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回顾、热点与展望
——基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2023-12-29 01:21程嘉辉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论文学科核心

程嘉辉 潘 婷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于2017年发布,明确要求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统筹规划课程与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着力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改革[1]。

自那时起,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受到中职教育工作者与学者的关注,相关成果也越来越全面、深厚,为广大中职英语教师的教学教研起到了指导性的帮助。但是,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工作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中间经历了初始探索、借鉴经验、内涵确定及开拓发展的过程。文章以研究论文作为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体现,运用VOSviewer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对研究论文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展现该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与热点,结合目前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展望该研究的未来趋势。

1 研究论文数据获取

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职”“中职英语”分别为主题、关键词、篇名及摘要在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框中进行四次文献检索,文献来源类别选择“全部期刊”。通过检索发现,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论文最早出现于2017年。因此,在高级检索中将时间范围设定为2017—2022年,再次进行检索。经过检索,共获得相关研究论文126篇。经过人工去重及剔除与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无关的文献后,共得出符合要求的有效样本文献104篇,然后按照规定格式导入VOSviewer软件中,对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进行分析。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1 研究论文的年度分布

2017—2022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论文年度分布见图1。通过图1得知,2017—2020年,发文量持续快速增长,增长幅度在每年7~8篇,直至2021年才开始放缓,且达到峰值,2022年的发文量开始回落。6年间发文量的变化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和中职英语课程标准的发布有很大关系。

图1 2017—2022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论文年度分布

2016年5月,程晓堂等人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构成[2]。虽然程晓堂等人所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主要针对普通高中,但其论文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研究打开了局面。2017—2019年,于红、朱惠英等对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章正是引用程晓堂所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3,4]。

2017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1]。全国各地、各等级学校开始努力探索如何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核心素养元素,突出核心素养要求。自当年起,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论文陆续发表,并被中国知网所收录。

2018年1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并定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该标准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5]。此次提出的内涵结构,与程晓堂等于2016年所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文化意识”与“文化品格”的不同表达。因此,2018—2019年,秦丹凤、肖琼及尹丹等对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论文则是引用该标准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故此,2017—2019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初始探索、借鉴经验阶段[6-8]。

2020年3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发布,为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英语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清晰的指引。《课程标准》明确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构成[9]。该标准所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结构与程晓堂等于2016年所提出的,以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结构存在一定关联性,四个方面均建立在“语言”“文化”“思维”及“学习”四个关键要素之上。教学要求和建议内容在保证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职业化的特色。因此,2020—2021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进入内涵确定、开拓发展阶段,发文量持续走高,并达到峰值,且能够跟前面的研究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如林琳在其2017年发表的论文中就提出,要注重中职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这与后来的《课程标准》的要求遥相呼应[10]。

2.2 研究机构的分布

根据数据分析得知,2017—2022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机构分布(仅列举研究论文2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见表1。研究论文包含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其中期刊论文占88.5%,硕士学位论文占11.5%。研究机构一共有97家,其中仅有1篇研究论文的研究机构占比高达94.8%,因此,仅列举研究论文2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从整体情况看,发表期刊论文的研究机构以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为主,占比高达92.8%,其中中职学校又占到96.6%,其余的机构有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机构基本都是高校,以师范类高校为主,占比为66.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研究人员大多来自中职学校,这跟中职学校的教师拥有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资源优势有关,中职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路径和方法,从而形成研究论文。师范类高校作为培养教育和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机构,拥有教育理论研究优势,是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者。

表1 2017—2022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机构分布

2.3 研究期刊载文的分布

根据数据分析得知,2017—2022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期刊载文分布见表2。

表2 2017—2022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期刊载文分布

载文期刊一共有37家,其中载文量达到2篇及以上的期刊只有15家。表2所列举的是载文量最多的前5家期刊。《校园英语》载文量最多,达到20篇,该杂志刊载的论文多为英语教师所作。其余4家期刊都与“英语”和“职业教育”有关,与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方向一致。

2.4 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以论文篇数1为阈值,通过VOSviewer 软件运算得出图2所示结果。107位作者中只有李芳蓉、尹毅、胡竹娅三人,以及周虹与戴巧荣两人有合作关联。李芳蓉、尹毅、胡竹娅三人合作撰写论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英语读写教学设计策略》,周虹与戴巧荣合作撰写论文《基于核心素养反思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其余的作者都是独立完成论文,且都只撰写了一篇论文,没有与其他作者出现合作的情况。由此可见,虽然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该研究领域内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仍比较弱,在今后应加强不同机构、院校间的合作研究。

图2 2017—2022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2.5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能够突显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所以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以掌握研究领域的重点、热点话题。通过对104篇研究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出142个关键词。以出现次数2为阈值,通过VOSviewer 软件运算,得出36个关键词,具体见图3。图中的圆圈标记越大,代表该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越高。因此,“中职英语”“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出现频率较高,与“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主题相匹配,同时与其他研究主题也高度相关。

图3 2017—2022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根据出现频率对关键词进行统计排名,得出排名前20的关键词如表3所示。除了“中职英语”“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等与研究主题“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重叠的这类关键词外,还可以看到“阅读教学”“教学策略”“信息化”及“思维导图”等教学实践层面的关键词。这证明该研究领域比较关注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方向,而大批来自中职学校或技工学校的,具有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为该研究方向提供了资源保障。

表3 2017—2022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高频关键词

2.6 研究主题聚类分析

图4是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聚类图中图标越大,说明主题聚类效应越大。从图4得知,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主要分为三个聚类主题,分别是“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三个聚类主题所包含的关键词出现重合。通过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研究的主要方向。

图4 2017—2022年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关键词共现聚类

2.6.1 阅读教学作为培育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在“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三个聚类主题中,都能找到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在整个图谱中共出现3次,足见阅读教学对于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英语阅读课之所以能够成为教师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原因有以下两个:

(1)英语教材能提供语言训练和文化培养的充足材料。通过教材分析得知,目前中职英语教师所使用的中职基础英语教材主要出自三个出版社,分别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及教育科学出版社。由于出版社因响应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而不断推陈出新,现有的中职基础英语教材不仅紧贴时代背景,还具有较强的职业特性,同时加入了大量的跨文化元素,让教材的语篇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某出版社还根据专业类别开发了不同模块的中职基础英语教材,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与自身专业知识相结合,为学生的职业外语素养打好基础。可知教材语篇的时代性、专业性及文化性的特征趋势,可以为职场语言沟通能力训练提供充足的材料。

(2)英语阅读课能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培育。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构成。英语阅读课能有效地把以上四个方面的培育整合在课堂当中。如李芳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阅读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就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关联性、综合性,课堂围绕着活动层次不断深入,融合了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培养。在整合性的教学目标中,通过创设情境、设计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11]。宋慧娜在研究论文中,对阅读课堂整合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陈述。她所使用的教材为高教版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以教材中“文化与生活”模块的阅读教学实践为例。宋慧娜通过情境创设与对话创编,提升学生的职场语言沟通能力,以“指路文化”主题语篇为例,设置来自中国、日本、美国和希腊的四个不同的场景,让学生进行小组对话创编、创演,其余学生根据表演内容,猜测所演绎的对话发生在哪个国家,既让学生感知不同国家民众的思维差异,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她通过分析与判断典型案例,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差异感知能力,把两个单元分别关于“网络安全”和“心理健康”主题的语篇进行整合教学,有意引导学生分析和判断一些常见问题和现象,把思辨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以“黑色星期五”主题语篇为例,首先让学生将美国购物节和中国“双十一”购物节、“618”购物节等网络购物节进行对比,讨论得出两者间的异同,归纳总结两国不同的消费文化,同时引导学生建立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把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和建立文化自信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路径与手段,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见面问候”主题语篇为例,首先制作与主题相关的微课,让学生课前在线上学习,然后结合课堂阅读教学,让学生总结归纳常见的见面问候方式,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借助信息化手段形成课前导学、课中促学、课后拓学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2]。

2.6.2 信息技术赋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在“学科核心素养”聚类主题中,包含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带来了诸多便利,时空优势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获得了教师们的青睐,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灵活化、多元化。因此,在信息化教学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如何与信息化教学结合,自然成为广大教师和学者关注的话题。该研究方向的成果举例如下。

(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能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多种多样的英语学习App为线上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吴秀源提出通过混合模式口语教学培育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她在课前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完成“课前导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以主题视频和云端讨论作为“课堂导入”,整合视频、学习平台及人机对话软件资源,通过多项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融入中西方生活场景对比,进行思维差异辨析和跨文化学习;课后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课程知识点,抛出讨论话题,让学生在学习平台展开英语讨论,通过微信公众号“微软小英”练习、巩固英语对话[13]。从课前到课后,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基本形成了“课前、课后提升自学能力,课中注重语言、思维、文化交融学习”的模式。

(2)网络资源的教学运用实践。目前用于教学活动的网络资源较多,其中,英语小视频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如抖音、微信视频号及bilibili(哔哩哔哩)等,都是学生经常浏览小视频的平台,其中不乏一些实用、优质的,可用于教学的小视频,主题涉及文化差异、交际用语、休闲娱乐、观点看法及最新时讯等。因此,张丽智提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适时、适量地运用直观、形象的英语小视频,开展高效互动的英语小视频活动,能使学习过程充满情感温度和思维深度,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她强调,教师首先要对小视频的内容和题材进行把关,通过“课前英语小视频暖场”环节,让学生观看与课程主题有关的视频完成预习;进入“课中英语小视频加热”环节后,围绕英语小视频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及跨文化理解能力;最后的“课后英语小视频保温”环节是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拍同款”视频活动及创新编排、表演新剧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4]。另外,成瑶提出借助“英语博客”进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15]。

2.6.3 新观念、新策略、新评价助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在“中职英语”聚类主题中,包含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及“教学活动”,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前者主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包括课程的划分、教学顺序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用等;后者的基本要素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16]。三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实现程度。因此,不少身为一线教师的研究作者都把研究重点放在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上。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推动了教学观念的更新,也促进了教学工作的改革。从研究论文得知,对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和分析的研究内容中,基本都会提到教学观念的问题。于红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转变三点: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评价[3]。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改革,便是教学观念更新的最佳体现。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的教学目标,以往的“教师为主体”“词句语法为重点”“教学单一满堂灌”“评价方式一刀切”等落后的教学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需求。林琳基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提出分层教学,根据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各自能力范围内掌控学习,提升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10]。新的教学方法配套新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新的评价方式也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认可与采用。杨丽丽提出“以评导学、评练结合”,强调评价的目的是要促进教学[17]。江韵提出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阶段性评价,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相结合,加强教师督学、促学的作用[18]。

3 研究的未来展望

3.1 关注教学专业化、职业化特色

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自身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专注职业、办出特色,才能办好职业教育。在研究论文中,不少作者都提出在教学中要创设职业情境,让语言与职业相结合,突出英语教学的职业特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职场语言沟通能力,即要求学生在职业情境中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创设职业情境进行模拟练习,是加强学生职业认知,提升英语沟通能力的主要教学方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虚拟现实(VR)、人机对话等技术,让学生在课堂、课外都能自主进行场景化语言训练,为职场语言沟通能力训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2 关注课程思政的思想引领作用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出台,既凸显了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又为未来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工作方案》强调,要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19]。文化自信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跨文化理解的培育目标,学生既要了解、尊重别国文化,更要读懂、笃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英语课堂作为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教师既要让学生放眼看世界,更要让学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从思想上培养时代新人。

3.3 关注信息化背景下教学与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

因应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而进行的教学与评价方式改革创新,正向多元化、精准化、人性化趋势发展。以评价为例,教师与学生等多主体参与评价,通过过程性与形成性等多形式进行评价,课堂任务与实践活动等多内容介入评价,课前、课中与课后多阶段要求评价,随着实践深入,评价的构成因素将会更加丰富和全面。构成因素的增多,势必对评价的精准度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在实施层次化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全面、系统地跟踪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从而形成综合性评价结果。

4 结语

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在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导向下,以及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较好的发展。在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不断积累当中,研究方向与方法也在迭代更新。面向未来,如何往更深层次的研究维度推进,如何在思政引领、信息赋能的大环境下,有机结合职业生涯、企业发展及国家大业的“三业”追求去研究核心素养的培育,将是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与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猜你喜欢
论文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