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 诗意生活

2023-12-13 15:16耿其露
新班主任 2023年10期
关键词:体验式游戏幼儿

□ 耿其露

陶行知先生曾说,最好的课堂并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校外,在生活里。户外自然课程以其空间的开放性、游戏的自主性、活动的趣味性、环境和资源的亲自然性、材料投放的动态性和运动的挑战性等,深受小朋友喜爱。

将真实、多姿多彩的户外自然环境与课程相结合,开展自然体验式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是“让教育回归真实,让幼儿回归自然”的途径。在自然体验式园本课程中,幼儿与虫鸟对唱,与花草私语,与树木谈笑,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对自然进行深入思考,为未来的发展赋能。不知不觉中,幼儿园实现了“让每一个齿轮都转动,让每一片绿叶都闪光,让每一朵鲜花都绽放”的教育愿景。

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应本着自由、自主、创新、愉悦的游戏精神,立足儿童立场,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在保障幼儿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投放活动材料和积极创设活动情境,师幼共建户外游戏课程,从而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以自然生态为核心,创设多样化户外游戏环境

针对《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估与提升指导手册》中户外环境的现场观察评估三级指标,幼儿园从实际出发,从空间布局、资源利用、安全管理等方面重新规划,将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划分为22 个活动区域。

在进行幼儿园户外环境改造时留足“会呼吸”的土壤。可以规划百果园、农乐园、小竹林等,为各种小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提供条件,让幼儿感受自然的多样与神奇。环境中自然元素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儿童自然经验的丰富程度。沙、水、石等多样的自然元素也是幼儿感受大自然的媒介。玩沙区、玩水区、玩泥区等让幼儿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多样的游戏与探索,与自然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在用鹅卵石、木头、瓷砖等不同材质打造的趣味迷宫中,幼儿有机会通过肢体碰触来感受自然界的不同材质。丰富的自然元素拓展了幼儿的户外活动空间,也活跃了幼儿的身心。在相对独立的野战区,幼儿可以通过滑索享受在树林中飞翔的快感;在错落起伏的小土坡上,幼儿可以自由地奔跑和翻滚;倾力打造的童趣食舍和漂流书屋,更是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生活就是一半烟火气,一半诗意情。

幼儿也是户外环境的设计者。要支持幼儿在和环境的互动中依照自己的需要和想象来改造和利用环境。例如,幼儿可利用轮胎、木桩等,自由地攀爬、登高和藏匿等。当幼儿和自然环境产生深度联结时,他们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并积极行动。

以自然天性为遵循,构建游戏化课程体系

“强调自然性、游戏功能性和可探究性的有效统一,聚焦幼儿的真实需要”是自然体验式课程的立足点。我们践行“自主、多元、融合、开放”的理念,提供宽阔的场地、灵动的空间、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在嬉戏中增强身体素质,在合作中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在积极的探究中拓宽视野。

1. 前提——充足的时间保证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个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 个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为此,可以通过园本教研进行一日作息时间审议,让各项活动的开展更加有规律,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亲近自然、释放天性。

2. 基础——有效的课程创生

引进专家资源开展课程培训,通过共学、共思、共研,定期进行课程前中后审议研讨:在前审议中尊重幼儿需求,聚焦问题,集体确立主题的设想、实施方案;在中审议中关注幼儿发展,提供必要支持,促进主题活动顺利进行;在后审议中关注积淀,推动课程模式创新、幼儿与教师发展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园本课程的创生性和有效性,力求实现园所、课程、儿童之间同频共振。

3. 支撑——深入的资源开发

以核心组研究的形式就户外场地资源建设、环境创设、材料提供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课程资源地图实现园内外课程资源共享,逐步建立户外资源与室内资源的联结,帮助教师明确资源收集和使用的脉络,实现从课程资源到儿童经验的转化。

以自然体验为主题,支持游戏化深度学习

1. 亲自然心,关注经验生长

幼儿深度学习的过程是经验生发的过程,也是课程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确定活动内容时,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核心经验指向,通过多元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并对课程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使孩子的经验前后联络,保证学习的递进性和系统性。以季节性节气为契机,可以将户外农乐园与各班自然角进行联动,通过《种一棵绿色的“梦”》《植一株绿色,育一片春光》等系列课程的开展,引导孩子自主探索,领会生态和循环再生理念,用行动为环境添绿,用真诚为环保倡议。

2. 育自然人,收获成长幸福

课程的选择源于孩子的生活。自然体验式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坚持以幼儿的兴趣、生活和经验为核心,及时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并为之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引导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经历自然、自主、自信、自由的内心体验,获得成长的快乐……这就是课程带给孩子们的幸福。

我们利用幼儿发展性评价中的内容体系、评价工具和实施过程,有效推动课程实施,助力幼儿发展。

课程评价体系分为横向评价体系和纵向评价体系,其中,横向评价体系包括幼儿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纵向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观察评价、幼儿自主评价、期末动作发展测查、家长期末座谈会评价等。

课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全面化,明晰类别划分。重视教育过程的持续评估,建立全面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明确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使评价指标与自然体验式课程目标相结合。通过不同行为等级的划分,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评分,判断幼儿处于哪一发展水平,据此支持和引导幼儿发展。

评价方法具体化,呈现真实情景。将评价应用于真实情景中。通过对真实事件进行总结与评估,客观展现幼儿发展状况;通过对幼儿进行客观观察,记录、汇总、整理每名幼儿的发展记录,确认幼儿发展等级,完善幼儿信息。

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方共同参与。重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评价,教师积极主动地反馈家长对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评价,将其作为幼儿评价的补充。

评价结果有效化,注重反馈。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教师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要进行深度反思,根据评价结果了解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确定课程实施中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并对日后的课程进行调整,让课程更适合幼儿发展。

用双眼去发现四季的美好,用耳朵去倾听草木的呢喃,用双手去拥抱新奇的世界,与每一位大自然的朋友相遇、相识、相知……我们将继续对户外自然游戏场的课程构建进行深入研究,以实践者的姿态追寻专业的教育样态,向着教育更美好的方向行进。

猜你喜欢
体验式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