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24-03-06 07:58郑治锦张莉苏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条目溶栓

郑治锦 张莉 苏静

许昌市中心医院急诊门诊,许昌 461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静脉溶栓是治疗AIS 的最有效措施,可疏通闭塞血管,改善脑部供血。但溶栓治疗具有时间窗限制,溶栓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就越高,患者预后越好。急诊绿色通道是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服务系统,但在实际急救工作中易发生护理环节衔接不当、护理团队配合不当等情况,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预后较差[3-4]。如何优化AIS患者就诊流程,从而更有效缩短静脉溶栓时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通过组建专业化急救团队,强调各团队之间的合作,共同设计标准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科学性、有效性急救服务,以提高急救护理质量。鉴于此,本研究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AI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在AIS 患者急救绿色通道中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20 年1 月至2022 年2 月收治的72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期间收治的AIS 患者36 例,作为对照组;2021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期间收治的AIS 患者36 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45~76(60.56±3.89)岁;女17 例,男19 例;体质量指数18~26(22.63±0.42)kg/m2;发病至就诊时间3~4(3.53±0.16)h;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 例,高中及大专15 例,本科及以上11 例;基础疾病:冠心病9 例,高血压8 例,糖尿病11 例,高脂血症8 例。观察组:年龄45~76(60.59±3.91)岁;女16 例,男20 例;体 质 量 指 数18~26(22.68±0.44)kg/m2;发病至就诊时间2~4(3.50±0.18)h;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 例,高中及大专16 例,本科及以上12 例;基础疾病:冠心病10 例,高血压9 例,糖尿病10 例,高脂血症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⑴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5]诊断;发病到入院时间≤4 h;患者及家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⑵排除标准:伴凝血功能异常;既往有颅内肿瘤、颅内出血等既往史;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本研究已经许昌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伦审201912037号)。

2.方法

2.1.对照组 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患者入院后,由预检分诊护士评估患者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基础抢救和检查,所有检查单加盖绿色通道标记,并对挂号手续进行简化。

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⑴成立AIS救治团队。由1名急诊科护士长、1名神经科医师、5 名急诊护理人员、2 名影像科工作人员、2 名检验科工作人员以及2 名介入科工作人员组成,24 h 值班。⑵加强团队统一培训。采用专家授课、护理查房、床边示教等方式,组织团队成员学习AIS 护理、团队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进行专科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呼吸机护理、约束器具应用等,并定期进行情景模拟演练。⑶医疗团队共同合作,改进救护流程。预检分诊护士采用FAST 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通知急救和神经科医师及卒中小组成员,医生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后,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先诊疗再缴费,医生开具血液、CT 检查单,急救护士开通静脉通道、留取血液标本等,并提前通知血液、影像科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影像科人员依据患者病情弹性排队,优先检查、出片,医生依据检查结果确认患者无静脉溶栓禁忌证后,再次告知家属病情和治疗方案,提前通知介入科做好静脉溶栓手术准备,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其转移至抢救室,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手术结束前立即通知急诊病房护理人员做好接诊准备,将患者安全转移至病房,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指导其在床上行被动、主动活动,包括上肢上举、外展及下肢关节内旋、外旋等活动,并在家属协助下行穿衣、进食、洗漱等日常生活训练。⑷建立团队心智模型。以医疗团队核心能力为依据,结合主要内容构建团队心智模型:领导(包括计划报告、问题解决和流程改善)、沟通(包括及时通报、回复确认、落实交班以及报告4 个要素)、守望(包括互相帮助、互相照应、守望四方以及共同频道等)、互助(包括对问题点进行重申、为患者代言、主动求援和协助等)4 个维度。⑸组建信息反馈机制。每月定期召开1 次团队会议,总结反馈急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不符合规定、延误的急救环节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3.观察指标

⑴急救效率:记录两组抢救成功率和病死率,统计两组急诊分诊、急诊滞留以及就诊至溶栓时间。⑵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评价患者急救前和出院时神经功能,包括意识水平(0~7 分)、视野(0~3 分)、面瘫(0~3 分)、凝视(0~2 分)、构音障碍(0~2 分)、肢体共济失调(0~2 分)、感觉(0~2 分)、下肢运动(0~8分)、语言(0~3分)、上肢运动(0~8分)、忽视症(0~2分)11 个条目,总分42 分,分数越低代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⑶日常生活能力:于急救前和出院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7]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梳洗、做家务、穿衣、上厕所、打电话等14 个项目,采用1~4 分评分法(1 分表示自己完全可以做,2 分表示有些困难,3 分表示需要帮助,4 分表示根本没办法做),满分范围14~56 分,分数越低则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⑷致残率:统计两组吞咽功能障碍、肢体麻木、偏瘫等发生率。⑸生活质量:于急救前和出院时采用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8]从精力(3 个条目)、家庭角色(3 个条目)、活动能力(6 个条目)、个性(3 个条目)、自理能力(5 个条目)、社会角色(5 个条目)、思维(3 个条目)、上肢功能(5 个条目)、视力(3 个条目)、情绪(5个条目)、语言(5个条目)、工作能力(3个条目)12 个领域评价,共49 个条目,采用1~5 分评分法(1 分=完全困难,2 分=有很大困难。3 分=中等困难,4 分=有一点困难,5分=完全没有困难),总分245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⑹患者满意度:于患者出院前发放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该调查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62,重测效度为0.867,从安全管理、急救方式、护理态度、人文关怀4个项目调查,各项均包含5 个条目,共20 个条目,采用1~5 分评分法(1 分表示非常不满意,2 分表示不满意,3 分表示一般满意,4 分表示满意,5 分表示非常满意),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更高。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AIS患者急救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抢救成功,未发生死亡,观察组急诊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效率比较(min,± s)

表1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效率比较(min,± s)

注: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

就诊至溶栓时间64.79±5.53 55.23±5.40 7.421<0.00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6 36急诊分诊时间5.09±1.23 3.68±1.15 5.024<0.001急诊滞留时间46.24±3.25 39.42±3.18 8.999<0.001

2.两组AIS患者NIHSS、ADL评分比较

急救前,两组NIHSS、ADL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观察组NIHSS、ADL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前和出院时的NIHSS、ADL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前和出院时的NIHSS、ADL评分比较(分,± s)

注: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与本组急救前比较,aP<0.05。ADL 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NIHSS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6 36 NIHSS ADL出院时25.50±2.19a 21.35±2.16a 8.095<0.001急救前12.98±2.14 12.56±2.12 0.837 0.406出院时8.93±1.54a 6.51±1.50a 6.754<0.001急救前30.53±2.27 30.49±2.24 0.075 0.940

3.两组AIS患者致残率比较

观察组AIS 患者致残率低于对照组(χ2=3.956,P=0.047),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致残率比较[例(%)]

4.两组AIS患者SS-QOL评分比较

急救前,两组SS-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SS-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前与出院时的SS-QOL评分比较(分,± s)

表4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前与出院时的SS-QOL评分比较(分,± s)

注:注: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SS-QOL为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

组别 例数急救前 出院时t值P值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36 36 98.53±5.21 99.04±5.36 0.409 0.684 119.92±6.64 140.84±6.83 13.177<0.001 15.206 28.887<0.001<0.001

5.两组AIS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s)

表5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s)

注: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绿色通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

总分组别 例数 急救方式 安全管理人文关怀 护理态度75.54±3.26 84.43±3.34 11.429<0.001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36 36 18.98±1.13 21.26±1.18 8.373<0.001 19.94±1.20 21.85±1.23 6.669<0.001 18.54±1.16 21.96±1.25 12.033<0.001 19.06±1.30 21.80±1.43 8.507<0.001

讨 论

AIS 病情较急、变化较快,若未及时采取治疗会导致患者残疾[2,9]。AIS 患者预后与急救时间密切相关,急救时静脉溶栓药物需控制在1 h 内[10-11]。传统绿色通道救治模式中,各科室各司其职,配合度较差,未能将急救各环节较好地衔接,急救护理效果较不理想[12-13]。

本研究中,观察组出院时NIHSS、ADL 评分、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急救效率、SS-QOL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说明在AIS 患者急救绿色通道中采取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预后,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王德敏等[14]研究结果表明,对AIS 患者进行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可提升患者救治效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神经恢复;与本研究内容具有相似性,进一步证实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组建专业的急救护理团队,整合优化医护人员的专项技能,充分发挥团队优势,保证患者得到最优质急救护理服务[15-16]。从专业理论授课、情景模拟演练等方面对团队成员展开针对性培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和专业护理技能,给予患者更加专业、高效的护理服务,提升急救护理工作质量[17-18]。改进急救绿色通道流程,预检护士以最快速度对患者做出评估和诊断,并提前通知各团队成员做好急救准备,能够减少因急诊护理衔接不当导致的急诊滞留,提高溶栓各环节时效性,有效缩短患者就诊至溶栓时间,保障急诊救治效果[19-20]。医疗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精细化、针对性急救服务,严格遵循“先抢救后交费”的急救原则,保证各项抢救工作有序进行,使患者尽早得到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及时疏通堵塞的血管,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挽救患者生命[21-22]。并在术后予以运动锻炼指导和日常生活训练,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大程度降低致残风险,改善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减轻家庭生活负担,进而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23-24]。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中还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急救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急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增加各科室间的衔接性,使得急救护理工作更加高效、规范开展。

综上所述,AIS患者急救绿色通道中采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急救效率明显提升,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得以减轻,一定程度上降低致残率,进而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郑治锦:酝酿与设计试验,实施研究,采集录入数据,论文撰写,校对;张莉:采集/分析数据,录入数据;苏静:实施研究,分析数据,采集录入数据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条目溶栓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请为医疗创新开通绿色通道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为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开辟“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