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24-03-06 07:58杨静刘阳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入院骨折

杨静 刘阳子

1济南市中心医院绿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济南 250001;2济南市中心医院脊柱关节外科,济南 250001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破坏或连续性中断,主要是由于暴力作用、积累性劳损、骨骼疾病等因素所致,并以局部疼痛、肿胀、局部瘀斑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手术是重要治疗手段,现在常见手术形式包括内固定手术与外固定手术,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良好效果[1-4]。受患处疼痛、手术创伤等因素影响,骨折手术后恢复时间较为漫长,严重限制其运动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且在患者术后居家期间,由于无法接受系统的康复指导,易引发术后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骨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在对其行常规手术治疗的同时,也会联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进行辅助,以此提升临床治疗效果[5-6]。目前,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指导、病情监护、院后跟踪等措施,在护理内容方面缺乏明确导向,无法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服务[7]。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最早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形成的一套分析模式[8],并适用于众多领域,而在医疗领域,主要是通过系统分析安全隐患,评价其对护理期间的安全与患者基本功能的影响程度,为患者提供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内容。目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带状疱疹等各类慢性病患者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9-10]。本研究对骨折手术患者实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明确该模式对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1 月至12 月在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 例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49.20±2.01)岁;病程(13.35±1.43)h;疾病类型:股胫骨骨折11 例,髋关节骨折8 例,其他11 例;手术类型:内固定手术13 例,外固定手术17 例。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9.46±2.33)岁;病程(13.37±1.40)h;疾病类型:股胫骨骨折9 例,髋关节骨折7 例,其他14 例;手术类型:内固定手术16 例,外固定手术14 例。纳入标准:⑴患者病变部位均已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及局部瘀斑症状,另经X 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等检查,符合骨折临床指征;⑵年龄≥18 岁;⑶手术治疗患者;⑷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⑴合并骨肿瘤、结核等病理性骨折;⑵合并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⑶认知功能异常;⑷术后切口感染;⑸关节先天性畸形。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济南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理批准号:ZXYY20220112)。

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时间为30 d,具体内容包括:⑴病理诊断。入院当天对患者进行常规身体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病情状态、下肢活动情况、疼痛情况、骨折位置等相关内容,并结合病理结果为其制定相应的治疗护理方案,派遣责任护士轮流看护,密切观察患者疾病症状变化。⑵术前护理。①术前访视:术前30 min,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1 次5 min 的一对一沟通,根据相关检查结果,告知患者当前疾病状态,同时简单介绍手术流程,并详细讲解日常注意事项等内容。②心理干预:责任护士可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情绪变化等细微因素,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利用言语激励、肢体安抚、成功案例分享等方法缓解其负面情绪。⑶术中护理。手术期间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将手术室内温度调整至23~25 ℃,确保患者舒适度。⑷术后护理。①疼痛管理:遵医嘱予以患者口服塞来昔布胶囊[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美国),国药准字J20140072,规格200 mg],1粒/次,2次/d,连续用药1个月为1疗程。②康复训练:待患者病情稳定且能进行相应轻缓运动后,按照踝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开展关节运动训练,反复6次为1组,每日完成3组,间隔1 h后开展自行慢走训练(可借助拐杖、助行器),每日2 次,每次持续15 min。⑸院后护理。每间隔15 d 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若存在其他不良反应及时返院治疗。

观察组给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首先成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护理小组,成员包括1 名护士长、2名手术室护士、2名专科护士、4名责任护士,小组成员临床工作经验≥3年,全部持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并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院内培训及考核,分数均为95 分以上。由护士长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状态,进行失效模式及原因分析,并拟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合理分工,护士负责执行对应护理工作。观察时间为30 d,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⑴计算风险优先数值(RPN)。由组长在护理开展前对该组患者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失效事件进行评估,计算每个失效模式的RPN,数值越高,代表潜在风险越大,计算方法:RPN=影响严重性(S)×失效频率(O)×探测失效水平(D),当RPN>120时,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评估结果见表1。⑵动态评估。于患者入院当天,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既往患病史与诊疗史,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如工作形式、工作环境、生活状况等内容,并将其绘制成电子表格,上传至本院医疗信息留存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评定量表了解患者运动功能水平,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RS)[11],每间隔6 h 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予以相应的镇痛措施。①针对轻度疼痛患者(0~3 分):可指导患者外带皮筋,当疼痛剧烈时弹动皮筋,转移注意力;②针对中度疼痛患者(4~6 分):选用物理降温冷敷贴(山东蓝欧实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鲁济械备20160156,规格120 mm×50 mm/片),贴于患者疼痛部位周围3 cm 处,2 次/d,每次持续5 min,直至患者疼痛缓解;③针对重度疼痛患者(7~10 分):选用唑来膦酸注射液[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瑞 士),国 药 准 字H20120204,规格100 ml∶5 mg],用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20 min,直至患者疼痛缓解。术后阶段,可将相关评估时间调整为12 h 1次。⑶个体认知、风险意识强化。以课程培训方式开展健康宣教,每间隔15 d进行1次,共进行2次,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骨折预后健康知识、康复训练方法、常见并发症、自护行为等内容制作成短视频、PPT,增强课程趣味。在课程结束后由责任护士及主治医师向患者进行提问,并结合患者及其家属的回答为其留置相应的自学题目,叮嘱患者可通过网络、数据库等渠道检索学习相关知识,必要时可询问责任护士与护士长。⑷康复训练调整。由责任护士负责监督指导患者进行每日康复训练,训练内容为术后1 d进行关节训练(训练方法同对照组);术后1~3 d,同步开展慢走训练,每日1~2 次,每次步行100~200 m;术后4~6 d,增加慢跑300 m,每日1 次;护理7 d 后,开展走跑交替训练,先开展步行200 m 训练,间隔1 min 后慢跑300 m。⑸并发症预防。①将术后电话随访更换为视频、上门随访,每间隔7 d进行1 次,了解该组患者术后居家期间的康复训练执行情况。②由护士长根据现有条件招募多名本科室既往诊疗患者,组建同伴支持志愿者团队,由其对患者进行院外及院内教育支持,所有志愿者均具有骨折手术史,且恢复时间达到1 年以上,根据不同患者与志愿者的家庭地址,就近分配负责对象,每名志愿者各负责2~3 例患者,每间隔3 d 对患者进行1 次10~20 min 的视频沟通,沟通内容包含术后居家护理方法、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不良行为会引发的并发症以及积极配合治疗的效果等,向患者详细讲述自身的治疗所得,增强患者风险意识,强化自我效能。③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疾病可能出现的术后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详细信息,使用易懂的语言解释,强调并发症的严重性和预防的重要性。④鼓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并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并发症。

表1 失效模式与原因分析

3.观察指标

⑴运动功能。通过在院调查及跟踪随访,于患者入院当天与术后30 d时,使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12],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进行综合评估,评定内容包括反射活动(0~6 分)、共同运动(0~18 分)、分离运动(0~4 分)、协调/速度(0~6 分)4 项基本内容,分数越高,代表运动功能越好。⑵生活质量。通过在院调查及跟踪随访,于患者入院当天与术后30 d时,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13],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行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活动能力、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抑郁共5 方面,每方面0~3 分,满分15 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⑶并发症发病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0 d内术后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骨萎缩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表2)

表2 两组骨折手术患者入院当天及术后30 d的FMA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骨折手术患者入院当天及术后30 d的FMA评分比较(分,± s)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FMA为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与同组入院当天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0 30反射活动入院当天3.06±1.33 3.10±1.45 0.111 0.912术后30 d 4.01±1.02a 4.65±0.77a 2.743 0.008共同运动入院当天9.28±2.06 9.39±2.11 0.204 0.839术后30 d 11.30±1.26a 12.03±1.37a 2.148 0.036分离运动入院当天1.22±0.38 1.25±0.40 0.298 0.767术后30 d 2.49±1.01a 3.03±1.22a 2.075 0.042协调/速度入院当天1.02±0.29 1.04±0.30 0.263 0.794术后30 d 2.10±0.89a 2.59±0.92a 2.097 0.040

入院当天,两组患者FM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0 d,观察组反射活动、共同运动、分离运动、协调/速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表3)

表3 两组骨折手术患者入院当天及术后30 d的EQ-5D评分比较(分,± s)

表3 两组骨折手术患者入院当天及术后30 d的EQ-5D评分比较(分,± s)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EQ-5D为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与同组入院当天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0 30行动能力入院当天0.69±0.33 0.71±0.20 0.284 0.778术后30 d 1.78±0.14a 2.01±0.64a 2.013 0.049自我管理能力入院当天0.38±0.11 0.35±0.09 1.156 0.252术后30 d 1.72±0.34a 1.95±0.43a 2.298 0.025活动能力入院当天0.35±0.14 0.36±0.13 0.287 0.775术后30 d 1.67±0.27a 1.82±0.26a 2.192 0.032疼痛或不适入院当天0.37±0.15 0.39±0.19 0.905 0.369术后30 d 1.90±0.12a 2.01±0.27a 2.039 0.046焦虑或抑郁入院当天0.29±0.13 0.30±0.08 0.359 0.721术后30 d 1.78±0.30a 1.92±0.14a 2.316 0.024

入院当天,两组患者EQ-5D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0 d,观察组行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活动能力、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4)

表4 两组骨折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

讨 论

近年来,随着骨折手术患者人数的逐年攀升,对于提升其预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已成为我国各大医疗机构的重点关注问题[14-15]。经过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国内外仍未发现完美的干预方法[16-17]。王静萍等[18]关于对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患者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的随机试验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并发症控制方面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该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30 d 的反射活动、共同运动、分离运动、协调/速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9-21]。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对提升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效果良好。分析其原因,常规护理基础作用有限,仅能够利用基础护理措施初步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易忽视患者预后恢复的实际性效果,与其相比,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能够通过失效分析,帮助患者识别并解决潜在问题和风险,以减少潜在失效的发生[22-23]。有研究显示,系统康复指导相对不足,训练实施间隔时间较长,这会严重限制其运动功能的恢复[24-25]。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缩短康复训练实施的间隔时间,帮助患者尽早参与康复训练,强化肌肉组织,综合改善其运动功能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动态评估,予以相应的镇痛、认知强化等措施,全面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观察组术后30 d 的EQ-5D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效证实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且该结果与相关研究相吻合[26-28]。此外,观察组术后30 d 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9-30]。由此可见,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可依赖于准确的失效数据、可靠性数据和相关知识,以支持评估失效的概率、严重性和检测性,并作出相应决策,通过不断反馈和改进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搭配视频随访、同伴支持教育、并发症预防指导等措施,帮助患者在术后居家阶段也能够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支持,并提升患者风险意识,强化自我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对改善骨折手术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效果。但其具体临床推广价值仍需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为此,本院可通过扩大研究范围、延长观察时间等方式,强化研究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杨静:酝酿和设计试验,实施研究,起草文章,统计分析,获取研究经费,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刘阳子: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指导,支持性贡献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入院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