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

  •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肺结节患者的先天禀赋特征
    0029)“五运六气”理论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天干地支等作为演绎工具,研究气象、物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说[1]。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临床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孟庆云指出:“五运六气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启奥升堂之功”[2]。近年来关于干支运气与疾病罹患的关联性研究不断增多[4-5],众多学者相继开展了关于缺血性脑卒中[6]、原发性高血压[7]、冠心病[8]、2 型糖尿病[9]、支气管哮喘[1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1期2023-11-20

  • 壬寅年(2022年)运气推演及民病防治初探
    摘 要】 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2022年自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从五运、六气、客主加临等方面研究壬寅年运气特点对疾病防治的意义。发现壬寅年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全年气候特征多为风和火。发病特点以风、火为邪,其中初之气因气候温热,加之岁冬不藏精,多温病为患。结合大运及六气特点,以六壬年运气主方苓术汤、寅申之岁的六气时方升明汤为临床施治代表方,总体体现敛肝、运脾、泻火的治法。运气学说内涵精深,并充分反映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临床疾病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3年1期2023-06-27

  • 韩金凤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临证经验
    。【关键词】五运六气;薯蓣丸;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临证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2/.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3)10-0096-04Professor Hanjinfeng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reating Upper Limb 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HE Xiaoxu1 HAN Jinfeng2△1.Tianjin University o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3年5期2023-06-13

  • 五运六气”探讨时疫发生的理论基础
    干地支来推演五运六气,天干化运,地支化气。五运六气,即基于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传染性肝炎、SARS、新型人禽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新冠肺炎疫情的相继爆发,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与统一性日益受到中医学者的重视。因此,基于五运六气的理论,对时疫的爆发、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进而把握时疫高发时期的动态性规律,并对未来时疫发展的走向进行预测,具有重大意义。1 传染性肝炎1.1 传染性肝炎盛行时节的五运六气传染性肝炎爆发于1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1期2022-12-15

  • 应用五运六气学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可能性较大。五运六气学说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天人合一、气一元论等理论下,以观象制历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和一定的推演格局,推求值年及各运季时段的气候物候[2-3],从而研究1个甲子气候周期的变化对人体疾病和健康的影响[4]。将五运六气学说应用于CAG预防与治疗,有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防治效率。1 五运六气学说概述及对后世的影响1.1 五运六气学说概述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木、火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5期2022-12-11

  • 浅析五运六气学说的发展脉络及研究价值※
    宇奇 杜武勋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涉及“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脏器法时”“气化理论”“药类法象”等众多经典中医理论,因此被奉为中医学之圭臬[1]。近年来关于五运六气学说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同时亦存在不少争议[2]。因此有必要将五运六气学说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以史为鉴,通过分析总结历代医家的理论观点,可以对五运六气学说有更加客观、公正的认识,明确其在中医理论体系

    中医药通报 2022年5期2022-12-04

  • 五运六气理论与胆胀病的研究进展
    0)0 引言五运六气为五运和六气,五运为木、火、土、金、水的运动转化,即五行气化,因气一元论表明气是宇宙的本源;而六气为风、火、暑、湿、燥、寒,而火与暑皆属火(热),故分别称为君火、相火,因此六气为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运和六气相合,然后结合中国古代特有的十天干、十二地支的历法、再结合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来阐释自然的周期变化规律。人生与天地间,因气化原因,人的生、长、壮、老、已同样受自然界周期变化的影响。作为龙砂学派的代表人物顾植山教授这样定义五运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45期2022-11-18

  • 试论五运六气理论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杜武勋摘要: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中医学界关注的核心,近年来多数研究亦相对集中于理论基础领域。然而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关于五运六气理论的诸多问题,例如五行学说的定位问题等等,历代以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创新的瓶颈,亦是目前理论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关键词:五运六气,中医理论研究,关键问题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7-2349(2021)12-0088-03近些年来,中医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12期2021-12-17

  • 五运六气学说指导针灸临床选经取穴初探
    建民【摘要】五运六气学说是以阴阳、五行、干支等为纲目,以每年四时主客变化为特色,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时空规律的中医经典学说。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治则治法指导中医临床,尤其是对于针灸临床选经取穴,发挥了重要作用。【关键词】五运六气;针灸临床;选经取穴;汪建民【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8-053-03【Abstract】The theory of Five Evolutive Ph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8期2021-11-18

  • 《时间医学》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相结合,传播五运六气、时间医学等中医文化知识。通过对五运六气的深入研究、编写算法,结合微信小程序、数据库、云服务器等技术建设时间医学小程序,弘扬传播了中医文化,方便用户学习中医。在适合大众使用的中医类APP缺乏的情况下,时间医学小程序以简单易用的特点,为大众学习中医养生知识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中医文化的传播作出一定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养生,但是大家对于中医养生的知识了解较少。目前来说,大多数人生病的时候会选择西医就诊,认为其更有科学依据并

    电子世界 2021年20期2021-11-17

  • 浅析“五运六气”理论源流及发展
    摘  要:“五运六气”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理论基础是古代占星学。基于“天人合一”理论,古人先贤通过推演星象变化,知晓天地运行规则,发现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大量的推演、实践、经验总结,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五运六气”理论体系,即通过星象观测、数术推演判断气候变化进而预测疾病并治疗防护的理论实践体系。古代中医如张景岳、李中梓、王肯堂、王世雄、景冬阳、王冰、蒲辅周及现代医家顾植山、任应秋等都对运气学说进行过深入的研读,继承传统思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5期2021-11-03

  • 基于五运六气探讨乳腺癌患者先天运气与后天发病的关联性
    性。关键词 五运六气;乳腺癌;岁运;主气;客气;运气相合;关联性研究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congenital Wu-Yun-Liu-Qi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ostnatal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954 breast

    世界中医药 2021年18期2021-10-31

  • 腰痛患者的发病日期与五运六气相关性分析
    的发病日期与五运六气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2018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门诊收治的腰痛患者167例,统计每位患者完整的发病信息,采用c2检验分析腰痛患者发病日期与五运六气的关系。结果:木运发病人数较金运发病人数多(P<0.05);主气中初之气(厥阴风木)发病人数较二之气(少阴君火)发病人数多(P<0.05),且主气各时段发病人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气中三之气(少阳相火)发病人数较终之气(太阳寒水)发病人数多(P<0.05),且客气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5期2021-09-22

  • 基于五运六气学说浅谈庚子岁之春日养护
    摘  要:据五运六气学说,2020年当庚子岁,《增广贤文》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季之首,万物之更始,天地一同焕发生机,万物因此欣欣向荣,此时应顺应春气、养护人体之生机。然“防重于治”才为之要,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现正值春季,正确的春日养生及防护对全年的健康调摄以及预防其它疾患的发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关注庚子岁遂易感之疾,注重外避内饮以养阳,结合周期,调理身体。调摄动静之以助阳升,多做运动,让气血运行。畅情志而安五脏,做好肝脏养护工作,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4期2021-08-10

  • 谢军教授临床诊治不寐经验总结
    谢军教授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应用司天方治疗失眠的临证经验。认为不寐病因除考虑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外,仍需考虑到患者出生及发病年月的运气情况对患者体质及病情的影响。认为病机在于心之阴阳失衡;治宜调其阴阳,安神定志。可酌情选取司天方调和阴阳,制化脏腑五行,并根据临床症候不同具体加减。【关键词】 不寐;五运六气;三因司天方【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0-0088-03Expe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1年5期2021-07-13

  • 挖掘特色选题,推进中华文明的建设与传承
    宝库的钥匙。五运六气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面的核心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被置于中医教学体系之外,濒临失传。挖掘五运六气题材,尤其是做好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方面图书的出版,对推动中医药学的传承,推进中华文明的建设与传承意义重大。本文以《五运六气临床应用》为例,着重论述五运六气题材的挖掘、与权威作者的合作、编辑专业知识的培训、图书的策划与编排,以及出版该书的重要意义。关键词:编辑;特色选题;中华文明;五运六气习近平

    全国新书目 2021年5期2021-06-30

  •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析附子剂量的应用及案例浅析
    要】  “五运六气”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延伸,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有启奥升堂之功,其内容博大精深。文章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对推测当值年的全年气候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阐述气候的变化对于附子临床用药的影响。【关键词】 五运六气;附子;经间期出血【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8-0096-02“五运六气”理论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天人合一”的最佳理论体现,其基本内容是以五运、六气和阴阳五行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0年9期2020-11-06

  • 丁酉年运气方治疗银屑病验案举隅
    晓杰教授结合五运六气理论,从天人相应角度入手,运用运气方治疗银屑病等疾病。2017年为丁酉年,运用当年六丁之年的运气方苁蓉牛膝汤以及治卯酉之岁,阳明司天,少阴在泉所影响疾病的审平汤,既兼顾了天气对疾病的影响,又兼顾了患者的体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关键词】 银屑病;苁蓉牛膝汤;审平汤;五运六气;丁酉年【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7-0088-03Abstract:Psorias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0年4期2020-09-10

  • 基于运气理论应用紫菀汤辨治自汗经验
    常见疾病。在五运六气视角下,自汗基本病机为金运不及,炎火乃行。紫菀汤为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针对六乙年金运不及所设方剂。基于运气理论并结合顾植山教授辨象-辨时-握机的思維模式,运用紫菀汤治疗自汗效果满意。本文通过分析两则自汗验案的运气病机特点及诊疗过程,介绍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三因司天方紫菀汤治疗自汗的临床辨证思路,为临床诊疗自汗提供新的参考和理论依据。[关键词] 五运六气;紫菀汤;自汗;三因司天方[中图分类号] R24          [文献标识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7期2020-04-20

  • 关于“五运六气”相关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萃 徐 侠“五运六气”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七篇大论,即“五运行大论”“天元纪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徽旨大论”“气交变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其属于中国古代医学气象学和时间医学的范畴[1]。Citespace是一款主要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通过绘制技术和科学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可以清楚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热点研究、前沿方向和关键文献[2]。基于“五运六气”的现状,本研究应用Cit

    光明中医 2020年3期2020-03-19

  • 五运六气、六经辨证在内科临床中的运用
    要:目的:对五运六气、六经辨证在内科临床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内科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35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组,对照组17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17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进一步在五运六气、六经辨证理念下,对患者辨证分型,并给予中药体质平调散加减方等对应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体质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用药治疗3月、停药2月后,观察组体质改善优良率为97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2期2020-03-08

  • 汪机《运气易览》五运六气理论探析❋
    ,汇集明以前五运六气理论研究成果之精要,提出不可徒泥运气之法,应结合临床实际“求其法外之遗”,如气候、物候及疾病等具体情况。并对五运六气理论涉及到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探讨中引经据古并强调因时识宜用运气,临床辨治法运气,君臣加减遵运气等。1 干支相临推运气干支即天干和地支。汪机认为五运六气不是偶然相合的,并在《运气易览·序》中提到:“运与气相交媾,干与支相临遇。运五气六不相偶合。”运气交媾、干支相临,说明五运六气离不开天干地支理论,研究五运六气必须要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2020-01-13

  • 试论五运六气对中医药学的影响
    48)提要 五运六气自宋代以来一直受到诸多医家的重视,刘完素称之为“医教之大道”,其对中医药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经梳理五运六气对中医药学九个方面的影响,认为五运六气理论在中医药学中既有“高高山顶立”的俯瞰全局、提纲挈领的作用,又有“深深海底行”的深植各方、支撑大厦的基石作用,其重要意义是通上彻下的。正确认识其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性,更有助于提升我们研究五运六气理论的兴趣。中国历代很多医家非常重视的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中国古代“天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0年3期2020-01-10

  • 浅谈庚子年运气特点对于胸痹的影响及其临床用药指导
    杜武勋摘要:五运六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基于五运六气对人体脏腑功能的影响,建立起来的气候、物候、病候相关的天地人结构体系,天地人气化理论以及充分体现出“天人相应”的“脏气法时”思想,对临床分析疾病和用药治疗有极大地指导作用。通过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浅谈庚子年的气候特点对于胸痹的影响,并临床指导防治和用药治疗。关键词:五运六气;庚子年;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25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12期2020-01-03

  • 浅析五运六气客运五步太少相生问题
    【摘 要】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疾病发病规律的预测及临床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黄帝内经》及后世众多医家对五运六气的论述皆详于六气,而略于五运,导致五运中客运五步太少相生的问题有较大的分歧。文章就客运五步的太少相生问题作简要探讨。【关键词】 五运六气;客运五步;太少相生【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4-0011-02五运六气理论主要形成于《黄帝内经·素问》成书之后,经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7期2019-10-23

  •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在非洲猪瘟防治中的运
    点。实践证明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里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对指导人们对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提供有效帮助。关键词:中医药;非洲猪瘟;五运六气;疫病;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270 引言西方医学认为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各种品种的猪只,而形成的烈性传染疾病。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高热、咳嗽,发疳、淋巴结肿大等[1]。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是根据天之五运和地之六气的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9期2019-09-10

  • 五运六气”和时鲜养人
    、行,皆与“五运六气”有关。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不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化生木、火、土、金、水,是为五行;又化生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是为六气。五行六气在自然界化生一年气候寒热,在人体则化生为各个脏腑经络气血,由此,自然界气候、气运有所变化,人体气血也会随之感应。古人通观察天文、气候与疾病的发生,发现其中存在一定规律性,加以总结之后形成了“五运六气”。它也指导着人们如何进行餐桌上的搭配。如最近正值初夏,此时气候以燥热为主,

    现代苏州 2019年9期2019-05-28

  • 运气学说临证应用探微
    张宏[摘要]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辨證论治、遣方用药、防治疾病、养生保健、流行病学分析等方面都被广泛应用。运气学说的核心思想便是“天人相应”,它所包含的物候、日月星辰的运行与人体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肺系”起联系人体内外,沟通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使人体变化与外界变化相一致的重要作用。因此,又可以说“肺系”是天人相应的“媒介”。此外,本文绘制了天人相应的模式图,以期为临床应用五运六气学说进行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期2019-03-18

  • 五运六气研究领域发展概述❋
    00085)五运六气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六气、干支等为纲目,融合古代天文历法、气象物候、藏象病候等知识形成的中医经典理论,以干支甲子年的四时主客变化为主要考量,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的时空规律,体现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念和三因制宜辨证思维[1],被历代明医誉为医经之学、医之门径、辨证捷法。2003年之后颇受学界关注,研究日益广泛、深入。本文仅就近3年五运六气研究领域发展重点进行概要述评,管窥一斑,略呈己见。1 领域发展:踊跃度持续升温,交流性偶遇风寒表1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3-18

  • 五运六气治未病”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
    务中心中医科五运六气学说(又称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天时气候变化对生物(包括人体)影响的一门学说[1]。五运六气强调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重要影响,阐述先天禀赋和后天气运变化对脏腑功能及发病影响的规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均包含在五运六气学说的内容之中,因此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相符合。五运六气学说指出自然界规律性的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着人体后天生理功能和发病倾向,同时也影响着先天胎孕禀赋。因此,五运六气能够从先天、后天2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0期2019-01-18

  • 大数据时代中医五运六气研究的医学伦理学思考❋
    032)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六气、干支等为纲目,融合古代天文历法、气象物候、藏象病候等知识形成的中医经典理论,以干支甲子年的四时主客变化为主要考量,用以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的时空规律,体现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念和三因制宜辨证思维[1]。五运六气理论源自唐·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阑入的七篇运气大论,自宋代校正医书局校勘认定此版本作为《黄帝内经》的正经、正注广为刊行,并成为宋太医局官方医学教材和医事考核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金元明清以降历代明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2期2019-01-08

  • 《黄帝内经》与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五运六气1 年代及真伪对于“运气七篇”的成文年代,罗会斌[1]从文献记载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战国说、汉代说、唐代说等三种观点,并分析认为汉代说较为可靠。宋代林亿等《新校正》,对王冰将“运气七篇”补入《素问》提出质疑。指出“此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乃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2]。后世医家针对“运气七篇”究竟是前人遗书,还是王冰伪撰,一直持论不一。有学者[3]认为“运气七篇”不是伪书,是《内经》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范行准[4]从内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2018-10-21

  •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与五运六气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以五运六气探讨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规律,进而揭示双相情感障碍的病机所在。方法:分析233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发病时间推算五运六气因素,并以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发病时间在岁运司天在泉的分布情况。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运气表现为在太土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少火厥阴风木少阳相火之年分布较多,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与五运六气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其病机与阳郁失升,郁极乃发相关,病位主要在肾。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五运六气;发病规律;病因病

    世界中医药 2018年5期2018-09-10

  • 基于五运六气研究重性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禀赋和发病相关性
    摘要目的:從五运六气来探究重性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时间和形式规律,为抑郁症的的预防性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方法:收集了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北京安定医院的重性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181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每次发病时间推算五运六气因素,包括岁运、主运、主气、客运、客气,得出发病的五运六气规律,以及抑郁相和躁狂相各自五运六气规律。结果:主运:重性抑郁禀赋为水者易发作在木运。双相情感障碍禀赋为水、金、火、土,皆易在火运发为躁狂。客运:重性抑郁禀赋为木

    世界中医药 2018年5期2018-09-10

  • 五运六气: 解读生命密码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 『气』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对很多人来讲,五运六气相对于中医其他知识来说,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初时会对一些看似艰涩的名词望而却步,但又止不住地对它们身后所蕴藏的知识感到好奇。很多人心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五运六气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可以预测疾病,这与“算命”有什么不同?既然可以预测疾病,那是否可以让人不生病?是否可以用它来指导季节和节气养生、影响人的体质、用后天弥补先天身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1期2018-01-30

  • 五运六气:中医学的源头
    者/张梦雪“五运六气是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学问。其理论源头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宇宙规律的认识。”安徽中医药大学顾植山教授潜心研究五运六气学说多年,他说,“五运六气学说不是中医理论的一个分支,而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是五脏六腑、三阴三阳六经、十二经络等中医概念形成的基础。”秋冬养阴并不是多吃滋阴食物顾植山谈到,“阴阳首先代表的是气化运动的两种象态,太极图由衰到盛叫做阳,由盛到衰叫做阴。”由于摈弃了五运六气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1期2018-01-30

  • 天地人一体形象思维刍议
    维模式。3 五运六气学说是天地人一体形象思维在临床上的运用及体现五运六气学说在《黄帝内经·素问》七篇大论(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要)中有专门论述,是中医天地人一体形象思维模式在临床上的运用及体现。这一理论系统说明了天象、气象、物候之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指导着人们认识、预测与防治疾病。由于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流行发病与运气理论中关于疫病认识的高度契合,有关五运六气学说与临床发病及治疗的研究备受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8期2018-01-22

  • 跟着“运气”管理健康
    翁超明 北京五运六气研究院 院长翁超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主要传承人,师从顾植山教授,善用龙砂膏方养生治未病。现任北京五运六气研究院院长。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占所有死亡的63%。在2008年死于慢性病的3600万人中,有29%的人不足 60岁并且半数为妇女。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其它任何病因。2012年估计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1期2018-01-15

  • 出生时间与后天罹患肺癌的关联性研究
    时间的季节、五运六气特点与后天罹患肺癌的关联性。方法:对1 045例肺癌患者出生日期在不同季节、运气时段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的出生时间在以下时段分布较多:季节为冬季,年干为丁,岁运为木,主气为终之气,客气为厥阴风木,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在泉之气为少阴君火。其中季节分布、在泉之气时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出生日期;肺癌;季节;五运六气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世界中医药 2017年2期2017-12-28

  • 五运六气分析与养生要点
    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 副秘书长五运六气分析与养生要点文/翁超明 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 副秘书长2017年干支符号是丁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中见少角木运。这一年气运变化以木运变化为本,燥热因素贯穿其中。表现为风燥横行,炎暑共热,燥极而雨。由于风燥之气与火热之气的共同作用,全年天气变化特点为阳多阴少,天气变化多端,且往复运动比较剧烈。上半年阳明主之,生气不足,天气变化以风燥盛行为主,故养生宜以静制动。食用原味为温苦、酸辛

    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1期2017-06-01

  •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气象因素与IgA肾病发病相关性研究概述
    0117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气象因素与IgA肾病发病相关性研究概述刘 灵 苏 颖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目的:根据五运六气理论,研究气象因素与IgA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对比研究发现气象因素与IgA肾病存在相关联系;结论:运用五运六气理论研究气象因素与IgA肾病发病是可行、合理且有研究价值的。五运六气;气象因素;IgA肾病;病因本文采用多种文献检索方式查询,从1980年至2016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期2017-03-23

  • 百乐眠治疗“丙申之岁三之气”失眠的体会
    天人合一;五运六气;失眠;百乐眠【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3-0074-02百乐眠胶囊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治疗失眠的中成药,而失眠的病因病机复杂,需辨证准确,方可见疗效。笔者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分析丙申之岁运气特点,并以失眠为例分析其致病特点。现将临床上应用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的体会总结如下。1 天人合一思想《伤寒论·伤寒卒病论集》:“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1],人处天地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2期2017-03-09

  • 浅析五运时气民病证治方的用药规律
    词:陈无择;五运六气;三因司天方;五运时气民病证治方;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R226;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1-0033-04Abstract: Wuyun Shiqi Minbing Zhengzhi Formulas are from San Yin Ji Yi Bing Zheng Fang Lun written by CHEN Wu-ze, which is a representative for “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7年1期2017-02-28

  • 五运六气在中医理论中的独特价值探讨
    222007五运六气在中医理论中的独特价值探讨刘名波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药系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7目的:探究中医理论中五运六气的独特价值。方法:从宏观视角分析五运六气理论与中医传统理论之间的关联,并结合现代自然科学分析五运六气在中医理论中的独特价值。结果:五运六气展示了自然气候对生命的影响规律,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思辨基调,指引着中医现代多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向。结论:中医理论中的五运六气理论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值得研究。五运六气;中医理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8期2016-04-12

  • 《黄帝内经》“九宫八风”理论学说精要
    风学说是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宫八风学说是以洛书九宫图为框架,研究以一年为周期,以八节为时间段划分的不同时间、空间的气候变化及其相关疾病的变化规律。深入研究九宫八风及其与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运气学精髓,运用九宫八风学说指导对异常气候变化的预测,以更好的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治。关键词:九宫八风;五运六气江锡权[1]研究认为,洛书九宫是《黄帝内经·九宫八风篇》中九宫的早期模式,认为九宫图中的中宫,是太一宫,对应北极星。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3-25

  • 基于五运六气学说循经弹拨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基于五运六气学说循经弹拨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刘明军,仲崇文,金传阳,姜阳,李创成,姚春莹,李平(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摘要:目的观察循膀胱经弹拨法配合五运六气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循膀胱经弹拨法配合五运六气治疗组与传统推拿法治疗的对照组,各30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肌电(EMG)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的组间对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6期2016-01-09

  • 五运六气预测疫情研究进展
    五运六气预测疫情研究进展许燕1,高雅婷1,苗同艳1,童佳兵2,李泽庚3(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安徽 合肥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230031;3. 安徽中医药大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安徽 合肥230012)[关键词]五运六气;预测;疫情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生物影响的一门学问。其运用“天人相应”整体恒动观,将自然气候变化与生物生命现象紧密联系,研究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12-18

  •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对中医疫病流行的现代研究概况
    117)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对中医疫病流行的现代研究概况Modern research overview of the epidemic diseases in TCM based on the Wuyun Liuqi theory曹 雷,苏 颖(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五运六气理论;疫病;防治;综述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通过天地、自然、气候、物候等周期性变化,阐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同时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4-03

  • 基于运气理论研究北京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依据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研究北京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的高发与同期及前期(包括1~3年前)气象因素的关联性,并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的医疗气象预测模型。方法基于北京地区1970年~2004年35年的气象资料和流脑发病资料,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从不同时间维度分别建立流脑的气象预警模型。结果流脑的高发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初之气(即2、3月份)。利用当年、1年前、2年前、3年前的气象因素皆可成功建立流脑高发的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分别是50%

    环球中医药 2015年3期2015-03-03

  •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形成的天文学背景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形成的天文学背景苏 颖(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五运六气理论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强调了“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观念,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时,充分运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成果,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所有生物一样,生命活动及疾病变化与自然阴阳寒暑变化同步,并具有与自然气候规律同步的节律。阐述《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形成的天文学背景,从侧面反映了《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的科学性,对深入探索《黄帝内经》的自然科学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2-22

  •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辨证论治应用初探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辨证论治应用初探江家华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五运六气”理论属于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组方用药、养生保健及疾病防御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古代医家都非常注重“五运六气”理论的学习与应用,今天的中医人也应在把握现代中医的同时,也应注重学习、应用“五运六气”,以有利于拓展临床辨证思路。【关键词】中医;五运六气;辨证论治;养生保健作者简介:江家华(1964-),男,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1期2015-01-24

  • 《素问》五运六气理论中的时序
    30117)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了六十甲子周期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研究了人体生命随时序的变化规律,同时也讨论了不同地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如东方之人病痈疡,西方之人病生于内,北方之人脏寒生满病,南方之人病挛痹,中土之人病多痿厥寒热。运气理论从时间、空间等多角度探讨人体生命的变化规律,其中既有固有的定式,同时也存在着变化形式。1 五运六气时间次序的测定五运六气利用立杆测影和刻漏进行时间次序测定。《内经》当中有多种历法时间的划分、测定方法[1],但运气七篇中明

    吉林中医药 2014年2期2014-04-15

  • 浅述“五运六气”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55)浅述“五运六气”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刘 哲(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五运六气”理论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组方用药,养生保健,疾病预防及对流行病的分析治疗等方面应用广泛,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研究。中医学;五运六气;疾病防治;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源于《素问》的七篇大论,即“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徽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其属于古代医学气象学和时间医学的范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6期2014-02-05

  • 近50年五运六气理论与相关气象资料研究概述
    述·近50年五运六气理论与相关气象资料研究概述王利锋,苏颖*(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自上世纪60年代,五运六气理论开始运用气象医学模式进行研究,融入统计学、流行病学、气象学等多学科知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从近50年文献资料整理中发现:五运六气理论医学气象模式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量化标准,60年周期的研究成为一种趋势,以气象学为主多学科研究五运六气理论已成为主要途径。五运六气;气象医学;流行病;大司天;南北政五运六气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期2013-03-31

  • 五运六气学说临床运用举隅
    理论体系中,五运六气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素问》运气七篇揭示了气候、环境与人体疾病之间稳定的、规律性的关系,虽然其中含有机械的推测成分,但从认识论而言,将人置于整个自然界,结合时间、空间去分析,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到人的每一环节。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只有这样诊察信息才能全面准确,才符合运气学说的精神实质,才是“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谨候气宜 ,无失病机”的真正内涵[2]。《素问·六节藏象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

    中医药信息 2013年3期2013-01-23

  • 五运六气学说与疫病防治的研究概述*
    00700)五运六气学说 (运气学说)是中医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在综合总结古代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的基础上,运用干支推算方法来预测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的一种理论。五运六气对疫病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仅《内经》中有大量的记载,而且,后世医家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在中医学发展史中,每逢疫情爆发的时候,人们常运用运气学说来研究疫情致病特点,针对性用药,常常取得明显疗效,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当我国遭到SARS突然袭击,人们茫然不知所措之时,五运六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2期2012-12-09

  •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要素与实践
    关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证候等基础理论的争议仍此起彼伏、莫衷一是。然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绝非坐而论道,要解答中医理论“怎么说的”、“说了什么”、“怎么用的”、“有何用处”等关键问题,最终目的是对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厘定和阐释,以发挥原创优势、引领临证提高。笔者基于本团队的五运六气研究实践,归纳出四点要素,分析其研究方法、支撑条件及主要难题等,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抛砖引玉。1 文献整理奠定理论研究基础古往今来,各种学说、观点、体会大多以文献、资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1期20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