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功能锻炼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创伤性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2023-09-26 01:10吴建丽冯丽梅邓海妮陈小雪黄利飞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

吴建丽 冯丽梅 邓海妮 陈小雪 黄利飞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锻炼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创伤性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7月- 2022年9月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股骨骨折患者92例,根据组间基础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两组,各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功能锻炼结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锻炼执行评分及心理弹性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执行评分及心理弹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执行评分及心理弹性评分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锻炼执行评分和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早期功能锻炼为导向的护理模式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可提高创伤性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锻炼执行评分,改善患者心理弹性。

【关键词】  早期功能锻炼;积极心理干预;创伤性股骨骨折;康复锻炼执行;心理弹性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19--04

股骨骨折为临床常见的骨折,指股骨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后导致完整性破坏或连续性中断[1]。手术为治疗股骨骨折的常用手段,术后主张采取功能锻炼促进术后康复,但多数患者术后由于活动受限、疼痛等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康复锻炼积极性较低,不利于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故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提高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十分重要[2]。通过积极心理干预,可培养患者个体积极性,通过挖掘个体潜在正向信念,克服心理问题[3]。基于此,本研究将早期功能锻炼结合积极心理干预用于创伤性股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7月- 2022年9月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股骨骨折术后患者92例,根据组间基础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1~69岁,平均45.91±1.87岁;骨折原因:跌倒31例,交通事故7例,击打伤5例,高空坠落3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2~71岁,平均45.99±1.93岁;骨折原因:跌倒33例,交通事故6例,击打伤4例,高空坠落3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入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均为新鲜骨折;③均有明确外伤史;④均经X线、CT等检查确诊为股骨骨折,且自愿接受手术治疗。

(2)排除标准:①智力、精神等功能异常,无法正常进行康复锻炼者;②既往有病理性或陈旧性骨折者;③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④存在严重躯体疾病者;⑤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术后护理,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加强饮食、用药等方面指导,指导患者术后1~2周行肌力训练,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屈伸练习。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功能锻炼结合积极心理干预,方法如下。

(1)早期功能锻炼:①根据患者年龄、骨折情况综合评分,总分100分,分为A(>70分)、B(41~70分)、C(<41分)3个等级,并给予不同锻炼目标。②指导A级患者每日行踝关节及足趾被动、主动屈伸练习,20~30次/组,指导吹气球、深呼吸等肺部训练,增加角度练习,每2天增加10°,3次/d,60min/次,根据其恢复情况行膝关节伸展锻炼。术后1周复查X线,根据患者骨愈合情况进行负重练习。③指导B级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等活动,其余练习同A级患者。④C级患者除上述锻炼外,指导进行站姿、日常行走、适度抬腿等练习。

(2)积极心理干预:①动机性访谈。护士通过一对一动机性访谈,根据患者病情、言行举止等分析其生理心理需求,并给予激励、赞美、表扬等正性言语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如“你今天表现的很好”“锻炼姿势很标准”等,增强患者康复信心。②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听音乐、打坐冥想、练书法等转移注意力,摒弃自身杂念,挖掘内心正向信念。③积极情绪表达。鼓励患者将每日开心的3件事以录音或日记方式记录下来,如在家人关怀下收获了什么、今日朋友送的一件礼物等,并向家属或朋友倾诉,积极表达自身情感。

1.3  观察指标

(1)康复锻炼执行情况:采用科室自制康复锻炼执行量表,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执行力越好。

(2)心理弹性:于干预前、干预1周后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4]对两组患者测评,包括坚韧、乐观、自强3个维度,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好。

1.4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执行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康复锻炼执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康复锻炼执行评分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的康复锻炼执行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各维度(坚韧、乐观、自强)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外科手术为治疗股骨骨折的有效手段,可有效缓解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促进肢体功能快速恢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为临床常用的护理干预手段,可通过活动关节、步态训练等改善患者肌肉僵硬,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肢体血液流通,减轻患者局部疼痛,利于促进身体功能尽快恢复[5]。早期功能锻炼通过对患者踝关节、膝关节、股骨等部位进行训练,可增加关节活动度,促使软组织顺应性提高,促使关节更加稳定,避免肌肉因长久卧床废用出现僵硬、萎缩等现象,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6]。但术中创伤、麻醉、应激反应等可加剧术后疼痛介质释放,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易引發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降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康复锻炼积极性十分重要。

常规护理多重视患者生理不适,并遵医嘱给予针对性生理护理措施,但干预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忽略患者心理需求,不利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在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方面难以发挥较好作用,使得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欠佳。积极心理干预以积极向上、乐观的理念为基础,对患者进行动机性访谈,并引导其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帮助其挖掘内心潜在美好与积极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念[7]。积极心理干预通过放松训练、积极情绪表达等多种方式可帮助患者释放内心情绪,有效宣泄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功能锻炼结合积极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康复锻炼执行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均更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在患者行早期功能锻炼的过程中,给予积极心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建立正向信念,提高康复锻炼积极性,为后续功能锻炼奠定较好基础,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后续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较好康复锻炼效果,促进功能恢复[8]。

综上所述,早期功能锻炼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可提高创伤性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锻炼执行率,改善患者心理弹性。

4  参考文献

[1] 冯春兰.以早期功能锻炼为导向的围手术期护理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3):4568-4571.

[2] 严松,张波.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处方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9):124-125.

[3] 黄纯波,夏先强,赵诗铁.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处方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11):1777-1779.

[4] 逄玉霞.心理护理干预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4):72-74.

[5] 张荣,王晶.以病人信息需求为导向的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疼痛介质及康复积极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1):158-160.

[6] 周绍春,李夏春.心理干预结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15(4):4-5.

[7] 张娟.整体康复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0,7(19):198-199.

[8] 王晓敏,张香菊,程艳.功能锻炼结合心理支持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8,31(2):97-100.

[2023-06-12收稿]

作者单位:543000  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心理弹性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
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弹性与入学适应的关系
团体辅导对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弹性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