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研究

2024-02-18 08:30李晨旭周姝
传播与版权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红色文化新媒体时代

李晨旭 周姝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和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习惯。然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信息泛滥、碎片化阅读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造成影响。文章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人才培养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大范围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在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人才培养中,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媒体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其能够将红色文化相关内容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中来。同时,新媒体也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更加容易接触到红色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一)红色文化的定义

“红色文化肇始于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长和发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努力奋斗去实现美好生活的乐观主义的面世态度,积极向上的社会交往心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根本原则所催生出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是红色文化的本质所在”[1]。

(二)红色文化的重要性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一切人類文明优秀成果的继承与发展,蕴含极其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无比厚重的文化内涵。红色文化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珍惜的重要文化资源[1]。

(三)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保持其活力和时代性的重要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对高职院校来说,其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例如,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纪念馆,参与红色文化主题的讲座和研讨会,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加深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学生传递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特质,增强学生对传播红色文化的兴趣。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一直是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融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2]。

(一)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

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代表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畏艰险的品质,其包含的英勇顽强、敢于奋斗、坚韧不拔等精神内涵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因此,高职院校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技能人才培养,有助于学生继承优传统,养成坚韧、勇敢和创新的品格。同时,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一致,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载体。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3]。

(三)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而高职院校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技能人才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将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4]。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这种融合,高职院校不仅能够培养出技术娴熟的高技能人才,还能够塑造具备优秀品格的新一代中国工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贡献力量。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找准工作发力点

红色文化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应将红色文化的内涵转化为专题化、故事化的课程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找准工作发力点,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持续探索把“红色文化+”贯穿融入“三全育人”体系,推动红色文化进课堂、进实践、进头脑,提升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红色文化育人范式。

(二)融入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发展新格局

高职院校需要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以确保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还能激发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提升红色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红色文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从而构建教学发展新格局。高职院校通过红色文化故事讲解、党史党建知识传授等,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红色文化,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5]。

(三)利用多元平台开展育人活动,提升育人水平

为了在“1234”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中成功融入红色文化,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多元平台,并利用这些平台提高育人水平。通过构建多元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国际交流、技能培训,并构建综合性教育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出既有技能又有红色文化素养的优秀人才。这有助于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四、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路径

(一)构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构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是高职院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路径之一。该平台可以是一个网站、一个微信公众号或一个App,高职院校通过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将红色文化内容传播给学生,能够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红色文化传播平台需要具备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内容,包括红色经典文献、红色故事等,并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增加他们对接触红色文化的兴趣。通过红色文化传播平台,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比如红色文化的相关学习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传播平台需要具备互动性,在该平台上高职院校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参与传播红色文化的热情。高职院校可以在红色文化传播平台上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红色文化创作征集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在红色文化传播平台上设置讨论区,让学生分享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红色文化传播平台需要具备个性化的推送功能,高职院校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平台上为他们推送适合的红色文化内容。通过个性化的内容推送,高职院校能够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接受度,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承。

(二)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除了构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例如,举办红色文化讲座、组织红色文化考察活动等。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红色文化研究者来校园开展红色文化讲座。通过专家的讲解,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等。同时,高职院校可以组织红色文化考察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红色革命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增加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在考察活动中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进行实地调研和讨论,提高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三)融入红色文化元素的实践性课程设计

在学生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可以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实践性课程的设计中,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案例分析和实践任务,通过对红色文化相关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对专业发展的影响。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实践任务,比如参与红色文化产业的实践实习、参与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开设红色文化研究专题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红色文化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研究课题的实践性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最后,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和实践项目来培养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红色文化。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实践项目,比如参与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项目、参与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新媒体在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明确的培养目标,多元融合课程和实践融通实训的体系构建,产教融合、技能竞赛、创新创业三个平台的搭建,以及专业基础、技术技能、过程绩效和职业素养四个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一路径不仅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高职院校通过构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和融入红色文化元素的实践性课程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提高他们的红色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这些创新实践的探索,将为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全根先.红色文化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EB/OL].(2019-08-10)[2023-11-25].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9-08-09/58058.html.

[2]袁泉.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地方红色文化育人的现状及路径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01):83-86.

[3]孙婷,陈星任. 在高职院校党史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探析:以毕节市为例[J].科教导刊,2023(10):96-98.

[4]赵霄. 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16):110-111.

[5]何静.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报告,2022(04):146-148.

[基金项目]202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科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JGB202210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晨旭(1984—),男,湖南衡阳人,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周姝(1985—),女,湖南益阳人,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人才红色文化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