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无缝护理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股骨骨折内固定患者中的效果

2024-03-06 07:58王静杨欣娣宋远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无缝股骨手术室

王静 杨欣娣 宋远征

1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滕州 277500;2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创外科一病区,滕州 277500

股骨是全身最大的骨头,股骨骨折多由外伤引起,常表现为疼痛、肿胀、患肢形状改变、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骨折后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引起患者大出血、神经损伤等病症[1]。股骨骨折患者现在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恢复四肢的正常功能。股骨骨折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并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术前会产生一些负性情绪,在进行手术时存在诸多困难[2]。手术前准备不足可能导致手术中发生危险事件和手术效果不佳。因此,实施手术室护理对于提高股骨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3]。手术室无缝护理对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减少应激反应、促进身心健康有显著效果。无缝护理在急诊脑卒中患者、喉癌术后患者和剖宫产产妇的护理中均已证实[4-6]。近年来,随着健康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提出了多元化的健康教育理念,通过梳理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构建了立体的健康教育体系,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7]。鉴于此,本研究探索手术室无缝护理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股骨骨折内固定患者心理状态、康复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6 月至2022 年12 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9 例在手术室接受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 例)和对照组(49 例)。观察组男36 例,女14 例;年龄(57.36±5.89)岁;住院时间(7.33±1.52)d;受伤原因:被重物击中14例,车祸9例,意外跌倒16例,其他11例;居住地:市 区32 例,农 村18 例。对 照 组 男34 例,女15 例;年 龄(57.23±5.78)岁;住院时间(7.19±1.55)d;受伤原因:被重物击中15例,车祸8例,意外跌倒14例,其他12例;居住地:市区30 例,农村1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纳入标准:⑴手术指征明确,且接受股骨骨折内固定;⑵具有正常的沟通理解能力,对本研究支持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⑶术后患者意识均清醒。排除标准:⑴有髋关节外伤或先天性髋关节疾病史;⑵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内分泌疾病;⑶有严重听力障碍或视力障碍,无法正常沟通。

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和脊髓-硬膜外联合麻醉。

2.1.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巡回护士术前访视,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进入手术室后,对于焦虑患者及时消除紧张情绪,协助医师摆好体位;术中,按照手术流程器械护士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手术后,将患者送至病房,护理人员与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工作。手术6 h后,患者进流质饮食,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护士帮助床上活动,并反复告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2.2.观察组 在围手术期接受手术室无缝护理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⑴成立手术室无缝护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根据护士工作经验与职称进行专业划分,成立专门的骨科学组,由2名巡回护士和2名器械护士组成,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实行分级管理,量化和明确各护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护士长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无缝护理理念,进行无缝隙护理知识培训,将无缝护理渗透到围手术期各个环节,特别是术中手术的配合。⑵术前无缝护理。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在术前1 d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详细记录护理问题,了解患者术前准备情况,包括备皮、禁饮食、血压血糖控制等。手术当天手术室护士负责接送患者,并与病房护士做好无缝交接,双人仔细核对患者基本信息,询问患者术前准备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从而间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术前根据患者病情,联合手术医师共同讨论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好应急预案准备,术前备好药物、手术器械及抢救物品,提前调节好手术间的温湿度,避免术中患者低体温情况发生。⑶术中无缝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建立静脉通路后协助麻醉师完成麻醉,术中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常规使用保暖毯给患者保温。器械护士评估患者的骨折情况,对于术中可能用到的特殊器械做好准备,以便手术医师能够及时用上。手术室护士应与术者无缝隙配合,术前1 d详细了解主刀医师的手术习惯、手术器械方面的情况,术中及时准确传递器械,积极、迅速配合术者工作。⑷术后无缝护理。术后由巡回护士送患者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重点交接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应该重点观察的护理要点。

2.3.多元化健康教育 具体内容如下: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采用个体化和整体化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形式。⑴整体化健康教育。邀请骨科专家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全面系统讲解股骨骨折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临床护理)及术后注意事项。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足趾及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促进肢体的肿胀消退、骨折断端紧密接触,并预防关节挛缩畸形。术后1 d开始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每次训练量以不引起肌肉过劳为度。⑵个体化健康教育。①对于不能正确使用手机和电脑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股骨骨折的原因、常见症状、疾病类型及诱发因素。对于视力减退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在床旁向其介绍宣传册中的内容,引导患者了解疾病预防措施、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和术后注意事项。②根据股骨骨折类型制作多种形式的微视频,通过讲解具体案例,介绍股骨骨折知识和内固定操作流程。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观看不同的健康教育视频,通过通俗易懂、生动的视频加强患者对自己疾病的了解。③针对年轻接受能力较强的患者,医护人员在围手术期及患者出院后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股骨骨折的健康科普相关知识,包括饮食、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⑶出院后的康复指导。股骨骨折术后患者的重点是家庭康复护理,而对于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微信群定期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早期主要包括主动肌力训练、主动关节屈伸训练。术后5~12 周,骨折端已形成纤维骨痂,骨折已相对稳定,不易发生错位,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增加运动时间。术后3~6 个月,指导患者进行静蹲练习,可以增加髋、膝关节的活动度,促进髋部及下肢肌力的恢复。同时,患者可以在主要照顾者的协助下进行斜板站立练习、跨越障碍物练习、上下斜坡及上下楼梯等练习,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护士通过微信或者电话随访,按照计划表进行督促,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对于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督促患者定期复查。以上干预措施在围手术期及出院后康复6个月内进行。

3.观察指标

⑴心境状态。于干预前、干预后以心境状态量表(POMS)[8]比较两组患者心境状态,内容包括5个消极情绪,最高分116分,2个积极情绪,最高分44分,积极心境得分越高、消极心境得分越低表示心境状态越好。⑵康复质量。采用Harris 髋关节评分量表(HHS)[9]和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1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康复质量。①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从日常活动功能、疼痛程度、行走辅助器、行走距离、步态、畸形和活动范围7 个维度进行评价,满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髋关节功能越好。②功能独立性:采用FIM 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功能独立性,共包括18 项内容,每项评分1~7 分,总分范围18~126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功能独立性越好。⑶认知水平。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认知水平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对疾病、自我护理、治疗的认知情况,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即根本不认知、偶尔认知、基本认知、经常认知、完全认知,依次计1~5 分,分数越高表示认知水平越高。⑷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包括患者对护理技能、态度和效果的满意度,出院患者通过电话回访的形式调查。总分为100分,<60分为非常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80~<90分为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 = (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⑸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围手术期发生的并发症,包括骨折愈合不良、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关节僵硬。⑹为提高评估的准确性,以上所有量表及问卷调查均由护士采用面对面询问患者的方式进行填写。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境状态比较(表1)

表1 两组股骨骨折内固定患者干预前后POMS评分比较(分,± s)

表1 两组股骨骨折内固定患者干预前后POMS评分比较(分,± s)

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手术室无缝护理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POMS为心境状态量表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49消极心境干预前93.22±5.20 92.67±5.31 0.521 0.604积极心境干预前10.19±2.43 9.98±2.52 0.422 0.674干预后74.84±4.06 85.70±4.97-11.918<0.001干预后27.74±3.56 18.22±3.55 13.322<0.001

干预前,两组患者PO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消极心境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心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康复质量比较(表2)

表2 两组股骨骨折内固定患者干预前后HHS、FIM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股骨骨折内固定患者干预前后HHS、FIM评分比较(分,± s)

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手术室无缝护理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HHS为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FIM为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49 HHS干预前40.21±2.26 40.34±2.18 0.278 0.782干预后86.48±4.56 72.32±3.82 15.968<0.001 FIM干预后69.44±9.69 70.22±9.35-0.407 0.685干预后112.26±10.58 86.71±9.26 12.776<0.001

干预前,两组患者HHS、FIM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HHS、FIM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两组患者认知状态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股骨骨折内固定患者干预前后认知水平比较(分,± s)

表3 两组股骨骨折内固定患者干预前后认知水平比较(分,± s)

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手术室无缝护理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49与治疗相关的知识干预前2.41±0.36 2.34±0.18 1.220 0.225干预后4.05±0.29 3.27±0.46 10.114<0.001干预后4.08±0.42 3.32±0.82 5.821<0.001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干预前2.11±0.26 2.19±0.33-1.341 0.183干预后3.98±0.41 3.19±0.52 8.403<0.001与自我护理相关的知识干预前2.72±0.25 2.67±0.18 1.140 0.257

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治疗相关的知识、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与自我护理相关的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6,P=0.026)。

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6.00%(3/50)]低于对照组[20.45%(1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5,P=0.059)。

讨 论

手术室护理具有时间长、危险性高、病情复杂等特点,在手术室,患者不仅要面对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还会产生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11-12]。无缝护理理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查找与解决,尤其需要重视护理工作中各环节衔接,消除存在的缺陷,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13]。多元化健康教育相对于传统单一的宣教模式,具有形式多样化的优势,能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需求[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消极心境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心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说明在手术室无缝护理过程中,护士积极参与护理干预,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并根据患者术前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减少患者术前恐惧和紧张,这与乔洋[15]研究结果相一致。观察组HHS 及FIM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表示在康复质量方面,多元化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和接受程度,设计符合患者特点的健康教育方式,确保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患者康复质量[16]。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说明通过对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教育和宣传,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17]。骨折术后患者由于肢体制动和疼痛,患者需要长期卧床,特别是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因此,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45%(P<0.05)。并发症以关节僵硬和压疮为主,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对较少,一方面与患者术后常规使用药物抗凝有关,另一方面为术中器械护士无缝配合手术医师,使手术顺利完成,减少了手术视野暴露时间,避免了血栓形成的条件。此外,优质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压疮发生风险,降低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少常见骨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1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手术室无缝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在手术室为患者提供整体化护理,有效保证手术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同样,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表现出的责任感、关怀和热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9]。

综上所述,手术室无缝护理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能够改善股骨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康复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王静:酝酿和设计试验,起草文章,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杨欣娣: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宋远征:采集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统计分析,指导,支持性贡献

猜你喜欢
无缝股骨手术室
让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无缝对接”打开国地税合作新局面
AS SMOOTH AS YOU LIKE – HELPING YOU MAKE TRANSFERS SEAMLESSLY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