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菌

  • 基于自适应黏菌算法优化的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
    i等[11]根据黏菌在觅食过程探索路径的行为提出了黏菌算法(Slime Mould Algorithm,SMA),特点是寻优速度快、算法简单、模型易修改,适合应用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但SMA自身存在寻优精度不高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仍需进一步改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黏菌算法(GSMA),保证了寻优速度和寻优精度,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应用在无人机中能够提高其路径搜索能力.1 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建模在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过程中,根据任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2023-10-30

  • 基于改进黏菌优化算法的光伏多峰MPPT控制策略
    进空间[13].黏菌优化算法(slime mould algorithm,SMA)是一种新型元启发算法,其模拟黏菌的扩散和觅食行为,通过各项权值以及随机函数产生的搜索空间可以使黏菌以任意方向和任意步长进行寻优,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强的优点[14],然而其追踪速度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本文在传统SMA 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黏菌优化算法(improved SMA,ISMA)的在线型MPPT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传统黏菌优化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光伏阵列的特性,改进了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23年8期2023-10-04

  • 基于混沌映射和莱维飞行的黏菌优化算法*
    式优化算法,称为黏菌算法(Slime Mould Algorithm,SMA)。该算法模拟了黏菌在不同浓度环境下的觅食过程以及状态变化,并且利用权值来模拟黏菌在觅食过程中产生的正负反馈,形成了黏菌发现食物、接近食物以及包裹食物三种不同的状态。针对标准黏菌算法存在收敛精度较低、迭代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改进SMA的方法[7~11]。贾鹤鸣等[7]将算术优化算法与黏菌算法两种算法结合,并加入随机反向学习策略,提出一种融合随机反向学习的黏菌与算术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3年2期2023-06-04

  • 微生物的性别多达720种
    貌的细菌、真菌、黏菌等微生物,它们的世界也有性别之分吗?在神奇的微生物世界,黏菌作为性别多样化中的佼佼者,打破了人类对性别的常规分类,展示了微生物独特的生存魅力。黏菌是一种独特的单细胞原生生物,它既不是动物,也并非真菌,其营养构造、运动和进食方式与原生动物中的变形虫有相似之处,整个生物体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不断进行拓展、延伸。黏菌的性别决定于3个基因座上的基因,分别是matA、matB与matC。因此每一株黏菌皆可形成8种性别的性细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3年5期2023-06-04

  • 多策略融合的改进黏菌算法
    GWO)[5]、黏菌算 法(Slime Mould Algorithm,SMA)[6]等。SMA 是Li等[6]于2020 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群智能算法,模拟了黏菌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形态和行为的变化。SMA 的权重系数模拟了黏菌在遇到不同浓度的食物时的生物振荡器产生的正负反馈:当找到高质量食物时,黏菌会快速靠近;当食物浓度较低时,黏菌会缓慢地向它靠近,从而以更高的效率接近最佳的食物源。SMA 代码结构简单、可扩展性强,并且在函数优化和工程设计问题上表现出色,目

    计算机应用 2023年3期2023-03-24

  • 秀珍菇上一种黏菌的鉴定及其防治初探
    害外,还时常遭受黏菌的侵害。出菇棚一旦出现黏菌,如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产量将遭受毁灭性的损失。2018 年,江苏省盐城市秀珍菇菇棚内出现一种黏菌,该菌吞噬秀珍菇的菌丝和子实体,且生长和扩展迅速,水解胶化菇体能力强,一旦子实体被感染,72 h 内将变为一摊黄色的胶状水。据2022 年的调查,盐城市秀珍菇菇棚的产量因其损失近三分之一,给当地的生产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该黏菌进行纯化分离和鉴定,初步探讨了一种防治方法,以期为防控秀珍菇黏菌提供一定参

    食用菌 2023年1期2023-03-22

  • 基于t分布变异的自适应黏菌优化算法
    ero 教授提出黏菌的铁路网络涌现计算。2020 年,温州大学的李世民对黏菌涌现计算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群智能优化算法,即黏菌优化算法(Slime mould algorithm,SMA),它是模拟自然界中黏菌觅食行为及形态变化的新型元启发式群智能优化算法[5]。黏菌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类似,也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寻优精度低等缺陷。提采用Levy 飞行算子改进黏菌优化算法,使得该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增强,但经过测试发现Levy 飞行算子改进的黏菌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6期2023-01-14

  • 基于改进黏菌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
    智能优化算法,即黏菌算法(Slime Mould Algorithm, SMA)[7],通过建立粗细不一的食物网模拟了黏菌的捕食行为。 此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探索能力,已广泛应用于优化应用领域。 唐雄[8]利用改进SMA 研究了网络入侵问题,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针对黏菌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上存在的不足, 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黏菌算法。 首先,对参数p 进行了改进,更好地平衡了局部搜索的能力和全局搜索的能力,借助混沌精英突变策略[9]提高算法的寻优能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2022-12-30

  • 基于改进黏菌算法的配电网重构研究
    和全局收敛能力。黏菌算法(SMA: Slime Mould Algorithm)[13]是一种源于黏菌捕食行为的智能优化算法, 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精度和稳定性, 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优化应用领域, 但其缺点是在初始种群基数庞大时收敛速度较慢, 且容易得到区域最优解。因此, 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黏菌算法的配电网多目标重构策略。首先, 从配电网的运行效益和负荷均衡度两个角度出发, 建立以有功损耗及网络负载平衡指数最小为目标的配电网重构模型; 其次, 针对黏菌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2-10

  • 成败历史存档的融合龙格库塔-黏菌算法
    几年间愈发流行。黏菌算法[3(]slime mould algorithm,SMA)是2020 年Li 等人提出的一个用于求解随机优化问题的新算法,其由自然中黏菌的振荡模式启发而设计,通过生物振荡来传递不同位置食物信息的正向或负向反馈,从而寻找到最优的食物位置或最短路径。基本黏菌算法通过设置不同的移动方式平衡了中群智能算法中的勘探和开采阶段,同时使用了非线性自适应参数等成熟的算法改进机制,其独特的权重机制作为奖惩学习[4]的一种形式,可以为种群提供正向和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2年17期2022-09-06

  • 90后科普达人周晴烽: 带你发现另一个“蘑”幻世界
    晴烽蹲下身,发现黏菌的一生。在她的微观镜头下,这些黏菌(一种单细胞变形虫)风姿万种,有棍棒状的鹅绒菌、会“越狱”的多头绒泡菌、像黄色挂面的煤绒菌……偶然发现奇幻“菌世界”90后女孩周晴烽是湖南常德人,从小就迷上中医中药的她,高考时如愿以偿地考入中南大学药学专业。进入大学后,周晴烽喜欢拍摄一些植物。有一次,她发现蘑菇的菌盖是慢慢摊开的,那是她第一次对菌物产生特别的兴趣。2013年毕业后,周晴烽去了中科院上海分院担任研究助理。每天吃过晚饭,周晴烽喜欢带上相机,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2年4期2022-06-01

  • 90后科普达人周晴烽:带你发现另一个“蘑”幻世界
    晴烽蹲下身,发现黏菌的一生。在她的微观镜头下,这些黏菌(一种单细胞变形虫)风姿万种,有棍棒状的鹅绒菌、会“越狱”的多头绒泡菌、像黄色挂面的煤绒菌……偶然发现奇幻“菌世界”90后女孩周晴烽是湖南常德人,从小就迷上中医中药的她,高考时如愿以偿地考入中南大学药学专业。进入大学后,周晴烽喜欢拍摄一些植物。有一次,她发现蘑菇的菌盖是慢慢摊开的,那是她第一次对菌物产生特别的兴趣。2013年毕业后,周晴烽去了中科院上海分院担任研究助理。每天吃过晚饭,周晴烽喜欢带上相机,

    初中生世界 2022年14期2022-04-19

  • 南阳首次发现圈绒泡菌(Physarum gyrosum Rostaf)危害谷子
    步判断该症状符合黏菌为害的特点。取病株于室内体式显微镜(奥林巴斯SZ-51)下观测发现,白色物质为无色透明的薄壁组织,小黑点为密生的小孢子,为薄壁组织内生,孢子形态为圆形、深褐色。根据形态特征,判断其符合黏菌的特征。邀请南阳师范学院农业工程学院病理学专家黄思良教授进行进一步鉴定,确认谷子植株上出现的病菌与此前报道的小麦、花生、玉米等作物上的病菌相同,均为圈绒泡菌(PhysarumgyrosumRostaf)。3 病害发生规律黏菌以休眠孢子越冬越夏,借助风和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年6期2022-01-14

  • 阿米巴虫设计出东京交通路网
    讲。这种微生物叫黏菌。它在平时可不太招人喜欢,黏糊糊的,就像一大摊鼻涕。黏菌平时是作为一个整体生活的,但是在饥饿的时候,会拆解成一个个单细胞生物。这些单细胞生物叫阿米巴虫,它们每一个都可以独立出去觅食,一旦阿米巴虫找到了食物,它们就会修建起一条条管道,给其它伙伴传送食物,如果在好几个地方都找到了食物,那它们修建的管道就可以把各个食物点互相连通到一起,形成一个食物输送网络。2008年,日本东京大学的实验小组就利用黏菌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先把整个东京市以及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50期2021-12-23

  • 无脑生物解开宇宙谜团
    裴雅明形态各异的黏菌煤绒黏菌图片中这些一团团、一簇簇或一摊的东西就是黏菌。它们形态怪异,有的如同外星怪兽,有的如同珊瑚,有的如同鱼子;它们的颜色异常丰富,有鲜艳亮丽的明黄或粉红,也有暗淡的灰白或暗红;有的黏菌颇具观赏性,有的却如同呕吐物一样令人反胃。巨大的单细胞生物黏菌其实是单细胞生物,每一团黏菌是由无数个黏菌细胞核组成的一个巨大的细胞,它们共用一个巨大的细胞壁,就像一个装满了细胞核的大袋子。本来,大多数黏菌以单细胞的形式生活,小到肉眼看不见;但当食物短缺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21年4期2021-07-01

  • 仙幻宠物微观菌
    绚丽多彩,这就是黏菌。一位生物学专业的朋友介绍说:“黏菌也属于蘑菇的一种,但它不是植物,不是动物,也不是真菌,而是一类独特的单细胞生物。”黏菌喜爱有机质丰富的潮湿环境,常能在枯枝落叶和腐木上找到它。好玩的是,它们既会像动物一样四处觅食,也能像蘑菇一样散播孢子,形态十分丰富。初次接触这种神秘的小生物,周晴烽一下子着了迷。从此周晴烽开启了拍摄微观菌类的大门,像个孩子一样,走进了“奇妙仙境”。成为科普博主从2014年开始,周晴烽业余时间经常带上各种设备,前往黏菌

    莫愁·智慧女性 2021年5期2021-05-17

  • 黏糊糊的生命
    络。这种生物名叫黏菌,也被称为“黏球”。黏菌是一种类似变形虫的生物体的集合,并不是单独的个体。大多数黏菌都是单细胞微生物,小到肉眼根本看不见。但在准备繁殖时,它们的体形会变大,形成可以向外释放孢子的子实体或“孢子囊”。虽然其释放孢子的形式与真菌相似,但黏菌与真菌的关系很远。黏菌释放出的孢子中有些会形成新的单细胞黏菌,开始新的生命循环。可以变形成超级细胞的绒泡菌。世界各地都有黏菌的身影。黏菌喜欢生活在枯树的树枝或树干上,也喜欢生活在落叶堆中。黏菌以其他微生物

    大自然探索 2021年3期2021-04-30

  • 进化需要“孤独者”
    活中的离群独居者黏菌是集体生活的典范。当它们受到饥荒的威胁时,这些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会聚集成像蛞蝓一样的形状,进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像塔楼一样的东西。“塔楼”顶部粘糊糊的,如果有飞过的昆虫,就很容易被黏住,成为黏菌群体的大餐。令人意外的是,虽然“塔楼”會随着黏菌的不断加入而变大,但早期组成“塔楼”的“地基”和“管道”的黏菌会死亡。这些黏菌并不是为了自我生存,只是为了成为后来者向上攀爬的阶梯。这真是一种高尚的微生物!黏菌是集体生活的典范,但总有一些分布散乱的“孤

    科学之谜 2021年2期2021-04-25

  • 90后科普达人周晴烽:开垦中国微观“菌世界”处女地
    绚丽多彩,这就是黏菌。朋友介绍说,黏菌也属于蘑菇的一种,但它不是植物,不是动物,也不是真菌,而是独特的单细胞生物。周晴烽在研究菌类黏菌喜爱有机质丰富的潮湿环境,枯枝落叶、腐木上常能找到它。好玩的是,它们既会像动物一样四处觅食,也能像蘑菇一样散播孢子,形态十分丰富。初次接触这种神秘的小生物,周晴烽一下子着了迷,感到菌类真的很神奇。周晴烽拍摄的菌类朋友是位生物学家,并擅长摄影。通过他的介绍,周晴烽知道了长焦相机接一个放大镜就能变成微距相机,用微距相机不仅能清楚

    伴侣 2021年3期2021-04-16

  • 湘妹子科普博主心仪“跳舞菌”
    各种各样的真菌、黏菌仿佛是会跳舞的“小精灵”。在抖音、B站等平台,周晴烽的原创作品很受欢迎。作品“火”了之后,周晴烽索性辞去工作,每天专心拍摄,和各种菌物打交道。“世界上有很多菌物,根本拍不完,也拍不腻。任何事情只要做到极致,生计问题就不用操心。”周晴烽是湖南常德人,201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药学专业,原先在上海一家医药企业工作。数年前,周晴烽迷上了观鸟。一次机缘巧合,她从朋友的相机里看到一种奇妙的生物,由洁白经历淡红、深红、黑色,最后变得绚丽多彩。这就是黏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0期2021-03-24

  • 没有大脑也能拥有记忆
    即便黏菌(多头绒泡菌)也有“大脑”:那是一系列管状结构,通过扩张和收缩提供食物所在位置的记忆。黏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们能记住自己去过哪里,甚至能在迷宫中找到最短的路线。这些黏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脑,这让科学家对它们的记忆是如何运作的感到困惑。德国哥廷根马普动力学与自组织研究所的Mirna Kramar和慕尼黑技术大学的Karen Alim,通过显微镜观察黏液霉菌,發现这种有机体包含一个由大小不同的管组成的网络,其管壁类似凝胶。当霉菌察觉到附近有食物时,管

    科学大观园 2021年6期2021-03-18

  • 让梦想飞跃太空 ——访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王健舒
    了解,为之后研究黏菌打下了基础。”追梦:让更多人喜欢黏菌在高一时的一次野外考察中,王健舒和杨云翔发现森林里裸露的树根上长有一种黏黏的生物,它的身体除了有一些粗细不一的管道外几乎透明,细看之下,似乎还有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我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漂亮的‘小精灵’,于是小心翼翼地将它带回科创中心培养。”王健舒介绍,他们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确认了“小精灵”的身份——黏菌。图1 黏菌在这之前,日本科学家用黏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该实验中,科学家利用黏菌的避光性,以

    发明与创新 2021年6期2021-03-10

  • “90后”科普博主心仪“跳舞菌”
    各种各样的真菌、黏菌仿佛是会跳舞的“小精灵”。在抖音、B站等平台,周晴烽的原创作品很受欢迎。作品“火”了之后,周晴烽索性辞去工作,每天专心拍摄,和各种菌物打交道。“世界上有很多菌物,根本拍不完,也拍不腻。任何事情只要做到极致,生计问题就不用操心。”从迷观鸟到专注于拍菌物周晴烽是湖南常德人,201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药学专业,原先在上海一家医药企业工作。她从小就喜欢观察自然生物,“没时间去野外,我在河里舀一点水,就可以在显微镜下看一整天”。数年前,周晴烽迷上了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1年2期2021-03-08

  • 基于黏菌路径规划的计算装置设计
    年的漫长进化死得黏菌具有高超的食物运输路线规划能力,相比传统计算机,黏菌计算机具有更低的能耗,对NP难问题的求解速度更快,求解结果更加接近最优解。另外,黏菌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交互协作、取长补短的工作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传统计算机对复杂数学问题的求解能力。21世纪初期,日本研究人员用黏菌寻找迷宫的最优路径,发现黏菌高效的食物运输路线规划能力有利于城市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在觅食过程中,黏菌展现出惊人的路线搜寻以及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例如为东京的铁路系统设计出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8期2021-01-12

  • “90后”科普博主心仪“跳舞菌”
    各种各样的真菌、黏菌仿佛是会跳舞的“小精灵”。在抖音、B站等平台,周晴烽的原创作品很受欢迎。作品“火”了之后,周晴烽索性辞去工作,每天专心拍摄,和各种菌物打交道。“世界上有很多菌物,光真菌就有1300多万种,已知的不到10万种,我拍的还不到1000种,根本拍不完,也拍不腻。任何事情只要做到极致,生计问题就不用操心。”从迷观鸟到专注于拍菌物周晴烽是湖南常德人,201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药学专业,原先在上海一家医药企业工作。她从小就喜欢观察自然生物,路边的一丛草

    读者·校园版 2020年23期2020-11-18

  • 养群黏菌当宠物
    生物,它的名字叫黏菌。相信我,你只要看一眼它的照片,就会爱上它。又美又怪就是它看看本页这些照片,主人公就是黏菌。不用我说,你也看出来了,就算把世上所有形容美的词加到黏菌身上,都不嫌多。它颜色鲜艳、晶莹剔透,还形态各异。实话告诉你,这些多姿多态的黏菌都是“成年”的黏菌。和大多数宠物们小时候萌,长大后容易长残不同,黏菌小时候很怪,长大后很美,两个时期的它简直有天壤之别。黏菌小时候所处的时期叫营养期。营养期的黏菌在树上、地上摊成一片,长得像鼻涕虫,是大团脉络状的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 2020年6期2020-10-20

  • 与菌为伴
    似的类群:真菌、黏菌、卵菌、丝壶菌等,它们形态和营养方式相似,在生态上密不可分,这个复系类群就叫作“菌物”),微小到只有几毫米,有的甚至不到1 毫米。科普博主“曳尾菌”的微距镜头,呈现出了它们的奇幻世界。日日思菌微距镜头下的黏菌长得像耳钉,黑色的长柄上顶着白色的圆球,晶莹剔透。这是我看到的最小最精致最美的菌,我正感叹,它竟然开始变色了,不一会儿就变成了纯黑色!又过了一会儿,它变得不那么晶莹剔透了,有些粗糙,后续还会有什么变化?然而天色很晚了,因为不想错过这

    大学生 2020年10期2020-10-19

  • 黏菌在真空中能生存吗
    临沧市第一中学 黏菌为多头绒泡菌,呈黄色,严格意义上讲,尽管它并不属于动物,也不算真菌,更不是植物,却能像动物一样移动。我校科创中心卫星载荷地面实验室测速结果显示,它的移动速度可达2.13 ~2.21cm/h。黏菌是一群类似霉菌的生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能形成具有细胞壁的孢子,但成长史中没有菌丝的出现,而是有一段黏黏的时期,因而得名。黏菌没有大脑、神经、眼睛,虽然只能感知周围的环境,但经常表现出惊人的线路规划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在太

    发明与创新 2020年34期2020-10-15

  • 黏菌在真空中能生存吗
    郑德杨黏菌为多头绒泡菌,呈黄色,严格意义上讲,尽管它并不属于动物,也不算真菌,更不是植物,却能像动物一样移动。我校科创中心卫星载荷地面实验室测速结果显示,它的移动速度可达2.13~2.21cm/h。黏菌是一群类似霉菌的生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能形成具有细胞壁的孢子,但成长史中没有菌丝的出现,而是有一段黏黏的时期,因而得名。黏菌没有大脑、神经、眼睛,虽然只能感知周围的环境,但经常表现出惊人的线路规划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在太空中能否继续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20年9期2020-10-15

  • 小小黏菌,大大智慧:预测星系间暗物质网络的黏菌算法
    Leo黏菌是群体智能的代表:个体是单细胞,但菌落的繁殖移动却像是拥有智慧——可以找到食物之间的最短路径。在一項最新研究中,黏菌的群体智能被进一步开发——研究者参考黏菌生长设计出的新算法,竟然能够高质量地模拟宇宙演化的过程,井构建出可信的星系间暗物质网络。绘制宇宙网的黏菌算法根据广为接受的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之后,弥漫在宇宙中的物质逐渐形成了星系、星云等天体,天体之间则存在着巨大的空洞。依照现有理论,这些大型天体并不是孤立地运转在这片虚空之中的,而是由暗物质

    飞碟探索 2020年2期2020-10-09

  • 内蒙古赤峰地区的黏菌
    内蒙古赤峰地区的黏菌54种,分别隶属于6目8科20属.其中蛛形鹅绒菌Ceratiomyxa porioides、栗褐筛菌Cribraria vulgaris、细柄半网菌Hemitrichia calyculata、大粉瘤菌Lycogala flavofuscum、刺发网菌Stemonitis flavogenita和长联囊菌Symphytocarpus longus等6种为内蒙古新记录种.研究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关键词:黏菌;区系;中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9-22

  • 神奇的“造物主”和“规划师”
    叹。它们就是——黏菌!本期就让我们跟随爱拍黏菌、更爱养黏菌的鬼尾菌一起走进黏菌的微观世界。“三不是”的黏菌黏菌是一类很特殊的生物,它们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更不是真菌,而是—种变形虫!在自然界中,黏菌的分布很广,而在温带森林中的种类最多。目前,人们已知的黏菌有1000种左右,其中我国大约有460种。这里,我们插播一下真菌。很多同学对真菌并不陌生,比如我们爱吃的各种蘑菇,还有发面或酿酒用的酵母、长霉的食物上的霉菌。事实上,黏菌曾经一度被人们划分到真菌界。这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0年2期2020-02-26

  • 单细胞生物行为:解开最大宇宙谜团的钥匙
    叫作多头绒泡菌的黏菌,这种方法能够根据星系观测推断宇宙网的密度场。科学家将该技术应用于星系和局部宇宙的吸收线观测,证明了大部分星系间介质确实存在于宇宙网中。利用单细胞生物行为解开谜团对于人类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其答案可能就存在于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微小生物中。在浩瀚的宇宙中,大约有1 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中都包含大量恒星、行星和尘埃。这些数量庞大的星系通过一个巨大的宇宙网连接在一起,该网络由暗物质构成,是一种至今被证明无法直接观测到的看不见的力量。但科学家

    世界科学 2020年5期2020-02-23

  • “黏球”
    面上的细菌为食的黏菌。附着在每个“茎”上的是包含数千个孢子的黏菌子实体。当黏菌准备繁殖时,这些孢子爆裂并释放出内容物。虽然这些黏菌结构比较复杂,但大多数黏菌只有几毫米高,这也是它们很难被找到的重要原因。黏菌已经存在了大约1亿年,它们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黏菌起初是单细胞生物,如果有足够的“食物”,它们就会一直保持这种形态。但当“食物”不足时,它们就会发出信号召唤其他黏菌聚集在一起,通过协作,“抱团”移动去寻找“食物”。同时,它们还非常善于找出最

    大自然探索 2020年11期2020-01-21

  • 与菌“共舞”的女孩
    各种各样的真菌、黏菌仿佛会跳舞的“小精灵”。在抖音、B站等平台,周晴烽的原创作品很受欢迎。“世界上有很多菌物,光真菌就有1300多万种,已知的不到10万种,而我拍的还不到1000种,根本拍不完,也拍不腻。”拍菌物是周晴烽兴趣所在。从迷观鸟到专注拍菌物周晴烽从小喜欢观察自然生物,路边的一丛草、一棵树都能看好久。“没时间去野外,我在河里舀一点水,就可以在显微镜下看一整天。”几年前,她迷上了观鸟。“鸟会飞,即便通过望远镜远远看到,也不知道是什么鸟,要用相机拍下来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20年12期2020-01-11

  • 与菌“共舞”的女孩
    各种各样的真菌、黏菌仿佛会跳舞的“小精灵”。在抖音、B站等平台,周晴烽的原创作品很受欢迎。“世界上有很多菌物,光真菌就有1300多万种,已知的不到10万种,而我拍的还不到1000种,根本拍不完,也拍不腻。”拍菌物是周晴烽兴趣所在。从迷观鸟到专注拍菌物周晴烽从小喜欢观察自然生物,路边的一丛草、一棵树都能看好久。“没时间去野外,我在河里舀一点水,就可以在显微镜下看一整天。”几年前,她迷上了观鸟。“鸟会飞,即便通过望远镜远远看到,也不知道是什么鸟,要用相机拍下来

    家教世界 2020年34期2020-01-02

  • “菌圈”大V周晴烽:淘宝卖菌第一人
    感的神奇生物——黏菌。这篇爆款文章就是博主“曳尾菌”所著。这个名叫周晴烽的28岁湖南女孩,工作时是穿白大褂的制药公司职员,周末转眼就是穿冲锋衣、挎单反相机穿梭在野外的寻菌者。她还开了一家淘宝店,销售各种黏菌及培育工具,是淘宝第一个出售黏菌的卖家。一座山中寻找一枚菌之美高中的时候,周晴烽读到过一本中草药的旧书,上面有草药的线描体图画,她经常会拿着图画比对身边看到的植物。高考之前的5月,班级组织去黄山踏青,常年在城市长大的她第一次看到了野生的金银花,这是她找到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19年10期2019-11-04

  • “菌圈”大V周晴烽:淘宝卖菌第一人
    感的神奇生物——黏菌。这篇爆款文章就是博主“曳尾菌”所著。这个名叫周晴烽的28岁湖南女孩,工作时是穿白大褂的制药公司职员,周末转眼就是穿冲锋衣、挎单反相机穿梭在野外的寻菌者。她还开了一家淘宝店,销售各种黏菌及培育工具,是淘宝第一个出售黏菌的卖家。一座山中寻找一枚菌之美高中的时候,周晴烽读到过一本中草药的旧书,上面有草药的线描体图画,她经常会拿着图画比对身边看到的植物。高考之前的5月,班级组织去黄山踏青,常年在城市长大的她第一次看到了野生的金银花,这是她找到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29期2019-10-22

  • 追逐小黏菌的美丽时刻
    感的神奇生物——黏菌。这篇爆款文章就是博主“曳尾菌”所著。这个名叫周晴烽的28岁湖南女孩,工作时是穿白大褂的制药公司职员,周末转眼就是穿冲锋衣、挎单反在野外的寻菌者。一座山中寻找一枚菌之美高中的时候,周晴烽读到过一本中草药的旧书,上面有用来描述的线描体图画,她经常会拿着图画比对身边看到的植物。高考之前的5月,班级组织去黄山踏青,常年在城市长大的她第一次看到了野生的金银花,她终于找到能和书里对应起来的第一种药材。因为这点爱好,大学时她果断报考了中南大学药学专

    风流一代·青春 2019年8期2019-08-16

  • 黏菌
    冉浩这个黏菌正像变形虫一样伸展身体,形成了一个缓慢移动的脉络。黏菌是一类非常神奇的生物,它是一团原生质,并且拥有多个细胞核,理论上可以看成非常特殊的单细胞生物。黏菌以植物残骸为食,一些在土壤中被挖到的“太岁”,实际上就是大型的黏菌团。黏菌在潮湿的环境里,能像网络一样覆盖着物体表面运动,探索脚下的基质。它们能够根据食物资源来调整脉络的粗细和走向,从而获得汲取营养的高速通道。這是一种自组织的路径计算方式一确实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他们用不同大小的食物资源来代表不

    科学Fans 2019年2期2019-04-11

  • 单细胞生物“科学家”
    起眼的黏糊物——黏菌,一种已经存在了几亿年之久的真核生物。b在一次實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黏菌的避光性,以光点模拟日本地形,然后在地形上对应东京几处重要地铁站的地方放置食物。结果发现,黏菌能以最省时和最科学的铺展路径取得这些食物,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网络!而这个逐渐形成的网络,竟和错综复杂的东京地铁路线几乎一模一样。也就是说,黏菌用短短的26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群顶尖工程师花几十年才完成的事情。c那么,这一团黏菌既没有大脑,又没有神经元,怎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设计

    课外语文·中 2019年12期2019-01-03

  • 辽宁树莓黏菌病病原菌原质团生物学特性研究
    aeus L.)黏菌病病原菌黏菌原质团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黏菌原质团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燕麦培养基、树莓叶粉培养基、査氏培养基、水琼脂培养基、孟加拉紅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8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其中树莓叶粉培养基上生长最佳,菌落直径可达8.45 cm;最适碳源为乳糖和淀粉,最适氮源为精氨酸,最适pH为6,最适生长温度为30 ℃,最适培养条件为24 h连续黑暗。关键词:树莓(Rubus idaeus L.);黏菌;原质团;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2018-09-14

  • 黏菌和阿米巴虫的团队精神
    柯永亮 黏菌的集体智慧地球上存在着已有几百万年历史的理性生物,但是,这里绝不是指智人的智慧,而是指由几千个不长脑袋的微小生物个体——黏菌——组成的群体。黏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微生物,其进化历史可追溯至数亿年前,在其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适应环境求生存的能力。是的,就是这种原生物,在抱团的时候,其工作能力远超一些先进计算机和软件,能够解答数学问题,并且绘制地图。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个人与集体人们对黏菌不甚了解,光知道这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有点像真菌。单个黏菌就像阿

    飞碟探索 2018年4期2018-08-09

  • 无脑的“学习者”
    新的思路。神奇的黏菌黏菌是一种不寻常的生物,它既不是植物、动物,也不是细菌或真菌。它通常看上去像一滴落在地板上的柠檬酱。这种外观只是黏菌生命一个阶段的表现,在这个阶段,大量有自己独特DNA的单个细胞混合和融合在一起。由此产生的黄色斑点可以长到几平方米大,而整个斑点只是一个内含成千上万个细胞核的巨大的细胞。沿着枯木“爬行”的黏菌。在自然界中,当黏菌沿着森林的地面爬行时,它依靠分布于其表面的化学感受器来感知道路上的物质。如果黏菌感受到任何有吸引力的东西,如食物

    大自然探索 2018年2期2018-06-12

  • 膨胀!膨胀!聚落黏菌
    考察对象的选择:黏菌来到这个星球以后,我考察了许多生物,不过最感兴趣的还是一种黏菌,甚至这次还专门申请去考察它们。这个星球上生存的黏菌种类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已经发现的标本类型有两百种以上,绝大多数和地球上的黏菌形态相似,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都是些没有固定形态的形形色色的阿米巴虫。行星生物学有一个普遍规律,无论星球的环境差异多大,所有的星球上发现的简单生物都十足相似。毫无疑问,宇宙中存在一些基本法则,生物的演化都在这个基本法则指导下进行。只要生物采用的

    科学Fans 2018年1期2018-02-01

  • 单细胞生物“科学家”
    中,研究人员利用黏菌的避光性,以光点模拟日本地形,然后在地形上相对应东京几处重要地铁站的地方放置食物。结果发现,黏菌能以最省时和最科学的铺张路径取得这些食物,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网络!而这个逐渐形成的网络,竟和错综复杂的东京地铁路线几乎一模一样。也就是说,黏菌在短短26个小时,就实现了一群顶尖工程师花几十年才完成的事情。那么,这一团黏菌既没有大脑,又没有神经元,怎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设计能力呢?这一切要从黏菌的生物性说起。黏菌为了寻找食物,会先朝四面八方延展

    知识窗 2018年1期2018-01-25

  • 黏菌:最小的交通规划师
    都要考虑。但是在黏菌看来,事情也许没那么复杂。城市规划,小菜一碟日本关东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为了设计出相对完善的城市铁道系统,保障市民的出行,交通规划工程师们之前可谓绞尽脑汁。然而,2008年日本北海道大学和广岛大学的科学家请来黏菌帮忙,黏菌在两天之内就设计出了关东地区的“铁路网”,简直让人类工程师们汗颜。科学家在一个A4纸大小、形状与日本关东地区相同的容器里培养黏菌黏菌和最大块的食物放在“东京”的位置,其他小块食物则被分散地放置在“关东地区”的36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6年7期2017-02-05

  •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黏菌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黏菌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魏 滨,闫淑珍,陈双林∗(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23)为了揭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黏菌的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在不同生境的异同,该研究选择6个不同海拔高度的样地,从中收集地面基物和树皮基物进行湿室培养,通过物种鉴定和发生数量统计分析物种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共计获得6目8科18属49种黏菌,其中绒泡菌目(Physarales)最多(17种),其次为团毛菌目15种、发网菌目(Stemonitales)11种

    广西植物 2016年2期2016-05-09

  • 扔团黏菌来导航
    带我走出困境吧,黏菌!变形虫的近亲黏菌是一种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原生生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单细胞生物,最大可达3平方米。它们是变形虫的近亲,在黏黏的生长期像动物一样四处爬动,吞噬食物,在成熟期过后又能像蘑菇一样长出子实体来散播孢子。黏菌尽管常见但却十分害羞,喜欢潮湿阴冷的环境,一般栖息在有腐木、枯枝、落叶、枯草等腐烂的植物残留物上。巧穿迷宫没有头脑,没有神经,这种把时间消耗在烂木头上的单细胞生物体,却拥有着能穿越迷宫的超强导航能力。这是真的吗?英国科学家马克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2015年7期2015-11-14

  • 隐藏在森林的“外星生物”
    的微小生命体——黏菌。没有答案的问题黏菌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想给它们颁发“身份证”,可它们究竟应该算作真菌,还是应该被视为动物呢?没答案。因为,它们既能像真菌一样繁殖,有时又能像动物一般移动。目前,我们只能说,它们是一群类似霉菌(即丝状真菌,意为“发霉的真菌”)的生物。它们在生长期内会变得黏黏的,而且,其细胞如同变形虫一样,可随意改变形状,所以,它们被称为“黏菌”,也叫作“变形菌”。个子小,智商高虽然我们平常极少留意到黏菌的存在,但这种小

    红领巾·探索 2015年9期2015-09-10

  • 第八届黏菌分类学及生态学国际会议
    成功举办了七届的黏菌分类学及生态学国际会议(简称ICSEM)终于来到了亚洲,来到了美丽的中国长春。由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负责承办的第八届黏菌分类学及生态学国际会议将于2014年8月12日,在中国长春召开。会议采取研讨与考察结合的方式,涵盖学术讨论、workshop、墙报展示、摄影展及野外考察等内容,欢迎菌物学同行拨冗参会!到目前为止,已有来自包括美国、比利时、法国等13个国家的学者报名注册。届时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著名黏菌学者也均将参会,如 H.W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年7期2014-04-06

  • 稠油降黏菌的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3414)稠油降黏菌的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乐世豪,范振中,刘庆旺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刘雪莲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414)筛选了2株稠油降黏菌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 (TY1)和枯草芽孢杆菌 (TY2),分别对其作用稠油前后的降黏效果、蜡和胶质的质量分数、族组成、烃组分等参数进行了性能评价。检测结果表明,经2种微生物作用后稠油运动黏度分别下降46.81%和60.13%;密度值下降,平均分子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年5期2014-03-02

  • 香蒲拟发网菌12S rDNA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1)
    吉林农业大学))黏菌(Myxomycetes)在生物界中是介于原生动物与真菌之间的一个特殊类群,其名称、类群范围及分类地位,在学者们中的见解始终不一致。虽然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发展日益趋于多界系统,但黏菌仍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类群[1]。黏菌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其生境最常见于林中阴凉湿润的地方。黏菌在原生质团时期生活在潮湿的木头缝隙和树皮里面,爬行摄食,形成子实体时移到较干燥的基物表面,如腐朽木段、枯枝落叶、树皮草茎。本研究在其它黏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2-7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年7期2011-03-29