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4-03-06 07:58杨公利陈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窦入路鼻蝶垂体

杨公利 陈晶

1单县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菏泽 274300;2单县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菏泽 274300

垂体腺瘤是源于垂体前叶的腺垂体细胞病变,多数为良性肿瘤[1],约占颅内良性肿瘤的15%,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2]。垂体腺瘤可引发持续性的头痛、视野减小、内分泌紊乱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3]。目前,该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神经内镜或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有研究报道,神经内镜手术全切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也有研究证实二者获得的疗效无差异,但神经内镜手术可能更易引起组织损伤[4-5]。研究表明,患者血清中内分泌激素含量的变化与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术后监测患者血清中内分泌激素的含量,可评估患者复发及预后情况[6]。为此,本研究收集单县中心医院2015 年5 月至2023 年5 月收治的80 例垂体腺瘤患者,研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及对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取2015 年5 月至2023 年5 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 例。研究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0~65(50.29±5.25)岁;病理类型:泌乳素腺癌13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癌12例,生长素腺癌10例,无功能腺癌5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30~65(51.09±5.21)岁;病理类型:泌乳素腺癌14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癌13 例,生长素腺癌9 例,无功能腺癌4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⑴纳入标准:①经MRI 检查符合垂体腺瘤诊断标准[7];②术后经病理学检查符合垂体腺瘤诊断标准;③年龄30~65 岁;④术前未行内分泌、中药或放射治疗。⑵排除标准:①近期采用其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②行开颅手术或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③病例资料缺失;④伴发心、肺、肾等重要器官损伤的患者;⑤存在出/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⑥存在精神障碍Ⅲ~Ⅳ级的患者。

2.手术方法

研究组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为患者清洗鼻腔并将鼻毛刮除;选择德国STORZ内镜及其配套的监视系统、常规手术器械;选取右侧鼻孔进行手术操作;在常规消毒后置入神经内镜,鼻甲、鼻中隔为手术路径,常规电凝,沿鼻甲找到蝶窦开口位置,作一弧形切口,显露出蝶窦前下壁,并磨除患者鼻中隔后部、鼻窦前壁,做一个2.0 cm 的骨窗,剥离开蝶窦处黏膜,磨掉窦间隔,选择7 号针于鞍底的薄弱位置进行穿刺,做一个2.0 cm 的骨窗,使瘤体充分显露并将其切除,随后将内镜放入,检查鞍内和鞍上是否存在残余的肿瘤组织。完成手术操作后充填可吸收明胶海绵,以生物胶为密封剂封闭鞍底,同时复位鼻中隔软骨,鼻腔内用凡士林纱布块充填,手术完成后2 d取出。

对照组在显微镜下行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术前准备、麻醉以及鼻腔清洁均与研究组一致;在显微镜支持下剥离开鼻黏膜,使蝶窦前壁与双侧的蝶窦清晰可见,磨开前壁,置入鼻腔扩张器,显示鞍底脑膜,磨除鞍底骨质后将硬膜切开,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肿瘤;术后操作与研究组一致。

3.观察指标

⑴手术相关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⑵肿瘤切除率:术后48 h行增强核磁共振(MRI)检查。完全切除:MRI 检查无残留肿瘤组织存在;大部分切除:MRI 检查显示肿瘤体积<原瘤体的20%。⑶激素水平:术前、术后7 d 后清晨采集患者空腹条件下静脉全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分离上清液并送检,采用深圳市科润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测定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泌乳素(prolactin,PRL)、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水平。⑷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鼻出血、一过性尿崩、视力障碍、内环境紊乱、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4.统计学分析

将试验数据导入SPSS 20.0 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手术相关指标

研究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垂体腺瘤患者手术用时、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比较(± s)

表1 两组垂体腺瘤患者手术用时、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比较(± s)

注: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手术治疗

例数40 40住院天数(d)11.07±1.24 7.51±1.18 13.154<0.001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手术用时(min)114.35±11.68 81.67±12.03 12.327<0.001术中出血量(ml)85.26±8.31 72.59±8.14 6.889<0.001

2.肿瘤切除率

研究组完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垂体腺瘤患者肿瘤切除率比较[例(%)]

3.激素水平

两组患者术前血清ACTH、PRL、GH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ACTH、PRL、GH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垂体腺瘤患者术前、术后7 d激素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垂体腺瘤患者术前、术后7 d激素水平比较(± s)

注: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手术治疗。ACTH为肾上腺皮质激素,RPL为泌乳素,HG为生长激素。与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40 40 ACTH(pmol/L)术前42.11±5.25 42.03±5.18 0.069 0.473术后7 d 20.01±4.38a 15.37±4.19a 4.841<0.001 PRL(nmol/L)术前5.18±0.60 5.12±0.53 0.474 0.318术后7 d 1.71±0.52a 1.33±0.48a 3.396<0.001 GH(nmol/L)术前3.89±0.95 3.84±0.91 0.240 0.405术后7 d 1.09±0.37a 0.88±0.31a 2.752 0.004

4.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垂体腺瘤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讨 论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肿瘤是目前临床学者较为认可的治疗垂体瘤的手段[8-9]。本研究对比了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表明,研究组手术用时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神经内镜能够为手术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所以可以缩短手术用时[10-11]。显微镜借助鼻窥镜及辅助照明设备,视野有一定的死角,易导致肿瘤切除不彻底[12-13]。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肿瘤的完全切除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雪等[14]的研究显示,显微镜组完全切除率低于神经内镜组(P<0. 05);相较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拥有更高的完全切除率。

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但有研究报道,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垂体瘤的发病及进展相关;因此,术后监测内分泌激素水平具有重要价值[5,15-18]。代红伟等[19]研究发现,对于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疾病缓解期患者血清GH、PRL 水平均低于非缓解期,且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与GH、PRL 水平相关。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术后血清PRL、GH 及ACTH 水平均低于术前,且均较同期对照组低,表明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更有利于改善垂体腺瘤患者的激素水平。孙青青等[20]、郑燎源等[21]研究显示,血清GH、PRL、ACTH 水平升高是评价垂体腺瘤复发及生存状况的关键指标。这提示内镜手术可能有更好的预后;这可能与内镜下病灶清除更彻底有关。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显微镜手术需要创建硬性通道[22-23],并借助鼻窥镜,手术时要将骨性鼻中隔部位切除,这一操作可导致鼻腔结构损伤以及手术侧应激反应,所以增加了术后并发症风险[24-26]。神经内镜手术视野大,能够清楚地看到患者鼻内病理结构,进而能够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27-29]。

综上所述,神经内镜下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较显微镜下入路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激素水平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理想的垂体腺瘤切除术。本研究仍有一定的不足,如样本量较小、未进行长期随访,导致试验存在一定偏差,未来应增加样本量或进行多中心研究来深入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垂体腺瘤患者的效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窦入路鼻蝶垂体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研究进展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不同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手术治疗研究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垂体腺瘤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40例的疗效观察
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