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4-03-06 07:58刘建霞牛路野李亚楠朱小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腰椎资料神经

刘建霞 牛路野 李亚楠 朱小广

1郑州市骨科医院门诊,郑州 450002;2郑州市骨科医院正骨科,郑州 450002

胸腰椎骨折是指受各种暴力因素的影响,出现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破坏[1]。胸腰椎骨折椎管内脊髓受压损伤时常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障碍以及神经反射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2]。针对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轻者需要卧床,重者需要手术治疗,甚至可能会出现瘫痪,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由于部分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对治疗方面的了解较浅,担心预后效果不佳,同时,来自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均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不利于预后。目前,大多数研究常关注于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效果及药物作用,缺乏对患者心理体验的研究[4-6]。因此,探究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心理体验,对制定患者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将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工具,通过互动进行整体性的深入研究,并采用互动、系统的方法描述研究者生活经验,同时赋予一定的意义,这就是质性研究[7-8]。既往研究发现,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跌倒恐惧的质性研究能促使护理人员重视患者内心体验和居家康复的护理需求,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社会的适应[9]。基于此,本文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究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心理体验,进而为临床干预提供借鉴性的意见。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 年1 月至12 月期间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当研究对象的资料出现重复,分析的过程中不再呈现新的主题时,即为资料饱和。⑴纳入标准: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胸腰椎骨折,同时伴有神经损伤;神经功能Frankel[10]分级为D 级及以上;年龄>18 岁;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清楚。⑵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由骨质疏松、转移性脊柱肿瘤或结核等导致的脊柱病理性骨折;合并严重出血性疾病;合并精神疾病或痴呆者。本研究最终共纳入13 例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0 例,女3 例;年龄29~49(38.77±6.93)岁;Frankel 分级:D 级8 例,E 级5 例。为保护患者隐私,以编码A1~A13 替代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姓名,13 例伴随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13例伴随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经郑州市骨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02112-004),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

2.1.资料收集 通过面对面结构式访谈方式,以及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 例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其真实心理体验。访谈者由2 名心理咨询师担任,具有5 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共情能力,可以深度挖掘受访者内心感受,对研究的效度和信度具有保障性。访谈前对访谈者质性研究访谈技巧进行培训,并向受访者详细说明本研究内容、目的、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访谈,通过查阅资料、咨询骨折专科护士长和心理学专家,不断修正完善本研究访谈提纲,包括“您是怎么受伤的?”“针对目前的疾病状况,可以谈谈您的心理感受吗”“自疾病开始,您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您知道神经损伤是怎么回事吗?”“如果要手术,您对手术有何期望?”“目前,对您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您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您期望医护人员可以给您提供什么帮助?”“您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和最初相比,您有什么变化?能谈谈您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吗?”等内容。访谈时,研究组完整收集受访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类型、个人月收入、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LICS)评分[11]和Frankel 分级等。访谈地点选择自然环境下,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并且为确保访谈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访谈现场只留受访者在场。整个访谈过程在自然状态下完成,以确保受访者以开放的心态接受访谈,在访谈期间,访谈者不暗示、不发表意见。访谈时间控制在30~40 min,且全程进行录音。

2.2.资料整理与分析 访谈结束后24 h 内将录音资料整理成文本,并使用计算机保存全部文本资料。通过对文字资料的反复阅读,进行推理和深入剖析,发现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体验及其共性部分,这些共性部分就是本次研究的主题。对此,本研究采用Colaizzi 的7 步分析法[12]将患者的共性部分进行归纳总结作为研究主题。⑴对研究中的所有记录进行认真的阅读;⑵针对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重点分析;⑶将重复出现的观点以1、2、3 的形式进行编码;⑷汇合所有进行编码的观点;⑸通过分析,总结出详细的描述;⑹将资料中相似的观点进行分辨;⑺提炼出本研究主题后,由质性研究专家将原始资料和结果在受访者处进行求证,保证资料的可信度。

3.质量控制

从可转换性、可信性、可确认性、可依靠性方面提升研究的可信度。⑴由主管医生推荐受访者,且均自愿参与本研究,访谈者在访谈前与受访者建立信任关系,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只招募愿意分享自己真实心理体验的患者;⑵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进一步优化资料收集和分析过程;⑶将合众法应用于资料分析中。①收集资料合众法:通过笔录、会谈、录音等收集资料;②分析资料合众法:反复、连续分析资料,同时与原资料进行比较;③资料合众法:在不同的场所、地点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④研究人员合众法:安排2 名研究人员同时对资料进行分析,并达成共识。

结 果

通过比较、分析、归纳13 例伴神经损伤胸腰椎患者的访谈资料,共提炼出以下4个主题。

1.知识需求迫切

⑴渴望获得疾病相关知识。绝大多数患者对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相关知识储备不足,访谈中受访者也多次提到自身缺乏相关疾病知识,面对日渐加重的疾病感到迷茫。如:“没想到自己会出现这样的疾病,平常也没了解过有关的疾病知识”“我自己也经常上网搜索有关疾病的知识,就是不知道是否科学,如果医务人员能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指导就好了”。⑵对治疗相关知识的渴求。部分患者受自身知识的限制,对临床相关治疗方法了解较为浅薄,存在主观性,坚持尝试保守治疗,甚至存在延迟就医的现象,导致错过最佳手术时间,加重病情的进展。如:“自己得了这个病,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感觉治不好了”“想要治好这个病,但不知道哪里靠谱,就搁置了一段时间”“医生有建议做手术,但感觉手术太吓人了,万一手术不成功,以后我就是残废了”“总觉得没有那么严重,过段时间就好了”。

2.疾病对心理的影响

患者在疾病前后角色的转变下,存在较高的敏感性,照护者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患者,进而促使患者出现不安、内疚等负性情绪。当患者针对一件事无法给予肯定的评价,不能对其结果进行准确预测时就会产生不确定感[13]。患者在疾病发生后,由于对治疗结局和预后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其内心反应复杂,存在恐惧情绪。本研究部分患者受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常表现出无能为力,如:“我爱人本来工作就忙,现在既要照顾我又要带孩子,我又成这样了”“以前我还能帮女儿带孩子,现在不但帮不了她,还得让她来照顾我”“我本来和我爱人说好这几年把打工挣的钱带回老家翻修一下旧房子,现在把钱都花掉了,还借了不少”“我在单位是骨干,本来要升职了,偏偏得了这个病”“我原本特别热爱运动,爬山、打球,什么都喜欢,现在却成了废人,等着别人来照顾,估计以后再也不能做我喜欢的运动了”。

3.护理需求

治疗前,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身心较脆弱,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其精心的护理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另外,为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的发生,应注重下肢肌肉的按摩。恢复自理能力是绝大多数患者最迫切的需求,如:“以前家里都是我买菜、做饭、带孩子,现在我自己也顾不过来,还要拖累家庭。”在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也较大,如:“我看着自己现在的样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有好多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家人说”等,需要医护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疏导内心的心理负担。

4.家庭负担较重

家庭照顾在疾病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患者的照顾工作常由父母、伴侣或子女承担,而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常需要卧床休息,活动受限、自理能力下降,均在不同程度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费用昂贵,后续的康复治疗也是一项巨大的支出。本研究中青壮年男性患者占比较大,他们作为整个家庭的支柱,患病后导致家庭收入减少,治疗方面的费用也进一步加重了家庭负担。如:“听说治疗需要很多自费药物,不知道花这么多钱能不能治好”“要是以后就躺在床上,那也太没意思了”“花了钱,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别到时候拖累了家庭”。

讨 论

通过对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深度访谈,发现此类患者因大小便功能障碍、疼痛等,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或恐惧的心理,内心矛盾不安,更需要医护人员加强护理[14-15]。必要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并根据患者家庭、知识水平等采取赞扬性、鼓励性语言,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多途径展开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不仅能促使患者快速了解疾病,缓解疾病恐惧感,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还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16-17]。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及其家属均渴望获得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引导其学习相关疾病知识,提升认知水平。医护人员作为患者主要的疾病知识来源,应加强沟通频率,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创造良好的气氛引导患者,通过有效的引导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通过微信、APP 等网络平台宣传更多有关疾病、手术和术后康复的相关常识,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提高依从性。院内定期由相关主任医师和医护人员开展有关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教育讲座,并邀请具有治疗经验的患者讲解心得体会,增强患者自信心,也可以在走廊等引人瞩目的地方设计相关的科普园地。杨海涛等[18]研究指出,手术时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对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加强有关手术治疗方面知识,有助于患者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2.重视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心体验

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在不同阶段情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应充分考虑患者情感需求,给予其个体化的心理指导,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预后的改善。在刘红姝等[19]研究中,胸腰椎骨折会导致骨折端移位、血肿等,而胸腰椎附近有丰富的神经末梢,骨折端移位、血肿压迫、组织外部压迫均会造成明显的疼痛反应。患者在确诊初期往往因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出现排斥、厌恶、悲伤、不知所措等负性情绪,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此,护理人员应掌握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医疗相关技能水平,并及时为患者提供相关治疗知识,积极关注心理健康,鼓励患者说出自身困扰,进行疏导。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患者家庭关系发生转变,社会交往能力也出现缺失,导致其担心自身疾病无法恢复,进而出现恐惧和抑郁的心理状况。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提供优质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重视其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与家属共同为患者提供帮助和心理支持,进而缩短心理调适时间。日常注意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开展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和自理能力。另在接触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学会倾听,提供相应的情感支持,使患者消除心理顾虑,并进行自我调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由于治疗期间患者身心较脆弱,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应激反应,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治疗,以及精神上的支持,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对情绪的调控力,使其能够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和松弛训练,保持内心环境的稳定,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3.给予优质、长效的护理服务

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后续康复训练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0]。联合基层医疗单位、社区、专业医疗机构,给予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个体化、系统化、长效的护理干预。针对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时帮助其翻身,并进行肢体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压疮或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患者接触的时间和机会较多,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普及相关的疾病常识,提供情感支持,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伴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病友群,组织病友交流活动,鼓励患者交流经验、相互诉说、合理宣泄,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氛围,根据患者出现的特殊状况进行主题交流讨论。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和社会,在此阶段应给予延续性护理,并重视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4.重视家庭作用

家属健康教育在患者康复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家属意见的不断评估、反馈,及时改正,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充分发挥患者家属的积极作用,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依从性,有助于预后的改善[21]。对此,可在住院期间组建家属交流平台,帮助家属更好地参与到治疗中,鼓励患者家属、亲友增加陪伴时间,给予患者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心理上的抚慰;还可根据实际需求,社区组织开展民间援助社团、联谊会、社会互助帮困组织等,为困难人群提供精神和经济方面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支持。另外,社区可以提供就业指导、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帮助患者解决就业难题。

综上所述,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体验复杂,应结合具体的心理感受,给予相应的护理,进而建立一个有效的、个体化的干预程序,以期促进患者康复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贡献声明刘建霞:研究设计与实施、数据采集与分析、文章撰写、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牛路野:数据采集与分析、资料统计分析;李亚楠: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资料统计分析;朱小广:资料数据与统计分析

猜你喜欢
腰椎资料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神经”病友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有限减压配合Sino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