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2023-09-19 19:22陈荣贵
新教师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陈荣贵

【摘 要】教师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积极践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理念,以教材中的语文核心知识为中心组建不同主题的任务群,增强学生语言文字和阅读写作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本文从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开展单元学习活动;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增加任務学习趣味;明确任务学习重点,提升阅读分析能力这三个角度,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设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教学实践

新课程教育方案逐渐落地,更多教师开始思考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的方向和途径,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它是指由任务学习活动和探究情境组合而成的学习集群,是对传统单篇教学形式的有效创新,能帮助学生更快理解文本的主旨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习任务群活动的开展,有机整合各类教学资源,重点调整阅读和写作环节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具备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还能增强学生对教材不同文本之间联系的理解,有利于在对比阅读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开展单元学习活动

在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开展任务群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统整单元各部分内容来设计不同的子任务,融合不同的语文资源展开教学,以此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学生能在正确学习方法的引导下达成学习目标,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雄伟、美观和设计的巧妙之处,学习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如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赵州桥非常美观”,作者通过对桥面上的石栏图案如何的精美以及不同形态的龙的描写等,写出了赵州桥美观的特点,让读者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另一篇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学习任务群教学。这两篇课文都是通过对某一事物或场景的特征描绘,表达不同时期我国人民的智慧,因此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对两篇文章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描写清楚的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学习任务一:招募解说员,明确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招募“小小解说员”为任务,以分别招募赵州桥的解说员和清明上河图的解说员为引导,让学生将两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进行对比学习。教师对解说员的要求应是要把事物或者画面的特点讲清楚。学习任务二:小组合作学,厘清写法。分别出示《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三自然段,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并体会这两段话分别抓住“美观”和“热闹”这两个关键词来写,在写法上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通过赵州桥介绍组和清明上河图介绍组,让学生分别采用画表格、画思维导图、圈画关键词句等方式来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美观”和“热闹”写清楚的。学习任务三:对比引思考,总结提升。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小小解说员”比赛,各小组分别派代表上台解说。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赵州桥的作者是围绕“美观”对桥面上形态各异的龙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而《清明上河图》中街市的“热闹”,则是从各种店铺、各式形态的人来写热闹,重点描写人不同的活动动态,而且人物刻画得详略得当。学生体会赵州桥的美观、设计巧妙和《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后,教师应让学生思考两篇课文在叙述视角方面有什么不同,借助问题完善学生在任务群学习活动中的分析视角。这样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对作者写作方法的感悟,能有效达成单元语文要素的目标,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增加任务学习趣味

在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为落实新课改中提出的相关教学目标,更多教师开始将情境教学法引入语文课堂,以提高语文学科教育价值。情境具体是指课文内容中隐含的叙述语境,教师应通过语言转化和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语境。因此,在基于学习任务群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内涵和主题的探究,引入不同的教育工具创设真实的任务群学习情境,这样不仅能有效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思维潜力,还能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利于降低理解教材文本的难度。同时由于小学生在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方面的限制,其接触的文章类型有限,因此教师在创建任务群学习情境的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开展阅读分析活动,以便提高任务群教学质量。

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雨来在面对鬼子时敢于抗争并保护村民的故事,掌握在叙事文本中插入景色描写的作用,在语句“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中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面对列强所展现出来的抗争到底的决心,分析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在分析本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联系《芦花鞋》这篇课文开展教学,组织以“榜样少年成长”为主题的任务群学习活动。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烈士英勇斗争的视频,激发学生视、听的感知方式参与学习;还可以播放学生身边同学助人为乐的事迹视频,营造“榜样少年成长”学习主题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对任务群文本的初步印象。

教师可根据单元主题设置学习任务情景:讲讲心中小英雄们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两篇文章中是通过描写哪些事来突出人物精神品质的”入手,以问题促进学生语文分析思维的发散与延伸。在学生得出人物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机智、聪明、勇敢”的品质时,教师因势利导布置“探究文章其他部分与塑造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对段落进行划分梳理和给段落加小标题”的学习任务。借助任务群的学习,帮助学生科学总结两篇文章的发展方向,即游泳—掩护—斗争—脱险,做芦花鞋—卖芦花鞋—买芦花鞋—送芦花鞋,从而增强学生对叙事类文本的分析能力,积累更多分析长文章的技巧。最后,教师可设置题为“我身边的榜样”的习作任务,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的学习感受完成主题写作,用语言文字概括自己对榜样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三、明确任务学习重点,提升阅读分析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学习经验的限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會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且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进行多角度观察和记录,以便结合学情调整任务群活动的开展形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在学习任务群中突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围绕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借助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形式增强语文教学的连贯性,使学生能逐渐掌握独立阅读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的教学为例,本课主要介绍父亲从分析花生的价值延伸到个人生命价值的故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借助不同生活事物传递个人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师可先在课前发布“给许地山家里的花生写一则文创文案”的任务,引导学生挖掘花生的特点和品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从课文“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句体会父亲教给“我”的人生道理。然后,教师可开展阅读拓展教学,引导学生解答“究竟什么是有用的人,你对父亲的这句话有什么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本篇文章的人生观教育作为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在分析词汇、划分段落和体会情感的过程中完成对本篇文章的阅读分析。随后,应鼓励学生将本篇文章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本单元其他文章(如《白鹭》《桂花雨》),通过对本单元其他文章的学习来巩固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如何分析不同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走向的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应在备课环节深入分析三篇文章的异同点,明确三篇文章中体现的不同的人生观教育主题,结合阅读文本内容拟定“划分文章各段详写和略写的具体部分”“归纳文章中‘成熟一词的引申意义”“总结三篇文章如何借助物品突显人生道理”等几个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并结合三篇文章的具体语句进行说明,锻炼其总结归纳和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随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着重分析几篇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对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以便能将课文的主旨从文本中延伸出来,实现对学生思想认知和学习品质的有效培养,借此巩固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能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有利于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利用,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学习习惯。教师应对组织学习任务群的不同方法进行探索,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发散思维,拓展分析视角,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东边小学)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跟四位“名师”学思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哀怨曲还是欢乐颂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