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学习任务设计的教学策略例谈

2024-01-11 00:29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新教育 2023年35期
关键词:船长阅读教学情境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陆 意

“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2022 年版语文新课标的重要课程理念。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目标、情境、体验、智趣等方面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想把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落到实处,教师可以从主题、情境、活动等方面来设计阅读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沉浸阅读,避免课堂浮躁等流于形式现象的产生。下面主要以五年级下册《跳水》一课为例进行简要分析,阐述学习任务设计思路,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一、聚焦主题,培育学生素养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学习主题不同于学习话题。主题设计指向学习任务活动的终点。依据单元特点,教师聚焦学习主题,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可以充分落实编者意图,抓住阅读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价值整体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学习任务设计时一般会按照三维目标进行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的优点是有助于学生整体学习目标的落实,缺点是整个课堂教学缺乏聚焦。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素养为终极目标指向,注重对学习主题任务的提炼聚焦,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显得更加精准。在《跳水》一课中,教师可以提炼教学目标:

2.主题聚合化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单元学习目标,精准确定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以使学生在比较、推理、质疑、讨论等过程中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跳水》一课,传统的教学活动安排如下:了解船长当时的内心活动,体会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但在新课标目标引领下,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时要充分考虑本单元语文要素以及发展学生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联系,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任务情境的设计来引领学生在思辨阅读中学习表达,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任务内心,理清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于学生来说,将逻辑思维外显转化为清晰的语言表达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此,教师可以紧扣单元双线目标设置核心学习活动。

二、触发情境,培育交际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情境是阅读教学的助推器。言语能力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情境的推动,也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的言语发展才更具有意义。教师要善于依据学生学习内容特点通过适切的,智慧的言语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1.创设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所学课文特点创设出趣味性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质量的目的。在《跳水》一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有条理表达)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有针对性表达)③你想到了哪些营救孩子的方法?(发散式表达)④和水手们的表现相比,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船长的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思辨性表达)教师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让学生有条理、有顺序、有针对性表达等进行设计的,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些学习任务群引领下,学生从孩子的处境及船长方法好在哪里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内心,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2.语用交际性

交际语境的创设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依据文本内容特点为学生营造出交际性语用情境,可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在《跳水》一课中,依据课文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交际语境:①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假如孩子没有及时跳水,船长真的会开枪吗?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②记者小采访:船长,幸亏是你,要不然孩子今天可就危险了,大家当时都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你当时是怎样想的?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从船长的角度述说了自己看到当时情况内心是怎样的着急,但是表面是如何的平静。教师从文本内容出发,设计思辨语境和采访语境,可以把学生真正置身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感受到人物的思维过程,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三、活动黏合,贯通系统建构

在阅读教学中,设计适切的活动性任务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更加高效,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活动来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内容的系统建构,让学生的思维增值,促进学生语文阅读技能的全面提升。

1.系统化的结构审视

在阅读教学中,设计系统化的学习结构形式可以突破学生语文学习表层化,思维浅层化的藩篱,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概括、综合,评价等让学生的学习由浅层走向了深层。在《跳水》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引领学生对文本结构进行梳理:

借助表格,学生对事情的起因、经过一目了然,为学生感受船长的品质提供了条件。有了文本的结构图作为支撑,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梳理,明白了孩子遇到危险与猴子、水手之间的直接原因,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更加深刻。在这一课教学中,教师从故事情节发展入手引领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系统建构,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清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增值性的思维工具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明晰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框架之后,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工具的灵活运用,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巧妙引导等等,以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进阶。如在《跳水》一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时间长吗?可是大家为什么会觉得时间太长了,这两句话矛盾吗?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有类似的感受与体验吗?现在让我们以慢镜头的形式对这四十秒时间进行慢放,请大家把这四十秒钟内发生的事情过程描写清楚。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

十秒钟过去了,_______。

十五秒钟过去了,_______。

二十秒钟过去了,_______。

三十秒钟过去了,_______。

三十七秒,三十八秒……四十秒,孩子终于浮出了水面,_______。

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补白或者续编,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四十秒钟”与“大家觉得时间太长了”这句话之间是一点儿也不矛盾的,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蕴含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阅读任务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主题、情境、活动三者之间的关联,从聚焦主题到情境突破到活动串联,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出三维进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理性对待阅读教学,实现学生语文的高效学习。

猜你喜欢
船长阅读教学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出发吧,船长
护患情境会话
当船长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船长,我的船长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