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蒂

  • 如何建构具身的艺术史?—论梅洛-庞蒂对黑格尔艺术哲学的批评
    想家之一的梅洛-庞蒂(Merleau-Ponty,1908 ~1961),早期关注的焦点是知觉,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Paul Cézanne,1839 ~1906)的绘画代表的原初自由知觉与古典绘画的透视视觉之间的根本性差异。在《塞尚的疑惑》(Cézanne’sDoubt)中,梅洛- 庞蒂直接排除了从艺术史角度来理解塞尚绘画意义的可能性。“在艺术历史之光的照耀下,塞尚绘画的意义不会变得更明晰。”“从与流派相关的影响来看,我们对塞尚的绘画技法或其个人的表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6期2024-01-26

  • 胡塞尔与梅洛-庞蒂:论触感的双重性 ——基于莫兰、卡曼与阿莫克研究的反思*
    周振权梅洛-庞蒂多次前往鲁汶胡塞尔档案馆阅读胡塞尔遗稿,并宣称胡塞尔提出的触感双重性概念对他的思想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阿莫克(Meirav Almog)对此的看法是,胡塞尔这一概念对梅洛-庞蒂的意义之所以非比寻常,是因为这个描述颠覆了我们对事物和世界的理解,并且导致了感性本体论的复兴。①Meirav Almog, “From Husserl to Merleau-Ponty: On the Metamorphosis of a Philosophical E

    学术研究 2023年10期2023-12-18

  • 梅洛-庞蒂现象学对塞尚艺术的解读
    :莫里斯·梅洛-庞蒂作为法国著名现象学家,不仅构建了独特的身体现象学,而且其与绘画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他通过对绘画艺术的解读来验证现象学中的“知觉”“存在”等问题,他认为,绘画是知觉的艺术,艺术是知觉的再创造。梅洛-庞蒂与塞尚的艺术观念有着许多契合之处,塞尚对本源自然的追求也体现了梅洛-庞蒂现象学中艺术的本质是对被知觉世界的表达这一观点。梅洛-庞蒂在《塞尚的疑惑》一文中,从现象学的角度解读塞尚的绘画艺术,认为塞尚所描绘的世界是被知觉的世界,塞尚在绘画过程中

    艺术科技 2023年2期2023-06-22

  • “我是场,我是经验”:早期梅洛—庞蒂的生成主体性*
    科的判断,梅洛—庞蒂是20 世纪“最重要的法国现象学家”。①Paul Ricoeur, “New Developments in Phenomenology in France”, in Social Research Vol.34, No.1, 1967, p.1.他的现象学追问不仅始终从胡塞尔现象学传统出发超越胡塞尔,而且在通往现象学本体论的路上与海德格尔相遇并超越海德格尔。在其未竟的短暂哲学事业中,他开辟出与现象相遇的独特哲学方式。除了其无与伦比的现

    社会科学 2023年2期2023-04-16

  • 一篇ChatGPT生成的卷首语
    在主义”“梅洛·庞蒂”。法国哲学家莫里斯· 梅洛· 庞蒂(Maurice Jean Jacques  Merleau-Ponty )的存在主义为身体、精神和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梅洛·庞蒂的思想,以及它们如何与身体、精神、美和存在主义的概念相交。梅洛·庞蒂强调身体和精神的不可分割性。他认为身体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实体,而且还是体验世界的一种方式。身体是我们用来与世界互动并塑造我们体验的工具。梅洛·庞蒂相信身體和精神是交织在一起的

    智族GQ 2023年3期2023-03-30

  • 现象学主题的创造性转换 ——对《知觉现象学》前言的解读
    为现象学?梅洛-庞蒂被认为是胡塞尔现象学最好的阐释者,但是梅洛-庞蒂现象学是否就是对胡塞尔现象学的一味继承呢?这一问题在《知觉现象学》的前言中得以很好地解答。梅洛-庞蒂的开篇一问,直奔现象学主题,回答了现象学的真正内涵。胡塞尔《逻辑研究》的出版早于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大概半个世纪,并且已经在世界范围取得了巨大的学术声誉。那么梅洛-庞蒂又重新提出:何为现象学?这就表明胡塞尔对“正统”问题的阐释还是不够彻底,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象学。正因如此,梅洛-庞蒂

    大众文艺 2022年21期2022-12-05

  • 索菲亚·罗兰:从“私生女”到国宝级影后
    起了制片人卡罗·庞蒂的注意。在卡罗·庞蒂的積极奔走下,索菲亚得到了一些出演配角的机会。而没有接受过任何表演训练的索菲亚甚至表现得比主角还要好。1953年,19岁的索菲亚主演了歌剧电影《阿伊达》,片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意大利引起了很多电影人的注意。卡罗·庞蒂正式与她签约,成了她的经纪人,并将她推荐给了意大利著名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在往后的时间里,索菲亚成为了德西卡电影作品的御用女主角,两人互相成就。1954年,索菲亚参演了德西卡的两部电影——《那不勒斯的黄

    新民周刊 2022年35期2022-10-08

  • 基于文学触感的物性显现
    比于身体,梅洛-庞蒂的理论则表明文学乃至艺术作为物的特殊性就在于能够触摸到其他物,显现出物与物之间由于相互触及而促成彼此疏离的复杂联系,从而以“文学触感”为基点,另辟蹊径地启迪了有关于物的探寻,尤其是预期了彻底改写人与物之关系的可能,即文学通过触发“激情”将人进行物化,真正落实并促动了后人类状况式的追问。关键词:现象学文论;梅洛-庞蒂;物;触感自形式主义者始,能够“使得石头重新成为石头”的文学乃至艺术就成为“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口号的践行者,因为文学正是

    当代文坛 2022年4期2022-07-06

  • 冲突和共在 ——关于萨特和梅洛-庞蒂他人理论的阐述和比较
    人观萨特与梅洛-庞蒂认为,近代认识论对他人问题重视不足,其根本原因是近代哲学在认识中来讨论他人,将其当作被动的认识对象,我则是主动的认识主体,我与他人的关系首先是一种认识关系。这是一种唯我论思维。但是,他人与我都是在世界上平等生存的人,因此,对他人的讨论要上升至存在—本体论的高度,而这样做的前提就是取消唯我论。造成唯我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先验自我实体的确立。笛卡尔是现代唯我论的代表,他所确立的“我思故我在”是指心灵对存在的直观认识,即心灵能瞬间把握存在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2-03-18

  • 梅洛-庞蒂对普鲁斯特作品的三重阐释
    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是一位卓越的文论家和文学批评家。经过他的阐释,普鲁斯特、瓦莱里、马拉美、波伏瓦等现代作家的作品重新焕发出别样的光彩。梅洛-庞蒂这样形容现象学哲学与文学、绘画等现代艺术之间的亲缘关系:“由于同样类型的关注与惊奇,由于同样的意识要求,由于领会初生状态的世界或历史之意义的同样意愿,现象学就如同巴尔扎克的工作、普鲁斯特的工作、瓦莱里的工作或者塞尚的工作一样勤勉。就这一方面来看,现象学与现代思想的努力融为一体了。”①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杨

    求是学刊 2022年6期2022-02-09

  • 感性的肉身与图像的生成 ——论梅洛-庞蒂的肉身思想与当代视觉文化的契合
    0006)梅洛-庞蒂在《行为的结构》《知觉现象学》中分析了身体的经验,其前期的知觉研究走出先验意识的局限,展现了意识与世界之间循环往复的知觉。他指出20世纪各学科研究逐渐抹去身体与意识之间的分界线,修正并深入阐述了肉身的概念,从而促成了一种新的身体理念。一、梅洛-庞蒂的肉身思想梅洛-庞蒂的肉身概念与其前期提出的身体图式有关联。身体介于抽象与经验之间,具有空间的蕴涵结构,一直处于变动与调适之中,促成范畴与事实之间的转换,并形成新的意义扭结:“作为运动能力或知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12-06

  • 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内涵逻辑
    6000)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内涵逻辑就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三重转向上。这三重转向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不仅是梅洛-庞蒂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而且还是其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重要体现。第一重转向从逻辑到知觉意味着,梅洛-庞蒂认识到传统知性逻辑思维所存在的主客二分困境,力图通过身体与知觉的论述走出知性逻辑思维的主客二分困境;第二重转向从意识到身体,是梅洛-庞蒂解决意识现象学难题的展现,他从身体的维度出发思考突破意识内在性问题的方法,诉诸于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域”[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年6期2021-12-04

  • 试析梅洛-庞蒂如何捍卫儿童画超越线性透视法的价值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对现代绘画的思考颇受研究者关注,实际上,他对另一种绘画类型——儿童画也有考察。儿童画常常被认为是毫无章法(例如不符合线性透视法规则),因而是不值一提的,本文试图分析梅洛-庞蒂如何捍卫儿童画超越线性透视法的独特价值。梅洛-庞蒂对儿童画比较系统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处。前两处位于索邦课程笔记之中。1949年梅洛-庞蒂离开里昂大学的哲学教授讲席,来到了索邦大学,担任此处的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一直到他1952年进入法兰西学院。在1949年到1950

    美育学刊 2021年4期2021-12-02

  • 论梅洛-庞蒂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解读——兼论与伊波利特的异质性
    ]深入探讨梅洛-庞蒂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解读及其在何种意义上与同时代思想家发生了理论碰撞,对理解两次大战期间法国思想界的理论图景具有重要意义。梅洛-庞蒂通常被认为是在伊波利特的黑格尔译著的影响下“开启”对黑格尔哲学的人类学解读的。事实上,梅洛-庞蒂接触人类学解读早于阅读伊波利特的译注,而且,梅洛-庞蒂与伊波利特的解读方式在阐释方式、理论资源和思想母题方面具有相当的异质性。在澄清他们思想的异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别从梅洛-庞蒂本人的理论建构进程以及法国学界对海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9期2021-09-17

  • 查尔斯·泰勒论“涉身能动性”——从现象学到哲学人类学
    9年出版的《梅洛庞蒂:批判性文集》 (Merleau-Ponty:CriticalEssays)中。从创作时间上来讲,它可以算是泰勒基于现象学立场较为系统的对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1959年《前客观世界》(ThePre-ObjectiveWorld)对梅洛庞蒂思想的考察(1)“前客观世界”概念是泰勒解读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和哲学人类学思想的核心术语。然而,在同名论文中,泰勒似乎围绕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而主要处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分析现象学方法所具

    天府新论 2021年2期2021-01-07

  • 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研究
    斯特曼探索梅洛·庞蒂沉默跛脚的身体哲学相比中国深厚的文字功底,西方的组织语言表面看似简单直接,但内涵丰富,带有极强的逻辑性。“沉默坡脚”即表明舒斯特曼对梅洛·庞蒂带有认同的意味,同时也表达他对梅洛·庞蒂观点不完全认同,所以舒斯特曼主要就“不足之处”来分析。梅洛·庞蒂追求的是“原始性身体意识”,抵触“反思性身体意思”。舒斯特曼将从7个方面来说明梅洛·庞蒂是如何追求“原始性身体意识”,从而提出“反思性身体意识”对人更有意义,为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添砖加瓦。(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3期2020-12-31

  • 表达、场域与气氛: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与极简主义艺术
    德,都使用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来阐释自身的立场。梅洛-庞蒂知觉理论中“场域”概念可以非常贴切地阐释极简主义的“物性”特质,梅洛-庞蒂的“表达理论”亦是弗雷德进行现代艺术阐释所借取的资源。极简主义的影响不限于绘画与雕塑,在建筑领域中同样出现了极简主义建筑。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极简主义建筑与现象学有着密切的关联,产生了极简语境中的“建筑现象学”。极简主义建筑风格甚至有时候就直接被描述为“现象学的”(phenomenological)[1]167。帕拉斯玛认为,建

    美育学刊 2020年2期2020-12-05

  • 回到物本身
    层出不穷。梅洛-庞蒂对塞尚绘画的美学解析主要从艺术现象学的维度展开,本文以梅氏的艺术美学读本为基础,重新审视塞尚如何让作品回到自然的真实,让物成其自身。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梅洛-庞蒂认为,塞尚对传统透视作了反思,古典透视看到的只是我们建构中的物,而不是物本身。所以,塞尚致力于视看的变形,让风景在人身上思考,人是它的意识,它借助人手的运动而显现自身。在此,视看不再是主客体间的物理视觉关系,而是主体间的对话和交流。在此基础上,梅洛-庞蒂重新理解了轮廓与线条之与

    江淮论坛 2020年5期2020-11-16

  • 论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0055)梅洛-庞蒂是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人,他比胡塞尔更加注重生活世界,比萨特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被称为“法国最伟大的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作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早期的关于身体经验的哲学,中期的政治研究和晚期的“世界肉身化”。不论在任何时期,梅洛-庞蒂都十分注重身体—主体,并希望能够一期理论克服西方哲学认识论上的缺陷。一、纯粹现象学和身体现象学的区别梅洛-庞蒂在求学期间对现象限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其影响最大的正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现象学运动

    大众文艺 2020年6期2020-07-13

  • 格式塔心理学对梅洛一庞蒂政治哲学的贡献
    晓云摘要:梅洛一庞蒂作为哲学家,对法国现象学有着突出的贡献。他作为政治评论员,立足《现代》杂志,对当时政治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而他作为心理学家,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一生深受心理学的影响。其中格式塔心理学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不管是早期作品《行为的结构》《知觉现象学》,还是晚期作品《可见的与不可见的》,都可以见到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子。而中期作为政治介入家,格式塔心理学对其的影响也并未中断。作为政治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对其政治研究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4-18

  • 主体就是时间:梅洛庞蒂论身体与时间之关系
    定论之时,梅洛-庞蒂却在《知觉现象学》中以极为类似的修辞宣布“主体就是时间,时间就是主体”。作为一个极具原创精神的哲学家,梅洛-庞蒂的时间哲学显然不可能是海德格尔时间哲学的同义重复,那么,他的时间哲学的创造性和独特性究竟何在呢?换句话说,如果这不是一种同义重复,那么,他在何种意义上深化和推进了我们对时间的理解?一、此在就是时间为了更加准确地理解梅洛-庞蒂的时间哲学,必须将其与海德格尔的时间哲学进行对照,因为后者正是梅洛-庞蒂潜在的对话者。在《现象学的基本问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01-09

  • 塞尚、电影与梅洛—庞蒂的知觉问题
    性人物,而梅洛—庞蒂则直接将现象学理论运用于对塞尚绘画的阐释,克拉里认为:“根据梅洛—庞蒂的著名揭示,塞尚寻求‘一种穿透强加在人们身上的人性秩序、直接抵达事物之根的视觉’,想要确立一种直面世界的立场,这个世界先于心灵与肉体、思想与视觉的区分,他写道:‘塞尚恰好回到了那种原初的经验,这些观念正是来自这种经验,并与这种经验不可分离。’在这种观点看来,塞尚的作品提供了进入事物本身的纯化之路,与胡塞尔本人在其对‘观看本质’的探索中援用的模式相平行。”①无论是胡塞尔

    文艺研究 2019年7期2019-12-21

  • 梅洛-庞蒂的空间观念探析
    象学》中,梅洛-庞蒂不只是在讨论身体问题时介入了空间观念,还专辟一章来论述他对空间问题的思考。梅洛-庞蒂放弃了先前哲学家持守的空间观,确立了身体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空间思维模式。他旨在从有关空间的各个角度探寻本己和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建构起新的空间观念。关键词:梅洛-庞蒂;空间;身体空间;时间;深度在《知觉现象学》中,梅洛-庞蒂不只是在讨论身体问题时介入了空间观念,还专辟一章来论述他对空间问题的思考。有学者认为海德格尔主要从时间角度讨论问题,而梅洛-

    美与时代·下 2019年8期2019-09-10

  • 梅洛-庞蒂论风格的概念(上)[1]
    琳达·辛格梅洛-庞蒂(Merleau-Ponty)的根本计划是发展一种能公正地评判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哲学。围绕这个计划而付诸实施的部分努力包含了发展一种将会如实描绘感性经验的前概念特征的语言,即一种不但适用于主体或计划的语言,也适用于它们之间相互纠缠的语言的习语。这种来自二元论语境且成了日常语言之根据的转换,通常在从普通论述中总结出来的概念之意义的领域或范畴中产生一种转变。站在哲学的立场上看,意义的这处裂缝或变形需要被解释清楚,也就是说要恢复构成其基础的诸

    画刊 2019年3期2019-09-10

  • 浅析梅洛—庞蒂的暴力革命观
    洁摘 要:梅洛-庞蒂的思想是 2 0世纪的非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最有价值的讨论之一。在谈到革命观时,他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他看来,暴力是一切政权的共同出发点,无产阶级要用暴力的手段占据资产阶级的专政机器,并且无产阶级掌权之后依旧不能放弃暴力。关键词:梅洛-庞蒂;革命;暴力梅洛-庞蒂是法国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他在存在主义盛行年代与萨特齐名,是法国存在主义的杰出代表,也是法国现象学运动的奠基人之一。梅洛—庞蒂不仅次采用了“西方

    青年时代 2019年18期2019-07-16

  • 体育教学的现象学研究
    梓航摘 要: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告诉我们体育运动教学是要回归到身体本身,而现代体育运动教学有很多与身体渐行渐远的现象出现,为了体育教学而教学,并没有将体育运动教学回归到身体的范畴去理解。这就使得我们失去了对体育教学的正确认识。因此本文主要从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出发去分析体育教学与身体的关系,更好的把握体育教学的本质。关键词: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教学的本质;体育运动一、引言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性环节,大学的体育

    青年时代 2019年11期2019-06-15

  • 论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
    对此,通过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可以重新恢复教育活动中的具体的人的地位,并以一种“身体表达”克服灌输式教育的缺陷,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奠定基础,最终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对立引向共在,从而在理论层面上保障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关键词:思想教育;梅洛-庞蒂;身体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5-0083-04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对“身体”的忽视。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9年5期2019-05-13

  • 简述梅劳—庞蒂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鸿瑜摘要:梅劳—庞蒂是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改造存在主义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把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结合在一起。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一些著作中,对于研究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梅劳—庞蒂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229-02一、梅劳―庞蒂的存在主义自由观梅劳—庞蒂一方面肯定了萨特的存在主义观点,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萨特的观点缺乏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2019-05-05

  • 读《眼与心》之感
    。关键词: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国山水画引言在梅洛-庞蒂《眼与心》这部美学著作中主要包括五个论点,首先他认为“眼”只是一个单纯的视觉处理器,不参与思维活动,通过“眼”将人引向物质世界,在可见的客观世界中,艺术创作者或者是观赏者其身体既是可见可感知的,但同时类似于像“当局者迷”一样又是模糊不清的,因此“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触碰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能了解“自己”。视力仅仅是一个提取器,不做任何加工修饰将外在客观世界传送至身体这个容器,让心思考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2019-04-19

  • 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他心的身体现象学分析 ——梅洛·庞蒂对他心问题的三维解读
    不感兴趣;梅洛·庞蒂则是第一位认识到活生生的身体的中心位置的哲学家。[1]10因此,有必要详细探讨梅洛·庞蒂对于他心经验问题(1)所谓经验问题是指我们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前期经验及经验状态是如何影响我们对于他心的感知的。的探索路径和观点。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他人他心问题是梅洛·庞蒂思想的中心问题。在他看来不管是胡塞尔还是舍勒,其实都是通过类比的方式从自我推出他人,于是就会陷入“自我中心论”和“唯我论”的怪圈。[2]267由于认识到后期胡塞尔在论述主体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2-10

  • 论舒斯特曼对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批判
    论了福柯、梅洛-庞蒂等六位哲学家的身体理论,赞赏其理论的优点,考察其理论的局限。有研究者认为,舒斯特曼透过评论,“阐释了独特的身体美学观”[1](封底)。也有反对者认为,舒斯特曼这本书通篇都是美学评论,而非美学理论,舒斯特曼所谓的身体美学只有身体,没有美学,更没有哲学。在讨论舒斯特曼究竟有没有身体美学之前,我们先把视角投向这本书的第二章,“沉默跛行的身体哲学:梅洛-庞蒂身体关注的不足之处”。尽管舒斯特曼在行文中曾谦逊地表示自己的身体美学只是给梅洛-庞蒂出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1-04

  • 梅洛·庞蒂现象学的奠基观念及其当下启示
    。也因此,梅洛·庞蒂甚至认为在胡塞尔之前现象学就已经存在了。说到底,现象学就是把意识看成是活生生的纯粹现象,而非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实体。现象学主要关心的是认知的明证性基础和知识构成的奠基与被奠基关系。简言之,现象学徘徊于本质与实存、先验与经验、真理与意见这两极之间。因而有学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不确定性,正是现象学的活力所在。胡塞尔堪称传统现象学的创始人,他的现象学被人们称之为先验意识的现象学。但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19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2018-03-07

  • 暧昧的情感与含混的哲学 ——电影《钢琴课》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互文性分析
    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无意间构成了一种奇妙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运用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可以异常深刻地解读电影《钢琴课》,反之,电影《钢琴课》也可以生动地阐释梅氏深奥晦涩的知觉现象学。一花一世界,哲人与艺术家对人性的洞察与表达常常殊途同归。一、知觉——“身心交融”现代科学的发展在为人类提供物质文明的同时,其实证主义和工具理性也扭曲了人性,使人类的存在意义问题变得空前尖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四伏,原有的哲学难以解答

    未来传播 2018年2期2018-01-24

  • 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现象学
    视角来看,梅洛-庞蒂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梅洛-庞蒂的声名主要是来自于他的现象学贡献,保罗·利科称他为“法国最伟大的现象学家”。【关键词】梅洛-庞蒂;存在主义;现象学【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9-0088-02一、存在主义的现象学方法西方认识论中认为由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具有很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现象学运动,现象学对于后来的存在主义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梅洛-庞蒂和萨特对胡塞尔的

    世纪桥 2017年9期2017-10-30

  • 从“身体”到“肉身”:试论梅洛—庞蒂的涉身伦理
    铮摘 要:梅洛-庞蒂的前后期思想不仅呈现了从“身体”到“肉身”的理论嬗变,也渐渐揭示出一种涉身伦理。这种涉身伦理以身体的可逆性为学理基础,是身体的“生存论规范”与肉身的“存在论规范”的相互交织。身体的可逆性表明身体的伦理性与技艺性,通过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进路,我们就能够有效地把身体、伦理、技艺勾连在一起,从而能够发展一种注重修身性并兼具反思性和实践性的涉身伦理。关键词:梅洛-庞蒂;涉身伦理;身体作者简介:刘 铮,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6期2017-03-20

  • 艺术是身体表达的生命诗学 ——解析梅洛-庞蒂的身体美学思想
    ——解析梅洛-庞蒂的身体美学思想胡 强(淮阴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身体哲学的特质使梅洛—庞蒂的哲学闪耀着感性的光芒,具备了很强的美学向度。在身体哲学的基础上,梅洛—庞蒂围绕着对艺术与身体性的思考而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身体美学,梅洛-庞蒂的身体美学首要地是研究和回答艺术的本质关系问题,即从身体本体出发,对于艺术与身体性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因为身体从根本上在支撑着艺术创造和艺术接受,身体是探寻艺术奥秘的谜底。在此基础上,梅洛-庞蒂围绕着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3-10

  • 梅洛—庞蒂后期哲学中的视觉理论
    内容提要:梅洛—庞蒂在《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以及《眼与心》等后期著作中,对于视觉问题尤其重视。视觉问题是理解“缠绕”与“被缠绕”、“肉”与“可逆性”的关键。视觉不是被动的感受。恰恰因为人有视觉,人同时成为能见的和可见的。所以,视觉问题是通达梅洛—庞蒂后期本体论的入口。借助对于视觉的现象学描述,梅洛—庞蒂要达到他自己的本体论,即真正现象学的本体论。在其哲学生涯后期,梅洛—庞蒂开始进行一种本体论的探索和尝试。正如克劳德·勒弗(Claude Lefort)在《可见

    外国哲学 2017年2期2017-01-26

  • 语图视域中利奥塔和梅洛-庞蒂的对话
    中利奥塔和梅洛-庞蒂的对话○吴天天虽然利奥塔在《话语,图形》(1971)一书中的语图(语言和绘画)观与梅洛-庞蒂有冲突,但该书发表15年后利奥塔仍强调自己在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方面是“梅洛-庞蒂的追随者”①。大卫·卡罗尔指出:“自梅洛-庞蒂以来,可能没有哲学家像利奥塔那样用艺术提供对一般话语的批判性视角的方式关注绘画和批判性话语的联系和或非-联系问题。”②利奥塔和梅洛-庞蒂都把对反思哲学(意识哲学、主体哲学)的批判和对语言的批判及对绘画的借鉴相结合,但梅洛-庞

    文艺评论 2016年3期2016-09-28

  • 梅洛-庞蒂的涉身认知观研究 ——走出当代人工智能的认知误区
    哲学研究·梅洛-庞蒂的涉身认知观研究 ——走出当代人工智能的认知误区鲁艺杰(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350)随着当代人工智能研究与认知科学的发展,梅洛-庞蒂的涉身认知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梅洛-庞蒂的涉身性思想在批判传统二元论的基础上,为现象学找到了新的阿基米德点,实现了认知科学的重大转向。本文试图以梅洛-庞蒂的知觉观与身体观为出发点,揭示出人类认知的本质,进而说明当代人工智能研究中的认知误区,即在于忽视了向人类生存的原初状态的复归。最终,引导当代人工智

    社科纵横 2016年4期2016-04-12

  • 梅氏现象学下的画家观看之道
    要的意义。梅洛·庞蒂;观看;画家;可逆性现象学(Phenomenology)原词来自希腊文,意为研究外观、表象、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与现象学有关的哲学家不在少数,而其中最为具有影响的当属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而无论是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还是海德格尔现象学存在主义研究,又或者是梅洛庞蒂的身体(知觉) 现象学,其探讨的焦点都是集中在“面向或回归事物本身”亦或者称之为“还原”上。在研究“面向或者回归事物”时,梅洛·庞蒂引入一个重要哲学命题,即“画家的观看

    工业设计 2016年9期2016-03-10

  • 主观空间与建筑风格——来自梅洛-庞蒂现象学的启示*
    ——来自梅洛-庞蒂现象学的启示*方向红**【摘要】组建着空间的诸要素,例如方位、大小、深度和运动等等,通常被看作是客观自在的,但实际上这些要素是先于且高于客观事物乃至客观世界的“非现实事物”。梅洛-庞蒂通过对个体在黑夜、睡梦中所感到的空间以及中毒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看见的空间的描述和分析向我们证明,这些要素是现象身体的成就,它们来自“存在的基本结构”。这些要素也是建筑空间的要素,正是它们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所趋向的意义节点构成了建筑风格的本质。【关键词】梅洛

    现代哲学 2016年1期2016-02-02

  • 梅洛—庞蒂论“沉默的我思”*①
    学哲学系)梅洛—庞蒂论“沉默的我思”*①马迎辉(南京大学哲学系)在1959年的一段文字中,梅洛—庞蒂回顾了他早年对“我思”问题的研究,他写道:“笛卡尔的我思(反思)是对意义的操作,是意义之间关系的陈述(意义自身沉积在表达行为中)。所以,它预设了一种自身与自身的前反思的关联(……)或一种沉默的我思(在自身的旁边存在)—我在Ph.P.(即《知觉现象学》—引者注)中就是这样推理的。这是正确的吗?我称之为沉默的我思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为了有‘思’(pensée)的观

    法国哲学 2016年1期2016-02-01

  • 萨特与梅洛—庞蒂的时间观比较研究
    之窗萨特与梅洛—庞蒂的时间观比较研究李婉莉*萨特与梅洛—庞蒂在时间观念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两人都批判流俗的时间观念,看重原初被经验的时间、本己时间;也都发现了主体性与时间性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在萨特那里,主体是自为,而在梅洛—庞蒂那里,主体是肉体化的知觉。前者更关注本体论,后者则是现象学。前者的自为是要不断谋划、不断做决定的,因而它的连续性难以达到,时间是碎片化的、不连续的。后者的主体是暧昧地生活于世界中的肉身化的知觉主体,这个具身的知觉主

    外国哲学 2016年0期2016-02-01

  • I Founded My Own Country我的王国
    但我是个王子——庞蒂尼亚公国的王子雷纳托二世。庞蒂尼亚公国是丰沙尔海港的一个岛,位于葡萄牙的马德拉群岛——我长大的地方。1419年,库克船长来到这里,发现了这个地方,这里还保有一些记录他来到此处的画作。1903年,由于葡萄牙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修建海港,所以当时的国王就把这块地卖给了一个专门酿造马德拉酒的英国豪门——布兰迪家。十四年前,这家人决定以25000欧元(19500英镑)的低价出售这块地。这块地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但也没有其他人想买下它。我在一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5年7期2015-04-17

  • 跛行的哲学——梅洛-庞蒂的“哲学赞词”或哲学辩护
    哲学 ——梅洛-庞蒂的“哲学赞词”或哲学辩护张尧均(同济大学 哲学系, 上海 200092)摘要:《哲学赞词》尽管以“哲学赞词”为题,但实际上却是对哲学及哲学生活的辩护。哲学为什么要辩护?梅洛-庞蒂主要从认识、表达、行动(其中也涉及到哲人与大众的冲突、哲学的现实处境等)这三个方面出发,对哲学知识的暧昧性、哲学与现实的潜在冲突及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复杂关系等作了深入阐发,最后指出哲学的生活具有“跛行”的特征,从中也体现出了梅洛-庞蒂哲学自身的“暧昧性”特征。关键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3-28

  • 后现代视域下:梅洛-庞蒂文化现象学构建策略研究
    问题的提出梅洛-庞蒂(1908—1961)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现象学家之一,其哲学被称为“模糊哲学”。他认为,“法国理论”根深蒂固的传统是如何消弭笛卡尔二元论。为了彻底消除二元论,必须找到一个中介——它既是存在和认识活动主体,又是被作用客体和被认识对象。由此,他创立“身体-主体”(body),后期称之为“肉体”(flesh)的概念[1],作为克服笛卡尔以来身心二元论的关键。恰恰是“身体”概念,引发后来研究者各种不同解读。解读大致分成三个视域类型:现象学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3-23

  • 梅洛-庞蒂身体理论的文艺学建构研究
    学的羁绊:梅洛-庞蒂、(尼采)福柯、布尔迪厄。尽管身体的解放开始于尼采,但真正将身体列入知识的起源之中,从而取消意识在知识领域中特权地位的是梅洛-庞蒂。他提出了一个令世界学术界瞩目的观点“身体在世”(corporeal being in the world),即知觉总是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开始,他的现象学身体开启了意向性身体、空间性身体对传统意识哲学主体地位的批判,从而为后现代知识理论谱系从解构向建构的转向提供了无可辩解的一维。后现代思想理论一直以来都在进行着

    文艺评论 2014年7期2014-09-29

  • 梅洛—庞蒂身体哲学视域中的画家视看问题
    。关键词:梅洛-庞蒂;身体;看;交织;深度;画家中图分类号:B56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2-0087-006在梅洛-庞蒂哲学视域中,视看问题一直备受重视。他的追随者及作品整理者劳德·勒弗尔首先将视看问题提升到贯穿整个梅氏思想的高度,并以“什么是看”为题总结了梅洛-庞蒂一生的思想历程。刘国英从“视见”的角度出发将当下直接感性经验提升为重建新存在论的基础,从而认为梅氏的现象学不但重建了感性的地位,而且奠基了新的存在论

    江淮论坛 2014年2期2014-05-27

  • 梅洛—庞蒂对“生存悖论”的“看”法
    别与普遍。梅洛-庞蒂认为在理性和信仰的框架内都不能解决生存悖论。只有以统一于可见的和不可见的“肉”身为基石,通过有距离的、介入的、有深度的和相互的“看”同质的世界,生存悖论才能消除。梅洛-庞蒂的“看”法是艺术的,它反对理性的批判和神学的启示。这国人的“天人合一”那种所谓的“乐感”文化倒好象有相同的意趣。【关键词】梅洛-庞蒂;生存悖论;理性;启示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06-01生存面临两大“悖论”:主体与客体和个别与普遍。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2期2014-04-26

  • “能表达的言语”、“被表达的言语”与身体 ——早期梅洛·庞蒂的身体性语言观浅析
    ——早期梅洛·庞蒂的身体性语言观浅析刘 溪(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5)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对“能表达的言语”与“被表达的言语”做了区分,这种区分体现了言语和语言的身体性,也揭示了言语表达的特殊性,即可以沉积为独立的语言世界和文化世界。“能表达的言语”和“被表达的言语”的区分虽然没有克服主体和客体的两分法,但却触及到了梅洛·庞蒂中后期哲学的问题,一是“能表达的言语”和“被表达的言语”相互依赖和转化,二是“被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4-17

  • 语言、知觉与自由——梅洛-庞蒂论艺术知觉与审美自由
    之亦然。 梅洛-庞蒂的含混互逆性美学决定了审美的特异性,也决定了他以身体为核心的审美立场。 审美在知(直)觉的指引下,身体参与美的发现与创造,从而成为一种身体美学。 在梅洛-庞蒂那里,知(直)觉与身体是含混交织的——它既触发了身体,也被身体所触发:“直觉的物体取决于身体本身。 ”知(直)觉是梅洛-庞蒂美学的出发点,也是审美的重要环节。 这一身体美学强调“互逆性”,从而也使我们形成一种新异性直觉。 我们可以重新组织知觉和布置空间,从而实现审美自由。 “在智力

    江淮论坛 2013年1期2013-11-17

  • 现象身体与身体主体的双重变奏
    连杰摘要:梅洛?庞蒂前期哲学在批判传统意识哲学时提出了现象身体的概念,打破了主客二分的哲学教条,表明了身心一体的存在,从而站在了一种新哲学的门口,暗示了一种人与世界一体的新本体论,但他却过于迷恋身体的活力,忘记了作为这一活力来源的本体论,把身体塑造成了一个具有终极意义的主体,使他的身体理论带上了主体性残余和还原论色彩。因此,梅洛?庞蒂前期身体理论还处于现象身体与身体主体的双重变奏之中。关键词:梅洛?庞蒂;现象身体;身体主体;本体论;还原论中图分类号:I0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7-09

  • 文化世界:知觉世界之“说”* ——梅洛-庞蒂言语行为理论的独特维度
    思考当归于梅洛-庞蒂”(杨大春2005:265)。作为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对语言问题的思考贯穿其哲学始终。从前期的生存论到后期的存在论,梅洛-庞蒂始终强调语言的实践性,将语言视为一种“说”的行为或活动,将“说”(言语行为)视为人的生存方式,形成风格独特的言语行为理论。与其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不同,梅洛-庞蒂的言语行为理论不仅有扎实的生存论根基,而且还可以实现经现象学还原后的知觉世界向语言文化世界的过渡,并为解决意义问题、他人问题、历史问题等提

    外语学刊 2013年1期2013-03-18

  • 现象身体与身体主体的双重变奏——梅洛−庞蒂前期身体理论批判
    0500)梅洛−庞蒂前期的两部著作,《行为的结构》从“行为”入手,《知觉现象学》从“知觉”入手,前者从外部、后者从内部,最终都证明了我们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不是外在的认识关系,而是结构性的生存关系。在这两部著作中,梅洛−庞蒂的策略始终是解构传统哲学——不管是理智主义还是经验主义中的客观实在的身体,从而引出现象场中的现象身体,从而站在了一种新哲学的门口。但现象身体所昭示出来的意义绝非仅限于身体自身,它也延伸到整个意识与自然的关系中,身心交融只是物我交融的一个缩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1-22

  • 梅洛-庞蒂的知觉分析
    0072)梅洛-庞蒂的知觉分析齐志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在早期著作中,梅洛-庞蒂受现象学和心理学的双重影响,对传统知觉概念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在梅洛-庞蒂看来,传统的偏见要么把知觉作为一种分析知觉,要么假设了自然的确定性,都没有意识到知觉是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原初性关系的存在。因此,梅洛-庞蒂强调重返现象,认为现象学的还原就是回到这种原初性存在的知觉-现象场。在此,梅洛-庞蒂找到了一个源于身体-主体的有待思考的知觉世界作为其思想的新开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6期2010-04-08

  • 他人问题的转移:梅洛—庞蒂与马克思主义
    题的转移:梅洛—庞蒂与马克思主义吴晓云(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54)作为后期胡塞尔的诠释者和追随者的梅洛—庞蒂将他人问题凸现出来,使其上升为现代哲学的主题。在他的思想轨迹里深深印记着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像。梅洛—庞帝的思维特点中具有波动和起伏的特点:早期,他立足于现象学视角批判了笛卡尔主义的自我中心论,将他人问题引入现代哲学的主题;中期,他为解决他我之间的矛盾问题而大量吸收了青年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晚期,他的思想又倾向于后现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3期2010-04-08

  • 语言与生存——梅洛-庞蒂的语言和他人问题
    生存 ——梅洛-庞蒂的语言和他人问题张 中(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以知觉为起点,梅洛-庞蒂将现象学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同时也使现象学具有了新的视野。而在梅洛-庞蒂后期哲学中,他十分关注语言和他人问题。他认为,借助于语言,我们才能真正切近他人、理解他人。而更为关键的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自我与他人才能真正走向融通、共存与共生。可以说,在梅洛-庞蒂看来,自我与他人是在语言与身体中介下的一种“含混”、“互逆性”的“共谋”的实存。语言;他人;交织;互逆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期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