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绘本的幼儿园品德启蒙教育价值与实施策略

2023-08-29 06:00林云霞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品德绘本德育

林云霞

品德启蒙是《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办园关键指标之一。幼儿园作为幼儿品德启蒙的重要场所,不仅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也要落实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绘本已成为幼儿园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自身独特的内在特质、拥有的趣味性和融入的教育性,采取储备优质德育绘本资源、拓宽绘本阅读空间、丰富绘本阅读形式等一些教育策略,发挥绘本独有的树人育人功能,带给幼儿良好的思想熏陶。

品德启蒙不仅是《指南》办园关键指标之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提出“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占重要的地位”。可见,对幼儿进行品德启蒙教育意义重大。幼儿园作为幼儿品德启蒙的重要场所,不仅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也要落实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只有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品德教育的力量,才能加深对其的理解并从内心产生认同感。

著名插画家白蒂利亚说过“儿童的成长一半在于饮食,而另一半在阅读。”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关键能力,还起着不可替代的树人育人功能。被称为“幼儿的第一本书”的绘本,是幼儿园开展阅读活动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其在表现形式与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儿童本位,是以生动有趣的图画和简明易懂的文字共同表现故事情节与叙事关系的书籍。绘本能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得到德育熏陶,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绘本教学实践活动,下面分别从绘本品德启蒙教育的教育价值与实施策略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绘本品德启蒙教育的应用价值

(一)绘本独特的内在特质

绘本的内在特质是十分契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绘本被认为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就字面上而言就是通过绘画而创设的书,辅以句式简单而且富有童趣的语言。其表现形式绘画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表征方式,大部分都是运动感的“涂鸦”,生命感的“蝌蚪人”,特别能贴近幼儿简单纯真的内心世界。眼睛看和耳朵听是儿童最自然、轻松的学习方式,而绘本刚好符合这两点要求,简单的画面配合朗朗上口的语言,极大地满足了幼儿视觉、听觉的需求。

“知行合一”是评价德育的核心指标。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直观形象的绘本能够对幼儿的“知”这一环节予以完善,在阅读的过程中促使幼儿的道德认知得到强化,形成早期对道德情感的感知,再逐步成为自己行为的榜样,对幼儿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绘本拥有的趣味性

教师充分利用绘本的趣味性来进行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绘本的整体结构简单,在建构过程中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予以呈现,主题相对单一,主角形象鲜明,背景不复杂,故事情节丰富有趣,便于幼儿顺着主角線索进行阅读活动,能够让幼儿获得主动学习的乐趣;同时其生动性相对突出,能够引发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与绘本的故事人物发生相应的感情交流,即便简短的绘本故事也能渗透较为深刻的德育意义。

通过绘本阅读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要优于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教育。教师在绘本故事构建过程中将德育以更有趣的方式嵌入到绘本阅读中,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积极性的引导。

(三)绘本融入的教育性

优秀的绘本涉及德育的具体方面,是开展幼儿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幼儿往往喜欢阅读自己喜欢或与自身生活相关的绘本,此时幼儿时常能移情于绘本中主人公身上,通过主人公情感的体会从而增进自我的认识,在发展过程中对拥有优质道德的形象会产生好感,并受到角色的感染影响对绘本中的角色行为进行模仿,在潜意识内自然而然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

如经典绘本《这是我的》,介绍三只为了争夺东西而天天争吵的青蛙。它们在一场暴风雨之后仅剩下的小块地盘相互安慰重新收获友谊。这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幼儿通过阅读和讨论,很容易接受自己如何与他人进行分享,从而更好地感知分享的快乐。

优秀的绘本核心实质上在于它的故事内容,无论是文字内容也好,还是图片内容也罢,其实都在讲好故事。它传递着人生的哲理,具有启发性,对幼儿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绘本品德启蒙教育的实施策略

绘本有着极其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为了充分发挥绘本的育人价值,带给幼儿良好的思想熏陶,可以采取以下实施策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受到品德启蒙教育,促使幼儿在生活中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储备优质德育绘本资源

绘本已成为幼儿园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内容有多种多样,有的展示自然探索类,有的是传统经典类,有的是情绪管理类的,等等。蕴含德育元素的绘本,可以滋养幼儿的心灵,萌发幼儿热爱生活,潜移默化影响着幼儿的思想和言行。面对丰富的绘本资源,幼儿园建立绘本研究小组,对各类绘本要进行精挑细选,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储备优质德育绘本资源库,以便教师充分利用绘本资源有效开展品德启蒙教育。

首先,选择具有儿童文化的绘本。

优秀的绘本来自世界各地,有多种多样的题材。儿童有着独特的文化,在人物形象上,幼儿喜欢“善良”“聪明”“勇敢”之类的人物性格;对画面,喜欢色彩比较鲜艳、有明显特征和夸张的画面;内容上,喜欢自由想象、富有游戏情节、单线索的故事。具备上述几个方面的要求,一定能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其次,选择德育价值元素的绘本。

优秀的绘本涉及德育的具体方面,通过不同的故事内容来培养幼儿诚信、善良、分享等各方面的品质。绘本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因此必须要慎重选择。面对种类繁多的绘本,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去筛选国内外的绘本,立足本土文化、适合本园幼儿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能对幼儿进行品德启蒙教育的绘本。

最后,分类建设绘本德育资源库。

为了便于教师利用好绘本开展幼儿品德启蒙教育,可以根据绘本的主题和绘本的使用途径进行分类,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绘本德育资源库。一是依据主题来分类。以《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分为礼仪类、规则类、友情类、爱的教育等主题。如规则类的绘本《大卫,不可以》《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这些都是有利于幼儿入幼儿园时建立好规则,教师能够快捷地利用绘本资源开展规则之类的主题教育;二是根据活动组织形式来分类。围绕集体教学、区域活动和亲子共读等三个应用途径进行筛选。如亲子共读类的,和家长共同收集,再依照年龄特征进行二次分类,适合不同年龄群体使用,这样便于老师选择,会更清晰明了。

(二)拓宽绘本阅读空间

1.开拓校园空间,提高绘本阅读自主性

一所好的幼儿园,应到处弥漫着书香气息。胡华园长的《给童年“留白”》谈到“幼儿园每两个班就有一个独立图书馆。在教室与图书馆交接的地方铺着鹅卵石,孩子们可以脱掉鞋子,踩在鹅卵石上进入图书馆……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上述文字中可以发现,胡华园长的花草园阅读空间带有很强的开放性,孩子可以随时进行阅读,随时对话游戏。

现在的幼儿园除了拥有班级的阅读区,还必须延伸幼儿的阅读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各种空间,打通教室、过道、专门活动室以及门厅,形成一种开放式的共享阅读区,定期投放与德育相关的主题绘本,让幼儿在宽松、自由、友好的阅读氛围中,自主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潜移默化得到德育的熏陶。

2.挖掘各类资源,开展绘本演绎多样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线上阅读也受到家长和幼儿的青睐。一些优秀的绘本线上也能阅读到,这给予幼儿阅读的许多便利,特别是对于家庭条件不够好的幼儿。

教师可以尝试多种形式的绘本演绎,定期推介与当前课程主题相关的绘本进行共享阅读活动。如以世界环境日为例,选择电子绘本《让路给小鸭子》,它是一本被评为凯迪克金奖绘本,可以说这是绘本界的最高荣誉。教师可以抽签或指定角色,将绘本内容以话剧的形式进行演绎,在家中或者在班级里,和幼儿一起准备道具,自由发挥,在此过程中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深化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与感悟,幼儿会产生沉浸式体验,去反思对于环境的破坏,让幼儿成为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更能满足德育的需求。

(三)丰富绘本活动形式

1.在集体教学中移情教育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逐步弱化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相对而言集体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事实上,阅读活动集体教学形式的组织对于幼儿阅读方法的获得、认知及思想的重构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何有效地进行两者兼顾呢?

特级教师应彩云在《走出绘本阅读教学的三个误区》中谈到《绘本画面可以增减》,比如“有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主题思想,我们也可以在绘本画页中增加画面,帮助孩子将童话的思想与现实的生活相连接。……我们不必担心孩子对原作欣赏的缺失,因为一次趣味盎然的绘本教学,一定会引导幼儿对原作孜孜以求,犹如一部好的电影对原著作的影响一样。”案例中被师生共同喜爱的绘本《搬过来搬过去》,通过老师增加绘本画面,既使幼儿感受了鳄鱼和长颈鹿的积极乐观和聪明智慧,又为幼儿习得生活的技能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情景,让绘本的主题思想着落于幼儿的心田。

2.在区域游戏中情感体验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能给幼儿带来自主、自由、创造和愉悦的体验。因此将绘本活动融于各区域活动中,更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最常见的绘本活动集中在阅读区和表演区,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对绘本资源的重视和挖掘,教师已经将绘本与主题相融合,开始将绘本逐步过渡到建构区、美术区等各种区域。

在阅读区,可以开辟读、写、听与表达等小区域,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理解、学习绘本的内容;当幼儿熟悉绘本故事之后,可以利用表演区来帮助幼儿进一步深入理解绘本的内在意蕴,再现故事内容,以动作、语言和角色移情等参与表演游戏,从中获得愉悦的游戏体验,同时通过与角色的互动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在美术区,投放经典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能夠让幼儿欣赏到整本书色彩明亮以及画面美,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富有昂扬向上的精神,还能让幼儿感受故事中母鸡萝丝的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

绘本故事《女巫扫帚排排坐》,情节生动有趣,故事中角色比较多,讲述的是关于女巫得到小动物们的帮助下最终战胜恶龙的故事。在玩游戏之前,教师要让幼儿知道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特征,再掌握角色特点,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喜爱的角色表演;游戏接近尾声时,教师要请幼儿主动分享自己的游戏体验,充分表达自己想法和游戏经验;最后,教师一定要帮助升华主题,要再次点明绘本故事的教育主题,即“要像女巫一样善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助推幼儿深化对绘本的理解,从而得到情感体验。

3.在亲子共读中深入感悟

除了幼儿园教育之外,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据着大量的时间和重要的地位。在家庭中,家长要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参与到幼儿的绘本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与幼儿一起来设计阅读空间,创设温馨和谐的亲子阅读环境,让幼儿产生共读的阅读兴趣。如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毯铺在地面上,准备两三个柔软的可爱靠垫,放置高度适宜便于自己挑选绘本的书柜,以便和家长阅读时可以轻松交流;另一方面一定要有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家长可以在书柜边上悬挂一张适合幼儿年龄的阅读记载表,久而久之便会养成良好的亲子共读习惯,这样就会在绘本共读中能够感受彼此深切的亲情与细腻的爱。

亲子共读中幼儿往往受到干扰,容易分散注意力,年龄越小对阅读越缺乏耐心。针对这种情况,家长面对不同时期的幼儿,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年龄较小的时候家长可以抱在胸前一起看,到了大班的年龄可以让他们坐在旁边靠着阅读,家长时不时用手抚摸幼儿的头,用亲切的话语和温柔的眼神进行交流,让幼儿能感受到一种友好深情的互动,产生一种温暖的安全感,对阅读活动就能引发一定的兴趣。家长可以与幼儿共同讨论故事中的内容,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亲情和爱为主题的绘本,幼儿在与家长的交流和互动中更深刻地领悟绘本的主题意蕴,加深幼儿对德育故事的理解与记忆,培养起良好的道德情感。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利用优质绘本为德育教育资源,是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早期对道德情感的感知,满足了幼儿阅读的趣味性,养成幼儿优质的道德行为,真正发挥绘本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德育应用价值;同时通过储备优质德育绘本资源、拓宽幼儿阅读空间和丰富多种绘本活动形式等实施策略,为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能延伸到幼儿未来的成长阶段,乃至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品德绘本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绘本
绘本
绘本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