现教师在教学中采纳了学生的意见,他们会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这种满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会更加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从老师的要求转变为他们自身的需求,学生就会越来越积极主动地学习。尽管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学生做错了我们加以纠正,学生说漏了我们加以补全。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年龄的差距与阅历的不同往往会让我们与学生看待同一个问题时出现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使学生在平等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知识,体验到参与学习的快乐。在我们足够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回以足够的信任,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状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此,我们要充分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收获。当然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老师和学生们还需要不断研究、一起努力,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每一次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校验码摸球红球
关注问题本质 提升数学素养
摸球游戏
小灵通摸球
一定、可能和不可能
有趣的摸球游戏
概率与统计高考解答题考向
基于Excel实现书号校验码的验证
摸球
基于FPGA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设计
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