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课程章节“油脂”教学设计为例

2023-12-29 01:21黄小娟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超星油脂信息化

黄小娟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改革中的发展不断加快,信息化教学成了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趣味化,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有机化学是卫生类中职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药剂、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学习有机化学不仅可以服务专业课程,同时也可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起到铺垫作用[3]。因此,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也应顺应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方向,逐渐从传统的教师课堂授课模式转变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4,5]。教师可以根据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改革模式[6]。接下来以《有机化学基础》教材中第六章中的第二节“油脂”教学设计为例,主要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阐述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优化有机化学课堂教学,希望能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1 教学分析

1.1 课程分析

有机化学主要内容包括烃类、醇和酚、醛和酮、羧酸、酯和油脂、胺和酰胺、杂环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课程授课对象为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化学基本知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课程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困难是:第一,由于学生在初中没有接触过该课程,不了解有机化学的特点和规律;第二,有机化学结构式复杂,很难书写,知识点分散,容易混淆;第三,学生刚刚从初中进入中职学校,还没有适应中职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强烈。结合学生课程学习难点,教师采用不同的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

1.2 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有机化学基础》第六章“酯和油脂”第二节“油脂”,选取本节课进行教学设计的理由有三点:第一,油脂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医药生产,油脂的学习对于药剂专业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油脂是一类特殊的酯类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与酯的化学性质相似,在之前的课程已经学习了醇、羧酸、酯等有机化合物,为本节课学习打下知识基础。第三,油脂、蛋白质和糖类是自然界的三大营养成分,本节课聚焦油脂的学习,为后续课程中糖类、蛋白质的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3 学情分析

(1)认知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醇、羧酸、酯等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知识基础,但是知识体系不完整,无法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缺乏深入分析能力。

(2)能力分析。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有机化学实验操作,如量取液体、加热、过滤等,但部分学生实验操作不够规范,无法运用实验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3)习惯分析。学生抗拒枯燥的理论学习,喜欢动手实操,对于文字性较多的学习资料兴趣不高,对图片、视频、事例等具体、直观的学习资料兴趣高涨。

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油脂的结构特点,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能通过类比分析写出油脂通式和皂化反应方程式,能对知识点举一反三,能进行深入分析,能规范地进行皂化反应实验操作。

(3)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思维、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和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

1.5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课中进行发布任务、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课后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传练习题,使学生掌握油脂的结构,突破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油脂的性质。课前让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提前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课中采用理论—实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通过发布任务、平台选人、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2 教学策略

2.1 教学方法

(1)类比迁移法。通过酯的结构类比写出油脂的结构;通过酯的水解反应类比理解油脂的皂化反应。

(2)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讲解皂化反应的实验步骤、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皂化反应的实验过程,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3)任务驱动法。课前发布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中穿插任务,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课后布置任务,督促学生及时巩固课程内容。

2.2 教学资源

信息资源:超星学习通平台、鸿合多屏互动平台、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微课视频、演示文稿教学课件等。

教学地点:化学实验室。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验仪器与试剂、课本。

3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模块六环节”(图1),“三模块”是指:课前教师辅导、学生自学;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课后教师追踪、学生拓展。“六环节”是指课中分为旧课回顾、新课导入、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专业对接、课堂小结六个环节,课程为2学时,共80分钟。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图1 “三模块六环节”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作教学课件、习题、微课视频,发布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以学定教。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实验仪器、鸿合多屏互动平台等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采用“理论—实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表1),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课后,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发布学习资料、课后作业,追踪学生的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及时巩固知识。

表1 “理论—实验—理论”相结合教学形式

3.1 模块一:课前教师辅导、学生自学

课前,教师提前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微课视频、预习习题、课前讨论,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学生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及时查看学习资料,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参与课前讨论,并完成课前习题,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诊断学情、以学定教,调整上课侧重点。

3.2 模块二: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3.2.1 课堂签

进入课堂,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签到功能,发布签到,学生登录平台完成签到,通过签到可以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

3.2.2 新课导入

采用案例导入新课,油脂是六大营养物质之一,日常生活中很多美味的食物都含有油脂,那么油脂的结构是怎样的呢?油脂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教师结合学生课前的主题讨论,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程学习,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

3.2.3 重点突出

教师发布课堂任务一:写出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上传超星学习通平台。学生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传答案,教师可及时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通过学习平台上传学生的课堂问题完成情况,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也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知识点理解情况,有助于教师开展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接着,教师播放课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讲解油脂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类比迁移法,类比酯的结构特点,理解油脂的结构特征。

3.2.4 难点突破

教师发布课堂任务二:结合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选人功能,请学生在黑板上书写皂化反应方程式。通过请学生上讲台回答问题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接着教师结合实验流程(图2)讲解油脂的皂化实验流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油脂的皂化过程,教师利用鸿合多屏互动平台投屏演示实验的主要操作方式方式,强调操作规范。学生借助鸿合多屏互动平台近距离地观看教师的实验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将实验现象拍照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巡查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并进行个别指导,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通过分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通过强调规范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传实验现象,为学生搭建实验讨论交流平台,学生可相互查看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图2 实验流程

3.2.5 专业对接

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联系实际生活,讲解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不同应用,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从基础课程中提前了解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思维体系。

3.2.6 课堂小结

教师采用思维导图形式,带领学生简单回顾和记忆课程内容,接着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相关习题以及课后讨论内容。

3.3 模块三:课后教师追踪、学生拓展

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传课后习题、课后探究、主题讨论等,学生登录学习通平台进行课后巩固复习,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可通过平台追踪查看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通过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分享与本课堂相关的课外知识,学生通过该平台进行课外知识拓展,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教学总结

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信息化学习。为了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逐渐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与方法,教师可采用微课视频、动画、信息化平台等新型智能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前,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快速预习,提前熟悉课堂学习内容。课中,教师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资料上传、主题讨论、选人投票等功能操作,并结合鸿合多屏互动平台的投屏功能,增加课堂趣味性。课后,教师使用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使信息化手段合理地应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模块化学习。针对学生知识点容易混淆、掌握不牢固、理解不深入等问题,教师可采用模块化教学。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教学形式,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教师辅导、学生自学)、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课后(教师追踪、学生拓展)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3)自主学习。学生进入中职阶段,应具备较初中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课中安排课堂活动任务,课后发布复习巩固任务。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逐渐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学会高效、自主地学习。

5 教学反思

5.1 教学优点

根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教学变得高效、便捷,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将信息技术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阶段,使信息化手段合理地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在课堂中,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采用“理论—实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通过类比迁移法、实验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将教师、学生、课程三者有机结合。教学中采用“三模块六环节”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思维、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和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

5.2 教学不足

在课堂实验过程中,由于教师精力有限,无法观察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调整实验分组设置,由基础好的学生搭配基础薄弱的学生组成小组,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发挥团队学习的最大效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6 结语

信息化教学的探索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部分教师信息化手段运用太多,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无法充分消化知识点;一些教师采用的信息化手段与所教授的课程脱离,无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个别教师在平台布置的学习任务过多,增加了学生的课余学习负担;等等。总之,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之路需要不断摸索和更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研究,合理地将各种信息化手段应用到课堂中,发挥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价值,总结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7,8]。

猜你喜欢
超星油脂信息化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A taste of Peking duck
Al-Zr-CeO2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油脂环氧化性能
中国油脂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