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3-12-29 01:21黄思勇谢先俊康振兴邹晓青周光龙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职业

黄思勇 谢先俊 康振兴 邹晓青 周光龙*

(1.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2.湖北一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恩施 445500)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国家出台的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文件充分彰显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高职院校特色发展、优质发展的重要手段。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北一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探索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升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1 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投入、专业建设的组织管理四大核心要素[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有效融合的重要途径,既可为产业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又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达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最终实现产业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互惠共生[2]。产教融合的基点是专业设置对接行业产业,重点是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特点是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融点是毕业证书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亮点是职业教育对接终身学习。

根据产教融合的特点,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推进“学校企业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共享成果”,走“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人才培养路径,形成了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图1)。“六接六融”即专业与产业对接,实现专业建设标准与产业人才需求融合;教师队伍建设和企业技术骨干培养对接,实现师资队伍建设标准与企业技术骨干培养融合;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员工职业素养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车间融合;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关职业标准对接,实现课程体系建设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课程考核标准与岗位能力考核标准对接,实现校内考核评价与企业考核评价融合。“六双一体”即集“双主体”“双导师”“双身份”“双课堂”“双内容”“双评价”于一体[3,4]。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效解决了地方高职院校“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图1 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示意

2 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2.1 专业与产业对接,实现专业建设标准与产业人才需求融合,人才培养实行“双主体”

湖北一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宣恩县委组织部人才办、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联合招收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学校负责按照招生程序完成学生的录取与注册工作,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面试并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供生活补助,宣恩县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为学生提供学费支持,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构建了企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教学的实施过程全面发挥校企双方的主体作用,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将企业文化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践行工匠精神,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企业和学校都是培养学生的主体,实现了把学生从学校搬进产业园区,把课堂从教室、实训室搬到车间,学生完成各岗位的学习后可以直接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既提升了学生在企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又减少了企业新招录员工的岗前培训等环节。

2.2 教师队伍建设和企业技术骨干培养对接,实现师资队伍建设标准与企业技术骨干培养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行“双导师”

师资队伍是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企业技术骨干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学校为企业技术骨干颁发兼职教师聘书,企业为学校教师颁发技术顾问证书,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相互兼职,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成长。校企双方制订技术人员、教师共同培养方案:学校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跟岗学习,提升其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安排技术骨干定期参加学校教学能力培训、教研活动,提升其课堂教学能力,最终使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任教师都成长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为解决企业师傅不愿意把知识和技能原原本本传授给学生的弊端,并有效提升校内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学生入校后,根据学生意愿结合岗位实际情况为每名学生安排一名企业带教师傅和一名校内教师,共同组成指导教师团队,帮助其完成校内三年的学习,学生在校内学习、企业实践期间均接受企业带教师傅和校内教师的双重教育,实行“双导师”制度。

2.3 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员工职业素养融合,强调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双身份”

教学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教学的好与坏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如何为企业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直是职业院校关注的焦点。为解决这一焦点问题,“一正药业班”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学生、教师、企业带教师傅都拥有“双身份”。具体来说,学生拥有学生、学徒双身份,教师拥有教师、企业顾问双身份,企业带教师傅拥有校内兼职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双身份,三者的“双身份”形成一个教学共同体,都接受学校、企业“双主体”的管理。学生以员工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企业在管理学生时把握其学生身份的本质特征,以教学为中心,所有实践任务都围绕完成教学任务来进行。企业带教师傅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教师明确企业顾问的职责,主动参与到企业的科研攻关、技术开发等工作中。学生、企业带教师傅、学校教师的“双身份”,既提升了学生学习职业技术技能的积极性,又提升了企业带教师傅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还提升了教师参与企业科研攻关、技术开发的积极性,达到了“三赢”的局面。

2.4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车间融合,打造学校企业“双课堂”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更新跟不上企业生产车间的更新换代,学生常年在校内学习,缺少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导致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构建校企“双课堂”,“一正药业班”的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基本的技能训练,该专业实践技能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如“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制剂分析”“药物分析”等被安排到企业化验室,学生在企业带教师傅和校内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深入生产一线完成这些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专业技能,在实战训练中形成职业素养,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5 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关职业标准对接,实现课程体系建设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实行课堂教学“双内容”

教学内容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关职业标准对接,融入劳动意识、敬业精神、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内容,实现课程体系建设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构建课堂教学“双内容”。在实施教学时,将企业文化、“厚药德、明药规、善药技”的药德核心精神等融入教学全过程,强化“三全育人”,健全德技并修,校企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6 课程考核标准与岗位能力考核标准对接,实现校内考核评价与企业考核评价融合,实行教学效果“双评价”

评价是一个指挥棒,评价方式往往引领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在“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中,学生往往寄托于最后的“临时抱佛脚”,考试成绩与实际职业能力存在不对等性,职业院校尤为如此。“双评价”打破了传统的评价方式,“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制剂分析”“药物分析”等专业核心课程的考试评价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既注重过程考核,又注重对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考核。学校依据超星学习通平台,全过程记录学生学习的行为习惯,于知识点学习、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分数占课程总评价的50%。企业主要负责对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表现、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评价分数占课程总评价的50%。通过学校、企业的共同评价,既保证了“双主体”发挥效力,又使评价更加真实有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

3.1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运用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2021年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校园杯”宠物护理与美容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8—2019年,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参加湖北省职业技能竞赛“茶叶中重金属含量测定”赛项,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5%,专业对口率达82.8%,毕业生中20.0%已经成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大多数已成为企业骨干技术人员,1名学生获得“恩施州劳动模范”,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2 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

运用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成为教育部认定骨干专业,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成为省级品牌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群(硒食品精深加工专业群)立项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3.3 建成了优质实训基地

运用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北一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北)共同建设的富硒产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认定。

3.4 培养了优秀师资队伍

本研究项目团队发表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教学改革论文10余篇,完成在线开放课程3门,出版工学结合教材1部,省级立项科研课题2项,州级立项科研课题2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3项,培养国内访问学者1名。1名教师获评第四届湖北省“楚天园丁奖”,1名教师获得湖北省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1名教师获评“恩施州优秀人才奖”,1名教师获评“恩施州优秀共产党员”。培养了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实践动手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5 推进了社会服务

近年来,运用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开展了22期恩施州“食品化检验员培训”,为恩施州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贡献了职院力量。在学校精准扶贫点发展林下生态养鸡产业,带动100多户村民致富。团队9名教师被恩施州科技局选聘为科技特派员,制定地方标准1项,用科技助力恩施州生物医药、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恩施州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贡献了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力量。

3.6 助推了企业快速成长

运用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湖北一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办了“一正药业班”,协助企业完成了中药饮片生产车间、冻干车间、配方颗粒车间的建设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协助企业开展配方颗粒的研发,帮助企业快速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湖北省专精新特“小巨人”。

4 结语

基于OBE理念,以“政校企生”四方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政校企生”四方“最终得到了什么”为落脚点,构建基于“六接六融”的“六双一体”的培养模式,校企一体化培养基层技术技能人才,企业得到了需要的人才,学生习得职业技能并实现了在家门口体面就业,学校完成了培养人才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使命,企业的良好发展促进了地方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了学生“下得去”,企业“用得上”“留得住”,服务地方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政校企生”四方共赢的局面。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职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