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质量与城市创新能力耦合协调性研究

2024-03-14 04:24杜静婷杜燕夏楠靖李蕊君
商展经济 2024年4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杜静婷 杜燕 夏楠靖 李蕊君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关于2022年成渝地区城镇化率情况,四川为58.4%,成都为79.89%,重庆为70.96%。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服务管理欠缺、城乡发展失衡、资源利用率偏低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明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城乡环境建设得到改善,以构建一个现代化经济发展体系为重要发展任务目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竞争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创新驱动是以城市化为载体,研究区域创新与城市化质量的协调程度,有助于分析城市的发展情况[1]。

国内外已经有相关研究。大量研究揭示创新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2]。Wilson等指出推动城镇化发展,科技创新是动力源泉。王文寅等研究2004—2014年山西省的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转换能力)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资源环境城镇化)的关系[3]。丁明磊等对科技创新在城镇化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行了验证[4]。

成渝双城经济圈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群,成都和重庆是重要的增长极,两极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缩小城市发展距离。本文选取2014—2021年的数据,分析城镇化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水平,从而研究成渝经济圈的城镇化与创新能力的耦合协调度,并提供发展建议。

1 成渝双城经济圈城镇化质量与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研究区域概况

1.1.1 城镇发展情况

为促进成渝16市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加强川渝省市政协联席履职,建设共商平台,倡导“一盘棋”发展理念,重庆、四川联合发布,争取2023年培育国际区域开放合作平台,打造开放产业集群,促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川渝两地文化相同、环境相似,鼓励联合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进农产品产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区。正在完善“陆、水、空、铁”联运机制,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发挥吸虹效应作用,促进资源要素流通。积极健全开放平台规划,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打造成渝高端展会平台,加快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集聚,深化多领域国际交流。成渝紧抓数字化转型机遇,联建数字化创新促进平台,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合作开发成渝文化走廊,打造成渝文化旅游亮点。

截至2022年,该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87.99亿元,占全国的6.4%,占西部地区的30.2%。截至2023年6月,完成多项重大项目,落实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现代基础设施等建设任务,促进成渝经济圈城市建设。如表1所示,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指标增速较高,区域协同联动高质量发展态势显著,各市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服务性活动逐渐增多,形成多层次的消费市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表1 2013—2022年成渝双城经济圈三大产业产值结构情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区域优势显著,但是经济圈内发展不平衡。因此,可充分发挥重庆、成都“双核”协同带动功能,唱好“双城记”,打造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1.1.2 科技创新情况

截至2023年11月,川渝两省市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236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000家,国家科技型企业突破25000家;支持科技合作项目147项。2022年,四川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229.5亿元,R&D投入强度超过2.32%,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3万人。从2014到2022年,R&D投入强度呈现出递增态势。关于202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成都投入733.26亿元,重庆投入686.6亿元。关于2022年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成都投入568000元,重庆投入533000元。

成渝地区科技型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四川省在2017至2022年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逐渐增加,2022年达到36%。成渝地区准备共建万亿元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经济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转型。

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1.2.1 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本文结合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客观性等,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及各市区的资源禀赋,构建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能力与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对反映出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其中,经济发展质量(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发展质量(城镇登记失业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各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生态环境质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公共服务质量(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基本医疗保险)等指标反映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城镇化水平;创新投入(经费内部支出、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创新产出(授权专利数、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创新环境(科技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高等学校数量、邮电业务收入、互联网用户数)等指标反映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创新能力。

1.2.2 数据来源

本文以成渝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4—2021年的时间阶段数据进行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四川科技统计年鉴》《重庆科技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四川省统计年鉴》及16个城市的国民经济和发展统计公报等。

1.3 研究方法

1.3.1 综合评价模型

为了确保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首先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再使用综合评价法对城镇化水平、创新能力进行测度,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原始各项数据单位并不相同,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假设其中m为省辖市个数,n为指标个数;Xij表示i个样本的第j项指标为相应标准化后的值

X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Xij为相应标准化后的值(i=1,2,… ;m;j=1,2,…,n),minxij和maxxij分别为第j项指标

Pij为第i个评价单元第j项指标值的比重;ej为第j项指标熵值;差异系数gi为冗余度;wj为各项指标权重值,Sij为地市的综合评分。

1.3.2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耦合这一概念起源于物理学,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相互影响的现象。本研究借鉴耦合度模型,对经济发展质量和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耦合度评价。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1)中:C代表耦合度,1U表示城市城镇化质量分值,U2表示城市创新能力分值。协调度模型用于度量系统之间协调状况的好坏,能够判断系统之间耦合是否为良性。

根据协调度的大小,借鉴相关文献,将其分为 5 个等级类型(见表2)。

表2 耦合协调类型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质量与创新能力耦合协调性测度

根据上述方法构建城镇化质量和创新能力水平指标体系,并计算出权重比例如表3所示。

表3 城镇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

2.1 城镇化质量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如图1所示,成渝地区16个城市的城市经济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4年到2021年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各市第三产业发展占比均大幅度提高。成都和重庆凭借各自的区位优势,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占比更高,重庆2022年约占52.3%,成都市第三产业约占66.41%。近年,两个核心城市的建设能力较强,重庆在汽车制造业有很强的竞争力,吸引较了多的国内外投资,在电子信息产业、化工产业等领域发展较强。成都调整产业链和生态圈,在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旅游文化等多项领域也有较大突破。其余各地依靠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在加快发展,比如绵阳的中国科技城定位、德阳的重工业特色,宜宾与泸州的酒文化等。在2019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出现,各企业单位陆续复工,市场经济逐渐复苏,整体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各城市逐渐加大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实现经济加速发展。

图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质量测度

2.2 城镇化创新能力测度结果分析

如图2所示,整个成渝地区重庆和成都的创新能力远超其余城市,双核城市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产生了较强的虹吸效应。成都和重庆属于第一梯度,在创新能力方面领先一步。其他城市相较于成都、重庆缺乏创新载体和平台,分工合作程度较低,阻碍了创新环境的建设;第二梯度绵阳、德阳等城市,创新能力稍弱;第三梯度宜宾、泸州、眉山、南充、自贡等城市稍慢一些,为创新能力后进型[5]。

图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能力测度

2.3 城镇化质量与创新能力协调性分析

通过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情况,得出结果如表4所示。经过几年的发展,16个城市的协调性基本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系统协调度整体不高,大部分都处于失调状态,城市差距较大,整体呈现东西两极趋势,中部塌陷的“U”型分布状况,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系统发展情况相似。从2014到2021年,该区域两个系统的协调度呈现良性发展势态,各大城市均在波动中上升,经济圈的发展情况逐渐变好。

表4 耦合协调度值

成都、重庆推动成渝经济圈能源化工、环保产业、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发展。从数据上看,该经济圈耦合协调度最佳的是成都(0.945)和重庆(0.931),远超其他城市,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前期耦合协调度重庆高于成都,后期成都略微高于重庆,截至2021年均表现为优质协调。成都、重庆的高校数量较多,能够提供较强的科技发展后备力量,两个城市的新兴产业密布,都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成都作为四川省会城市,近政府年科研投入力度较大,有较多的科技发展支持政策。成渝经济圈整体处于中级协调水平。其他城市耦合协调度均低于0.5,大部分处于失调状态,一些城市在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水平上徘徊,但各城市发展协调差距逐渐缩小。2014年至2021年,宜宾、泸州、眉山、自贡、南充由中度失调上升至轻度失调;绵阳长期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内江、广安、资阳等处于中度失调状态。

西南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相对闭塞,信息流通渠道不够畅通,各产业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不够,限制了城镇化与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

3 建议

通过对以上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推动成渝地区城镇化建设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

3.1 区域协同发展,督促区位优势互补

结合成渝经济圈资源禀赋,分析城市间的优势与不足,形成互补协调制度。人才不同,城镇化水平不同,各地科技创新能力不同,各城市间差别较大。充分发挥成都、重庆两极辐射作用,对周边城市进行帮扶,资源互通,激发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缩小区域间的差异性。

同时,依据各市区域优势,推动区域创新融合发展。加强政府区域间交流合作,推动“一盘棋”发展思路。联合周边强省强市,以科技为抓手,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模式发展。同时,借助当地特色,拓展创新渠道,提高创新能力,助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例如绵阳为中国科技城,依托当地的制造业基础,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川南泸州依托当地酒类文化特色,结合港口、航空、高铁等网络交通体系,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

3.2 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创新主体培育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打造成渝金融体系一体化建设。加强区域内合作,拓宽科研资金融通渠道,促进企业科研与社会金融结合,不断强化科研能力。依托成渝地理优势,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3.3 创新科技资源,构建人才培育体系

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川渝地区引进了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高新区发展,主要以成都、重庆为主,绵阳和德阳的科研能力较强,泸州、宜宾等川南城市逐步追赶。统筹安排政府科研经费投入,创新科技成果专项转化工程,帮助突破关键技术。成渝地区有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教育科研资源丰富。完善区域人才培育体系,发挥高校育人优势,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政企研校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4 完善交通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惠民建设工程,健全成渝地区人民保障体系。充分利用重庆、成都两极辐射作用,带动落后城市发展。完善城市间的交通体系,加强水陆空网络建设,提高运输效率。扩大交通网络覆盖面,建设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保证创新资源在城市区域间高速流动。

4 结语

成渝各城市与科技创新能力的耦合协调程度差异较大,城市发展与科技创新能力应协同共进。结合成渝经济圈各经济区特点,唱好“双城记”,充分发挥成都、重庆双核中心的作用,引领各次级城市协同发展,深化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活色生香新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