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探讨

2023-10-24 21:24代飞
求知导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摘 要:为了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教师要将深度学习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可融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以及“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难点和重点的分析、主要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等环节入手,深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代飞(1985—),女,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规划和设计,对于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保障课堂质量和教育功效有着重要意义。在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师应该寻求教学设计的优化和变革,寻找能够深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知识内化能力的有效策略[1]。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当中融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以及“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从生活化教学以及增强化学教学实践性等方面优化教学设计,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标,发挥提纲挈领作用

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教学设计以及课堂实践都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结合学生学情和教材内容,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和情感为指导,发挥出引领教学活动科学、创新发展的作用。教师要深入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实现深度教学。

例如,在教學“钠及其化合物”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金属钠的性质,掌握钠与O2和H2O的化学反应过程。②掌握Na2O和Na2O2的性质特点、Na2CO3和Na2HCO3的特点,并掌握相关的一些化学反应式,同时了解Na2CO3和Na2HCO3的一些用途。③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知识,学习焰色反应的实验,了解钠以及一些常见金属的焰色反应现象。(2)技能目标:①结合课本当中的切割金属钠、坩埚加热金属钠、钠与水的反应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加热Na2CO3和Na2HCO3等实验,让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方法。②掌握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探究实验原理的方法。(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②发展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梳理课本内容、落实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过程。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教师制订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基于深度学习的理念,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重视对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目标入手,确定综合发展学生化学素养的方向。在设计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真实学情,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意识地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设定目标。例如,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和理解的能力有所欠缺,那么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侧重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拓展性知识内容可适当进行压缩,以便更加精确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学习和理解能力比较突出,那么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就可以考虑提高拓展性,使课堂囊括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加有效地深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和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应将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根本,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对于化学实验现象和过程的把握当作重点,更好地深化课堂教学,提升高中化学整体教学质量。

二、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功效。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呈现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深化理解。同时,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和吸收,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有效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例如,“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典型,介绍了活跃金属钠及其一些常见化合物的性质,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于活跃金属元素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丰富学生对于金属的认知。钠的化合物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参照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选择生活化教学、实践教学、互动教学等方法展开教学。

(一)生活化教学

高中化学当中很多知识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实验甚至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自身生活实际之间所具有的紧密联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从化学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呈现知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降低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Na2HCO3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家庭厨房中常用的小苏打为知识呈现的切入点,利用小苏打在制作糕饼、清洁油污、清洗蔬菜等多方面的用途,拉近理论知识学习和生活的距离,进一步深化教学。

(二)实践教学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动手做化学实验,对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多样化设计,能够使学生从多角度对化学问题展开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从实验现象中掌握实验的原理。在开展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实验细节的展示,注重实验过程的设计、操作以及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一边观察实验细节一边进行思考,这样的教学效果才会比较好。除了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去实验室亲自进行实验探究。在以往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由于实验课程时间安排比较紧张,因此为了保证学生顺利进行实验并取得正确的实验结果,部分教师会提前对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器材操作等进行讲解,而留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比较少。这样严格控制学生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以验证理论知识为目的完成实验的化学实验课,所起到的教学效果往往比较差。实验的重点在于操作,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使学生在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器材的操作、实验现象的记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各个环节中,运用自己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培养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尽管各高中学校的教学进度和实验课程安排不同,但教师都应尽量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探究放在一起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更加凸显教学的实践性。

(三)互动教学

课堂互动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是教学目标达成以及教学效果实现的重要路径。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以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互动,可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互动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学科知识。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顺畅地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知识理解和内化的效率,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2]。例如,在教学“认识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的时候,对于烷烃、烯烃、苯的同系物等有机化合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复杂有机化合物进行命名,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师所传授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和方法。同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如抢答竞赛等趣味性的互动游戏,有效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运用熟练度和化学思维能力。在抢答竞赛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然后依次在课件上进行展示,让学生依据命名原则和方法判断化合物的名字并进行抢答,教师则作为组织者和裁判给学生进行计分。

三、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效率

课堂当中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堂导入、知识呈现、知识内化以及总结反思等环节,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规划各个教学活动环节,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当中,教学活动应该符合以下原则。

(一)具有激趣性

教学活动首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深入学习和探究化学知识,如果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不足,再怎样设计教学、规划课堂都只会事倍功半,难以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找好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课堂导入的环节,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第一时间就能够产生兴趣,引领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了解火箭推进剂”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先播放我国发射火箭的视频,通过航空航天、外太空探秘、登月探索等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火箭推进剂的原理,充分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强调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想要落实新课标教育理念,教师可以从设计具有激趣性的课堂入手,通过趣味化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当中学习和探究化学知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会更加积极和主动,能更好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二)具备多样性

以往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学习,对于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现象、化学公式、元素周期表等知识要点,往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形式非常单一,长此以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且没有随着化学知识内容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贯彻深度学习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深挖高中化学知识内容,从不同知识模块的特点入手,采用不同的教学活动开展方式。这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和精彩,而且能够综合性地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例如,在教学钠、碳、硫、铁、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若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采用从单一的元素逐步过渡到化合物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比较低。但是,在教学有机化合物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涉及较多学生感觉很陌生的、化学表达式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教师如果依然从其性质开始讲起,难免会让学生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调整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从生活化的知识内容讲起,让学生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生活当中的一些常见、常用的物品联系在一起,逐渐熟悉这些有机化合物,然后再去学习其化学组成、化学表达式以及化学性质等。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再如,“化学反应与能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要从学生思维方法、思维模式方面着手,多开展一些如问题式教学、项目探究学习等活动,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3]。

(三)应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能够丰富教学活动,让教学方法的实施更加具有可行性,教学效果更好。如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在讲解一些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软件进行动态展示,让学生更加细致地学习。比如在进行焰色反应演示实验时,有些金属或化合物的反应有一定的危险性或者实际演示成本太高,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学习。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和深入。

结语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融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以及“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统整化学课堂教学,做好整体的规划和设计,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史芸.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11):124.

[2]王洪杰.高效课堂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9(6):127.

[3]周改英.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问题探讨[J].化学教学,2012(12):21-24.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